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苏教版--初中全册--古诗词鉴赏_第1页
精心整理--苏教版--初中全册--古诗词鉴赏_第2页
精心整理--苏教版--初中全册--古诗词鉴赏_第3页
精心整理--苏教版--初中全册--古诗词鉴赏_第4页
精心整理--苏教版--初中全册--古诗词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 古诗词鉴赏专题 复习资料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主题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旅途思乡之作,诗人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清晨为北固山下壮美秀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由生起思乡之情。 这首诗既写了作者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名句赏析: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一片白帆顺风而来。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分别以“生”“入”写海日和江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在描写自然的时序交替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蕴含

2、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景中含情,景中出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抒情,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赤 壁 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主题内容:这首诗歌咏历史上面重大题材赤壁之战,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触物生情,抒发感慨,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慨叹。这是由小到大的艺术手法。名句赏析: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富有情致,令人回味。“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指火烧赤壁

3、事。本句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浣溪沙 苏 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主题内容: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词的上阕描写眼前生机勃勃、境界清远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词的下阕就溪水西流抒发感慨。内容赏析:1上阕之景可描绘为: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中,涛涛松林间

4、蜿蜒着一条黄澄澄的沙石小路,遇雨没有一点烂泥。暮色苍茫,细雨霏霏,这里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2下阕引用白居易诗句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和情怀。【名句赏析】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此两句议论,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抒怀,自我勉励,虽被贬谪黄州,却仍旷达乐观,自强不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暗含哲理: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主题内容: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

5、情。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名句赏析】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两句是写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如洗乳般的月华静静地泻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微雪,聒噪了一天的鸦鹊也逐渐消停下来,仿佛不忍惊扰这安详的夜色,悄悄地隐栖在树上。夜渐渐深了,清冷的秋露润湿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氤氲的馨香。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却给人澄澈、空明之感,让人不由得沉浸在清净悠远的意境中,躁动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在这里并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望月怀远

6、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化静为动,仿佛思念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水调歌头 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主题内容: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转而为

7、对离人的祝福。全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名句赏析: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富含哲理,作者由自然现象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说明人月无常,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2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婵娟”:月亮。但愿天下有情人的情谊都能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一轮美丽皎洁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主题内容:诗的重点是写早春之景,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名句赏析:1、“天街小

8、雨润如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2、“草色遥看近却无”紧承“天街小雨润如酥”, 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草因雨而绿,但初始时并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色。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是议论,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早春的可爱。 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两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写作特点】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

9、,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主题内容: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的作品,他另辟蹊径,一反常调,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情景理结合,表现出高扬的精神和开阔胸襟。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赞秋颂秋,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豪情名句赏析: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开篇以议论起笔,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豪情。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

10、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不仅写出了秋天的生机,更表现了诗人高扬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释:左迁:贬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主题内容:这是一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意境新颖,感情真挚。名句赏析:   1诗的一二句以“杨花飘落”和“子规悲啼”融情于景,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了飘零之感和离別之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

11、特性。表达了诗人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伴随朋友前往贬谪之地,分担他的痛苦。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是诗人要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题目中“闻”的意思是(听到),“左迁”的意思是(贬官)。“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既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春末夏初),又渲染了(离恨伤感)的气氛。“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含有悲痛之意在内迢迢牵牛星迢牵牛星,皎河汉女。纤素手,札弄

12、机。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主题内容: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内容赏析】: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迢迢、皎皎”形容星星又远又亮,“纤纤”描写素手的柔长,“札札”模仿织机的声响,“盈盈”形容水波晶莹,“脉脉描写含情注视的神态,这些叠词的使用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增强了全诗缠绵的情调,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名句赏析:诗中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一个饱含

13、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七年级(下)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主题内容: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也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意境幽深,别具神韵。名句赏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一套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向远方,远处花木扶疏,一座

14、禅房在花木丛中若隐若现。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出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一个“悦”字,“使欢悦”,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潭影空人心”更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音”以动显静,以钟馨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而耳中只有钟磬音,也表现了一心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主题内容:诗写于诗人逝世

