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3钱塘湖春行中_和_两个
2、字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2.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 )A.宋·叶绍翁B.唐·杜牧C.宋·苏轼(2)诗中“坐”的意思是( )A.乘;搭B.背对着某一方向C.因为(3)“ ”应填的诗句是( )A.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深处有人家C.江上秋风动客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
3、情( )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B.对祖国的热爱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3. 诗歌鉴赏。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到_的景色。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4. 按照古诗内容填空并作答。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诗人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_。A.西施B.王昭君(2)诗人主要描绘了西湖的 天和 天的美丽
4、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5.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_(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2“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3“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是指诗人_的感情。请你写两句和这首诗有相似感情的诗句:_,_。4请用自己的话写写你读这首诗脑海所呈现的画面。_6. 你会读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梳头花落未成茵。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是 代诗人
5、; 写的。诗中描写了 种景物,分别是 2“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7. 课内阅读。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_的,而是_的。随着诗人行舟,山_江_,东流水_,青山_迎出,孤帆日边_,景色由_及_再及_地展开。( )A.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近、远、近B.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C.流动、静止、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2)前
6、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_和江水_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_”,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_:“楚江开”,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A.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险峻B.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奇特C.雄奇壮观、静静流淌、中断、险峻(3)“碧”字明写江水之_,暗写江水之_;“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_。( )A.深、色、流向B.色、深、起伏C.色、深、走向8. 课外阅读。秋天在歌唱听秋天在歌唱。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óu chàn),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勤劳
7、的农民,扶着锄头,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听秋天在歌唱。一年的收获,无限的梦想。在歌声中,播下了浓浓的希望。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A. 欢乐。 B. 舒畅。 C. 伤感;失意。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A. 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B. 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C. 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的季节。A. 多彩 B. 收获 C. 快乐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
8、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 _9.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遥望洞庭山水色,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古诗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把_比作_,把_比作_。3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_4望洞庭这首诗是_ 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写了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思想感情。5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其它诗吗?_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书所见萧萧 , 动客情。挑促织,夜深篱落 。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代
9、诗人_。3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_的氛围。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 ( )A. 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 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C. 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 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11. 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答题。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1请把诗文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诗人_,他被世人称为“诗仙”。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后两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_。12.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
10、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A.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 ,又比喻 。( )A.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千寻塔的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
11、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情绪。13. 根据意思选出相对应的诗句,然后再回答问题。(1)下列与“两岸青山相互对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对应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El边来。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诗句选自 代诗人 的 。我还能写出这首诗的前两句: , 。14. 博学多闻。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经营的品质管理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矿石处理工艺的设备选型与改进与现场维护与培训考核试卷
- 社会人文的跨学科研究考核试卷
- 电子智能手环运动追踪考核试卷
- 橡胶产品应用领域考核试卷
- 社会中的健康产业与经济增长考核试卷
- 窗帘辅料的选择与应用技巧考核试卷
- 石棉防震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性能考核试卷
- 生物质能发电的生物质能发电设备选型指导考核试卷
- 工厂车间安全教育体系
- 医院培训课件:《产前准备-为顺产做准备》
- 《管理学原理》(课件)
- 长城汽车2025人才测评答案
- 幼儿园法制教育讲座
- 河道的管理和防护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知识培训
- 技能人才评价命题技术规程
- 中职不等式的试题及答案
- 深信服aES产品技术白皮书-V1.5
-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英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Unit+2+Expressing+yourself+PartB(课件)【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