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末复习(一)_第1页
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末复习(一)_第2页
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末复习(一)_第3页
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末复习(一)_第4页
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末复习(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末复习(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抓住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以及将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特点。二、领悟、品味演讲词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步骤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演讲词。演讲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指导学生欣赏演讲名篇,体会演讲风格,学习演讲技巧,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演讲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因此,欣赏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其次,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学

2、时还要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其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体会其丝丝入扣的论证力量。另外,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发听众的共鸣,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力量,学习其中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修辞手法,看看它们是如何将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演讲是在公共场合中发表讲话,是面向听众集中阐释某个问题的一种说话形式。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实际的演说能力。譬如,如何根据演讲词的特点写好演讲稿,如何熟读成诵,如何确定感情基调,设计演讲形式,

3、还要考虑不同段落的语速语调,不同句子的重音节奏,并根据内容设计出得体的表情、姿态和动作等等。 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说写结合,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和口语训练,让学生在实际的朗读和演说中,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和魅力,揣摩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斐然的文采,学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发表自己的演说。二、基础知识聚焦(一)文学常识 1悼词与一般讲演词 悼词作为讲演词的一种,又具有讲演词的特点,由于讲演是面向听众的,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其次,感情要真挚,语言要形象化且要通俗易懂。再次因为是讲给人家听,所以其主体部分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抓住要点,围绕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并且无论用何

4、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要说明要点,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感受。 与一般讲演词不同的是:悼词的内容、结构较为固定(即有一定套路)。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 2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3月他在领导黑人清洁工人罢工斗争时,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他被

5、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1963年8月他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有25万人参加的集会,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和就业。就是在这次集会上,他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著名的演说。 3史怀哲(19871965),法国医学家、神学家、哲学家,人道主义者。他早年刻苦学习,掌握数国语言,集哲学、神湛这、医学、音乐四个博士于一身。他放弃在欧洲的优越生活,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最后病逝于非洲。他一生以为正义和尊重生命而奋斗作生活目标。他195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耶稣生平的研究、文明的哲学、原始森林的边缘等。(二)字音繁芜(wú) 睡着(zháo)

6、忌(jì)恨 诅咒(zzhòu) 诽(fi)谤 污蔑(miè) 估量(liáng) 量(liàng)体裁衣 卓(zhuó)有成效 豁(huò)然开朗 戊戌(wùx) 应(yìng)运而生憧(chng)憬 气馁(ni) 竭(jié)诚 波澜(lán)壮阔 砥砺(dlì) 永葆(bo)生机拓(tuò)宽 拓(tà)片 端倪(ní) 呼吁(yù) 气氛(fn) 愚(yú)昧 赎(shú)罪(三)字形辨析 换(huà

7、;n)交换 仞(rèn)万仞 唤(huàn)唤醒 纫(rèn)缝纫 焕(huàn)焕发 韧(rèn)坚韧 涣(huàn)涣散 轫(rèn)发轫 憧(憧憬) 幢(chuáng)(人影幢幢) 撞(撞击) 幢(zhuàng)(一幢房屋) 遐(遐想) 葭(蒹葭) 暇(闲暇) 瑕(瑕疵) (四)词语意义 1纷繁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多指文章)。 2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豁:开通敞亮。 3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绩、效果。卓:卓越、突出。4英名:指英雄人物的名字或名声。5忌恨:

8、因忌恨而愤恨。6竞相:争逐着。7肤浅:浅薄,多指学识。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兑现:A赁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泛指结算时支付现款;B比喻诺言的实现。 10有色公民:指白种人以外的公民。 11空头支票:A因票面全额超过存款金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B比喻不实践的诺言。 12侈谈:A夸大而不切实际地谈论。B夸大而不切实际的话。 13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鹰:胸膛。 14安之若素:指对待困难、危险或特殊情况,心态安然,像对待平常情况一样。素:平常。 15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焚:烧。16蜕变:A(人或事物)发生质变。B衰变。

9、 17息息相关:一呼一吸互相关联。比喻关系非常密切。息息:呼吸。 18无济于事:所作所为对于事物没有作用。济:利益。19不克自拔:不能自拔。 20嘉宾:尊贵的客人,也作“佳宾”。嘉,美好。 21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边际。指推测事物的始末。 22砥砺:(书)磨刀石。磨炼:勉励。 23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现泛指顺应时机而产生。应,顺应,适应。 24永葆生机:永远保持生机活力。葆,保持。 25风华正茂:正是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青春时代。风华,风采和才华。正茂,正旺盛。 26创业维坚:创业艰难。维,句中语气词。27民不聊生:老百姓没法活下去。聊,依赖。28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标准