15、前一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这首诗写出了湖山之胜、登楼的喜悦,也写出了诗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国多难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壮。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名句赏析: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从楼上望去,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此句。一“坼”一“浮”把洞庭湖气象描写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

16、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登楼时所感,由个人命运想到国家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

17、尽日不能忘。主题内容:这是一首讽喻诗。诗歌一开头四句便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四句描写了妇女带着小孩赶往田间地头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水送饭的情景。接着,然后作者又描绘了更令人心酸的图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一个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个破篮子在一旁拣拾收麦时遗落的麦穗,原来为了缴纳官税,她家买光了田地,如今无田可种,只好靠着别人收割时散落的碎麦来过活!以上描写的两种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强烈的讽谕尽在其中。在诗的结尾处, 诗人触景生情,由农民们痛苦的生活联想到自己的舒适与安逸,因此感到无比的愧疚与伤怀

18、,诗歌也从上面的叙事转为抒发内心的同情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名句赏析: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写青壮年们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低头收麦的场景。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意思是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抢收麦子而顾不得烈日的烘烤了,写出了农民的矛盾心理。【艺术特色】这是首叙事讽谕诗,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19、连营。八百里分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注释:八百里炙:指烤牛肉。 作:如。 的卢:骏马名。主题内容:本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起义军中的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这首词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阔场面。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

20、” 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幻灭,表达了壮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名句赏析:1、 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沙场秋点兵”的场面: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2、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了却”二字写得很好,人们通常说“了却心病一桩”,这两字正有这样的意思

21、。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了驱金复国这一宿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但梦境毕竟代替不了现实。3、 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希望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同时也使自己名垂青史,但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艺术特色】层次鲜明,全词仅十句,却一层一层地描写了抗金战斗生活的情景,展开了一幅幅形象的、境界层层扩大的画面。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 都护在燕然。注释: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主题内容: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美壮丽的

22、景象,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歌颂了奖士们为国戍边的战斗精神。 诗人重点写景。写出使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又写沙漠中的壮丽景色,将孤寂的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名句赏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用词精练,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一种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

23、圆”字和“直”,不仅描绘了沙漠浩瀚无边的景象,而且深切表现了作者的孤寂情绪,可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辽阔的沙漠上一道烽烟直升云天,遥远的黄河尽头是一轮圆圆的落日。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请展开想象,先描绘这千古壮观,再对这两句诗略作赏析画面:骑在马上放眼远眺,浩瀚无边的沙漠一片荒凉,惟有那烽火台上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格外劲直、醒目,那横贯大漠的黄河显得格外悠长,夕阳西下,落日正圆,这塞外风光格外奇特壮观。赏析:A、大写出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孤烟孤单而又醒目;直写出孤烟的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写出黄河杳无尽头;大漠孤

24、烟长河落日写出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烟直落日圆写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词语运用生动传神。B、画面意境:诗句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主题内容: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联想: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世事茫茫,人事短促之感叹。 【名句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情景交融,“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归 园 田 居(其三)陶渊明种

25、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主题内容: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名句赏析:1“带月荷锄归” 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平淡中又富于情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也是表现劳动艰辛的名句。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抒发了诗人情趣与志趣,蕴含诗人不愿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八年级上诗词赏析七律  长征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

26、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2、 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3、“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4、“暖”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烘托了泸定桥环境的险恶,战争的激烈,反衬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

27、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更短,浑欲不胜。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也包含了在战争中思乡思亲的情感。(感时忧国、眷恋家人)【炼字炼词】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4、 “搔”: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

28、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 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名句赏析:1首联写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景中含情,写出了作者对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2.颔联借花鸟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因感叹时事,悦目的花朵也流下了眼泪;因深恨离别,鸟儿的心也惊动,从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主题内容:杜牧对当时百孔

29、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社会危机四伏,感到唐王朝前景可悲。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忧时伤世的思想。 这首悲愤的七绝,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名句赏析:1、“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典故,讽刺了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

