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册教案“东方明珠”上海市 “西南山城”重庆市徐志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上海市、重庆市的位置、范围。2.了解上海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4.了解重庆发达的交通运输。5.了解上海的城市职能。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上海发展的促进作用。6.了解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中央直辖市。了解重庆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在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的重要作用。7.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重庆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对该市经济起重要作用的水运河道和铁路干线名称。8.能举例说出上海、重庆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学会分析工业分

2、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读图分析”、“分析比较”、“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上海浦东的变化,总结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上海和重庆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交通的状况,运用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分析两地的经济差异,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归纳得出两地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结合当前的经济建设让学生运用想象展望上海和重庆未来的发展前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

3、生进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3.让学生了解国家投资建设三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西部,培养学生对西部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及突破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上海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交通状况,让学生思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上海有更深的了解。运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比掌握上海和重庆的异同点。重点1上海市的城市职能。2重庆市的交通状况。难点1上海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2对比分析重庆和上海市的异同点。3重庆市的交通状况。教学突破

4、恰当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上海和重庆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和相同点。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上海和重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教学准备第一课时教师准备1布置预习、搜集有关上海、重庆的资料,充实教材的内容。2制作与教学配套的课件。内容包括上海市的风景图片,上海市的地图、沿海地形图、上海市的交通图、我国的温度带、湿润地区和气候带的分布图等。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上海和重庆的历史沿革的资料。2复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区、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的名称及分布状况等。第二课时教师准备1布置预习。2准备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分布图。3搜集有关上海世博会、重庆三峡工程建设和我国西部开

5、发的有关资料。学生准备1复习上节所学的内容。2搜集有关上海世博会、重庆三峡工程建设和我国西部开发的有关资料。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情景导入(歌曲中呈现出两个直辖市有代表性的图片)学生活动:听音乐,识别图片,判断地名。教师指导: 复习学习一个地区的方法。学生活动: 复习回忆,回答问题。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学生活动: 自读课文。教师指导: 出示长江沿江省区地形地图,从图中找出上海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上海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教师指导: 出示长江沿江省区地形地形图,指导学生分析得出上海的地形特征,学生自己分析得出重庆市的地形特征。学生活动: 读

6、出上海和重庆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教师指导: 出示我国气候类型图,分析上海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上海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教学过程一、上海和重庆的历史一、情景导入1播放长江之歌乐曲,歌曲中出示一组上海市的著名标志性建筑图片(东方明珠塔、人民广场等)和重庆市的整体景观图和主要的特色景观(城市中房屋的建筑、道路的分布,体现出古老的山城),让学生判断得出是哪一个直辖市。二、辨析两地差异复习学习地区的方法2根据刚才图片资料和你的知识储备,比较上海和重庆的差异。明确:上海是“东方明珠”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重庆是一座古老的“山城”。3转折:两个直辖市

7、为什么会有今天的辉煌?试想可能有哪些原因? 三、探索与发现:4看谁对上海和重庆市的历史了解得多。比较两市的建立时间的差异。让学生明确:重庆市历史沿革的概况,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二、上海和重庆的地形、气候四、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课文:指导学生读出课文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找出课文中的疑难问题。2出示长江沿江省区地形地图,从图中找出上海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3课件展示:在大的行政区划中指出上海和重庆市的位置。4分析:上海成为我国最大海港的有利条件。为什么上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5探究:地理位置对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6出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从图中找出两地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区。7对照

8、上海和重庆市的小范围地形图,指出地形特点。在图中分别描出主要的河流。8探究:这种地形和位置对气候会有什么影响?9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从图中找出两地分别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复习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10指导学生分析:重庆为什么多雾?(从位置、地形、气候成因上综合分析)五、师生互动:共同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总结分析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教学步骤(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复习导入新课。学生活动: 回顾上节所学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指导: 出示中国交通地图,指导学生分析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分析各自的枢纽地位。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学生活动: 分析交通线路图,自己绘出两地的主要交通路

