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认21个生字。会写“洛、榆、畔、帐”等1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缕缕”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姿态、婀娜”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数学思考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问题解决4.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学习怎样和别人围绕着一个话题来讨论,能积极参与,学会表达和倾听。5.充分想象,完成习作二十年后回家乡,运用借景、借物、借事,借人抒情的方法,表达对家乡的爱和关注情感态度6.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揣摩并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
2、和事物表达情感的。7.摘录让你感动的词句,积累表达思乡的诗句,体会思乡思友之情。单元重难点重点1.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2.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3.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难点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课 题5古诗词三首课 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准备多
3、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王安石简介;南京春景的文章片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难点: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初 备 案调 整 案课前训练( )分古诗背诵导 课( )分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1指名介绍。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幻灯片2)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出示幻灯片3)3剖题(1)这首诗是作者
4、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3)理解题目的意思。新 课探索( )分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幻灯4)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a.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b.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c. 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a. “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
5、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读一读,读出路程近。c. 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d. “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
6、奈)再读。e. 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f. 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g. 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7、?(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
8、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3指导品读(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课内训练( )分4小结: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5齐读课内拓展( )分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板书:知诗人,解诗题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板书:抓字眼,明诗意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板书:入诗境,悟诗情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板书:欣赏诗歌2拓
9、展阅读余光中乡愁课内小结( )分五作业给下列诗句选择合适的字,并说说理由1满过绿入到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动拂翻皱起风乍起,吹()一池春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欣赏诗歌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教学反思课 题5古诗词三首课 时第二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重难点重 点想象意境,领悟诗
10、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难 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初 备 案调 整 案课前训练( )分古诗背诵导 课( )分运用旧知巧导入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2、导入秋思长相思。 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新 课探初读全诗明诗意 1、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意。 3、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三、品词
11、析句悟诗情(一)学习秋思1、品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1)“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3)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4)朗读这句诗。2
12、、品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这里的“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2)“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3)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4)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朗读诗句。(二)学习长相思 1、品读上阕,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 读完上阕,你猜作者的“身”可能在什么地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读下阕,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13、读完下阕,你发现作者的心在哪里?(故园)“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3、作者“身”在征途,心在故园,你有什么体会?朗读这首词。 四、感情朗读促背诵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2、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索( )分课内训练( )分背诵,默写秋思课内拓展( )分1、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 2、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
14、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课内小结( )分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 6 梅花魂课 时2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2、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3、有感情朗读课文。重难点重 点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难 点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初 备 案调 整 案课前训练( )分三分钟口语训练导 课( )分赏梅:播放梅花图片新 课探第一课时二、品梅:了解前人对梅的喜爱和赞誉三、读梅
15、 1、初读,扫清文字障碍。 2、再读,梳理文章脉络。 (1)请5位学生分别读五件事 (2)思考: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3.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4、品读: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习感情朗读,并在文中简单作注解。交流第二课时一、引入 1、读课题; 2、思考从疑问开始。读了课题,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预设: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是什么?) 3、小结: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围绕梅花魂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文章仅仅是写梅花吗?作者要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表现梅花特点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 二、直奔主题,感悟“梅花魂” 1、学生自主学
16、习。(3分钟) 2、学生交流 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秉性才好。) (1)秉性是什么意思? (2) 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 (3) 从中能知道“魂”“梅花魂”指什么了吗? 4、重点探究“为什么要用梅花来比喻中华民族?”(10分钟) (1)品读“这梅花最有骨气的!”说说发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梅花的秉性吗? (2) 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不肯低头折节”,说说你对“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理解,举例子说明。 (3)能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吗? (4)阅读文章花的秉性、我是中国人,你认为那种花最能象征吉鸿昌的精神,为什么? (5)小结:由此可见,只有梅花那种愈压愈强的品格,才能代表中华民族
