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敌人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痛歼了敌人,最后壮烈地跳下悬崖、英勇牺牲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1.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感情朗读、梳理条理、品读词句、体会情感和复述故事等能力,这些是落实课后练习的有利条件,可放手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训练。2. 既关注群体,又聚集个体的写法是新的写作方法
2、,学生以前虽然也接触过用这种写法写文段,但并没有正式学习。因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先组织学生学习文段主要写了什么,哪部分是群体描写,哪部分是个体描写,然后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以及这样写的好处。教学时,引导学生交流背景资料,走近历史战争故事。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先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再深入五战士“痛击敌人”这个部分,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以及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五战士的英勇、机智以及对敌人的痛恨,同时体会将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然后聚焦具体描写五壮 士英雄壮举的句段,读中感悟,体会他们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气概。【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2. 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仿照课后的例子用小标题的形式理清课文脉络,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了解其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语句以及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语句, 感受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难点1. 体会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勇于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2.
4、 认识本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了解其表达效果。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搜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资料。2 课时第一课时1. 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重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理清课文的脉络。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东北抗联领导人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2. 出示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
5、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出示狼牙山五壮士图片,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 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圈画出生字词。(2)用查字典的形式解决疑难生字词。2. 学生按照提示自学生字词。3. 自学检测。(1) 认读生字与写字。寇:注意与“冠”区分。抡:与“抢”区分开。 悬:不要读成“县”。(2) 请同学们认真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不同。检查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昂
6、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壮烈豪迈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大举进犯 纷纷滚落这些词语的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前两行是描写五壮士的,后一行是描写敌人的。)仔细体会朗读两类词语的不同感受。(第一、二行都是描写五位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三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请同学们带着感情齐读词语。三、再读课文,梳理顺序1. 默读课
7、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3. 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4.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习题,尝试运用小标题概括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接受任务 英勇跳崖5.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理清了课文的记叙顺序,初步读懂了课文,了解了五壮士的英雄壮举。2. 请同学们课下再把字词读一读,写一写。把课文朗读一遍。狼牙山五壮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第二课时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
8、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2. 抓住描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 体会他们的英勇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3. 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重点抓住描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英勇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点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指名说说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抗日战争时期。)2. 谁能说一说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学生说,教师总结)3. 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抗击外敌侵略的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
9、思绪再次拉回1941 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勇顽强1. 师: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一步步去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本色和壮志豪情。2. 自由读第 2 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感动的语句,并写上批注。3. 汇报交流,品味语句。出示课件: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
10、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1)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画出关键词并理解。班长马宝玉:“沉着”神态描写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 动作描写战士宋学义:“抡一个圈”动作描写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绷”“全神贯注”神态描写;“瞄准、射击”动作描写(2)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战士们的壮言、 壮行。)(3) 带着情感朗读这段话。(指导重读动词,表现对人民的爱,对侵略者的恨。) 4师小结:作者通过五壮士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仇恨。这就是我们英勇顽强的(生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5.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这段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及效果。三、
11、研读“引上绝路”,感悟毫不畏惧1. 师:五位壮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出示课件: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 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 要把敌人引上绝路。2. 师:如果我们把这长长的一段,概括为两个字,是哪两个字?(选择)3. 面对生死抉择,班长马宝玉是怎么做的?(斩钉截铁走)从中你看到了他怎样的形象?(在生死抉择面前
12、坚决果断,毫不犹豫。)4. 如果你就是班长马宝玉,望着这两条路你会想些什么?5. 听了这一声“走”,其他战士什么反应?(热血沸腾、紧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五位壮士一句话也没说,他们和班长想法一致,同样具有舍生取义的决心。)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课件: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6. 在两条路之中,五位战士选择了通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的那一条路,他们选择了悬崖峭壁,选择了把敌人引上绝路,也就选择了把自己逼上绝路。他们选择了把转移的时间留给群众和主力部队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7. 师小结:就是这种义无反顾、毫不畏惧,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
13、我们毫不畏惧的(生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四、研读“顶峰歼敌”,感悟宁死不屈1. 师:战士们一边射击,一边攀登,最终攀上了顶峰,可敌人依然紧随其后。这时的他们子弹打完了,手榴弹也只剩最后一颗了,他们又该如何应对敌人的进攻呢?出示课件: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2. 弹尽粮绝的战士们选择了什么作为武器?(石头)3. 这段话主要刻画了马宝玉的语言和动作,结合具体字词分析他的形象。( 从 “抢前一步”“夺过”可以看出他的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从“ 猛地举起”“砸”可以看出他的果敢勇毅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4. 师小结:
14、壮士们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也要与敌人血战到底。这种勇敢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五、研读“英勇跳崖”,感悟舍生取义1. 师配乐范读“英勇跳崖”部分,即第 69 自然段。2. 师:带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五位壮士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跳崖的?(胜利的喜悦)3. 师:五位壮士明明要牺牲了,为什么还要带着“胜利的喜悦”?(成功掩护了群众和连队主力。)除了带着“胜利的喜悦”,还带着怎样的情感?(对敌人的憎恨。)从哪看出来的?(把枪砸烂了。)还可从哪里体会到?(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可看出对日寇的憎恨。)从“中国共产党万岁
15、”这句口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师:所以五位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胜利的喜悦),带着(对日寇的憎恨),带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昂首挺胸,相继跳崖。五壮士用他们的壮举,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国领土是不可侵犯的。4. 课件出示:“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 “这声音”指的是什么?(2)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3)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五壮士英勇气概和献身精神的赞颂。) (4)联系时代背景,思考:这句话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这段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
16、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5)生齐读,读出五壮士高呼口号的壮烈豪迈。六、聚焦重点,体会点面结合1. 师简单介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2. 生找出文中运用点面结合手法的相关段落。3. 以第 2 自然段为例,思考:哪些是群体描写,哪些是个体描写。分析课文是怎样把每个战士的表现写具体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 结合本堂课第 3 部分的内容思考并小组合作探究,相互交流。(2) 选取代表发言。4. 教师小结:第 2 自然段先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即“面”的描写,然后分别写每个战士的表现,这是“点”的描写。在个体刻画时,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情把每位战士的表现写得具体可感。这样写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服务协议书样本
- 解析卷-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版电子信息设备融资租赁委托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国内高端柴油批发与物流配送合作合同
- 2025版城镇化改造土方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住宅小区改造工程委托施工合同
- 2025版企业间融资租赁借款合同汇编
- 2025年度智能停车场设备安装与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采购框架合同
- 2025年度典当借款与艺术品市场风险管理服务协议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及进度保证措施
- 打架斗殴安全教育
-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 档案数字化工作实施方案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短视频在互联网媒体与在线游戏行业的应用研究
- 中医体重管理
- 家长会校长讲座
-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2023版
- 房地产中介服务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