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1页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2页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3页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赏析。登泰山记(节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解释加点的文言实词。余所不至(_) 及既上(_)(_)   日照城郭(_)2译文中的画线句。(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译文:_(2)汶水、徂

2、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_3用自己的话描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景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

3、。5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像楚国人那样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说(不超过200字)。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而置之其坐 _ 忘操之 _遂不得履 _ 宁信度 _2翻译下面的句子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3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_4. 古诗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4、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誉之曰 (_)于物无不陷也(_)2把“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成现代汉语。_3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5. 古文阅读。伯牙鼓琴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

5、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选自太平御览(注释)盘古:古神话中人名,传说他开辟天地,死后身化万物。混沌(hùn dùn):传说中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鸡子:鸡蛋。

6、九变:复杂多变。九,泛指多次。于:表示比较。日长(zhng):每天增长。故:所以。去;相差,距离。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盘古日长(cháng zhng)一丈   (2)盘古极长(cháng zhng)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1)天地混沌如鸡子  (2)天日高一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_(2)故天去地九万里。_4找出文中成对的反义词。(1)(_)(_)(2)(_)(_)(3)(_)(_)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

7、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 偿:报偿 D.时人畏服如是 时人:同乡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为现代汉语。)_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_8. 文言

8、文阅读。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留下了下面的语段。让我们来读一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1(理解字词)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忆昔去年春(_)   A从前   B错过 C傍晚(2)江边曾会君(_)   A君主   B君子 C这里指子期(3)此曲终兮不

9、复弹(_)  A终于   B终归 C结束2(提取信息)用“   ”画出最能表现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句子。3(问题探究)文中能够说明“此曲终兮不复弹”和“子期不在对谁弹”的原因的句子是(   )A.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B.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D.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个性感悟)读了语段,你体会到了什么?_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à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

10、,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1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1)谏:_(2)三旦:_(3)善哉:_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_(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_3年轻人一连三天早晨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其目的是( )A.习惯早晨锻炼。 B.用弹弓打黄雀。C.观察螳螂捕蝉。 D.引起吴王注意。4根据文言文的内

11、容,补充填写下面的关系图。人_蝉5关系图讲述的就是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成语中与它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  )A.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C.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D.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给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在( )中注音,并解释意思。弗食不知其旨(_)_教学相长(_)_虽有至道(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_2翻译句子。 学然后知

12、不足,教然后知困 _   故曰:教学相长也 _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_)与(_)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11. 文言文阅读。杀骆驼破瓮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选自百喻经)(注)昔:从前;古时候。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用:采纳。痴:傻、愚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有一老人来语之曰  语:_(2)吾教汝出

13、汝:_(3)以刀斩头 以:_(4)既杀驼而复破瓮   既: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骆驼入瓮中食谷,首不得出。译文:_(2)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译文:_(3)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译文: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2. 文言文阅读。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足跌没水中 (_) 众皆弃去(_)2解释下列加点字。退为家人讲(_) 群儿戏于庭(_)  众皆弃去(_)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4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_13. 读短文完成练习。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