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答题1、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另: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制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反对家庭暴力原则;(5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6计划生育原则。2、我国婚姻法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出了哪些明确规定?我国婚姻法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2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子女对父
2、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4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5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3、夫妻间有哪些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夫妻人身关系,是指没有直接财产内容、夫妻在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包括: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和干涉;双方都有抚养教育子女和管教、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
3、财产关系,是指夫妻之间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夫妻人身关系引起的法律后果,直接体现一定的经济内容。夫妻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包括:(1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里所说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有,包括这期间双方或一方的劳动收入、继承的财产、接受赠与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收入。但夫妻婚前财产和双方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2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3夫妻有相
4、互继承遗产的权利。4、结婚应具备哪些条件?结婚条件包括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结婚的必备条件(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2达到法定结婚年龄(3结婚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结婚的禁止条件(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除此之外,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5、父母离婚时,怎样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
5、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但是,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6、我国婚姻法对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有哪些具体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
6、法定婚龄的。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婚姻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7、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2、养老育幼的原则;3、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原则
7、;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5、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8、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代位继承与转继承有两个区别:(1被继承人与继承人死亡时间不同。在代位继承中,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而转继承是继承人死于被继承人之后。(2继承人的范围不同。在代位继承中,作为被代位的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代位继承人只能是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而在转继承中,继承人不仅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也可以是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有继承权的人。另:(1性质不同,代位继承是代位继承人基于代位继承权直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代位继承人所行使的是对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权,而不是被代位人的遗产继承权,代位继
8、承具有替补继承的性质。而转继承是连续发生两次继承,转继承人所享有的是分割被转继承人应取得的遗产份额,而不是取得对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权,所以,转继承具有连续继承的性质。(2发生条件不同,代位继承发生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同时并非任何人死亡都会发生代位继承,被代位人只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而转继承发生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任何一个继承人符合这一条件,均可成为被转继承人。(3权利主体不同,在代位继承中,代位继承人只能是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而在转继承中,转继承人可以是被转继承人的所有继承人,既包括法定继承人,也包括遗嘱继承人。(4适用范围不同,代位继承只能发生于法
9、定继承中,不适用于遗嘱继承。而转继承既可以适用于法定继承,又可适用于遗嘱继承,还可以适用于遗赠。9、简述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顺序。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位继承人、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法定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第二顺序
10、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对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以照顾。10、简答丧失继承权的几种情况。丧失继承权有如下四种情况:(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11、包办和买卖的区别:(1包办婚姻是指第三人(包括父母违背婚姻自由原则,强迫他人缔结婚姻的行为。买卖婚姻是指第三人(包括父母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缔结婚姻