30、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炼字炼词】“犹”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释:僵卧:挺直躺着。戍轮台:守卫边疆。夜阑:夜深。 主题内容:以爱国之梦境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怀。“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 “不自哀”是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尚思为国戍轮台”表现诗人赤裸裸的爱国思想。后两句以虚

31、写实,表现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杀敌雄心。名句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集中在 “梦”上。 “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又喻指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境地。“铁马冰河”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补充资料: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与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融为一体,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2、请对“夜阑卧听风吹雨”略作赏析。“夜阑”交待时间;“风吹雨”交待环境,既实写现实生活,又虚写南宁王朝的命运。“卧听”是现实中诗人的形象。诗句巧借自然

32、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与“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融为一体,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题内容:首联中“一经”指儒学经典,“起一经”指诗人因科举而入仕途。“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在国家危机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四年。颔联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 颈联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 “说惶恐”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叹零丁”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

33、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名句赏析: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用“风飘絮”来比喻破碎山河,用“雨打萍”来比喻浮沉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同时表明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这句诗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

34、。 补充资料:(一)典题例释1、诗歌若分为两层应怎样划分?写出各层大意。(1)前三联:写家与国的不幸遭际;(2)尾联: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观2、简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的作用(1)对过去战斗生活的回忆;(2)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3)点题3、“惶恐”“零丁”有双重含义:一指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方;一指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4、联系古代仁人志士的事例,说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示例:民族英雄关天培为抗击英军,舍生取义,镇守虎站炮台以身殉国,他的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他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5、。 与君离别意, 同是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注释:之任:去上任。宦游:出外做官。 主题内容:这首送别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别开生面,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洋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名句赏析】诗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意思是远隔万水千山的朋友只要拥有深情厚谊,就好像近在咫尺。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

36、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主题内容:诗人龚自珍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专制,渴望社会改革,但一直不被重视,后被迫辞官,离开北京,这首诗就抒发了他在旅途中的感想。名句赏析:1“浩荡离愁白日斜” 中“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比喻“愁”,表明诗人虽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花自喻抒发报国之志,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充分表达诗人的报国之志和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补充资料:1、

37、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前两句抒情叙事,既有离别的忧伤,又有回归的愉快;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2、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3、请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诗人以拟人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也要护花;用“落花”自喻,表明诗人虽辞官归隐,仍然像落花变春泥再芒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尽心尽力。比喻新颖,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炽热的爱国情感。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8、新的含义。示例:(1)歌颂老一辈革命家为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2)歌颂模范英雄人物献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可贵精神;(3)赞美人民教师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无私品质。5、这首诗写了诗人哪三种心境?离别的忧伤,回归的愉快,积极的人生态度。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思想内容】这首诗从整体上勾画了泰山的宏伟景象,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开首两句写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造化钟神秀,

39、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五、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名句赏析】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用词极为精练传神,一个“钟”字和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主题内容: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以“春”为着眼点,以“行”为线

40、索,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名句赏析:1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描写了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非到向阳的树上唱歌,不知道是谁家的新燕已经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2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渐欲”二字,含有野花渐开渐多之意,“没马蹄”三字则写出了初春的草浅。【炼字炼词】“几处”,早莺尚少,故曰几处不多几处;“谁家”新燕可指,故问谁家不知谁家。“几处”“谁家”极有分寸地展现出初春景致。“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事物在发

41、展变化。“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艺术手法】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属动物,花和草是植物,这样的选择组合,独具匠心。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主题内容: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表达了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之情。补充资料:1、“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字面意思是遮住太阳的

42、云;深层含义是喻指社会上奸邪力量的阻碍。2、诗中前两句用千寻来描绘飞来峰塔的高大;后两句中“不畏云遮望眼”表面看起来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3、赏读全诗,谈谈你对“不畏浮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此句充满哲理,借登峰,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只要目光远大,信念坚定,任何困难都不惧怕。抒发了作者不畏奸邪当道、君主昏庸的社会现状,敢于面对现实的远大抱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4、这首诗看似描写景物,实则揭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人生哲理。(或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

