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共30页)_第1页
2013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共30页)_第2页
2013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共30页)_第3页
2013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共30页)_第4页
2013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共3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3海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库一、基础知识(共80小题)。1.  李将军列传选自(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标准答案:C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最能体现“兼怀子由”的词句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标准答案:A3.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A.五帝时代;B

2、.商、周时代C.“ 三代之英”时代           D.春秋时代.标准答案:C4.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标准答案:B5. 李白行路难(其 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  &

3、#160;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标准答案:B6. 下面哪部作品的出版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A.家                      B.呐喊C.春蚕      

4、              D.骆驼祥子.标准答案:B7. 柳永的词集是(   )A.乐章集;                B.漱玉词;C.淮海词;            

5、60;   D.珠玉集.标准答案:A8. 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A.骆驼祥子  ;B.茶馆  ;C.龙须沟   ;D.月牙儿.标准答案:A9. 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国语.标准答案:B10. 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  &

6、#160; )A.袭人          B.林黛玉        C.贾母          D.王夫人.标准答案:A11. 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A.礼义廉耻      B.光明正大      C.家门

7、和顺      D.长宜子孙.标准答案:D12.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标准答案:D13. 宝玉挨打中描写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个人物是(   )A.黛玉        

8、;  B.宝钗          C.王熙风        D.袭人.标准答案:B14.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标准答案:B15.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

9、60; ;                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标准答案:C16. 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A.对比关系 &

10、#160;    B.类比关系      C.象征关系      D.层递关系.标准答案:A1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    )A.夸张、排比、比喻            B.比喻、拟人、排比C.借代、对偶、拟人  &#

11、160;         D.拟人、夸张、对偶.标准答案:B18. 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与小旦琪官交往;            B.淫辱母婢金钏;C.贾环的拨弄是非;            D.背离封建礼教.标准答案:D19.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

12、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标准答案:A20. 日出中没有下面哪一个人物(   )A.翠翠 ;                B.陈白露 ;C.翠喜 ;        

13、60;       D.小东西.标准答案:A21.  论学问一文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B.娱乐C.增长才识                    D.装饰.标准答案:A22.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

14、典故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            B.季氏将伐颛臾C.大同                    D.秋水.标准答案:A23. 鲁迅灯下漫笔中“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一句使用的修辞是( 

15、60;  )A.比喻          B.夸张          C.反语          D.借代.标准答案:C24.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

16、#160; C.张养浩;      D.王实甫.标准答案:B25. 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采用的手法有(    )A.比喻、对偶;                B.对比、比喻;C.对偶、对比;            

17、0;   D.拟人、对比.标准答案:C26. 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   )A.贻笑大方、分崩离析;        B.望洋兴叹、祸起萧墙C.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D.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标准答案:D27.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    )A.书信          B.小说

18、0;         C.词赋          D.奏疏.标准答案:D28.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        B.排比;        C.鼎足对;      D.拟人

19、.标准答案:C29. 朱自清背影一文的结构线索是(    )A.横式结构      B.纵式结构      C.纵横结构      D.自由结构.标准答案:B30.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悼亡词        B.中秋词      &

20、#160; C.端午词        D.爱情词.标准答案:B31.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

21、人非.标准答案:D32. 我国先秦时期,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左丘明;      D.庄子.标准答案:B33.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   ) A.培根      

22、;      B.莫泊桑         C.富兰克林      D.契诃夫.标准答案:A34.  在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的象征意义是(    )A.革命事业                  &

23、#160;      B.参加革命的条件C.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D.革命者的献身精神.标准答案:C35. 氓选自诗经?风 中的(    )A.王风;         B.秦风;        C.卫风;       

24、; D.郑风.标准答案:C3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A.爱情失意;                     B.羁旅行役之苦;C.故国之思;                &#

25、160;    D.伤春惜时.标准答案:B37. 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 (    )A.论语      B.春秋      C.左传      D.史记.标准答案:D38.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抒写的是(    )A.美景依旧,人事已非          B

26、.对故国宫殿衰败的痛惜C.故国宫苑中美好的时光       D.亡国的伤痛与哀怨忧愁.标准答案:D39.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标准答案:A40. 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  

27、    B.改造国民性    C.如何绘画      D.创建新时代.标准答案:D41.氓从表现方法上说是一首(   )A: 劝诫诗;       B: 叙事诗;       C: 抒情诗;       D:  讽谏诗标准答案:B42.孟子和孔子同属(   )

28、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标准答案:A43.“天下为公”出自(   )A: 礼记?礼运;                  B: 礼记?大学C: 礼记?中庸;     

29、60;            D: 论语?为政标准答案:A44.季氏将伐颛臾以驳论为主,展开的形式是(   )A: 人物对话 ;    B: 叙述历史;     C: 成语格言;     D: 现实事例标准答案:A45.庄子秋水篇中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 演绎法;     &#

30、160; B: 归纳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标准答案:A46.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A: 无限的;       B: 有限的;       C: 巨大的;       D: 重要的标准答案:B47.选出下面几句中

