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城二模语文高三_第1页
2014西城二模语文高三_第2页
2014西城二模语文高三_第3页
2014西城二模语文高三_第4页
2014西城二模语文高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语文第一部分(共40分)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一)本题共5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5题。人到中年,情感就多波折,乃有“哀乐中年”之说。所谓哀乐中年恐怕也没有多少乐可言吧。然则,何以解忧?曹操说:“惟有杜康。”曹操的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怎么办。其实就像曹操那样提得起放得下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然要叹“悲从中

2、来,不可断绝”。也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范仲淹说:“   甲   ”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酒果真能解忧吗?忧与愁,都在心底,所以字典里都都归心部。酒落在胃里,只能烧起一片壮烈的幻觉,岂能到心?“   乙   ”,还是李白讲得对,而李白是最有名最资深的酒徒。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不是默读,而是读出声来,甚至纵情朗诵。忧从中来,五言绝句不足以抗拒。气焰较多回肠捭阖,效力大些。最尽兴的,是狂吟起伏叠宕的古风,如“弃我

3、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或“人生千里与万里”,当然要神旺气足,不得嗫嚼吞吐,而每到慷慨激昂的高潮,真有一股豪情贯通今古,太过瘾了。不过,能否吟到惊动鬼神的程度,还要看情绪是否   (饱满/满足),气力是否    (充沛/充分)。一个人独诵,最为忘我。拿来当众表演,反而不能淋漓尽致。也许因为那种高吟的声调是我最私己的解忧方式吧。(选自余光中作品,有改动)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回肠捭(bi)阖        &#

4、160; B.起伏叠宕 C.嗫(niè)嚼吞吐          D.慷慨激昂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饱满  充沛        B.满足  充沛 C.饱满  充分        D.满足  充分3.下

5、列诗句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B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C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消愁愁更愁D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消愁

6、愁更愁4.下列与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建安”是年号,曹诗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B.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将进酒都是他古体诗中的经典之作。C.范仲淹:被送人,以其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为后世人所熟知。D.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其代表作有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等。5.下列四个选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2分)A.人到中年     B.何以解忧     C.情贯古今   &#

7、160; D.独吟高诵(二)本题共2小题,共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6-7题。古代文人即有为商家写春联者,鼎鼎大名的明代才子唐伯虎便是其中一位。旧历年底,香港天地图书公司营业经理 刘文良先生恭请我撰一春联,“要有天地读书等字眼在内”在下就为他拟了一副力求通俗的对联:每天读好书         我的联作本甚平庸,平仄亦不规范,之所以敢拟,不过抛砖引玉罢了。6.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的一项是(2分)A.鼎鼎大名     B.恭请 

8、;    C.在下     D.抛砖引玉7.下列为“每天读好书”所对下联,最符合文中要求的一项是(2分)A.天地称一统     B.囊括八方地     C.图书富百域     D.此地有良伴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授之,通经史百家之书。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

9、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

10、正德文”四字赐鼎。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

11、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 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胜非去位     会:恰逢B浚初求去     去:前往C怅余生之无几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D天下闻而悲之     而:表顺承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12、A.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之通晓经史百家之书。B此而不治,孰不可为?这样做如果都不予惩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C因奏其事,上该容谢之。于是上奏这件事,皇上听后也改变了脸色,并向他道歉。D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秦桧见了赵鼎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前那样倔强。”10.下列的理解和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赵鼎幼年丧父,却能勤奋学习,为南宋王朝尽心出力,最终成长为南宋一代名相。B.赵鼎促成朝廷任命瑗为保庆军节度使,进封建国公,并在行宫门外建设了资善堂。C.赵鼎和张浚一度得到高宗的信任,他们都曾经认为秦桧是可以与之共谋大事之人。D.赵鼎因揭发了秦桧的阳奉阴违而被秦

13、桧迫害,为使家人免遭牵连,毅然绝食而死。11.请根据选文第67段内容,分析赵鼎的品格特点。(4分)12.史书评价赵鼎是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你认为赵鼎最突出的治国才能使什么?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作简要阐释,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贤相之才”的认识。(200字左右)(12分) 第二部分(共110分)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1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身 不 善 之 患 毋 患 人 莫 己 知 丹 青 在 山 民

14、 知 而 取 之 美 珠 在 渊 民 知 而 取 之是 以 我有 过 为 而 民 毋 过 命 民 之 观 也 察 矣 不 可 遁 逃 故 先 王 畏 民。(取材于管子.小称)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共8分)