11、的行为。(2两者都严重违背婚姻自由原则,但买卖婚姻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婚姻则不以此为目的,买卖婚姻肯定是包办婚姻,包办婚姻不一定是买卖婚姻。12、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即两个或更多的婚姻关系重叠。(法律上和事实上法律后果:(1违反一夫一妻制所缔结的婚姻无效。(2重婚是构成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3重婚是构成无过错一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之一。(4从刑法论,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13、婚姻成立的要件:(1实质要件,是指结婚当事人本身各自必须具有的状况及相互关系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分为必备条件、禁止条件。(2形式要件,
12、是指符合法律要求的婚姻成立的方式或程序,具有公示、公信特点。婚姻的必备条件:第一,男女双方有结婚合意(合意:当事人具有婚姻行为能力;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真实;表示同意结婚意思的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第二,达到法定婚龄:男22,女2014、婚姻无效的内容:(1重婚;(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4未到法定婚龄。通过司法程序由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是婚姻无效的唯一法定程序。请求人的范围(利害关系人:婚姻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1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2以法定婚龄为由:未达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3以有禁止结婚的
13、亲属关系为由:当事人的近亲属;(4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15、婚姻撤销的内容:(1婚姻撤销的原因。在我国,因受胁迫而结婚是请求撤销婚姻的唯一理由。(2请求权;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权利,只能由婚姻关系中受胁迫的当事人本人享有和行使。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3程序,申请撤销婚姻请求权人,依法应当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提出。(4法律后果,婚姻被依法撤销的,自始无效。16、特有财产的范围:(1一方的婚前财产;(2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得到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夫妻一方专用的生
14、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夫妻一方的财产。17、夫妻订立财产约定依法必须具备的成立要件:(1当事人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4夫妻财产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18、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1夫妻为婚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2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履行法定抚养义务所负债务;(3履行法定赡养扶养义务所负债务;(4夫妻一方或双方因共同财产管理之需所生的债务;(5夫妻一方因继承遗产所负债务;(6为支付婚姻家庭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债务;(7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8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债务;(9其他在婚姻生活中应由夫妻双方共同负担的债务。1
15、9、登记离婚的条件:(1夫妻双方均同意离婚;(2适当安排子女抚养;(3夫妻共同财产已作适当分割;(4无其他与离婚有关的争议;(5夫妻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0、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事由:(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5其他导致感情破裂的情形。21、诉讼离婚程序的特别规定:(1对丈夫离婚起诉的限制:在妻子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丈夫不得提出离婚; (2对军人配偶离婚权的限制: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22、离婚时行使补偿请求权的
16、条件:(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2夫妻一方对婚姻家庭有特别贡献;(3夫妻一方主动要求另一方给予补偿;(4补偿请求权只能在离婚时行使。23、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和情形:(1夫妻一方有重大过错行为;(2夫妻一方有过错;(3存在损害事实(另一方受到了损害;(4夫妻一方的过错与另一方所受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4、收养的法律特征:(1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2收养是设立或变更亲属身份和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3收养是法律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4收养只能发生在无直系血缘关系或非直系血亲关系的自然人之间。25、收养的法律效力:(1养父母与养子女间产生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之间的
17、权利义务关系;(2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产生法律拟制的近亲属关系;(3养子女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4养子女与生父母的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消除。26、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1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2未成年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3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协商后恢复;(4成年养子女对养父母给付生活费义务和经济补偿;(5生父母对养父母的经济补偿;(6养子女在收养期间所应得的个人财产应归属于养子女所有。27、遗产的范围:(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
18、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28、代位继承的条件:(1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是代位继承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唯一的法定原因(2被代位人只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3代位人必须是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4被代位人生前存在有效的继承权;(5代位继承只发生在法定继承中,不适用于遗嘱继承;(6代位继承人原则上至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的应继承份额。29、转继承的条件:(1被转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2被转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存在有效的继承权;(3转继承人承受被转继承人有权继承的被继承人的遗产。30、遗赠的法律特点:(1遗赠