43、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歌大意: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主题内容:这首七言古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最大特色在于,用浓墨重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场景,画面色彩斑斓。名句赏析:1、

44、“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用“黑云压城”极力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用“城欲摧”极言大军压境的紧张气氛。甲光,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孤城被蜂拥而来的敌人团团围住。敌人兵临城下,大军压境,有如乌云重重压下要把城墙摧垮。这样构思较新颖,“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两句写两军激战的惨烈。这两句中的“燕脂”,“夜紫”还暗指战场血迹。战斗异常残酷,战死者的鲜血把泥土染成紫色。战斗从 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 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

45、 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借用典故,赞颂皇上和战士。写出战士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决心。补充资料:1、诗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诗人引用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庭的决心,同时也以抒精辟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2、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这宜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请找出诗中描写色彩的词语,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描写色彩的词:黑、金、胭脂、紫、红、霜;作用: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了,这种色彩斑谰的奇异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

46、云,显得很妥贴。3、全诗描述了哪三个画面?首联:白天,官兵戒备森严;颔联:黄昏前,刻苦练兵;颈联:黑夜,出其不意袭击敌人。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注释:羁旅:长久漂泊外地。 南冠: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主题内容:这首诗是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就义当年写的。别云间是诗人在故乡被清兵追捕时所作的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前二句点题,说明三年抗敌,今朝被捕,并将告别故乡;三、四句言志,表

47、达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和英雄失路的悲哀;五、六两句表示在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末尾两句预示前景,抗清的烽火一定会绵延下去,死后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到祖国人民奋勇抗清的旗帜。【名句赏析】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国破家亡的悲痛。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直抒胸臆,显示出诗人至死不屈的精神和对抗清斗争的信念,风格激昂慷慨而又高亢激越,抒写了诗人的一片丹心。八年级(下)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48、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释:小谢: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览:同“揽” 。主题内容:这首诗是李白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开始四句直接表现郁闷之情,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名句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

49、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弃”字,刻划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李白曾经身怀报国宏图大志。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用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时抑郁苦闷,是千古名句。【艺术特色】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本诗中被完美地统一起来。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主题内容:上阕写景,写出了边

50、塞壮阔苍茫的景致,也表现了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下阕抒情,流露出师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更表现了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表现了诗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名句赏析:1上阕中“衡阳雁去无留意”,借雁去衡阳的典故,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同时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禁闭城门的景象,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3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二句,意思是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久困孤城的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

51、起?表达战士思念家乡而又功业未成不得归家的心情。4、“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刻划入夜景色,融情入景,表述了边地的凄清和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辛,也流露出浓重的思乡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将士们彻底无眠,鬓发如霜,泪下如霰的感伤,也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感情。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主题内容: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名句赏析:1前三句以九个典型意象,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思乡的悲戚之情。2、第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

52、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漂泊无依的悲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主题内容:本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 全诗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

53、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主题内容:这首小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蕴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名句赏析:1“巴山夜雨涨秋池”写了一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在屋内独自凝思。2、“何当共剪西窗烛”则想象自己返回故乡,与妻子在西窗下窃窃私语,彻夜不眠,倾诉离情和重逢的喜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剪烛西窗”已,活在后人的语言中。3、“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

54、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现在人们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这首诗,前两句写写实景,含有离愁别绪;而后两句虚写未来相会时的景况,含有欢聚的情绪。离愁是实,欢聚是虚。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炼字炼词】“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思想内容】写的就是恋人间的分离和相

55、思。【名句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赏析手法】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论 诗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主体内容:这首诗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

56、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名句赏析:诗的后两句议论深刻,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补充资料:1、客观地讲,一些伟大的创作如李白、杜甫的诗歌具有永恒的价值,本诗作者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历史在向前发展,那么诗歌也要随之变化,李杜诗篇虽有永恒价值,但却没有现今的时代精神,所以才说至今已觉不新鲜。2、赏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谈谈你得到的启示。示例:(1)我们要有勇气超越古人;(2)把握时机,铸就辉煌;(3)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妄自菲薄;(4)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