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地理复习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仪 三、经纬网的应用第一节:地球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地球的基础知识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2.2.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鼓的椭球椭球体。体。外部圈层:外部圈层:2000-3000km的大气层的大气层你知道天高地厚吗?你知道天高地厚吗?地厚:6371KM天高:3000KM二、地球仪二、地球仪地球仪地球仪-人们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成的地球模型。学习指南学习指南地球仪地球仪1.1.概念概念2.
2、2.构成构成在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代表不同的在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地球仪的构成地球仪的构成地轴、南北极和经纬网地轴、南北极和经纬网并非地球本身所有,而并非地球本身所有,而是人们为更好地研究地是人们为更好地研究地球球假想的假想的。地轴地轴南极南极S北极北极N经纬网经纬网赤道赤道二、地球仪二、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的构成、地球仪的构成 地轴地轴:地球自转的假象轴:地球
3、自转的假象轴 两极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的交点: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的交点 北极星附近的为北极北极星附近的为北极 赤道赤道: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地球: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地球上最长的线上最长的线经线、纬线经线、纬线南北两极南北两极 赤道赤道 东西东西 赤道赤道 相等相等 南北两极南北两极 赤道赤道 平行平行 南北南北 半圆半圆4.4.图示经线、经度度量和纬线、纬度的度量图示经线、经度度量和纬线、纬度的度量经度经度纬度纬度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赤道赤道 愈大愈大 愈大愈大 愈大愈大 愈大愈大 东半球东半球 赤道赤道 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180180 3030 6060 回归线回归线
4、 极圈极圈 西半球西半球 位置:通过英国伦敦郊外格林尼治位置:通过英国伦敦郊外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度经线。 0 0: 3030: 6060: 9090: 23232626: 66663434: (3 3). .特殊纬线特殊纬线 极圈,极圈,温温带和带和寒寒带分界线,有无带分界线,有无极昼极昼和和极夜极夜现象的分界线。现象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最长的纬线,南北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半球的分界线。低中纬度低中纬度分界线。分界线。高、中纬度高、中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南北极点。 回归线,回归线,热热带和带和温温带带分界线,
5、有无太分界线,有无太阳阳直射直射现象的分界线。现象的分界线。0: 180: 20W: 160E: (4 4)特殊经线)特殊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西半球,以西为半球,以西为东东半球。半球。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东经,以西为,以西为西经西经。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西经,以西为,以西为东经东经。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东半球,以西为半球,以西为西西半球。半球。0 0o o1010o o2020o o3030o o9090o o1010o o2020o o3030o o9090o o( (南纬南纬) )(
6、(北纬北纬) )赤道赤道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纬度的变化规律纬度的变化规律0 0o o1010o o1010o o2020o o2020o o3030o o3030o o180180o o180180o o( (西经西经) )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西经西经) )( (东经东经) )越往东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小越往东度数越小经度的变化规律经度的变化规律500700SS例例1.判断:该图形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判断:该图形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450900EE例例2.判断:该图形表示的是东经还是西经判断:该图形表示的是东经还是西经1200ENS例例3
7、:在图上找出:在图上找出0经线、经线、 180经线经线2020o oW W160160o oE E东西东半球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三、经纬网的应用三、经纬网的应用常见经纬网图的常见经纬网图的解读解读类型类型侧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俯视图常见常见例图例图(一)经纬网的类型(一)经纬网的类型另外请注意各种局部图、变式图另外请注意各种局部图、变式图 (二)经纬网的作用(二)经纬网的作用 1.定位置定位置-“坐标坐标” 关键是判读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然后读出关键是判读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然后读出某点的坐标。某点的坐标。(1 1)经度的判断)经度的判断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或或顺地球自转
8、方向顺地球自转方向) )数值逐渐增大为东数值逐渐增大为东 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如下图所示: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如下图所示:两条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经度性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经度性质相反,经度和是质相反,经度和是180。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y180 x(x、y所属所属 东西经度不同东西经度不同)。(2 2)纬度的判断)纬度的判断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 (如图二中角如图二中角
9、)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星的地平高度( (南半球看不到北极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星)()(如图二中角如图二中角 ) )。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如图三如图三) ) 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 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要尤其注意往西增大为西经。要尤其注意180180东西两侧的经度
10、。东西两侧的经度。 极地俯视图中极点的判读方法:极地俯视图中极点的判读方法:字标法:字标法:在极地在极地中心处标注中心处标注“S”S”为南极,标注为南极,标注“N”N”为北极。为北极。海陆轮廓法:海陆轮廓法:极点极点处为陆地判为南极,处为陆地判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极。自转方向法:自转方向法:极地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可以根据极地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可以根据 “北逆南顺北逆南顺”判定。判定。经度递变法:经度递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转