19、是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2受遗赠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组织;(3遗嘱是遗赠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4遗赠是由受遗赠人亲自行使受遗赠权的行为;(5遗赠具有无偿性。论述题1、试述我国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制。我国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上
20、述规定表明,我国的夫妻财产制是法定制与约定制的结合。一、夫妻法定财产制。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对共同所有的财产平等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双方或一方的其他合法收入,夫妻各自的婚前财产和双方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应归夫妻个人所有,不属于共同财产的范围。如果对某项财产窨是属于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无法查清确认的,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复员、转业军人的医疗费应当归本人所有;复员、转业费一般归本所有,但如果结过婚多年,夫妻共同生活时间较长的,可按夫妻共同财产对待。二
21、、夫妻约定财产制。我国婚姻法中规定的夫妻约定财产制,包括以下内容:1、它是对夫妻法定财产制的必要补充。2、这种约定财产制一般多用于婚后所得的财产。3、夫妻双方对财产制的约定必须自愿合法,不得利用约定规避法律和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4、夫妻对财产制的约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为原则,并可办理公证或者由有关单位加以证明,以免发生争议。夫妻双方都承认的关于夫妻财产制的口头约定,应当确认其有效。2、试述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1收养的拟制效力:收养成立后,确立了养父母子女的身份关系,收养人为养父母,被收养人为养子女,相互间产生了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婚姻法第26条规定:“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
22、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关于养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养子女可以随养父的姓,也可以随养母的姓,由养父母双方商定。2、养父母对养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养子女对养父母有风头扶助的义务,双方都不得遗弃和虐待。养父母子女间的上述义务,不因养父母离婚而解除。养子女随一方生活,另一方不得拒绝承担抚养义务。同理,养子女独立养父母有稳定增长和保护未成年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的养子女对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时,养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4、养父母与养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养子女与婚生子女同属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和剥夺养子女的继承权。也不得减少养子女的
23、继承份额。2收养解消效力:婚姻法第26条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我国的收养属于完全收养。收养成立后,养子女与其生父母不再是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子女,其原有的权利义务已因收养的成立而解消。但是,他们还是自然意义上的父母子女,血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婚姻法关于直系血亲间禁止结过婚的规定,同样地适用于养子女和生父母。收养的拟制效力和解消效力,在养子女与养父母的亲属间、养子女与生父母的亲属间也有相应的表现。养子女与养父母的父母间,适用有关祖孙间权利义务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亲生子女,适用有关兄弟姊妹间权利义务的规定。另一方面,养子女与生父母的父母、与生父母的其
24、他子女,不再具有祖孙间、兄弟姊妹间的权利义务。但是,关于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过婚的规定,仍然是适用于养子女及其本亲的。3、为什么说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体现,这种制度由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各种社会规范所构成。在阶级社会中,婚姻家庭制度具有一定的法律形式,不能把现实形态的婚姻家庭关系与作为制度范畴出现的婚姻家庭制度混为一谈。婚姻家庭制度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有关婚姻家庭的上层建筑,它不是上层建筑中的独立部门,而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它也能通过自身的途径,能动地反作用于
25、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对婚姻家庭制度也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作用和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它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和教育的力量实现其调整作用;宗教则是通过人们的信仰而起作用的。同时婚姻家庭制度对其他上层建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婚姻家庭制度不仅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婚姻家庭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寓于上层建筑的各部门之中,因而构成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4
26、、试述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从历史上看,婚姻家庭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客观需要而出现的,自其产生之时起就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能表现为:1、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人口和人口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两性结合和血缘关系为其自然条件的婚姻家庭,必然会通过生育子女繁衍后代,这是由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但是,历史上的每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特定的人口规律。社会制度不同,婚姻家庭在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时也呈现出相应的特点;这又是由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决不能把人口再生产当作一种纯自然的过程。婚姻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式,人口再生产也是在一定的社
