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17 跳水 教案1. 认识“肆、桅”等 7 个生字,会写“艘、航”等 14 个字,会写“航行、风平浪静”等词语。2. 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3. 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4. 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体会船长急中生智 ,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教学难点1. 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2. 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体会船长急中生智 ,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 展示跳水运动
2、员跳水比赛的图片。 (出示课件 1)2. 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跳水)你喜欢跳水吗 ?(喜欢)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跳水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谈话揭题 :同学们,奥运会上, 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但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跳水”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板书:跳水)学生齐读课文题目。4. 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 2)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出身贵族。创作时期长达 60 余年,作品深刻反映出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农民世界观的矛
3、盾 :一方面无情揭露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一方面宣传对恶不抵抗,想以“自由平等的”小农社会来代替沙皇制度。作品对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二 、初读课文 ,解决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生词 ,可以先在文中画出来 ,再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3. 教师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识记生字。对比识记 :律一肆猫一瞄 般一航组词识记 :桅杆撕打吓唬海鸥 (2)指导书写。“艘”“航”“肆” :左窄右宽 ,其中艘” 右上部分的笔顺为撇、 竖、横、横折、横、横、竖。“逗” :半包围结构 ,内外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鸥” :左
4、右等宽 ,写的时候注意左右占位要匀称。三、再读感知 ,弄清结构1.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2. 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3. 互相交流 ,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课文层次,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3)第一部分 (第 1 自然段 ):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往回航行,水手们拿船上的猴子取乐猴子越发放肆起来。(板书: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 )第二部分 (第 24 自然段 ):写了故事的经过 -猴子抢走了船长儿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 ,并做出各种怪样子逗
5、孩子生气,在水手们笑声的助推下,孩子为了把帽 子抢回来竟不顾一切爬上桅杆,走上最高的横木,陷入了极端危险的境地。(板书: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走上横木)第三部分 (第 5、6 自然段 ):写了故事的结果 -船长看到孩子的危急情况, 马上用枪逼孩子跳入大海,使孩子脱离了险境。(板书:结局-船长举枪、孩子跳水得救)四 、细读课文,了解联系1. 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 说说课文中都有哪些人,简单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五、课堂总结,熟读课文1. 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 ,并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
6、果弄清了课文层次,了解了故事内容。2. 课下请同学们熟读课文。课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先读课文 ,掌握字词 ,弄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字 ;再鼓励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子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弄清课文结构和层次 :最后让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但教学过程:仍有不足之处 ,教师应当将课文中的插图运用到教学中 ,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到孩子的危险处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 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2.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 ,并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了课文的层次,了
7、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细节。设计意图 :通过实现两节课的自然衔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二、 自由读文,了解起因1. 课文第 1 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猴语子为什么会“更加放肆起来” ?3. 过渡:这段话最后说“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因而更加放肆起来”,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 ,看猴子能放肆到什么程度。三、继续读文,了解经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故事的经过。1 .自由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说说猴子“更加放肆起来”的表现。(出示课件 4)(1)摘下船长儿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2)摘下帽子来用
8、牙齿咬,用爪子撕。(3) 孩子吓唬它 ,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4) 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2. “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因为孩子在众目睽睽下被猴子戏弄 ,还被水手们嘲笑,尴尬、无奈 )3. 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的“笑” ,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 ,并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1)学生交流找出的语句。 (板书:哈哈大笑 又大笑起来 笑得更欢了 ) (2)学生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教师小结 :水手们的
