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州市2012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一语文及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的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角色(jué) 鞭笞(ch) 皓首(hào) 脍炙人口(kuài)B孱头(càn) 供给(j) 倨傲(jù) 羽扇纶巾(gun)C冠冕(guàn) 煴火(yùn) 间或(jiàn) 沸反盈天(fú)D执拗(niù) 蹙缩(cù) 讪笑(shàn) 两靥生花(yè)1C (冠冕(gun) 沸反盈天(fèi)
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宵折 囊括 畏葸 雕梁画栋 B蹒跚 歆享 湮没 丰富多彩 C偏僻 寒喧 吞噬 义愤填膺 D忖度 兰天 懵懂 残羹冷炙 2B (宵折柝 寒喧 暄 兰天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身为王室后裔的杰克,虽然只有十七岁,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媒体见面会,但他应对自如,沉稳风趣,性情乖张,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养。B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词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其结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尤为绕梁三日。C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
3、开始重要起来了。 D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3D (联绵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使用正确。A乖张:怪僻,不讲情理;不顺。此处应为“乖巧”。B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应用“脍炙人口”。C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应用“休戚相关”,意思是“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戏剧是舞台的艺术,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欣赏、阅读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享受。B由于空间,宇宙囊括并吞并了我;
4、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C两只叶猴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D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4. B(A语序不当,先“阅读”再“欣赏”;B成分残缺,“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D不合逻辑,违者“一触即死”,自然不能再行法办,违背矛盾律。)5下列说法得体的一句是( )A鲁镇的人在祝福之夜议论纷纷,我问是什么事,他们说“祥林嫂老了。在这时候老,可见是个谬种。” B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 C周达是我校毕业的博士,他回到母校,我们校长致辞欢迎:周达是鄙校的光荣,是国家的骄傲,同学们要以他为榜样。 D小明看见王大伯
5、家失火后气冲冲地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5A(B项“家父”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的父亲用“令尊”;C项中“敝校”与前面“我们校长”语体色彩不符,“是全国的骄傲”用语过重,脱离实际。D项“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描述性语句,一般用于书面语,用在口语交谈中不妥,且感情色彩不当,有幸灾乐祸之嫌。得体题的答题可用五看五审五改法。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敬词,做到谦敬词使用不错位。看场合,审合不合氛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语句。看感情,审褒贬误用词,改换褒贬词语,该褒不贬,该贬不褒。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该用口语
6、改用口语,该用书面语改用书面语。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浅陋语为温情关怀语。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 二、文言文阅读(20分)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8、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住释有误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C郯子之徒 徒弟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6C徒:一类人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求人可使报秦者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D不拘于时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7C(A助词,判断句的标志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助词,
9、取独 代词,代匈奴使者;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 D介词,被 ;介词,在)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将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进行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阐明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B第段以圣人孔子为例,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C“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韩愈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授业”“解惑”与此有关。D韩愈强调的学而知之、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9A(文章第段用了三组对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
10、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概括不全面。)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文: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 10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
11、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
12、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
13、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三,古诗鉴赏和
14、古诗问文默写, (17分)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按要求完成赏析(7分)水仙子·寻梅【元】 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4分)答: (2)“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 答:(1)前三句借时空变化和细节描写写出了寻梅的执着和艰难。“冬前冬后”借时间的推移,写寻梅的时间之长;“溪南溪北”与“树头树底”借空间的转换写寻梅的地域之广,“两履霜”是细节描写,写行
15、走的艰难。(2)“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注释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缟袂绡裳:缟(go)袂(mèi):素绢的衣袖。绡(xio)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 赏析梅花是高洁的象征,古人踏雪寻梅