27、会关系中实现的。2、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经济职能,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要求。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当时的家庭是组织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的经济单位。由于大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的经济职能已经大为削弱;除部分家庭仍保存组织生产的职能外,许多家庭只是组织消费的经济单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完成上述变化需要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只有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时代,家庭作为消费单位的经济职能才会完全消失。3、教育职能。家庭作为教育单位,是历史上早就形成的,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学校教育和
28、其他形式的社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要把家庭进行到底装入矣社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家庭教育有着种种不同于一般社会教育的特点,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是重要的、不可代替的。5、试论我国婚姻法领域中财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婚姻法领域中的财产关系虽然直接体现一定的经济内容,涉及到有关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但这种财产关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脱离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而独立存在,它的发生和终止都是以人身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为前提的。因此婚姻法领域里这种财产关系无非是人身关系所引起的某种法律后果。将婚姻法领域中的财产关系同其他民事法律领域的财产关系相对照,即可看到两者的重要区别。前者反映了家庭经济职
29、能的要求,其参与人是相互之间具有特定身份的亲属,这种财产关系不是等价、有偿的。后者主要反映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其参与人是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公民和法人,这种财产关系一般都是等价、有偿的。正确认识婚姻法领域中的财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对处理婚姻家庭问题、解决婚姻家庭纠纷者是很有帮助的。6、试述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根据这项原则,公民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怕婚姻问题,排除任何人的强制与干涉。在我国,婚姻自由为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为公民行使这一权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婚姻自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
30、们有无婚姻自由,是形式上的还是实质上的婚姻自由,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制度。我国婚姻法中的婚姻自由原则,即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根本不定,又同资产阶级婚姻自由有着本质的区别。1、婚姻自由在内容上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结婚自由是指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即当事人有权依法决定自己与谁结婚,任何第三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干涉;离婚自由是指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在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离婚,他人不得阻碍。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是互相结合、缺一不可的。保障结婚自由是为了使当事人能够完全按照的自己的意愿结成共同生活的伯仲。保障离婚自由则是为了使感情确已破裂、无法共同生活的夫妻能够通过法定途
31、径解除婚姻关系。结婚是普遍行为,结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主要方面,离婚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发生的,它是结婚自由的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虽然各有侧重,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2、实行婚姻自由是为了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社会主义的新型婚姻关系,其本质是男女双方基于爱情的结合。建立和巩固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拳条件是当事人必须自主自愿结为夫妻,使爱情与婚姻融为一体。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男女平等的实现,为婚姻自由提供了社会保障。3,社会主义的婚姻自由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处理婚姻问题,不仅涉及个人的利益,而且关系
32、到婚姻双方、下一代、家庭和社会的利益。我国婚姻法为结婚规定了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必须履行的程序,规定了离婚矣处理原则,具体指明了婚姻自由的范围,划清了婚姻问题上合法与违法、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任何自由都是有一定范围和限度的,人们行使婚姻自由权利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不得滥用权利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我们在保障婚姻自由的同时,又必须反对轻率对待婚姻问题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国现在正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婚姻自由的实现程度是同目前的社会条件相联系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为缔结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脱胎出来的,婚姻家庭领域