17、在逆境中绝不低头,越是在困境中越勇敢坚决顽强的精神。 5、那么,外祖父讲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中国人的秉性吗? 索( )分课内拓展( )分三、拓展迁移 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课内小结( )分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板书设计梅花魂(民族魂)黯然分外失声泪下爱惜痛哭爱国心临别含泪送图递绢教学反思课 题7
18、桂花雨课 时1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重难点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初 备 案调 整 案课前训练( )分导 课( )分一、复习导入,揭题释题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花雨这篇文章又是谁勾起了作者的
19、思乡之情呢? 3齐读课题并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结合预习指名回答)新 课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谁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情况(开火车、小组、齐读) 3、指名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4、根据板书,找出文章的相应段落并分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深入学文,品析感悟 1、爱桂花香 A、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香) B、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C、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D、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 2、摇桂花乐 A、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个字简单
20、概括一下吗?(乐) B、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的句子来 C、在描写描桂花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动作、语言) D、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来。 E、仿写句子:_,_纷纷落下来,_都是。我高兴地喊着:“_!” 体会桂花雨的多、美、香 四、思桂花情 1、作者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母亲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张的桂花香呢? 3、比较: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体会桂花已成为了母亲生命的
21、一部分以及母亲的思乡之情 4、是啊,触景生情的何止母亲一人呢?作者每每看到桂花也想起了故乡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5、回味“摇花乐”,体验“思乡情” 6、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乐趣呢? 索( )分课内训练( )分课中测课内拓展( )分五、课外拓展 故乡的一景一物我们是如此的熟悉,试想故乡哪个景物或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或者是家乡的特产等。课内小结( )分板书设计7*、桂花雨桂花飘香十里摇花真像下雨爱花赏花拾花仿佛回到故里教学反思课 题8* 小桥流水人家课 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在语言情境中理解 “舞姿、潺潺、波纹”等词义;借联想与想象理解
22、“婀娜、粼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初 备 案调 整 案课前训练( )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导 课( )分初识作者,引入课题 1、示作者照片认识这个人吗?她叫 谢冰莹,就是咱们这篇文章的作者。她曾经深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能深情地读读吗?轻轻地、深情地,让我们一起来。2、到底是哪段日子,哪些美好印象,让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让我们走进课文示题齐读,用心
23、地读读,你会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些答案。新 课探二、初读感知,直抵中心1、请大家用心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想想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么?2、能说说吗,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3、是啊!作者难忘的有太多,太多!让我们跟随作者记忆先走进故乡的美景。(板书“景美”)三、细品“思乡之情”A、研读“景美”1、出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自己轻轻读读,你看到了
24、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最喜欢的是小溪 能读出对小溪的喜欢吗?垂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垂柳已变成一位姑娘,是啊,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就是姑娘优美身姿,随风飘动;读着读着,垂柳又变成舞蹈家,婀娜的舞姿,那么美,那么自然。垂柳还变成画家,画笔一挥,粼粼波纹跃然纸上。垂柳还变成顽童,与流水尽情嬉戏。是啊,垂柳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动作优美的舞蹈家,就像技艺高超的画家,在作者记忆中,是那样亲切,那样迷人!指名读。水鸟、流水是啊,水鸟的声音是那样清脆,流水的声音是那样悦耳,你能读读吗?指名读,女生齐读。2、深情引读:虽然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虽然故乡已多年未亲近,可那清澈见底的小溪依然流淌脑海,婀娜多姿的垂柳依然飘荡
25、眼前,水鸟悦耳的鸣叫依然婉转耳边,难怪作者深情地感怀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B、研读“事趣”1、深深印在作者脑海的,除了美景,还有趣事(板书“事趣”),自由读24节,你的目光被那件有趣的事儿吸引住了。2、生自由读。3、出示: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句话,你们看到他们发现小鱼小虾、捕捉到鱼虾的惊喜了吗?说说你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闭眼想象并交流)(2)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串串欢笑似乎还在耳边浮响,一幕幕情形还在眼前浮现,来,让我们回到那欢乐的
26、一刻,齐读。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1)读着读着,你看到野花缀满小溪的情形了吗?溪水会带着美丽的野花流向那儿呢?(2)(流水载着的仅仅是野花吗?)是啊,流水载着的不仅是野花,还有小女孩快乐的遐想,美丽的梦想!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1)如果你就是这位姑娘,能描述当时情形吗?(2)生活是多么悠闲,多么有趣,那野花,那野菌,那茶树,为童年增添了缤纷的色彩,一起读读(3)事隔多年,回忆从前,那野花,那野菌的色彩依然清晰可辨,
27、再来轻轻读读4、因为历尽趣事,所以,作者觉得,那段日子一直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C、研读“人和”如此美景,如许趣事,都深深迷恋着作者,除了美景趣事,还有什么深深迷恋着这位水乡小姑娘?1、爱我故居(1)出示:“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老师很奇怪:我家只有“低矮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阴暗,地面潮湿”,这样简陋的房子为什么作者会“非常喜爱”?生:这是我的出生地。师:是的,我来到世上第一眼看到的是这儿,度过欢乐童年的是这儿,在这间卧室,妈妈曾经抱着我,让我安然入睡;曾经念着歌谣,多么温馨,多么动听,曾经给我讲故事,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滋润着我的心田。师:这间小屋曾经洋溢那许多欢乐与温馨,怎能不令我喜欢?读师: 故居还有一处特别令我留恋,那是生:父亲书房景致迷人。(2)出示: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师:来,自己去感受一番书房的景致,自由读读。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七校化学高二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产品经理实战案例分析题库
- 2025年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专业试题及答案
- 桌面演练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B级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健康素养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国有银行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规实施能力考试预测题
- 2024年房地产经纪协理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科技伦理教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练习题精心整理可编辑可打印
- 退费账户确认书
- 郑州市第四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 2-第二章-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医院防爆反恐应急预案
- 云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死亡待遇申请表
-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一次网的调节方法
- 无线充电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