11、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00300150300150A: (300N,150W )B: (150S,300E)C: ( 300N,300E)00150150300300450450 450ABC4501、利用经纬网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位置”(2020N N,2020E E)(3030S S,2020W W)(60(60N N,4040E)E)(4040N N,7070E E)2. 确定方向确定方向(1)方格状经纬网图)方格状经纬网图 位于同一条纬线或同一条经线上两点的方位位于同一条纬线或同一条经线上两点的方位 a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
12、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30N10N90E 120EADCB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两点的方位a南北方向的判定。南北方向的判定。 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定南北方向。 如果如果两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两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 如果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北面。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13、,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均为正北方。周均为正北方。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东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东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数值小的在西面。面,数值小的在西面。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西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西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数值大的在西面。面,数值大的在西面。(3)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在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在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
14、,则东经度地点在东面,西经度地点在西面;若两,则东经度地点在东面,西经度地点在西面;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地,则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地点在西面。点在西面。b东西方向的判定。东西方向的判定。 根据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根据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经度差小于选择劣弧段(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其方法如下: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其方法如下:劣弧定向法劣弧定向法 在以极
15、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的最简捷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位的最简捷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劣弧上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如上图如上图) )。根据图中南极点。根据图中南极点(S)(S),我们先画出,我们先画出A A、B 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则,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则,B B点在点在A A点的东方,点的东方,C C点在点在D D点的东南方向。点的东南方向。(2)弧线式纬网图)弧线式纬网图练习方向30N10N90E 120EA AB B例例1 1
16、:A在在B 的的 方向方向西北西北例2:30N10N20W120EA AB BA在在B 的的 方向方向西北当两地间的经度位于不同范围的时候,如果当两地间的经度位于不同范围的时候,如果两者的和相加大于两者的和相加大于180度时,位于西经的点度时,位于西经的点将处于东方。(如下题)将处于东方。(如下题)30N10N90W120EA AB BA在在B 的的 方向方向东北例例3强化专练强化专练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所属的半球 是是 ,B点与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点之间的距离为 , 所属的纬度地带是所属的纬度地带
17、是 。(2)图中)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所属的半球 是是 ,C点和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点之间的距离为 。(15S,15W)南半球、东半球南半球、东半球1 110千米千米低纬度低纬度60S,170E)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西半球275千千 米(或米(或277.5千千米)米)(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 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 的 方向。(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点 的 方向。 解析解析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定位置、划分半球是解题的 关键。 答案答案 (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 低纬度(2)(60S,17
18、0E)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 米(或277.5千米)(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4)东北 东北 3定“距离” B同一纬线上每隔1个经度实地距离相差为111cos 千米(为当地地理纬度),如AD为30111cos 30千米。 C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约为赤道上的一半。 D在不同纬线上经度1所对应的弧长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F经纬度都不相同的两地间的距离可用勾股经纬度都不相同的两地间的距离可用勾股定理估算定理估算30N090E120EABCD例题:比较下图中四条线段长度的大小比较: BC CD AD AB 5、ABNS赤道赤道70SAB
19、110E120E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6、练习:练习:左图中,左图中,AB两区域相比较,实际区域范两区域相比较,实际区域范围较大的为:围较大的为: 。当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图幅)相等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图幅)相等时,比例尺大小为时,比例尺大小为 。ABA 在经纬网图中确定两点的东西方位时,读准每点在经纬网图中确定两点的东西方位时,读准每点的经度数值及东西经类别非常重要:的经度数值及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部护理中的收紧双颊松弛的小贴士
- 《皮肤病临床诊断与应用》课件
- 企业决策中科技发展趋势的监测与支持系统
- 《技术市场岗位配置》课件
- 《流行性感冒疾病》课件
- 医保政策对医疗旅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从个人到企业看如何利用区块链构建更安全的交易环境
- 医卫领域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探索
- 2025商场租赁经营合同(范本)
- 《断指再植的护理与康复》课件
- 常用动脉穿刺术小讲课护理课件
-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天津卷) 含解析
- 房屋过户协议书范文五份
- 陶瓷工艺技术研究试题考核试卷
- 铲车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 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
- 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展示
- 家庭教育指导师模拟题07附有答案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九年级下册第十课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