31、直接描写将士们英勇作战的诗句(   )A: 霾两轮兮絷四马;                 B:  援玉枹兮击鸣鼓C: 天时怼兮威灵怒;                 D:  严杀尽兮弃原野标准答案:B48.冯谖客孟尝君通过“焚券市义”

32、“营造三窟”的典型情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对孟尝君的言行描写在这里主要是(   )A:  衬托;        B:  反讽;        C:  隐喻;        D:  类比标准答案:A49.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A: 道家思想;    

33、 B: 法家思想;     C: 人本思想;     D: 民本思想标准答案:D50.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 曹操;         B: 谢灵运;       C: 韩愈;         D: 欧阳修标准答案:A51.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34、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A:  王维;        B:  孟郊;        C:  李白;        D:  贾岛标准答案:A52.我国诗歌史上其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  屈原;      

35、60;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标准答案:B5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A:  豪放飘逸;    B: 慷慨悲凉;     C:  自然平淡;    D: 沉郁顿挫标准答案:D54.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 

36、60; )A: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B: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C: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标准答案:B55.“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柳宗元;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标准

37、答案:C56.种树郭橐驼传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A:  夸张;        B:  对比;        C: 讽刺;         D:  象征标准答案:B57.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A: 抒情与叙事并重;      &

38、#160;          B: 议论与叙事并重C: 议论与抒情并重;                 D: 描写与抒情并重标准答案:B58.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   )A: 醉翁;         B: 永叔;  

39、0;      C: 六一居士;     D: 易安居士标准答案:C59.长亭送别中莺莺最深沉的愁情忧虑是(   )A: 张生的金榜题名;          B: 今宵的离愁别恨C: 母亲的干涉;              D: 他日的被弃掷标准答案:D60. 辛弃疾水

40、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B: 尽西风、季鹰归未C: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标准答案:D6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对偶、用典;  

41、;      B: 排比、比喻、夸张C: 对偶、拟人、用典;        D: 拟人、对比、对偶标准答案:A62.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A: 遥岑远目;     B: 献愁供恨;     C: 玉簪螺髻;     D: 求田问舍标准答案:B63.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A: 塞

42、上长城;     B: 江南游子;     C: 千骑拥高牙;   D: 龙城飞将标准答案:B64.辛弃疾水龙吟中运用典故表达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感伤之情的是(   )A: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B: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标准答案:C65.下列词句中,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是(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B: 把吴钩看了,栏杆

43、拍遍,无人会,登临意;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标准答案:B66.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   )A: 欧阳修;       B: 辛弃疾;       C: 柳永;         D: 苏轼标准答案:D67.苏轼前赤壁赋主要描写的景物是(   )A: 清风、明月、江水;   

44、;            B: 明月、山川、湖泊C: 江水、孤舟、晚霞;               D: 小岛、孤舟、清风标准答案:A68.“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   )A: 夸张、比喻、用典;        B: 夸张、比喻、对偶C:

45、 对偶、比喻、拟人;        D: 用典、比喻、对偶标准答案:B69.苏轼前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对偶;    B: 排比、比喻;  C: 对偶、拟人;   D: 拟人、对比标准答案:C70.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因听到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的关于人生无常的观点,表现了作者(   )A: 悲观的人生态度;      &

46、#160;          B: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理想C: 寄情诗酒,放浪山水的人生追求;   D: 尽情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标准答案:A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后,紧接着的是(   )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7、0;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标准答案:C7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祝愿是(   )A: 能找到称心的伴侣;               B: 过隐逸的生活C: 健康长寿,祈求团圆;             D: 仕途发达升迁标准答案:C73. 报刘一

48、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反语;       D: 拟人标准答案:C74. 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   )A:  诗人;     B:  戏曲家;  C:  小说家;    D: 

49、 诗文家标准答案:D75.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聊斋志异标准答案:C7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   )A: 直抒胸臆;      B: 借景抒情;    C: 寓情于事;     D: 寓情于理标准答案:B7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概括全篇主旨的“曲眼”是(   )A: 枯藤老树昏鸦; 

50、 B: 小桥流水人家;C: 古道西风瘦马; D: 断肠人在天涯标准答案:D78.西厢记的作者是(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王实甫;       D: 郑光祖标准答案:C79.我爱这土地一诗着力刻画的象征性形象是(   )A: 鹰;         

51、; B: 土地;         C: 鸟;            D: 暴风雨标准答案:C80. 徐志摩所属的社团是(   )A: 创造社;      B: 新月社;       C: 文学研究会;    D: 语丝社标准答案:B二、组合题(含古文

52、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一)古文阅读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53、:“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请回答:(1) 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   )A.共叔段        B.郑庄公        C.祭仲          D.公子吕.标准答案:B(2) 文中的“共叔段”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54、0;     B.偏狭昏聩,巧取豪夺C.幼稚天真,自以为是          D.凶残暴厉,巧取豪夺.标准答案:A(3) 文中的“郑庄公”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恪守孝悌,谦和大度          B.偏狭昏聩,工于心计C.老谋深算,阴险毒辣         