33、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旧制度、旧思想的残余。封建传统是婚姻自由的消极因素,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可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程度对婚姻自由的制约,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今后不仅要依法保障婚姻自由,而且要提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为婚姻自由的普遍实现创造更为充分的社会条件。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教育,促进婚姻自由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7、试述我国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作为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男女平等是指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处于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在婚姻法领域中,这一原则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34、承担平等的义务。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是对几千年私有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制度和思想的彻底不定。男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总是同他们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制度,是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妇女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促进男女从法律上的平等到实际生活中的平等,是我国妇女问题、婚姻家庭问题上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是男女平等进一步实现的必要条件。目前要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贯彻招待婚姻法中有关男女平等的各项规定,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合法权益,以利于妇女的解放与
35、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从我国婚姻法的具体情况来看男女平等原则是贯彻始终的,在各种制度上都有着极为明显的表现。1、男女双方在婚姻、离婚问题上权利义务是平等的。2、夫妻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3、父母抚养教育、管教保护子女的权利是平等的。4、一切男性和女性家庭成员,如兄弟和姊妹,祖父、外祖父和祖母,孙、外孙和孙女、外孙女等,权利义务也是平等的。婚姻家庭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因性别、父系和母系亲、男系亲和女系亲的不同而异。8、什么是收养?有何特征?收养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为。它有以下几个特征:1、收养是一种法律行为。收养涉及当事
36、人和社会的利益,在现代社会里都由法律加以调整。成立收养关系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改造法定程序,否则不发生收养的效力。收养是法律行为,只有贪污办事,才能达到行为人预期的目的。2、收养是身份法上的行为。收养行为是用以设定某种身份关系,即养父母养子女关系的。这种关系只能发生在公民个人之间,因此,收养同国家对孤儿、遗弃儿的收容和养育有着严格的区别。3、收养是变更麻醉性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通过收养,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发生了亲子的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被收养人与其生父母之间的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随之消除。这是一种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在变更后,养父母代替了生父母的地位。4、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
37、之间。收养是设定父母子女关系看4行为,只发生在非直系血亲之间。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可能原来没有亲属关系,也可能原来就有一定的亲属关系,但直系血亲是除外的。直系血亲的收养是毫无意义的。5、收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收养所产生的亲属关系为拟制血亲,也称“法亲”。与自然血亲不同,拟制血亲可以依法产生,也可以依法解除。它不是自然地而是人为地形成的。收养与寄养也有着严格的区别。寄养是指父母出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改造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时,委托他人代为抚养。寄养只发生抚养开工的变化,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的转移。9、什么是事实收养?其特征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对策如何?事实收养是指双方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
38、多年,亲友、群众也认其为父母子女,但未办理公证或其他合法手续的收养。事实收养有以下几个特征:1、当事人须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是否以父母子女相待,是构成事实收养的重要条件。2、须有共同生活的事实。共同生活是确认事实收养存在的一个客观标志。一般应以“共同生活多年”为确认事实收养的依据。所谓“多年”至少应在3年以上。3、须降价和亲友公认。群众和亲友公认,对确认是否构成事实收养是十分必要的。事实收养的产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传统观念的影响,是产生事实收养的重要原因。收养制度不健全,宣传不普遍,群众不了解收养的要求和规定,是产生事实收养的另一个原因。有些当事人法制观念不强,未经公证或登记程序做便自
39、行收养。对违法收养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干预手段,也是事实收养产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实收养,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对策:1、过去已经形成的事实收养,凡不违背收养的基本原则和社会首选的,应予承认。当事人要求法定手续的,予。2、因不符合收养条件,公证、登记机关不予办理,当事人自行收养的,不予承认。如已符合收养条件,可在补行公证或登记后承认其效力。10、试论我国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答:1、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是非婚男女之间性行为的产物。而这咱性行为是被首先和法律所否定的。非婚生子女在封建法律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立法中,地位十分低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非婚生子女的
40、法律地位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婚姻法历来重视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2、保护非婚生子女应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认为婚姻关系以外的两性关系是非法的,不首先的,故不应对非婚生子女加以保护。这种何在向是不对的。因为这只能由当事者本人负责,由此而出生的子女是无辜的,他们应得到公正的待遇,应受法律的保护,第二种认为非婚生子女的出现违反了计划生育的要求,故不能保护非婚生子女,这种倾向也是不对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益和坚持计划生育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非婚生育确实是不得计划生育的消极因素,但非婚生子女出生后依法所应享有的权益仍应切实地加以保护。案例分析1、甲丧偶,有四子均已成家
41、各有子女,并与甲分家单过。一日,甲同长子乙乘车外出,坠入山涧双亡。甲有一笔财产。问:(1此案当如何继承?(2乙妻和乙子应各得多少?(3若有证据证明乙先于甲死亡,乙妻和乙子又应各得多少?答:(1先认定甲先死亡,其财产由四子均分。(2各得八分之一甲的遗产。(3乙妻无权继承。乙子为代位继承,继承甲的四分之一财产。2、韩某无子女,但有相当丰厚的家业。1982年韩某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韩冬。1993年2月,韩冬到外地谋生,并成家立业,没有再返乡念头,也无接韩某同住之志,于是韩某在日觉体衰多病之时多次函请韩冬归家探父,但韩冬音信不回。韩某感到这养子难以依靠,与其指望他养老送终,还不如和邻人签个遗赠扶养协议
