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_第1页
201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_第2页
201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_第3页
201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_第4页
201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四种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3、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少女。4、促进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生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

2、手逐渐变得灵巧。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是:(1)运动方式不同即直立行走;(2)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会使用火,脑的发育程度不同;(4)产生语言,并用语言进行交流和合作。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由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组成。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3、女性生殖系统由输卵管、卵巢、子宫、阴道等组成。4、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5、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卵细

3、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的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场所:输卵管。6、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7、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8、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从怀孕到分娩大

4、约需要38周(266天)的时间。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I外生殖器工阴囊:保护睾丸t阴茎:排精、排尿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11、胚胎的发育睾丸一精子输卵管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分娩+p受精卵k胚乳胚胎胎儿婴儿卵巢一卵细胞J结合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化继续发育第三节青春期1、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

5、的器官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_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卫生保健:(课本16页)4、男性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

6、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5、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并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1)病

7、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5、无机盐: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6、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

8、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7、膳食纤维有很大的作用,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和维持正常的体重。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1、消化系统的组成:Y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及肠腺)2、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3、消化道的功能(1)牙齿:能切断、磨碎食物,舌:能搅拌食物。(2)咽、食道:吞

9、咽食物及食物进入胃的通道。(3)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是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4)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向大肠。(5)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6)肛门:粪便排出的通道。4、消化腺(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消化淀粉酶、可以分解少量淀粉;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促进脂肪分解;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胰液和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5、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

10、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6、淀粉(糖类)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其过程总结为:酶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7、脂肪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胰肠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器官):小肠。其消化过程为:胆汁酶脂肪一脂肪微粒一甘油+脂肪酸8、蛋白质经胃、小肠,在胃蛋白酶、胰肠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其消化过程为:酶蛋白质氨基酸9、成人的小肠一般5-6米长,小肠内表有皱裘、皱裘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

11、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10、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胃:少量的水、酒精(2)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3)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多也不少,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1)按“平衡膳食宝塔”进食;(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早中晚摄入能量分别

12、占30%、40%、30%。3、“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第一层谷类;第二层蔬菜、水果类;第三层肉类和蛋类;第四层奶类和谷类;第五层油脂类。4、食品安全(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2)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3)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5、我国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6、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

13、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2、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3、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气体流通:有骨及软骨作支架。(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内生有鼻毛-清洁空气;鼻腔内有黏膜,可分泌黏液-清洁和湿润空气;气管壁内有纤毛及腺细胞(纤毛摆动使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形成痰,通过咳嗽排除体外;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湿润,并能抵抗细菌、病毒等物质。)鼻腔内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3、哮喘:支气管类疾病。常因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14、变窄,病人表现出呼吸困难。4、肺炎: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表现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5、尘肺: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易患的一种职业病。患者后期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无较好的治疗。6、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7、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食物和气体都要经过咽,通过咽后,食物进入食道,气体进入喉。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气流畅通无阻。(边吃边笑时,会厌软骨抬起,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严重时使人致死。)8、声音的发声部位:喉部的声带震动所出。9、咽:食物与空气

15、的共同通道。喉:呼吸和发声的器官。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左肺二叶,右肺三叶。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吸气时各部状态:隔肌收缩,肋骨间肌肉收缩,隔顶部位置下降,胸廓上下、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力减小,外界气体压力比肺内气体压力大,于是气体被吸入。(2)呼气时各部状态:隔肌舒张,肋骨间肌肉舒张,隔顶部位置上升,胸廓上下、左右径减小,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外界气体压力小于肺内气体压力,于是气体被呼出。肋间肌肉肋骨胸廓膈肌膈顶部肺肺气压气体吸气收缩向上向外扩大收缩向卜扩张减小进入呼

16、气舒张问下向里缩小舒张向上缩小扩大排出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被利用;同时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也通过血液循环透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尽力吸气4、肺活量是人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主要作用为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细胞包

