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东源高级中学2013高三11月调研考试试题-语文_第1页
广东河源东源高级中学2013高三11月调研考试试题-语文_第2页
广东河源东源高级中学2013高三11月调研考试试题-语文_第3页
广东河源东源高级中学2013高三11月调研考试试题-语文_第4页
广东河源东源高级中学2013高三11月调研考试试题-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河源市东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2、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劲敌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B和面     霍乱

3、60;     豁然开朗     祸起萧墙C甲壳     撬动      翘首以待     七窍生烟D筵席 嫌隙 垂涎三尺弦外之音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目前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耳濡目染,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一代代新人,使

4、漫漫教育征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A兢兢业业 B不可磨灭 C耳濡目染 D薪火相传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藉天灾见亲情,书写人性的真诚及坚韧成为唐山大地震打动观众的主要元素,截至8月6日,票房已达4.96亿元。B专家组对圣元“早熟门”3女婴进行集体会诊,诊断认为“雌激素水平正常”,属于假性性早熟。女婴家属不满结果,怀疑会诊被人操纵。C设置交通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测速却不公开位置,容易形成设置执法陷阱行为出现,助长执罚经济现象的盛行。D红学专家们对谁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塔里

5、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 。 。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 。 。虽然,他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 。我喜欢这些树,视他们为上天昭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独立的树林,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期,一妻

6、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焦险汲深。 时尝得一琉,二寸余, ,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撵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之,每饲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唔为尔新其韖。”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跳,千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乎渔,鱼即出,因剪杀之。鱼已长丈余,浯其肉,味倍常鱼,蔽其骨于郁栖2之下。 途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全现衣食随欲而具

7、。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远行,往,衣翠纺上衣,及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过,女觉邃反,逐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

8、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为禖祀,求女必应。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乃易其敝衣 敝:破旧 B女角遽反 遽:急忙C具事于市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困 具事: 陈述事实D至社卒叛时,将发以嶦军 发:发放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因扎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 A因泣下霜今 ,与武诀去 忽有人被覆粗衣 ,自天而降B臣不忍见欺于王而负赵

9、乃以是摒弃之于道旁C斧斤以时入山林 一夕,为海潮所沦D.朝次设弦,为秦宫人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A.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曾其肉,味倍常鱼B. 常令櫵险汲深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C 及洞节,母往,女守庭果女用其言,金及衣食随欲而具D 后令汲于他泉,计其数百也8.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

10、懊女,以示追悔。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9翻译断句(4分)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时鱼。(2)母归,但见女抱挺树眠,亦不之虑。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7分)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剑

11、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3)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12、 。(李煜虞美人)(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 ,_。(苏轼赤壁赋)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 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

13、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至今,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轰轰烈烈故事的水浒,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传统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所以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出现了许多

14、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于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这些审美意识的积淀,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用语、用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评判意义

15、非凡,这种审美意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尺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重“品”情结。即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的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其次是重“情”的追求。对情感的审美与追求,包涵了对人伦之情与对自然之情的理解与追求。这种尺度就是历史文化的水平线,它自动履行起评定经典裁判的职责。这种尺度动态的平衡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那些在这种尺度之下建构起来的、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读者的认同并产生心理与情感共鸣的作品,最终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作品。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

16、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对“中国文学经典之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经典文学之道就是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B文学经典之道是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外化在文学作品的表现,通常是作者内在精神的体现与追求。C文学经典之“道”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与感染读者,成为读者评判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的尺度。D文学经典之道,就是经典生成和变化过程中由潜在的内核变化成的一种准则和范式。E文学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的洗礼与历史的考验的,所以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审美的特质。13下列选项不符合文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描写的陶渊明

17、的归园田居成为文学经典体现了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B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批判无不受沉淀在人们内心的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追求的影响。C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是评定经典的重要条件。D中国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主要深受儒家好学、行仁和人群和谐思想的影响。14按顺序分点列出源于儒道家的审美意识成为评判文学经典的重要准则要经历哪几个步骤?(4分)15根据文意,说说水浒传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学经典。(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18、,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答题卡上给你所选的文体打“”。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翻浆毕淑敏那年,我从西藏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10天,到了一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我这才看清是一个人。浑身是土的人。他穿着一件尿碱黄色的旧大衣,拎着一个姜黄色的破袋子,袋口绑着一缕骆驼黄色的绳子。“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子已经坐满,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我爱人生孩子了没有

19、奶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赶不回去,孩子就饿死了。”为了那个女婴,我一咬牙说:“你上车吧。”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一天突然消失了。原来是个知青,化装成可怜的人,拦了师傅的车。上车后把师傅杀死,甩在沙漠,自己把车开回了上海。从此我们车队绝不搭任何不认识的人。”我立刻心里一沉。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朦胧的月晕中,那个土色的男子如一团肮脏的雾,抱着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遗弃的篮球,被橡胶击得嘭嘭作响。“他好像有点冷。别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说。“再仔细瞅瞅。”这一次,我看到搭车人手脚麻利地

20、搬动着我的提包。“哎呀,他偷我东西呢!”司机狠踩一脚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车速接近极限。我从小洞窥探,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我把所见同司机讲了,他笑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要跳车的,现在车速这么快,他若是跳下去就是找死。他不敢动了”路面变得汹涌澎湃,车速减慢了。大厢上的人也很灵敏地觉察了速度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在他的右脚残忍地踩下去的前一秒,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大厢板上的男人,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几乎被卸成零件。“最低也