42、有保证。1994年3月,在村委会有关领导的见证下,韩某与村民李大勇签定了合法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协议规定,李大勇负责韩某的生养死葬,在其离世后,其全部财产归李大另所有。l995年7月,韩某病危,此时感到死神即件,于是觉得自己那么岁财产都归了李大勇有点太亏,忽然想起昔日知己牛传山现在生活潦倒,极需帮助,临死之前,倒不如给他留些财产。韩某使自书遗嘱一份,将其所有财产的一半赠给牛传山。同年8月1日,韩某谢世,李大勇依约处理了韩某的丧事。时过半月,牛传山手持遗嘱找到李大勇,要求接受遗赠,此时,韩冬也闻讯火速赶来要求继承遗产。问:该案应如何处理?答: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按照法律规定继承,
43、但本法第16条、第3l条又规定了法定继承外的其他情况,即被继承人可以通过订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将遗产转移给其他公民或集体组织。本案中对同一份遗产既存在法定继承人韩冬,又有受遗赠人牛传山,还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当事人李大勇,这样就产生了继承中的冲突。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当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三者相互发生冲突时应以遗赠扶养协议为优先,然后才是遗赠,最后
44、才是法定继承。韩冬作为韩某的养子虽然有法定继承权,但是由于韩某生前与李大勇签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对其全部财产进行了处理,因此导致韩冬的法定继承权无法实现。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并存并相抵触时,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有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本案韩某所书遗嘱处分了其与李大勇所订遗赠扶养协议中的财产部分,因此该遗嘱是无效的。李大勇恪守协议诺言,对韩某进行了生前照料和死后处理,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韩某的全部财产均应归李大勇一人所有,韩冬和牛传山不应对遗产进行分配。3、王放夫妻年过半百,膝下没有子女,1990年初把同事之女李
45、丽收为养女,改姓为王丽,办理了收养手续。此后王放夫妇对王丽疼爱有加,抚育培养她直至中专毕业并参加了工作。但王丽对养父母从未有过真正的感情,对两老的生活起居漠不关心,1998年冬天养父王放病重住院期间,她也未尽养女责任,除了探望过一次以外,病人全靠单位派人护理照料。1999年春王放去世后,王丽对年老无依的养母不但未尽赡养义务,反而多次辱骂甚至企图将老人赶出住房。养母孤苦无依,打算变卖与丈夫共有的四间私房,然后投靠亲戚,王丽坚决反对并多方阻挠。养母无奈之中,便向人民法院起诉,她要求:(1解除与王丽的关系,并要王丽补偿收养十年来的抚育费用;(2确认王丽无权继承养父的遗产,房屋变卖后全部收入归她个人所
46、有,以安度晚年。王丽表示:(1不同意解除收养关系;(2这四间私房中的一半应归她所有,养母无权单方面出卖房屋。根据上述案情,试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养母与王丽的收养关系能否解除?(2养母要求王丽补偿收养期间的抚育费用,依法可否予以支持?(3王丽对养父的遗产有无继承权?(4该四间房屋依法应作如何处理为妥?答:(1根据收养法第27条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据此,法院应依法解除双方的收养关系。(2养母的要求应予支持。根据收养法第30条规定,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
47、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3王丽对养父的遗产有继承权。因为王丽与王放夫妇的收养关系合法、有效,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权利义务的规定。王丽对王放生前不关心、不照料,但其情节尚不构成丧失其对养父遗产继承权的条件。(4这四间私房是王放夫妇的共同财产,其中一半(两间属于养母个人所有,另一半(两间为死者王放的遗产,养母(王妻与王丽作为死者遗产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均有权分得王放的遗产,原则上每人一间。但考虑到王丽对王放夫妇不尽赡养照顾义务,因此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4、刘歌(男与王萍(女通过自由恋爱于1989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尚好,生有一女取名刘小莉,现年10周岁。自19
48、96年夏天起,刘歌与女同事奸情败露,夫妻关系开始紧张,刘还为此受到本单位组织的批评教育与处分。同年12月,男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女方离婚,女方虑及女儿年幼,且双方婚姻基础较好,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故而坚决不同意离婚。据此,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但此后双方关系并未改善,经常争吵不休。1998年4月起,男方住到其舅父处,不再回家,每月工资也不再交给妻子,女方靠自己收入维持母女两人生活。1999年5月,刘歌再次向法院起诉,坚持要求离婚。而王萍提出,夫妻关系恶化是由于男方单位女同事的勾引所造成,只要排除外来干扰,双方有和好之可能,因此仍不同意离婚。经法院多次调解,双方仍各执己见。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
49、王萍目前所住房屋系男方在婚前由本单位所分之公房,并一直由他承租。刘歌提出:离婚后女方应搬出该房迁至其父母家居住,由他本人回家继续租赁居住;女儿刘小莉由他抚养。但王萍不同意刘歌提出的两项主张,坚决要求与女儿共同生活。对上述问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在夫妻分居期间,男方曾向他人借债3万元,资助他的胞弟出国自费留学;女方向其亲友借债1万元,用于女儿生病住院费用,以上经查属实。试就本案情节,依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在被告坚持不离婚的情况下,法院可否判决双方离婚?(2如判决双方离婚,所生女儿由何方抚养为宜?(3对男方婚前承租的公房,离婚后女方是否有承租权?(4男女各方所借之债如
50、何定性与清偿?答:(1法院可以判决准予双方离婚。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应视为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双方离婚。(2离婚后女儿刘小莉应由女方抚养为宜。因为女儿随母亲生活时间较长,且母亲为无过错方,随其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但刘小莉已满10周岁,所以离婚后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还应考虑女儿刘小莉本人的意见。(3女方有承租权。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夫妻双方共同居住的由一方婚前所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4男方所欠债务
51、为其个人债务。因为他未经女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胞弟而借债,故应由其本人偿还。女方所欠为夫妻共同债务。因为女方为履行抚养女儿义务而借债,故应由双方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以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5、甲(男,现年58岁,农民婚后共生育了子女7人,即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丙六、丙七共7人。1994年,甲与妻子外出时遭遇车祸,妻子不幸去世,甲也落下残疾,只能勉强生活自理。2001年初,甲又因患病在医院住院治疗,需交住院押金1万元,而7个子女不予分担,且没有安排好如何照料甲的生活,使甲的生活没有着落,身体状况一直恶化。2001年5月,甲起诉至法院
