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版2015年春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 诗三首教学设计此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由本站小编搜集整理,仅供一、 教学目标:1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2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3.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 想感情。三、 教学课时:2 2 课时四、 教学准备:课前查阅一下关于这三位诗人的资料一一他们生活时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它忧国忧民的诗篇等。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2.2.学习出塞,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
2、3.自学题临安邸、示儿二、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 ?为什么称为 赤子情 怀”,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赤子怎样的情感呢 ?我想通过第 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二)新课1.1.学习出塞(1 1)读古诗,有韵味1读正确、通顺。A A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出塞。打开书 104104页。板书;读古诗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B B 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 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读音吗 ?引导学生读准:
3、还(huhu 血):回来。未还:没有回来。将(jiji n ng):将领。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教 (jiji 0 00:让。不教:不让。2读出古诗的韵律。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七言诗怎样读, 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四后三)板书; ;有韵味出塞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但使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2 2)知作者,解诗题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板书; ;知作者,解诗题。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学习引导学生答出;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戎守边疆。王昌龄: 唐代诗人,善写七绝,多边塞诗。教师准备资料:王昌龄(698-7
4、56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 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进士。 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 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绝 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咼水平。(3 3)明诗意,悟诗情明诗意:A A 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 怎样学?(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小组学习、与老师交流等 方法学习)(板书:明诗意。)B B 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C C 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诗的第一句,从千年以 前、万里之外落笔,描绘了从秦汉对就存在着的明月边关的
5、 景象:注意诗中的 关”此处指边关。首句是将两种不同事 物(明月,边关)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应解作 还 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 ”不要讲成秦月照汉 关”。这句诗的意思是: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 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第二句是哀叹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 聚。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飞将:汉代飞将军李广。这 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戎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 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D D 请 1 12 2 位同学悟诗情;A A 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 你还要怎样学?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板书:悟诗情B
6、 B 教师引导: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 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出塞被称为有名的边塞 七绝,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为唐人七 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我们就 展开想像,品一品,这首诗的绝妙。请你边读边想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C C 品读悟情:a a 秦时明月汉时关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教师引导: 明月、 边关简单的叙述与勾勒, 没看出怎么 绝妙呀?再读读,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学生关注;秦时明月 汉时关教师补充资料:出示:秦( (公元前 221221 公元前 206)206) 汉( (公元前 206206 公元
7、 2323 年) )作者的朝代一一唐朝 (618(618 907)907)作者王维(698(698 756)756),请你根据这组数字, 估 算一下边关受匈奴外敌的侵扰有多少年 ?你感受到什么?你再 读这句时应该怎样读?教师小结:正像同学所体会的那样,诗人在月”和 关”的前面,用 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 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都读 读,读出时代的久远。b b 万里长征人未还你还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像:秦汉 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 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看到这,你怎样读?还
8、是这句诗,让你仿佛听 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匈奴人不断烧杀抢掠的马蹄与战马的 嘶鸣声、百姓痛苦的呻吟声、戍边战士们的怒吼、两军交战 武器碰撞的声音、诗人对边关战士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同情之教师小结;诗人就是这样,把我们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 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战争给秦、汉 以来近千年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感受到这些,你会 怎样读?c c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师引导:既然战 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 剧呢?你还听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希望有像飞将军李广那 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 不敢再来侵犯。教师引导; ;