55、 D.工于心计,恪守孝悌.标准答案:C(4) 文中“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比喻;                B.排比、比喻;C.层递、比拟;                D.递进、比喻。.标准答案:D2.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56、: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

57、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请回答:(1) 在这段文字中,冯谖这个人物显示的性格特征有(   )A.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B.老谋深算,独断专行;胆识超人C.深谋远虑、独断专行,胆识超人D.老谋深算,机智果敢,胆识超人.标准答案:A(2) 文中 “何市而反、怪其疾”两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按序是(   )

58、A.从哪个城市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B.买什么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C.从哪个城市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D.买什么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标准答案:D3. 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

59、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请回答:(1) 文中“授之柄而处其下”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B.授予他权柄让他指挥自己的部下;C.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的部下;D.授予他权柄让自己处于他之下.标准答案:D(2) 这一语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为张巡辩诬,叙议结合、叙议结合B.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C.为张巡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D.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标准答案:D4.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

60、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请回答:(1) 这段文字中“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以法律为准绳,言行典范,向民众宣传为人行事的规则B.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C.以法律为标准,讲求法制, 向民众宣传依法行事的榜样D.以仁爱

61、为准绳,依法治民,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标准答案:B(2) 这段文字论述小康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基本特征的语句是(   )A.天下为家,各亲其亲;B.刑仁讲让,示民有常;C.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D.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标准答案:D5.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

62、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请回答:(1) 文中加下划线的“树、谨、申”三个字的释义按序是(   )A.桑树、认真办好、反复教导    B.栽种、谨严慎重、反复教导C.栽种、认真办好、反复教导    D.桑树、认真办好、反复申述.标准答案:C(2) 文中阐明的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是(   )A.办好教育,推行孝悌;        B.按需分配,敬老爱幼;C.发展生产,富而教民;  &#

63、160;     D.发展生产,平均分配.标准答案:C(3) 文中“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是(   )A.比喻,类比推理              B.比拟,对比推理C.比拟,类比推理          

64、0;   D.比喻,对比推理.标准答案:A6. 阅读下列语段段,回答文后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请回答:(1) 这段文字通过对“风、月、水”的描写,传达出的作者情绪是(   )A.举酒属客之乐;          

65、60;   B.遗世独立之乐;C.泛舟赤壁之乐.标准答案:C(2) 这一语段中的 “窈窕”之章出于(   )A.诗经?小雅;             B.楚辞?九歌;C.汉乐府?陌上桑;         D.诗经?陈风.标准答案:D7.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

66、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请回答:(1) 这一语段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艺B.揭露统治者的烦政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种树技艺D.借“植树”之术,喻“养民”之道.标准答案:D(2) 文中加下划线的“勖,字,遂”三个字词的释义按序(   )A.勉励,养育,饲养     &

67、#160;      B.指导;养育,饲养C.勉励,领回,饲养            D.勉励,养育,驱逐.标准答案:A8.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请回答:(1) 这一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68、(   )A.排比、比喻    B.夸张、比拟    C.反诘、比喻    D.递进、比拟.标准答案:C(2) 文中用来类比“人与万物”之关系的语句是(   )A.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C.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D.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标准答案:B(3)

69、这一语段运用类比进行论证,其基本结论是(   )A.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无法有所作为;B.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尽管有限,却也不可低估;C.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不可忽视,能够有所作为;D.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反对自我夸耀.标准答案:D9.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

70、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请回答:(1) 本语段“盘庚之迁”的典故引自于(   )A: 论语;  B: 尚书;  C: 春秋; D: 孟子.标准答案:B(2) 这一语段引用“盘庚之迁”典故用意是(   )A: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B: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C: 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D: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标准答案:D10.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7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请回答:(1) 文中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的双重喻义的是(   )A:酒有味,人有愁;  B:酒无味,人无愁C:酒有味,愁易消;  D:酒无味,愁难消.标准答案:D(2) 这一语段中赞颂“爱情至上”的典型语句是(   )A: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B: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C: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D: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标准答案:C1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姚纳沉默了

72、一忽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驹子,你就是那小驹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驹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请回答:(1) 一语段对“人与马”关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   )A.人与马关系的和谐            B.人与马之间的隔阂C.人与人关系的隔阂   

73、;         D.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标准答案:D(2) 一语段在描写“人与马”对话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   )A.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B.他跟我说了再会;C.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D.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标准答案:A12.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

74、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必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请回答:(1) 作者在这一语段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B. 写文章的关键是选择和安排材料B.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     D. 遣词用字

75、如同调兵遣将.标准答案:B13.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请回答:(1) 文中“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一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象征;        B.借代; &

76、#160;      C.比喻;        D.烘托.标准答案:A(2) 这一语段综合运用的艺术手法有(   )A.呼告、递进、比喻、借代、排比;B.设问、反复、比喻、借代、象征;C.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D.反诘、递进、比喻、拟物、排比.标准答案:C14.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请回答:(1) 文中“但我不能放歌”流泻的心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