52、,要求子女解决医药费问题,并照料自己的生活现经法院查明:(1丙一,男,现年35岁,农民;丙二,女,现年33岁,无业,其爱人虽月收入有650元,但患有脑血栓病,且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有大量外债;丙三,男,现年30岁,工人,离父亲家较远;丙四,女,现年27岁,农民;丙五,男,现年24岁,干部,离父亲家较远;丙六,女,现年20岁,无业;丙七,男,17周岁,在外打工,月收入800元。(2甲曾经主持为子女分家,几个女儿都没有份额。(3父亲曾经与他人有通奸行为,致使子女们对他加以鄙视,从而拒绝赡养。根据案情回答下列案情并说明理由。(1对甲的诉讼要求,法院是否应予以支持?(27个子女中谁是甲的赡养扶助义务
53、人?(3义务人是否可以因为分家时没有自己的份额,或者因甲曾经有通奸行为而拒绝对甲的赡养扶助?(4法院处理此案时应注意考虑哪些方面?答:(1对甲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予以支持,首先,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里,赡养即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亲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即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料。其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再次,因追索抚养费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调解,也可由经人民法院经诉讼程序处理。从本案情况看,甲年龄较大,身体残疾,现又生病住院,显然生活困难,而几个子女拒绝缴纳住院押金,且未安排好甲生活上的照料问题,
54、故对甲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予以支持。(2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丙六是甲的赡养义务人。因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专指成年子女而言。至于未成年子女并非赡养义务人,某些有收入的未成年子女出于自愿对父母进行赡养,应该予以肯定,但这并非其法定义务。(3义务人无权拒绝对甲的赡养。因为,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是法定的,除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外,在其他任何情况下,这种赡养扶助义务都是不能免除的。因此,不能因为父亲曾经有通奸行为,或者分家时没有自己的份额就拒绝履行赡养扶助义务。(4法院处理此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赡养扶助的方式,可以是和老人共同生活直接履行抚养义务,也可以是提供老人的生活费用
55、;第二,子女不止一人时,应根据条件好的多负担,条件差的少负担的原则,共同履行义务;第三,在确定赡养费数额时,应考虑父母的实际需要和子女的经济负担能力。6、甲丧偶,有四子均已成家各有子女,并与甲分家单过。一日,甲同长子乙乘车外出,坠入山涧双亡。甲有一笔财产。问:(1此案当如何继承?(2乙妻和乙子应各得多少?(3若有证据证明乙先于甲死亡,乙妻和乙子又应各得多少?答:(1先认定甲先死亡,其财产由四子均分。(2各得八分之一甲的遗产。(3乙妻无权继承。乙子为代位继承,继承甲的四分之一财产。7、韩某无子女,但有相当丰厚的家业。1982年韩某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韩冬。1993年2月,韩冬到外地谋生,并成家立
56、业,没有再返乡念头,也无接韩某同住之志,于是韩某在日觉体衰多病之时多次函请韩冬归家探父,但韩冬音信不回。韩某感到这养子难以依靠,与其指望他养老送终,还不如和邻人签个遗赠扶养协议有保证。1994年3月,在村委会有关领导的见证下,韩某与村民李大勇签定了合法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协议规定,李大勇负责韩某的生养死葬,在其离世后,其全部财产归李大另所有。l995年7月,韩某病危,此时感到死神即件,于是觉得自己那么岁财产都归了李大勇有点太亏,忽然想起昔日知己牛传山现在生活潦倒,极需帮助,临死之前,倒不如给他留些财产。韩某使自书遗嘱一份,将其所有财产的一半赠给牛传山。同年8月1日,韩某谢世,李大勇依约处理了韩
57、某的丧事。时过半月,牛传山手持遗嘱找到李大勇,要求接受遗赠,此时,韩冬也闻讯火速赶来要求继承遗产。问:该案应如何处理?答: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按照法律规定继承,但本法第16条、第3l条又规定了法定继承外的其他情况,即被继承人可以通过订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将遗产转移给其他公民或集体组织。本案中对同一份遗产既存在法定继承人韩冬,又有受遗赠人牛传山,还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当事人李大勇,这样就产生了继承中的冲突。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
58、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当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三者相互发生冲突时应以遗赠扶养协议为优先,然后才是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韩冬作为韩某的养子虽然有法定继承权,但是由于韩某生前与李大勇签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对其全部财产进行了处理,因此导致韩冬的法定继承权无法实现。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并存并相抵触时,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有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本案韩某所书遗嘱处分了其与李大勇所订遗赠扶养协议中的财产部分,因此该遗嘱是无效的。李大勇恪守协议诺言,对韩某进行了生前照料和死后处理,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韩某的全部财产均应归李大勇一人所有,韩冬和牛传山不应对遗产进行分配。8、唐某与丈夫已到中年,尚无子女,便收养了同村孤儿肖某为养子。肖某结婚后与养父母分家另过。1982年,唐某因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样板引路专项方案(3篇)
- (完整版)断桥铝门窗安装施工方案
- 2024年(完整版)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劳动合同法之合同终止与解除
- 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医院员工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精神一科2025年4月医疗与安全培训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货运安全驾驶试题及答案
- 围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运行指挥员技能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N2层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第六版)(张海潘编著)(1-13章)
- 中建硅墨烯保温板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第三讲 神话学
- 山东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文科)
-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GB/T 12730-2008一般传动用窄V带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