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2)1、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时间创办者及身份企业身份1866年方举赞(铁匠作坊主)上海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源(华侨商人)继昌隆缭丝厂1878年朱其昂(轮船招商局会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1882年黄佐卿(商人)上海公和永缭丝厂据此可以推知()A.洋务运动影响深远B.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工业化成果已传入中国2、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骞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两者都()A.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B.是

2、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C.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D.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投资华侨以国民待遇,授予华侨富商一定官职功名。这些举措()A.意在分化民主革命力量B.有利于近代工商业发展C.适应了外交近代化的要求D.加强了清王朝统治基础4、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机器缭丝厂,知县徐嘉陛以“有伤风化”、“夺民生业”为由进行查封。1887年,清政府又承认该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准其照旧开设。据此可知()A.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变化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走出困境C.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斗争

3、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5、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5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发展大事1892年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6、姚贤镐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一1895)一书中叙述:19世纪4

4、0年代中期,广州的进口量是上侮的3倍多。至IJ50年代中期则倒过来不及上海的一半。广东与上海贸易额的变化表明()A.国内贸易迅速增长B.中国传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C.上海开始取代广州贸易地位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成立了商务部,在各部中仅次于外务部。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商律,对经营商务作了具体规定。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A.有助于改变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观念B.表明了清政府的经济法律体系完备C.彻底瓦解了居于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8、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

5、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A.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D.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9、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状况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内地经济发B.D.展迫使政府举借外债C.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制约民族工业发展10、1915年为反对日本逼迫袁世凯签二H一条,各地纷纷爆发了抵制日货运动。在这次风潮中,中国的民族工业第一次打出了“中国人用中国货“的口号,数以百计的

6、工厂涌现出来。产中国货以替代流行的日货。这次抵制日货运动()A.是近代提倡国货运动的开端B.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粉碎了日本独占中国的的阴谋11、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学”复兴,“国医”、“国术”、“国画”、“国乐”、“国剧”等原本属于民间的艺术,经各界努力,并由政府批准,也先后兴盛起来。这反映了()A.外来文化刺激民族文化的发展B.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C.政府利用国学来构建意识形态D.近代艺术由世俗逐步走向高雅12、1913年张骞说:“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发铁矿、扩张制铁厂是。”材料反

7、映出()A.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时期的思想潮流C.抵抗日本侵略成为实业家们的共识D.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备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

8、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材料二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业兴起与发展的特点和作用。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

9、景和影响。14、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申报1888年4月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2 .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15、阅读下列材料,回

10、答问题。材料一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见下图)销化“超箱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战略目标提供更加

11、有力的条件。摘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及特点。2 .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的销售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 .根据材料三,概括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答案1.D2.B解析:张骞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主张“实业救国”,与曾国藩等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思想不同,故A项错误;二者创办的都是近代企业,故B项正确;张骞创办的是私有企业,不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故C项错误;曾国藩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属于官办,故D项错误。3.B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民族工商业的初步发展。“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不

12、是为了分化民主革命力量,故A项错误;“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投资华侨以国民待遇,授予华侨富商一定官职功名”有利于激发海外华人归国创办近代企业的热情,从而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不属于外交的举措,故C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对清朝统治基础的冲击作用越来越大,故D项错误。4.D解析: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封建势力的阻碍,同时又依附于封建势力,因此民族资产阶级表现出革命性和妥协性的两面,故答案为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改变了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13、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5.D解析:材料不能表明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T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且在辛亥革命之后民族工业发展最快

14、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故A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之后,与材料中“1892”年不符,故B项错误;孙中山发展实业的重点是铁路交通运输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说明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故D项正确.6.B7 .A8 .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进入过繁荣阶段,故A错误;民族资产阶级早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就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B错误;材料体现了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

15、步壮大,也有利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和登上历史舞台,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所以C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在近代并没有得到改变,D错误。9 .D解析:材料中“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表明不可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迫使政府举借外债,与材料中“城市金融机构”给“工商企业贷款”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表明金融机构利润高,有利于金融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中“贷款平均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表明工商企业成本太高,故D项正确。10 .C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的抵制日货运动。1915年,

16、中国的民族工业第一次提出“中国人用中国货”的口号,这是近代提倡国货运动的开端,但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题干主要涉及日本一个国家,不能笼统地说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故排除B项,在1915年,全国各地纷纷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于是“数以百计的工厂涌现出来。它们生产中国货以替代流行的日货”,表明这一活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仅仅通过一次抵制日货运动,就“粉碎了日本独占中国的阴谋”的论断是不符合史实的,故D项错误。11 .A解析:此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积极引进西方文化,受此刺激,出现了材料中的“国学”和诸多带“国”字的艺术门类,“国”字本身就是对外而言,故

17、A项正确。12.B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故A项错误;"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若开发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张骞主张发展实业以救国图存,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13.1.特点:时间早且区域多;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重心逐渐南移:出现专业化产区;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作用: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2.背景:世界市场的发展;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影响: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14.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释放了自由劳动力。解析:1.第1小问原因,从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