9、你体会出作者抒发的戍边战士巩固 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你怎样读这两句诗?还有不同 的读法吗?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学生读不出,教师读。强调 但 使”二字。) )引导学生体会出:这两句诗带讽刺,表现了诗人 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 寻味无穷。你能把诗中含着的意思读给大家吗 ?总结学法;你是怎样体会出句子深层的含义?( (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 )(4)(4)总结全文,感情朗读品味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你会怎样读,表达出诗人这复杂的情感?自己读,指名读,背诵。(5)(5)总结学法,拓展阅读:总结学法:回忆我们刚学的 古
10、诗,我们怎么学的?你能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分小组选读其中一首古诗,试着品一品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吗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集体交流,汇报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的:1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 2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二、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感受诗 人的情感。三、 教学过程:(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
11、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 安邸示儿)2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 通顺。3.3.这课还有两个生字,你能记住吗 ?4 4全班齐读两首古诗, 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 不同的地方。读后交流:相同:1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 失地的史实。2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不同:1一个写的是南宋的权贵,一个是北宋遗民 诗人2一个借写景来表达情感,一个直接诉说自己的心事。(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1.1.学习示儿过渡:边塞自古多战事。宋朝,匈奴人终于攻破北宋首都汴梁。北方大片土地沦陷,谁了解这段历史?在这片
12、土地 上,北宋遗民在做什么?指名朗读示儿,读后说说题目 的意思。指名说说诗的大意。想像,体会诗的意境。再读诗,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不同 想像:满头白发的诗人在重病中,费力地爬起来,想着不能 亲眼看到满怀悲愤,用颤抖的双手写下这首诗。诗人重病在床,临终前费力地说出这首诗,作为遗嘱,说完就带着遗憾死去,但死不瞑目。看到、听到这,你会怎么读?5教师引导: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 整整6565 年了。同学们,6565 年啊,780780 个月啊,近二万四千 个日日夜夜呀!诗人从 2020 岁,一直盼到 8585 岁。这 6565 年每一 天作为北宋遗民是怎样度过的呢 ?
13、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 凉有感。读一读,你看到什么 ?重点体会;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就是这样,在眼泪中,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一直 到死,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板书:死不瞑目盼统一)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什么?你又怎么读这首诗?6小结:这首诗,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 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感交集,环顾家 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话语,是千头万绪的。而诗人却不说别的家常话,只说 不见九州同”的遗憾, 只叮嘱儿子们家祭时别忘了把 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告诉 他。让我们满怀激情地齐声背诵这首古诗。2.2.学习题临安邸(1 1)过渡:就在诗人直到死还盼望
14、统 一时,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男生齐读题临安邸)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干什么去了?(?(女生齐读题临安邸)那个令人心凉的南宋皇帝又干什么去了?(?(全班齐读题临安邸)(2 2)讨论: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陆游至死没有盼到祖 国的统一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在对话交流中重点引导: 体会 暖风熏得游人醉”读着这个 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 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想像:这些权贵成天灯红酒绿,烂醉如泥, 如行尸走肉。引导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的后两句。体会 直把杭州作汴州”插入资料:清明上河图,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 宋的都城。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 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你们看,这里的街道纵横, 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 安的气象啊!但是,这繁荣盛世毁于金人肆意践踏的铁蹄。像他们现在这样,杭州不久也会成为第二个汴梁。(板书:醉生梦死丢江山)3朗读古诗(三)体会情感,总结全课1 1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一面是权贵们寻欢作 乐一面是做为遗民的代表 一一诗人临终还盼望祖国统一,两 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同时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感想?(?(自由畅谈。)2.2.有感情读两首古诗。当北方大片领土被匈奴人践踏,百姓们在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电影签约合同协议
- 员工入股份合同协议
- 2025标准商业店铺转租合同范本
- 和善园加盟合同协议
- 悉尼出租车位合同协议
- 味之绝加盟合同协议
- 员工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度合同制资料管理员聘用协议》
- 售楼部开荒保洁合同协议
- 2025数字音乐版权代理合同
- 《铁路基本安全知识》课程标准
- 三年级下册口算练习1000道附答案
- 2024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及详细答案
- 小升初英语语法专项练习题 代词
- 内控学校合同管理制度
- icu病房与icu病房建设标准
- MSA测量系统分析英文版培训教材
-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创新设计
- 永善县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环评报告
- 电影解说稿50篇(五)
- 2023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