17、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2、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骨髓能不断产生新的红细胞。种类形态特点功能病症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运输氧的功能贫血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发炎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3、血液的功能: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4、红细胞数目:男:4.01012-5.51012个/L女:3.51012-5.01012个/L白细胞数目:成人:4M09-10109/L血

18、小板数目:1M011-3W11个/L第二节流流的管道一一血管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内表面用防止血液静脉瓣。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1,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血流速度最慢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2、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它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单行通过,管壁非常物质交换。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1、心脏的结构:位于胸腔中央

19、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内部有一道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两个腔,上面为心房,下面为心室。心脏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构成。肺静脉连左心房,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内有静脉瓣。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2、心脏工作情况:、心房收缩,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经动脉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3、血液循环途径: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1)体循环:左心室一主动

20、脉一各级动脉一全身毛细血管(物质交换)一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体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含氧高,血鲜红)变静脉血(含氧低,色暗红)。(2)肺循环: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气体交换)一肺静脉一左心房。肺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动脉血。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组织细胞A氧、营养物质一氧化碳等废物血液循环途径体,循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怖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碌上、F腔静脉右心房肿,直左心房环肺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置二元化碳月市泡红线箭头代表血液循环中的动脉血;蓝线箭头代表血液循环中的静脉血(3)冠脉循环:血

21、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致使心肌缺血,就会引起冠心病。4、血压: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量。常用“收缩压/舒张压”来表示血压。健康成人的收缩压为1218.6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血压达到或高于18.6/12千帕的是高血压,低于12/6.7千帕的是低血压。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次失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昏、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量超过12001500毫升,就有生命危险,就要及时输血。输血时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

22、血者的血型。2、血型发现人: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3、ABO血型系统有A、B、AB、O四种血性。4、输血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5、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接受少量的A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塞人的血型E痒盘ME型组的血型_rX.OBrOB-一、OO-。6、成分输血:病人血液中缺乏什么成分补充什么成分。成分输血可以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7、无偿献血制度: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一次

23、失血量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第五章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2、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除的。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功能是: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的通道。4、每个肾脏包括100多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

24、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外面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像“小漏斗”。5、尿的形成过程(1)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6、尿的排出途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

25、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7、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7、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汗腺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在腋窝、掌心、足底等处分布较多。汗腺分为分泌部和导管,分泌部位于真皮或皮下或皮下组织内,产生的汗液经导管排到皮肤的表面。8、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

26、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外膜f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眼球壁中膜J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I成“暗室”)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r房水内容物,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I玻璃体I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2

27、、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一定区域-形成视觉。3、近视眼形成的原因:近视眼: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眼:如果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清近处物体矫正:戴凸透镜。预防: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课本P82页)4、耳的结构和功能r外耳p耳郭;收集、传导声波t外耳道: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I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

28、导至内耳半规管内耳T前庭I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4)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骨膜(产生振动)-听小骨(感受声音信息)一耳蜗-听觉神经一大脑一定区域-形成听觉。5、其他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鼻黏膜中有对气味敏感的细胞。舌上表皮及两侧的突起能辨别酸、甜、苦、咸。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触、痛、压等刺激。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和脊髓组成。(2)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1)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29、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视觉中枢。(2)小脑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3)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4)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5)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脑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3、神经元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长的突起外表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

30、经末梢。一个神经元由一个长的轴突和多个短的树突构成,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出信息,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工细胞体神经元t突起/一条轴突,长而分支少(功能是传出信息)t数条树突,短而呈树状分枝(功能是接受信息)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1、概念: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者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膝跳反射:快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3、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一一反射弧完成的。二、反射弧1、概念: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2、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传入神经传出

31、神经感受器帚中经中枢效应器(反射弧的结构)三、反射的类型1、简单反射: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眨眼反射。2、复杂反射:出生以后通过长期生活积累,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反射。3、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第四节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一一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卵巢、睾丸)等,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各种激素。3、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4、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如果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人就会消瘦,且情绪容易激动。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5、胰岛素由胰岛分泌,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转化等。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