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0分)1 .用诗文原句填空,并写出部分的作者和出处。(1)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春夜售雨)(2)姑苏城外寒山寺,。(张继枫桥夜泊)(3)政入万山围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有约不来过仅半,。(赵师秀约客)(5) , 一览众山小。(望岳)(6)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乙亥杂诗)(7) 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8) 古诗文中很多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从而有了新的意义,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如王安石 »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1) j in 持 (2) hu i 人不倦 (3)枯槐 (4)心有灵犀 3 .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都快六月了,连日下雨,天气凉爽,人们都在疑惑今年夏天怎么姗姗来迟.。B.逝者如斯夫,初一初二很快就结束了,尽管没人欢迎,但初三还是不期而至.。C.妈妈因为我玩手机而不理我,吃完饭时我特意说了个笑话,逗得她忍俊不禁.。D.语文老师说有些同学平常不读书不积累,还想作文优异,真如海市蜃楼.一般。4 .请用正楷字体临写下面的古体诗。匝窿由1承谦-嘉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读完书,写书评,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请看豆瓣网友的海底两万里书评节选:节选一:“海底两万里不是作者

3、空凭想象捏造的,它是由远见加博学累计成的科幻小 说。我很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知识丰富,高超的描写手法。比如在写穿越南极冰山的时候, 作者把冰海、冰山、巨大的冰缝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南极的冰山之 中。”节选二:“尼摩船长,一个孤独、博学、自信、愤世嫉俗、甚至是冷酷的人,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小说中没有具体描绘他的遭遇,但可想而知,他一定是在社会中,遭到社 会的迫害和排挤,不满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漠,才制造了鹦鹉螺号。”(1) “节选一”中的画线句子表达不连贯,应将 改为。请从短语运用的角度分 析原因。(2) “节选二”中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孤独且冷酷的人,你认同吗?请结

4、合书中内容举例分析。6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题春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描绘柴门滑落、乌鸦归林等画面,静谧而富有生气,表现诗人内心的兴奋。B.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照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如,昏鸦/数点/傍林飞。C.本文写景的三句诗,句句紧扣“晚”字,既是春之晚,又是天之暮。D .樵夫渔人,担柴捕鱼,一路归来,从“遥见”可知,作者的视角是远望。(2)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出“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所表现的画面。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

5、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 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 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 者。竹 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 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本:根。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 实:

6、充实,充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蔓不枝管管净植夫如是人多村之(2)用“ /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翻译下列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4)【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请说说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 哪些共同点。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一棵小桃树(节选)贾平凹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

7、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 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 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非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

8、它是我的梦种儿长大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 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 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 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 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 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

9、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 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 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 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 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默默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 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

10、呢。我曾去看过终 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 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 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 儿又要下来了。(1)阅读文章选段,根据时间概括小桃树的状态和作者的情感。时间好多年前的秋天那个春天我到城里上学如今小桃树的状态桃核嫩芽、长得很慢有院墙(Wj 了花竟全开,C.作者的情感期待先A,后高兴先遗忘,后 B可怜(2)揣摩词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联系小桃树的生长

11、过程,比较赏析甲乙两句中的“拱”字。甲: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乙: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 ”(3)第段中写到小桃树终于开花了,作者为何还要落泪呢?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自铸新词汪曾祺托尔斯泰称赞过这样的语言:“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以为这写得很美。好像是屠格涅夫曾经这样描写一棵大树被伐倒:“大树叹息着,庄重地倒下了。”这写得非常真实。“庄重”真好!我们来写,也许会写出“慢慢地倒下”,“沉重地倒下”,写不出“庄重”。鲁迅的药这样描写枯草:“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大概还没有一个

12、人用“铜丝”来形容过稀疏瘦硬的秋草。高老夫子里有这样几句话:“我没有再教下去的意思。女学堂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酱在一起",真是妙绝!(高老夫子是绍兴人。如果写的是北京人,就只能说“犯不上一块掺和” ,那味道可就差远了。) 我的老师沈从文在边城里两次写翠翠拉船,所用字眼不一样。一次是:“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峭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 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又一次:“翠翠斜睨了客人一眼,见客人正盯着她,便把脸背过去,抿着嘴儿,不声不响,很自 负的拉着那条横缆。”“懒懒的” “很自负的”,都是很平常的