16、,意味着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此曲入三句,即从“寻”字落笔。“冬前冬后”,写寻找时间之长,“几村庄”写寻找地域之广。“溪南溪北”与“树头树底”两句则写从山下找到山上。作者极写寻梅之艰,正表明爱梅之心切。“冷风来何处香”两句,是意外地发现了梅。先写嗅到梅的香气,后写看到梅的姿容,配合着“何处”、“忽相逢”的点染,层次分明地表现出寻梅时从犹豫到惊喜的神态。最后三句,化用三个典故曲折表达寻见梅后的心情。“酒醒寒惊梦”,是写所见梅花的美。据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过罗浮山,遇一白衣女子,对饮甚欢。酒醒后发觉自已躺在白梅树下。承上文“缟袂绡裳”,诗人在美丽的白梅面前,觉得自已也象赵师雄那样醉心惬意。不过中间着一
17、“寒”字,便透露去一丝怅惘。“笛凄声断肠”,则承“寒”字落墨。李白曾有诗“黄鹤楼前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也想到春景不能常驻,梅花不能常开,理想不能常在,美好的事物终将失去,因而在获梅时既是欣喜,又有伤悲。“淡月昏黄”,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既交待寻梅的时间,又传出寻梅者寂寞的心绪。本曲环绕着寻梅写情绪的变化,从寻梅的殷切,遇梅的喜悦,到赏梅时的忽感失落,细致入微,含蓄有味,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因理想难于实现的感叹和忧伤。12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落日楼头, ,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18、 。连峰去天不盈尺, 。千载琵琶作胡语, 。12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怎一个愁字了得! 枯松倒挂倚绝壁 分明怨恨曲中论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杨柳(丰子恺)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 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的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
19、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象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或者还可引援“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
20、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觉诗词中所赞叹的名花是另外一种,不是我现在所看见的这种植物。我也曾偶游富丽的花园,但终于不曾见过十足地配称“万花如绣”的景象。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象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象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
21、出许多弯度微微的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只供观赏,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我赞杨柳美丽,但其
22、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
23、,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拚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
24、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13下列句子是从文本第段画线处摘录的,依次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 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 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A B C D 13D(先定首句,再定尾句,关联上下,承上启下)14从文中看,传统中,人们更喜欢杨柳怎样的情态?对春天又是什么态度?(4分)14传统的杨柳写的情态:友谊、分别、生命力、青春、温柔等;人们对春天的态度是: 赞美、欣赏、感叹、歌颂、向往等。(答出一个给1分)15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一处实例阐释其表达效果。(4分)15第段以牡丹花吃猪肚肠,葡萄藤吃肉汤,许多花木吃豆饼
25、,而且以吃得多、吃得好,而显“贵”却没有用处与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对比,以这种“贵”“贱”的对比突出杨柳从不奢求,只是给予的品质,赞美杨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进而凸显作者崇尚朴实自然、崇尚顽强美丽而不忘本的审美态度。(找出例子分析如何对比2分,指出作用2分)16作者为什么说只有只有垂杨“最能象征春的神意”?请根据文意阐释。(4分)16杨柳“下垂”的的姿态,随春风飘荡的柔美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因此它是春的代言人(2分) 垂柳生命力顽强,不求索取,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2分)。因而“最能象征春的
26、神意”。 17文中作者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思想?(6分)17示例一: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 “高而不忘本” 的品质,流露平民化的思想以及崇尚朴实自然、崇尚顽强美丽而不忘本的审美态度,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启示:做人永远不能忘本,越是飞黄腾达、身居高位,越不能忘记生养自己、培育自己的母亲。示例二:第一段里作者说明自己喜欢杨柳只是“随缘”而已;第二段强调自己喜欢杨柳并非存心“结缘”;第三段运用类比手法,阐明自己与杨柳的关于就是“随缘”而已,这种缘是不可附会的,只能是“随缘”,反映了作者不造作、不张扬,反对存心安排,一切随缘的思想,透露恬淡的禅
27、味。五、(3分)18阅读下面文字,简明概括实现微博信息传播最高峰值的三个关键因素 。微博传播信息有一个“传播环理论”,即一个高转发帖子的“传播环”大约有四轮,由轴心到外环的传播比大约是:二环5%,三环55 %,四环25%,五环15 %。其中二环为粉丝转发,三环为粉丝们的粉丝转发,四环是粉丝们的粉丝加泛粉丝,五环是随机粉丝。帖子发出后的首轮传播峰值(以转发10000次计)大约是30分钟之内的前10分钟或后10分钟;而第二轮峰值(第三转播环)在发表后的第30分钟到5个小时的区间内。5小时之后,会形成一个小长尾。要想达到“高转”,必须有“大号”(微博名人)参与其中,否则,一般性帖子很难转出3000次
28、以上。如果“大号”在三环上介入转发,也会在四环上发生威力,但属较少情况。“大号”一般分成三类:一是精英类,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是佼佼者;二是媒体类,掌握各种消息,自成意见领袖;三是草根类,他们常年活跃于互联网,非常出名。无论哪一类,这些“大号”在信息传播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实现微博信息传播最高峰值的三个关键因素是: 。18答案:需要微博名人(“大号”)发帖或转发,粉丝们的粉丝(三环)传播,发帖后30分钟到5小时时间。六、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有获
29、奖,他又抱怨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听了他的倾诉,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是别人的过错和责任呢?”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不少于7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通过阅读理解材料,不难看出题目的内涵是“对自己负责任”。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不少同学在困难、挫折面前,不能正视现实,冷静分析,从自身出发找原因,解决问题,而是怨天尤人,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谓的嗟叹、抱怨中。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同学面对问题时自觉不自觉地以自