21、是个脑震荡。看他还有没有劲头偷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那男人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地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那边,他扎在小米口袋上的骆驼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的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到了。”司机干巴巴地说。到兵站。这是我们今晚的宿营地,那个贼娃子住的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那个人挽着他的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不过个把时辰,他苍老得分辨不出年龄了。除了原有的赭黄之外,脸上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

22、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怕我的小女儿喝不上米汤,现在到天亮前,我赶得到家了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看着他准备赶路的蹒跚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那个土黄色的人孤独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负重荷的样子。我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它像一个胖胖的婴儿,安适地躺在黝黑的轮胎中。不放心地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

23、得皱缩起来! (选自毕淑敏文集,有删改) 【注】翻浆,指春暖解冻的时候,地面或者道路出现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16文中描写搭车人“孤独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负重荷的样子”,为什么会“不负重荷”呢?(4分)17文中三次写到“骆驼黄的绳头”,这样写分别有何作用?(5分)18“我”与司机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共同点?作者这样写的创作意图是什么?(6分)(二)实用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杨绛和他的父亲孙莲莲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她的父亲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

24、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着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

25、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杨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他对女儿说:“你知

26、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ve No!敢吗?”杨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杨绛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音韵学,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咏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

27、则小鸣”。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父亲

28、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杨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19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4分)20第二段用

29、了很多文字引述杨绛与父亲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21传记往往给人以人生启迪,这篇传记在教育子女、子女与父母相处等方面给人怎样启迪?请结合文本任选其中一个方面谈谈。(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以月亮和海燕作开头仿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6分)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月亮说, ;海燕说, ;太阳说,我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23以下是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阅读后请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老年人越来越多,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你有什么解决的

30、办法?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香港电影为什么短期内发展得如此繁荣?甲型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因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利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写出两点即可)(2)你对这样的试题有何看法?请简要地分点作答,不超过60字。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请以“总有柳暗花明时”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套作和抄袭参考答案1A(A都读jìng  B和面huó  C翘首以待q

31、iáo  D筵席yán)2C (耳濡目染:因经常听到而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对象应该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师,改为“言传身教“。)3B(A缺主语,在“截至8月6日”前加上主语 C“形成”与“行为出现”搭配不当,将“形成”改为“造成”或 “诱发”、“导致” D“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句式杂糅。把“为准”删去,或者改为“以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 4B5D6A7D8C9(6分)(1)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1.断句(4分)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

32、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10 (7分)(1)暮春 飞花(2)思念故乡之情(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11(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3)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

3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分,错一字扣1分)12AE(A中国经典文学之道不是是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是“犹如” E 因果倒置)13D (还有道家思想影响)14(1)这种审美意识影响了文人审美人格境界的建构(1分) (2)文人对这种审美意识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1分), (3)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乃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1分) (4)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文学经典作品创作、接受与评判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尺度(1分)。(每层意思一分,共4分)15因为水浒传其内核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符合人们在评判文学经典时对“品”的要求,因

34、而能穿越时空依然存在,成为经典。(共4分)16“不负重荷”一方面指搭车人的劳累、伤痛难以忍受(2分),另一方面指搭车人难以忍受自己一番好心却被被误解的痛苦(2分)。17第一次写“骆驼黄的绳头”,是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第二写“骆驼黄的绳头”,是情节的发展。通过写“绳头”的失踪,写出了“我”的判断“他”是个贼,也为后面我要检查作铺垫。第三次写“骆驼黄的绳头”,是情节发展的高峰与结束,揭露出出人意表的结局,从而完成小说人物的塑造,揭示主题。18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我”和司机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戒备心、不信任感。作者这样写,意在反映当下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缺乏沟通的社会现象,并对此加以鞭笞。(6分

35、,第一问2分,“戒备心”、“不信任感”各1分;第二问“反映当下社会现象”2分,“鞭笞”2分)19从不打骂孩子;对于杨绛 当年不想参加演讲这样的严肃文体他也是耐心教育;对音韵学的教授也不着急,让女儿慢慢体会;对女儿没有读他找出的书的责备方式;与女儿朋友式的对话;不强迫女儿做不感兴趣的事情。(答到其中4点得满分,每点1分)20这样写的作用是:能增强传记的真实性。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在对话中,看出杨荫杭处事谨慎的特点。生活化的话语,写出了父女之间平淡而深厚的感情。(写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21从教育子女方面谈,要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

36、习,对杨绛的读书习惯进行引导,与女儿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答对一点得两分,答到3点即可,其它答案成理也可) 从子女与父母相处方面谈,要注重于父母沟通,多征询家长的看法,从父母的意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争取与父母做朋友,要懂得关心父母,为父母着想。(答对一点得两分,答到3点即可,其它答案成理也可)22参考示例:我纯洁的心灵玉壶冰心。我奋斗的人生劈波斩浪。(句式1分,内容2分,每句3分,共6分)23(1)关注社会热点 彰显人文关怀 关注思维能力(答出其中两点就能满分)(2分) (2)这样的试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自然体现。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和思维方面等。(4分,言之成理即可)24略翻译:南方人祖上传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