13、字眼,但是没有人这样用过。要知 道盯着翠翠的客人是翠翠所喜欢的傩送二老,于是“很自负的”四个字在这里就有了很多很深 的意思了。我曾在一篇小说里描写过火车的灯光:“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在另一篇小说里描写过夜里的马:“正在安静地、严肃地咀嚼着草料”,自以为写得很贴切。“追赶”、“严肃”都不是新鲜字眼,但是它表达了我 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印象。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 出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下来,就记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记的)。记忆力保存了这种经常用语言固

14、定住的印象多了,写作时就会从笔端流出,不觉吃力。语言的独创,不是去杜撰一些“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写小说不比写散文诗,语言不必那样精致。但是好的小说里总要有一点散文诗。(选自岁朝清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文章标题是“自铸新词”,请你结合全文概括“新词”有哪些特点?(2)以下哪种情境引用“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这句话最贴切?A.雨后的空气特别新鲜,站在城市高楼顶

15、层远眺,我吸一口空气,觉得心旷神怡。B.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经过努力,我们队终于获得胜利,我感慨万千。C.闲来无事,我翻看小学毕业合影和留言簿,忽然想起往事,勾起了很多美好回忆。D 和爸妈在外地旅游时,我参观了很多名胜古迹,饱尝了当地美食,非常满足。( 3)有人认为文章开头举例太多,最后一个高老夫子语言的例子可以删掉,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4)文中作者举了自己写作时用词的例子,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0 请以“太阳升起时”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 1 )发挥想象,不少于600 字; (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

16、波市江北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0分)1 .用诗文原句填空,并写出部分的作者和出处。(1)(2)(3)(5)(6)可怜夜半虚前席,姑苏城外寒山寺,政入万山围子里,有约不来过夜半,会当凌绝顶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春夜喜雨)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乙亥杂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古诗文中很多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从而有了新的意义,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17、又一村”;又如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缘身在最高层【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 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 哪种意境之中。【解答】答案: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 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1)(2)(3)不问苍生问鬼神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山放出一山拦 闲敲棋子落灯花(重点字:苍)(重点字:拦(重点字:敲)(5)会当凌绝顶 杜甫(重点字:凌)(6)落红不是无情物(7)草色入帘青(重点字:帘)(8)山重水复疑无路 登飞来峰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疑)【点评】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

18、典名句要深刻 理解。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 j in 矜 持 (2) hu i 诲 人不倦(3)枯槐 hu d (4)心有灵犀 x(【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 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解答】答案:(1)矜诲(3) hud(4) x i【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3 .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都

19、快六月了,连日下雨,天气凉爽,人们都在疑惑今年夏天怎么姗姗来迟.。B.逝者如斯夫,初一初二很快就结束了,尽管没人欢迎,但初三还是不期而至.。C.妈妈因为我玩手机而不理我,吃完饭时我特意说了个笑话,逗得她忍俊不禁.。D.语文老师说有些同学平常不读书不积累,还想作文优异,真如海市蜃楼.一般。【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 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 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B

20、C.正确。D.有误,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使用语境错误。此处为不切实际的想法。“真如海市蜃楼一般”改为“真是异想天开”或“真如痴人说梦一般”。故选:D。【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 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 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4 .请用正楷字体临写下面的古体诗。用圭童通【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属于基础题。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 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 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

21、洁,即不要涂改。【解答】答案:阴阴夏木嘴黄鹏【点评】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要注意加强。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读完书,写书评,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请看豆瓣网友的海底两万里书评节选:节选一:“海底两万里不是作者空凭想象捏造的,它是由远见加博学累计成的科幻小 说。我很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知识丰富,高超的描写手法。比如在写穿越南极冰山的时候, 作者把冰海、冰山、巨大的冰缝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南极的冰山之 中。”节选二:“尼摩船长,一个孤独、博学、自信、愤世嫉俗、甚至是冷酷的人,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小说中没有具体描绘他的遭遇,但可想而知,他一定是在

22、社会中,遭到社 会的迫害和排挤,不满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漠,才制造了鹦鹉螺号。”(1) “节选一”中的画线句子表达不连贯,应将知识丰富 改为 丰富的知识 。请从短语运用的角度分析原因。(2) “节选二”中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孤独且冷酷的人,你认同吗?请结合书中内容举例分析。【分析】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尼摩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在大 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 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幻想,因此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 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