10、。在本文中,还应包括人与其他生物相处的道德标准。 29原生动物:简称“原虫”。动物界最原始的一门。由单细胞构成(也有由单细胞集成群体的),故也称“单细胞动物”。 30迥然不同:很明显不一样。迥然,形容差得很远。 31耶稣: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称为基督或耶稣基督。32使徒保罗:圣经中初期教会主要领袖之一。据新约全书记载,他起初迫害耶稣门徒,后改信耶稣教义,成为耶稣的忠实使徒。三、单元测试(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芜(wú) 诅(z)咒 磐(pán)石D澎湃(bài) 赎(dú)罪 藏匿(nì)C诚挚(zì)

11、 端倪(lí) 砥砺(lì)D憧(zhung)憬 气馁(ni) 绚(xín)丽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繁芜 诅咒 兑现 义愤填膺B污蔑 诽滂 侈谈 应运而生C砥砺 赎罪 气馁 永保生机D端倪 蜕变 谒诚 卓有成效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浅尝辄(就)止 永垂(流传下来)不朽 义愤填膺(胸膛)B无济(补益)于事 安之若素(平常) 不言而喻(明白)C百折不挠(屈服) 永葆(保持)生机 民不聊(依靠)生D梦寐(睡着)以求 死有余辜(辜负) 言简意赅(完备)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日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盲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

12、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B 坚持改革开放,目的正是因为搞活经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C 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须,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D MTC生产流程在国内当属一流,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多见。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得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悲观马尔萨斯认为,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与大地所能供给的粮食会愈来愈不成比例,人类的处境会日益恶化,贫富不均的情形将每况愈下。 B 当她身着一袭水绿色比赛服,溶入音乐起舞时,观众无不如沐春风。周小菁用她的形体语言,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江南春光无限好的意境。 C 这样的一些人,即便是再大的款,我也不以为然,他们为金钱所累,活得可怜。

13、D 现在有些地方,干部吃喝玩乐蔚然成风,“喝酒七两八两不醉,跳舞三步四步都会,打牌一晚两晚不睡”,我们一定要狠煞这股歪风。6下列句了,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大家几天来的帮助,终于使他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妇女的平等。 C 散文能提高和洗涤人的灵魂和精神境界。 D 我坐着沉思: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家里,总会有这种浓重的忧郁的阴影,笼罩着田野和河岸,遮蔽着天空和阳光。7把下列短语填入句子横线处,正确的顺序是 ( ) 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

14、依据的前沿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这样的大学,应该是 ,应该是 ,应该是 ,应该是 。 A B C D8对下面一句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A这是一个承接关系的一重复句。 B这是一个单句,其主语是“巨人”。 C这是一个复杂单句,谓语部分是一个兼活短语。D这是一个单句,“人感觉到”是句子的宾语。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 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冈变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从色彩和形象

15、两个方面写出了晚霞之下山冈的景色。 B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了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上留下了脚印。 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趣。 C 他肚子里有墨水儿,脑瓜又灵,看个文件什么的,只要拿眼把题目一扫,里面的内容便能猜个大概。 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点明了“他”有知识有文化。 D 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却“视而不见”。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蛙眼对不同事物物的观察特点,鲜明地表现出蛙眼的特征。10下

16、列句子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 A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赞颂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 D 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感情真挚,在人的心灵深处引发阵阵震荡,表达了对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C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江泽民同志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发扬五四爱国传统,勇敢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D 我的呼吁一文中,史怀哲认为善良既会消除暴力,也会产生与之相对抗的暴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了人们的全身

17、。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 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窗子,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随着窗子的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在扩大。 随着时间流逝,楼层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了。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房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予,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很难发现的细菌,有的是出面拜访,有的是偷偷

18、地混了进来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 窗予的破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循环水,它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发觉不了的天敌,又可以送来他震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于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有删节)11第三段画横线一句的意思是( ) A窗子成了自然联系社会的纽带。 B窗子成了房屋联系整个世界的纽带。 C窗子成了人们联系社会的纽带。 D窗子成了人们联系自然和社会的纽带。12从前四段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把窗子当做象征物来写的? 答: 13第七段里的“风沙”“微尘”“细菌”指什么?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