30、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没有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个人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可以这样表述最佳立意:(1)自己的路要自己走;(2)勇于担当,不要抱怨 (3)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自省例文一1学会对自己负责漫漫人生路,虽然有许多外力的因素无法把握,但我们必须具备驾驭人生航向的能力。生命是每个人自己的,每个人都得对自己负责。在学习生活中,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想得最多的一句话: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负责就得从今天做起。不管你地位是多么显赫,或者多么不起眼,一切都不重要,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今天开始。不要消沉在昨天中,也不要寄托在明天,昨天
31、已不复存在,明天还没有到来,你能把握和支配的就只有今天。许多人都会将要做的事安排在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今天的开始,所以明天其实也是不存在的,假如你一直在依靠明天,那你的今天注定没有激情。今天是散发着泥土香味的,混合着这种味道的是你的汗水或者努力,停滞是今天的敌人。为了实现明天的目标,就要把握好每一个今天。对自己负责,还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把一颗颗小种子撒在生活的沃土上,再用创造性的劳动去培养它们,才能使它们开出鲜艳的理想之花。要对自己负责更应从主动做起。被动的人会经常把别人置于主导地位,被动的人总觉得“
32、自己不如他人”,“这个活我干不了”。无论做什么事,自信不可缺,要变被动为主动。梁启超曰: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的确很难,很可能会面对很多困难,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之苦,但是你如果真正做到了对自己负责,你的生命将因此而耀眼。点评:观点明确,结构清晰。本文围绕材料从“对自己负责就得从今天做起、对自己负责就得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就得从主动做起”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看法,论证充分,条理清楚。行文流畅,哲理深刻,极富感染力。 例文二2责任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
33、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道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告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说:“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
34、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愿我们
35、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点评:本文先引英国王子查尔斯的话,对“责任”一词作了解释,再用喻证法、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有理有据,揭示出承担责任带来的收获显示人格精神,深入地阐明了恪守自己应尽的责任的意义。文中不少语句凝练而富于意蕴,耐人咀嚼,发人深思。 例文三3对自己负责 当遭遇挫折或面临不尽如意的事时会出现两种人。一种人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从此便与成功越来越远;另一种人反省自身,披荆斩棘,对自己负责从此达到人生最高峰。当生活中巨浪袭来,我们应当扬起风帆,把握好驾驶陀努力向前驶去,而不应当无动于衷,任凭命运安排自己。莉兹的父母都是吸毒者
36、,十岁时母亲便因患有艾滋病而去世,父亲也进了牢房。独自一人的她便只能在街边流浪,这期间莉兹被其它流浪者欺负过,也捡过垃圾,吃过别人剩下的食物。但她却没有因此堕落,没有自暴自弃,她明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发愤图强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两年后,她拿着奖学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不应当由环境改造自己,而应该由自己改变环境。”外界的因素并不能主宰一切,只有你懂得对自己负责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绚丽之花。如果莉兹只懂得一味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父母的不负责任,而不懂得自己才是自我命运的主宰者,她又何来今日的辉煌?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有的仅是岩石般的冷峻。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他作为一份成年礼物已悄然降临在我们身上,对自己负责,做好本分。今天人们谈起贾平凹,无不充满羡慕与憧憬,有谁知道,他的成功,与少年时奠定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分不开。文革时他被分配去割猪草,别人做惯弄虚作假的活儿,总把篓弄得看上去满满的,就回去交差了。他却在装猪草时,每塞一次,还要用脚踩实,直到再装不下一根猪草。每一次都是如此,记事的工员被他的责任心深深感动了。便把贾平凹推荐去做更适合他的工作,因此他才有机会写出震惊文坛的废都秦腔等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西职业技术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51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春季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招聘2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人员(已结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河北地质大学选聘工作人员8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江苏无锡市锡山区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事业编制卫生人才15人(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邵阳市新宁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宁县金融服务中心公开选调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氢氧化镉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引才聚智‘医’起向未来”医疗卫生人才招聘7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特种用途钢丝及钢丝绳合作协议书
- 2025江苏徐州市泉山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选聘2人(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浙江杭州建德市乡镇(街道)辅助性岗位集中招聘工作人员4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肝硬化并发症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民政局招聘窗口服务岗政府雇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思政家乡课件
- (2024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 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查房
- 《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课件-质量管理 ch5 质量功能展开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水运工程监理旁站方案(3篇)
- 2025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附目录)
- 木质素降解微生物促进秸秆饲料化营养价值提升的机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