23、万里和神秘岛。【解答】(1)本题考查对短语结构的理解。修饰词 +中心语属于偏正,名词 +形容词属于主谓。 所以要根据“惊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描写手法”的结构把“知识丰富”改为“丰富的知识” 这样就都构成了偏正短语。如此修改句子表达才连贯。(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答案比较开放,同意不同意皆可,但要举出相应事例 并进行简单分析。如同意,尼摩船长是一个孤独且冷酷的人,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艇, 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成了它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 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逃避这陆上生活,脱离人类社会。当鹦鹉螺号面对海上敌人时,尼 摩变身成冷酷的杀手,

24、击毁一艘又一艘船只,残忍的夺去一个个生命,长期的磨炼让尼摩船长 更加冷静的同时也变得冷酷甚至无情。答案(1)知识丰富 丰富的知识;另外两个词是偏正短语,而知识丰富是主谓短语。(2)示例:不同意,尼摩船长不孤独,跟船员都像亲兄弟一般,船员死亡给他举办隆重的珊瑚 王国葬礼,也有陆地上的朋友,在地中海给他的潜水员朋友金块资助他们;在冷酷的外表下, 他有仁慈善良的心,对于土著人的进攻只是通电吓退而不是杀害,锡兰采珠场采珠人遭到鲨鱼 袭击立刻与鲨鱼搏斗救援采珠人;南极海域帮助长须鲸抵御抹香鲸;大西洋碰到大章鱼不顾危 险救尼德?兰【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

25、人物的 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6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题春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全诗描绘柴门滑落、乌鸦归林等画面,静谧而富有生气,表现诗人内心的兴奋。B.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照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如,昏鸦/数点/傍林飞。C.本文写景的三句诗,句句紧扣“晚”字,既是春之晚,又是天之暮。D .樵夫渔人,担柴捕鱼,一路归来,从“遥见”可知,作者的视角是远望。(2)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出“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

26、点傍林飞”所表现的画面。【分析】“春晚”二字点明了时间,是春天的一个晚上。诗人傍晚立于门外,见余晖斜照,乌鸦 归巢,远处有樵夫和渔夫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家休息。这些景色都体现出作者的闲适与愉悦。【解答】(1)本题考查对全诗的整体把握。A.有误,“内心的兴奋”不当,“柴门滑落、乌鸦归林等画面”体现的是“闲适安宁”;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述。描绘诗句所描写的画面。答此类题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诗词,关 键是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原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意 境。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再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 重新描述,最

27、后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此题一定要把落 花遮掩夕阳、乌鸦傍林低飞的景象描绘出来。答案:(1) A(2)柴门外落花纷飞,宛如一帘花幕将夕阳余晖遮掩,花幕外几只黄昏归巢的乌鸦紧挨着树林低飞,像数点墨迹泼洒在天边,宁静而安详。译文:落花纷纷我在夕阳的余晖中把门关上,天边有几只归巢的乌鸦绕着树林盘旋。吟完诗在栏杆边小立片刻,远远望见渔夫樵子一个个走在回家的路上。【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 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28、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 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 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 者。竹 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本:根。体:体悟。虚受:虚

29、心接受。 实:充实,充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曼不枝 横生藤蔓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夫如是这,这样人多树之种植(2)用“ /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翻译下列句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4) 【甲】 【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请说说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哪些共同点。【分析】译文:甲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

30、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乙竹子像贤能的人,为什么呢?竹根深固,根本深固有利于培养德操,有修养的人看到它的根,就会想到善于树立德操坚贞不拔的人。竹身剐直,刚直不阿有利于立身,有修养的人看到竹身,就会想到立身刚正不偏倚的人。竹心虚空,内心虚空有利于体察天地之道,有修养的人看到竹心,就会想到谦冲虚静

31、处世的人。竹节坚贞,坚贞有利于树立志向,有修养的人看到竹节,就会想到磨砺自身名节在顺境逆境中都保持一致的人。像这样,所以有修养的人大多喜欢种植它来充实庭院。【解答】 ( 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横生藤蔓。 句意为: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 句意为:像这样。是,这,这样。 句意为:人们大多种植它。树,种植。(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32、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故停顿应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之,的。宜,应当。句意: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重点词语:本,根。则,就。句意:君子(品德高尚的人)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善于建树德操坚贞不拔的人。(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很好理解,特别要