15、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以“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     ”之句劝诫求学者须坚持不懈,方有所成。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     ,     ”两句表达了自己与琵琶女处境相似,因而有同病相

16、怜之感。菊花是中国古典式词中常见的意象,像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亦写到这个意象:“     ,     ,如今有谁堪摘?”陆游在书愤一诗中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之句表达了自己一生壮志难酬的感慨。1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10分)王昭君【唐】白居易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王昭君【清】刘献庭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

17、谊言。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B.白诗写汉皇一直想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昭君容颜是否依旧。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E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8、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意”的。(6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北京的古塔东汉时期洛阳白马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佛塔,而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是隋朝幽州节制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不幸的是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木塔被火焚毁。北京的佛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是随着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塔的形式和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变化。中国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建塔用的材料多为木材,塔的结构也多是木质结构。根据史料记载,北京最早的塔也为木塔,如法源寺就曾有一座隋朝的用来存放佛舍利的五层木塔。木质结构的塔虽然具有抗震力强和便

19、于登临远眺的特点,但防火功能差,一旦遭受火焚,便无法补救。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来建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砖石具有防火性好、不怕虫蛀等特点,从唐代以来使用砖石等建筑材料建筑的塔就越来越多了。北京唐代石塔的类型为密檐式和亭阁式两种。密檐式石塔由塔基、佛龛式塔檐和宝瓶式塔刹所组成。北京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非常简单,只有两层相叠的四方形石板组成,并且很矮小,很不显眼。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塔身为佛龛式,在龛门的两侧各雕刻一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在塔身外侧石壁上,镌刻着碑文题记,这是唐代石刻的一大特点。亭阁式的塔基和塔身比分与密檐式相同,塔顶部分为歇山庑殿

20、式,顶上分为四条垂脊,并雕刻瓦垄、勾头、滴水等构件。塔檐下雕刻仿椽头、角梁等。辽金两代类型比较丰富,不但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塔,还有精幢式的石塔。在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石、木等材料混合建造。唐代砖石结构的塔几乎都是四方形,到了辽代由四方形发展到了六角形、八角形。元代从尼泊尔引进一种覆钵式塔,还建造了造型独特的塔门。随着藏传佛教的流行,覆钵式塔开始成为元代的主流。覆钵式塔的塔身和塔基座上雕刻的装饰较少,主要有狮子、大象等。北京地区的藏传佛塔主要用砖材建造,也有一部分用琉璃材料,外表十分美观。大多数塔表面都涂饰白灰,成为白塔。明清两代在建塔的形式上,在砖石砌成的楼阁式的基础上,在塔身外

21、面贴以琉璃砖,建造成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八大处是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建造的唯一一座佛塔。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北京修建的最早的佛塔是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B唐代密檐式佛塔的塔身的龛门两侧各雕一尊金刚力士像。C辽金石塔的类型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四种。D元代佛塔建筑形式的主流是有藏传佛教风格的覆钵式。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北京佛塔形制的变化是随着统治者的爱好而改变的。B.中国唐以前的佛塔多为抗震功能好便于登临的木塔。C从唐代开始中国佛塔由木制发展为使用砖石等材料。D明清两代所建的佛塔多为新颖

22、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18.根据上文中对不同时期佛塔特点的介绍,下面才聊斋的佛塔英爱属于哪个时代?请简要说出你的依据。(6分)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各层塔檐的角梁皆为木制。天宁寺塔建于一个方形砖砌的大平台上,平台上为八角形须弥座;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六个壶门形龛,龛与龛之间雕缠枝莲,转角是浮雕金刚力士像;上层基座较小,每面也以短柱隔为五座壶门形龛,龛内浮雕座佛,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塔顶的塔刹为砖制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承宝珠。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题。风铃于德北老三的日子挺紧。他在街上租邢大妈的房子住,八九平米,一铺炕,一

23、张桌子,两把椅子。老三的媳妇是农村人,和老三说话时总是一副商量的口气,仿佛她一个人当不了家似的。老三在车站蹬三轮。他年轻,身体好,又没有脾气,渐渐有了些固定的主顾。有从外地来这里市场批发衣服的,往返几次,和他熟了,定下固定的日子,到了这天,老三会准时在出站口处,待人来了,笑一笑接过对方手中的东西,一声不响地把人家送到市场入口处。“您去吧,我在这儿候着。”主顾进里边上货,老三就蹲在车子旁抽烟,两角多钱的“姿丽”。带嘴的“蝴蝶泉”是少有的奢侈。偶尔买一包放在口袋里搭配着抽好几天。老三抽剩的烟蒂放在烟缸里。等抽下一支时再接上。同行们都说,老三怕是要娶二房吧,不然,怎么这么节省呢?老三笑一笑,有些不好