9、哄笑使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羞辱,从而去追猴子 ,以致于陷人险境。4. 课文第 2、3 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5. 过渡:随着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故事继续发展 ,孩子陷入危险之中 ,故事进入了高潮。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 ,看看事情会怎样发展。6. 自由读课文第 4 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7. 联系上文, 小组交流 :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找出描写孩子情绪变化和猴子动作的词语进行体会 )(1) 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10、 (猴子逗孩子 ,水手们在一旁“大笑起来” ,孩子“哭笑不得” ,感觉很尴尬 )(板书:孩子尴尬、无奈 )(2) “孩子吓唬它 ,朝着它大喊大叫。”(这时候孩子已经生气了 )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 ,撕得更凶了。同时,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很恼怒, 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想制服它 )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要是拿不回帽子, 也太丢人了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 ,夺回帽子 ,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板书 : 孩子十分气恼 )(3) 猴子一边不断往上爬 ,一边回过头来逗孩子。猴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11、,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 ,扭着身子 ,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孩子已经失去了理智,愤怒到了极点)(板书 :孩子愤怒至极)(4) 教师小结 :在猴子的逗弄下和水手们的笑声中 ,孩子从“笑得很开心” 到“ 哭笑不得” ,再到“气得脸都红了” “气极了” ,心情不断变化 ,直至孩子走上横木。其中,猴子是惹孩子生气的直接原因,也是孩子走上横木的直接原因;水手们取乐的“笑声”既是促使猴子行动放肆的原因,也是让孩子不管不顾走上桅杆顶端 去追猴子不可或缺的因素。8. 孩子此刻的处境如何 ?(十分危险 )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5) (1)水手们的表现 :
12、“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了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2) 孩子所处的位置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也难以回转身来” 说明了桅杆很高, 横木与甲板之间的距离很大,横木很窄 ,孩子的处境很危险。(3) 孩子的表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 9.指导朗读 :读出孩子的气愤、害怕以及他处境的危险。10.过渡:读到这里 ,你是什么感受呢 ?(担心、害怕、 紧张 )你想救这个孩子吗?(想)快想想办法救救这个孩子。(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或棉被、
13、让水手手拉手围成一圈在下面接着、找直升机)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的船长是怎样做的。设计意图 :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使其乐学、乐问,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习的欲望。四、 自读自悟,了解结局学生自由读课文第 5、6 自然段。教师引导并小结。1.“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 ?(指孩子面临生命危险的紧急关头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这句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句过渡句,承上启下,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果断处理)2. 船长么要用准孩子,命令他跳水 ?(这时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船长担心孩
14、子不当机立断, 所以一再提到 “开枪” )船长当时是怎么想的 ?(孩子站得这么高,如果摔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现在风平浪静,水手们又都在甲板上,只有让孩子跳进水里,才会有一线生机,还是用枪逼他跳水吧)3. 船长救孩子的办法好吗 ?为什么 ?(好因为船长的儿子水性较好, 不易被淹死;往水里跳,由于水的浮力 ,孩子不会摔伤 ;落水后,船上有水性很好的水手可以救助; 这样做比较节省时间 )4. 和船长的办法相比,我们刚刚提到的其他办法有什么不足?(铺海绵垫或棉被既费时间 ,又不一定与孩子下落的位置一致 ;用人接距离太远,冲击力过大,也不一定安全 ;求助直升机需要很长的时间 )5. 船长这样做的结果是
15、什么 ?(孩子得救了 )6. “四十秒钟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 ,短暂的“四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矛盾吗 ?(不矛盾,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7. 你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你心目中的船长吗 ?(沉着、果断、机智 )8. 第 6 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 ?读完全文 ,你怎么理解作者把“跳水”作为题目 ?(出示课件 6)课文第 6 自然段照应课文题目, “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跳水作为题目,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9. 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
16、孩子救上船)10. 指导朗读 :读出船长的沉着、果断、机智。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角色的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的情绪变化、 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的办法来深入理解课文,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品读分析能力。五、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1. 学完课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遇事不要慌,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2. 学完课文后,你最佩服谁 ?(船长)佩服他什么 ?(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板书: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3. 说一说。 (出示课件 7)(1) 此时此刻, 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 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处境,差点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是勇敢,是莽撞。今后你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2) 此时此刻 ,你想对船长说些什么 ?(您当时决定的背后蕴含着你丰富的航海经验、沉着处事的惊人智慧和当机立断的非凡勇气,以及你对孩子深切的爱。 我很佩服您 )(3) 此时此刻 ,你想对水手们说些什么 ?(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