33、抓住乙文中“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等标志品质的句子进行分析,即可更加完整地概括出答案。答案:(1)横生藤蔓耸立的样子 这,这样种植。(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君子(品德高尚的人)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善于建树德操坚贞不拔的人。(4)品德高尚、坚贞自守;正直不屈、不偏不倚;虚怀若谷、立志高远、砥砺前行;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不受外物荣辱影响。【点评】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

34、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 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 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一棵小桃树(节选)贾平凹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

35、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 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

36、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非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 它是我的梦种儿长大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 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 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 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

37、,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 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 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 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 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 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默默忘却了

38、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 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经 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 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 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 儿又要下来了。(1)阅读文章选段,根据时间概括小桃树的状态和作者的情感。时间小桃树的状态好多年前的秋天桃核那个春天嫩芽、长得很慢我到城里上学有院墙Wj 了如今花竟全开,C 弱小苍白

39、挣扎作者的情感期待先A 执着偏爱,后高兴先遗忘,后B懊丧可怜(2)揣摩词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联系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比较赏析甲乙两句中的“拱”字。甲: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 .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乙: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 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 ”(3)第段中写到小桃树终于开花了,作者为何还要落泪呢?【分析】本文通过描写小时候我种的一颗桃核由发芽到慢慢成长小桃树的艰难过程,既表现了 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又以此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概括情节

40、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 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 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依照所示小桃树的状态和作者的情感的概括方式概括出 其它小桃树的状态和作者的情感。主要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或词汇。如A处,可提取第2段“执著地非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一句分析,即可得出“执着偏爱”的答案。B处,可提取第5段“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中的“懊丧”作为答案。C处,可提取第6段“长得弱小” “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运用了典型的

41、拟人的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小桃树发芽初期生长的缓慢,不起眼的特点,“紧抱着身子的”所写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作者对小桃树发芽的期待和执着地偏爱的情感。同时在结构上呼应 下面奶奶的评价。 要求赏析甲乙两句中的“拱”字。“拱出一个嫩绿儿”中的“拱”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在墙角挣扎着发芽的情态,写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中的“拱”则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 写出了猪对小桃树的破坏。 两个“拱” 都写出小桃树经历的磨难,表达了我对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的喜爱赞美的主 题。(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需要结合上下文探究文章主旨,需要从对桃树

42、的第二次落泪分析,才能达到文章主旨的更深层面。第 段是文章的结尾,所以一定要注意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即突出主题的意义。如小桃树终于开花了,作者还要落泪的原因,可从小桃树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的角度,从曾经忘却小桃树的角度,从由小桃树联想到自身渺小但仍能实现价值的角度,从没能照顾好奶奶等角度作答即可。答案:( 1) A 执着偏爱;B 懊丧; C 弱小苍白挣扎( 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桃树人格化,用“弯了头” “紧抱身子”生动形象写出了小桃树发芽初期生长的缓慢,不起眼、长得很委屈,但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呼应下面奶奶的评价,更加衬出作者对小桃树发芽的期待和执着的偏爱。 甲句用拟人修辞,将小桃树

43、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在墙角挣扎着发芽的情态,乙句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猪对小桃树的破坏;两个“拱”都突出小桃树开花的不易,经历的磨难,更加体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表达了我对小桃树的喜爱赞美之情。(3) 小桃树开花弱小稀疏、淡白单薄,是挣扎着拼尽了生命绽放美丽,虽艰难但依然用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笑着,感动敬佩它的顽强; 类比自身经历,虽知自身渺小,但仍像小桃树一样奋斗,实现价值,同时也为之前身漂异乡忘却小桃树而深深懊丧; 奶奶照顾小桃树,而我没照顾好奶奶,没能看她最后一眼,对奶奶有着无限的愧疚和感怀。【点评】句子赏析题首先点出句子有没有使用修辞或特殊格式的词语,再分析修辞或特殊格式