24、意思。老三送客,连人带货一直送上扶梯,看着客人的背影消失了,才转回来,心里好像还惦记着人家一路上的平安。雇老三的老板们,也都信得过他,时间长了,和老三成了朋友,会谈一些买卖上的酸甜苦辣。有时,为了候车,也约老三在车站斜对过的小茶馆喝茶,每每这时,老三就有兴趣和客人下上一盘象棋,客人自称善走炮或善走马,老三就一心提防着那炮或马,结果漏洞百出,几乎是屡战屡败。但老三在生活上是不长败的。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学,也没找到正式工作,在社会上干着干那,一点点摸索着自己生活的道路。他的媳妇,是他的同学,在他们班寄读了大半年,直到高考前才回原籍。在一起读书时,两个人没有说过什么话,后来,她进城来打工,老三才知道

25、,大学对于她也只是个梦。不知为什么,老三就突然想和她结婚了。看着自己父母残破简陋的家他沉默不响地带着他的新媳妇走了,只向他父母要了那辆在家闲置了多年的三轮车。他和媳妇开玩笑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什么都会有的。”说完之后,他自己都觉得这一点也不幽默,在床上梦呓似地喃喃:“累了,快睡吧。”老三养了几盆菊花。秋高气爽,窗台上的菊花开了,白的、黄的、粉的,有小饭碗那么大。他也就极有兴致地休息一个下午,和媳妇一起上街买几个螃蟹,用清水煮了,就着酒兴看菊花,心里甜丝丝的。老三在车站蹬三轮,蹬的是良心活,他不像有的同行,绕大圈,叫大钱。大家都蜂拥着拉主顾,他却靠在一边。如果主顾被嘲嚷声挤出了人群,他

26、就会迎上前去,不紧不慢地说:“要不,就坐我的吧。”同行们都说:“老三这小子太精!”没有活计了,老三坐在三轮车上抽烟,他想,对于生活,自己绝不会过高的奢求,但也绝不想被同行的人流远远地丢下,自己是匆忙而又散淡的岁月一个尾随者,要实际起来,认真起来。他觉得,手边所有的困难他都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应付了,他真轻松。老三挣的钱,要分出一百二百给父母,要分出五十付房租,要分出一百二百应付当月的生活,余下有限的一部分,要积存他们的美丽构想他们要有一个孩子,而孩子出生后,他(她)的一切要和别人的孩子一模一样;他们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要在自己的青春还没有完全被损蚀掉之前,努力画个美满的前景。天黑了,老三随

27、着下班的人流回家。他蹬着自己的三轮车。在街上咣当咣当地走着,他的身体在车子的摆动下轻轻地摇曳。每一个飘摆都非常美丽。有时,遇上一个找不到亲戚的农家老汉,或者一个要去投宿的残疾青年,他都会免费地捎上人家一段。西落的阳光或者东升的月光,温柔地泻落在他的身上心上,也泻落在那些受了他帮助的人祝福上。老三觉得,他真轻松到家了,他的媳妇说:“累了吧,快喝点酒吧。”老三觉得,他真轻松!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塑造了老三这个干活踏实卖力,待人诚恳实在,对生活有着美好憧憬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B老三开玩笑说“面包会有的”且“觉得这一点也不幽默”,与下文写其实际、认真地生活相呼应。

28、C文中通过写老三养菊、赏菊表现了主人公倍受生活打击却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清高的生活态度。D同行说老三“太精”,从侧面暗示老三在现实生活逼迫下变得油滑,暗含整理对这个人物的讽刺。E老三和他的媳妇都没能上大学,但生活是一所更大的学校,需要他们有着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智慧。20.“他真轻松”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结合作品阐释它们各自的含意。(6分)21.“风铃”本是随风而动并且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的装饰品。本文以“风铃”为题,文中却不见“风铃”二字,请谈谈这个标题的含义与妙处。(5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在后面三道小题中任选一道,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五四”青