9、线图。教师指导: 在上海市区图中找出连接浦东和浦西的大桥,分析浦东和浦西的经济差异与交通的关系。学生活动: 读图析图,分析交通与经济的关系。教师指导: 掌握上海和重庆的主要工业部门,分析探讨工业与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的关系。学生活动: 复习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合作探讨对工业的影响。教师指导: 引导学生分析两地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学生活动: 以苏州河为例,合作探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当前的经济建设实际,展望两地的发展前景。学生活动: 展示资料,说出自己对两地未来的设想。 教学过程三、上海和重庆的交通和经济一、课前热

10、身1复习上海和重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2复习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二、合作探究:3上海和重庆两地交通的发展优势是什么?(河运:深入内地;海运:联外)4在空白的上海和重庆政区图上描绘出两地的交通图和河流等地理事物5在上海市区图中找出连接浦东和浦西的大桥,说出大桥的建立对于浦东经济的意义。三、链接生活: 6描出你从家乡去上海和重庆市交通路线图,说出有几种方式,各有哪些优势?7从重庆乘火车分别到兰州北京广州,须经哪些铁路干线?分别经过哪些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四、合作探究:8提问:上海和重庆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哪些?9引导学生讨论:两地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发展优势?10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

11、可以得出两地在全国分别出于什么地位? 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11两大城市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有哪些?五、前景展望:12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展望两地在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种的地位和前景。六、实践探索:13引导学生了解上海2010年的世博会和三峡工程的建设。14合作探讨: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七、展示自我15以“欢迎到上海来旅游” “欢迎到重庆来旅游”为题,介绍两个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上海和重庆,让同学们对两地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八、师生互动:共同总结本节的内容。复习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

12、生分析得出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东方明珠”上海市 “西南山城”重庆市重庆 上海一、位置:二、地形:三、气候:四、交通:五、经济:六、工业部门:七、环境保护:八、发展前景:探究与拓展活动1西部大开发将给重庆带来什么?重庆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22010年的世博会将给上海带来什么影响?3为什么要在重庆设立直辖市?4综合分析上海和重庆的自然地理特征对经济的影响。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一、填空题1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2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位于长江上游的直辖市是 ,位于长江下游的直辖市是 。3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 。4我国战国时期修建的位于成都平原的

13、著名水利工程是 。二、选择题1下列港口中,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是( )A. 秦皇岛、天津B.大连、青岛C.天津、上海D. 连云港、南京2下列关于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上海市濒临黄海,是我国第一大港B.         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我国第三为,仅次于北京和广州C.         浦东新区的开发,不仅促进了上海的发展,还带动

14、了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腾飞D.         京广线和沪杭线经过上海,使得上海的海陆交通都很便利。3我国的第三大岛是( )A.         台湾岛B.钓鱼岛C.崇明岛D.海南岛4我国著名的“山城”、“雾都”是A.成都B.重庆C.武汉D. 南京5下列关于重庆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火炉” 、“山城”、“雾都”之称B.长江三峡水电站是重庆最重要的水利枢纽C.是我国最年轻、人口最多的直辖市D. 重庆市有成渝、川渝、襄渝三大铁路干线通

15、过个性练习设计1绘制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4省(市)的铁路干线图。说出这些铁路干线的名称。2从重庆乘火车分别到兰州、北京、广州,须经哪些铁路干线?分别经过哪些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3读上海市区图:分析上海成为我国最大海港的有利条件。4设计上海和重庆市的比较项目,并设计表格进行比较。教学探讨与反思本节教学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长江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沿线的两个直辖市)的各项地理要素对比进行教学,在对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大量的景观图片以及各类专题地图来介绍地理特征,帮助学生分析上海和重庆的地理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空间思维、对比、归纳

16、和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结合当前经济建设的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补充资料“申”、“沪”的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上海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

17、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3年,全年平均气温17.4,日照1699.8小时,降雨量931.2毫米。全年5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上海在全国的地位 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

18、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并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今日浦东 浦东,长江的龙头,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以西的一块三角形地区,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物阜人丰的长江三角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浦东新区面积522.75平方公里,2003年末户籍人口176.69万人。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开发开放的浦东,历经10余年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今日的浦东已成为长江龙头上一颗重庆市的历史沿革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