44、词语的作用,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自铸新词汪曾祺托尔斯泰称赞过这样的语言: “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 ”以为这写得很美。好像是屠格涅夫曾经这样描写一棵大树被伐倒: “大树叹息着,庄重地倒下了。 ”这写得非常真实。 “庄重”真好!我们来写,也许会写出“慢慢地倒下”, “沉重地倒下”,写不出“庄重” 。鲁迅的药这样描写枯草: “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大概还没有一个人用“铜丝”来形容过稀疏瘦硬的秋草。 高老夫子里有这样几句话: “我没有再教下去的意思。女学堂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酱在一起"

45、;,真是妙绝!(高老夫子是绍兴人。如果写的是北京人,就只能说“犯不上一块掺和”,那味道可就差远了。)我的老师沈从文在边城里两次写翠翠拉船,所用字眼不一样。一次是: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又一次: “翠翠斜睨了客人一眼,见客人正盯着她,便把脸背过去,抿着嘴儿,不声不响,很自负的拉着那条横缆。” “懒懒的” “很自负的”,都是很平常的字眼,但是没有人这样用过。要知道盯着翠翠的客人是翠翠所喜欢的傩送二老,于是“很自负的”四个字在这里就有了很多很深的意思了。我曾在一篇小说里描写过火车的灯光: “车窗蜜黄

46、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在另一篇小说里描写过夜里的马: “正在安静地、严肃地咀嚼着草料”,自以为写得很贴切。 “追赶” 、 “严肃”都不是新鲜字眼,但是它表达了我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印象。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 出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下来,就记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记的)。记忆力保存了这种经常用语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写作时就会从笔端流出,不觉吃力。语言的独创,不是去杜撰一些“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

47、来。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写小说不比写散文诗,语言不必那样精致。但是好的小说里总要有一点散文诗。(选自岁朝清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文章标题是“自铸新词”,请你结合全文概括“新词”有哪些特点?(2)以下哪种情境引用“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这句话最贴切?CA.雨后的空气特别新鲜,站在城市高楼顶层远眺,我吸一口空气,觉得心旷神怡。B.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经过努力,我们队终于获得胜利,我感慨万千。C.闲来无事,我翻看小学毕业合影和留言簿,忽然想起往事,勾起了

48、很多美好回忆。D.和爸妈在外地旅游时,我参观了很多名胜古迹,饱尝了当地美食,非常满足。(3)有人认为文章开头举例太多,最后一个高老夫子语言的例子可以删掉,你同意吗?说 说理由。(4)文中作者举了自己写作时用词的例子,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分析】这是一篇散文。文章从“新词”需要写得非常真实,平常的字眼,包含深层内涵,加 入修辞等艺术手法,明确表达观察到的印象,独创平凡而贴切的语言等方面让我们认识了 “新 词”的特点。【解答】(1)本题考查提取概括主要内容,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 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结合全文内容做 仔细分析,如

49、屠格涅夫的“庄重”和高老夫子的例子说明“新词”需要写得非常真实,用词妙 绝,味道极佳。沈从文边城里的“懒懒的”“很自负”的对比,鲁迅的“铜丝”的比喻说明平常的字眼也包含深层内涵。“我”的一些创作则说明“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好的小说里总要有一点散文诗”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了解,“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意思是,事物虽然没有了,但影响或精神或一些情感方面的东西还留存着。时光已经过去,但回忆仍在。 故选:Co(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所安排材料的理解,首先要读懂高老夫子语言例子的大意,然后需要结合文章主旨来完善答案。如首先要明确观点

50、: 不同意。高老夫子强调的是方言的运用,更为妙绝,极具味道,加入这个例子可以更完整点出“新词”的特点;从独创语言需要细致观 察或带点散文诗的意味的角度分析,这个例子更不能去掉。(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具体考查举自己写作时用词的例子的好处。要联系主旨 和上下文具体内容答题。首先要读懂引用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什么例子,然后结合文章所论述 的观点,谈这些例子的必要性。如这些例子从内容上讲,说明运用这样的方法的明显效果,增 强文章真实性和可信度,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结构上说,承上启下,与上文名家的事例相照应;并引出下文“作家要养成观察生活细致” “文章里带点散文诗”的中心观点。答案:( 1 ) “新词”需要写得非常真实,用词妙绝,味道极佳,如屠格涅夫的“庄重”和高老夫子的例子; 平常的字眼,但是没有人这样用过,包含深层内涵,比如沈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