29、年节,学校为全体高三学生举行成人仪式。仪式内容包括:升国旗,教师寄语,家长代表宣读致教师的一封信,学生代表宣读十八岁宣言,学生走过“成人门”等。在上述仪式内容中任选一个环节,描述当时的场景。要求:注意描写对象和特定氛围,语言精炼,200字左右。成人之际,请你和家长说说心里话。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精炼,200字左右。有人认为现在的成人仪式过于程式化,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你写一段话,陈说自己的看法。要求:理由充分,语言精炼,200字左右。23.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作文。某公司做市场调研,请路人为两款汽车打分(满分为10),以决定那款是公司未来的主推车型。回收大量问卷后,调研人员发现:A款平均分

30、是7.5分,B款的平均分为5分。再仔细翻阅大家打分的具体情况:A款的得分都集中在6、7、8这几个分数中;B款的得分中有很多9和10分,也有不少是1和0分,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未来主推B款汽车。你对类似的事情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  文 &#

31、160;      2014.5第一部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DBBBDBDD8 答案B 应为“离开(朝廷)”,离职9 答案D根据上文语境,秦桧应该见的是赵鼎的“谢表”,而不是赵鼎本人10答案 D赵鼎想弹劾秦桧,但还未及揭发,此选项与原文不符11 参考答案当发现自己荐人不当时,能够修正自己的错误(1分);遭人诬陷时,上书表 明自己的清白无辜(1分);预见秦桧的阴险迫害时,绝食而死保全家人(1分)。由此可见赵鼎是一个知错能改(1分)、坚定不屈(1分)、勇敢决绝(1分)的人。

32、(意思对即可)评分标准:本题4分,性格特点2分,事例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12答案要点文内关于赵鼎治国才能的概括:(1)严厉处理刘韩二将冲突,不偏袒,能做到执法严明。(2)合理安排范冲等人职务,尽其才,能做到知人善任。(3)监修神宗哲宗二朝历史,司其责,能做到是非分明。(4)劝阻高宗不要奢侈贪财,守其正,能做到犯言直谏。答到任意一点,阐释合理,即可得4分.     评分标准:本题12分,对“赵鼎治国之才”的认识(2分)和阐释(2分);自己对“贤相之才”的认识(1分)和阐释(实例或分析均可)(3分);语言表达(4分)第二部分(共110分)三、(共2

33、3分)13. (5分)参考答案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故先王畏民。评分标准:本题5分,“/”处为必断点,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14.(8分)参考答案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同是

34、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评分标准:本题8分。每空1分,多字、丢字、错字一律不给分。若文字涉及版本区别,酌情处理15(4分)参考答案 BE B项“一直思念”和“专门遣使”属无中生有,汉皇问“容颜是否依旧”于诗意不符; E项“两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于文无据(6分)答案要点白诗融“己意”于叙事之中,借咏昭君(1分)表达了对“流放者”遭遇的感伤和盼归的心态(

35、2分); 刘诗借昭君之口陈述了汉一直在用和亲政策求得平安这件事(1分),表达了对和亲政策的不满(2分) 四、(共12分)16. (3分)C17. (3分)A18.(6分)答案要点时代:辽金时期(辽代)依据:八角形塔   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木等材料混合建造  评分标准:本题6分,点出时代2分,找出1点依据得2分 五、(共15分)19(4分)参考答案C、DC项中“倍受生活打击却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清高的生活态度”在程度和定性上不确;D项中“油滑”和“整理对这个人物的讽刺”均不确评分标准:本题4分,一项2分 

36、 20(6分)参考答案第一次“他真轻松”:在生活压力面前的从容,表现了人物对自己用个人才智和劳动应对生活难题的自信。第二次“他真轻松”:在帮助、成全他人后的愉悦,表现了人物作为普通劳动者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第三次“他真轻松”:在家人关怀中感到幸福惬意,表现了人物用诚实劳动创造生活后的自我尊重和自我享受。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条2分,其中解释语境义1分,挖掘内涵1分21(5分)答案要点在内容上,扣住随风而动和给人带来好运。揭示了个体在社会大潮中的随遇而安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好运,给他人带来帮助。风铃的特点与人物命运相似或风铃是整理对人物的暗喻;表意含蓄,形象生动且具有美感(或艺术性)。

37、评分标准:本题5分。含义3分: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二点得3分;妙处2分:“相似”或“暗喻”1分;“含蓄”或“艺术美感”1分 六、(共60分)22.(10分) 评分标准,按各小题要求23(50分)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 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2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46分以上。 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3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37分以上。 三类卷(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5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