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答题规范概念类:表达方式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请注意是叙述的“叙”)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以小见大,欲扬先 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 互文、对比、借代。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此外还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描写(描写二字 不能少!)。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动态和静态
2、角度,此 外还有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下面结合我们初中所学的课文,明确一下以上概念。表现手法,也可以叫表现技巧、艺术手法等。表现手法课文举例1象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里的松柏;爱莲说里面的“莲”。2对比故乡中“闰土”前后对比;岳阳楼记里面的多重对比;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前后对比、“天子之怒”与“布 衣之怒”对比。3烘托小石潭记以环境的凄清来烘托出作者被贬谪的抑郁之 情;三峡中借民歌“猿鸣二声泪沾裳”来烘托三峡秋季 的凄清。4设置悬我的叔叔于勒前面一直铺排于勒如何如何,最后才揭开念谜底在船上巧遇。5前后呼紫藤萝瀑布中“我不由的停下了脚步”和“我不觉加快应了脚步”。6以小见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
3、便”以小见大告诫统治者。7欲扬先满井游记中先“欲出不得”到出游后“若脱笼之鹄”。抑托尔斯泰的外貌丑陋衬托灵魂高贵。8托物百志爱莲说的“莲”;陋室铭借陋室说君子高洁的品行。9借物抒情爱莲说里面的“莲”。10借物喻人荷叶母亲中用荷叶比母亲,红莲比“我”,荷叶护莲 比母亲护佑“我”。11联想天上的街市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 明星回环联想到街灯。12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定然有美丽的街市”。13衬托衬托可分为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两种,爱莲说中“菊” 为正衬“牡丹”反衬。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此外还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典型课文举例:观潮中正面写潮水之盛,水军演练,吴中健儿
4、高潮的泳技,最后一段运用侧面描写江岸上观众之多,从而达到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目的, 表现出钱塘江潮水的盛况。口技 中, 正面描写口技艺人模仿 “犬吠” “小儿啼哭” “火起” “救火”等,辅之以“附身、侧耳、倾听、微笑、以为妙绝”“观众意少舒,稍稍正坐”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侧面描写,达到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目的,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巧。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动态和静态角度,此外还有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典型课文举例:答谢中书书中的写景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高峰入
5、云”从仰视角度; “清流见底”从俯视角度,二者俯仰结合;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为平视角度,同时采用视觉描写角度。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依然是视觉角度,但是转换为季节了。“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为朝暮变化;并且“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为动态描写,与前面静态描 写的句子形成了动静结合描写。精选文档各类文体答题规范记叙类(含小说、散文)常见考点答题技巧一、考点:标题常见题型:(一)标题有什么作用?(或问文章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吸引读 者的阅读兴趣。(二)标题的含义:需要从两方面回答 1.表层含义;2.深层含义。例题练习:1
6、.文章题为“背影”,有何作用?(背影)答:题目“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激发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的标题有何含义?答:题目(一语双关)的手法 题目的两层意思:表面意思,爸爸养的花儿 凋谢了。深层意思,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爸爸的去世,而又代表着我已经 长大成人了。(三)给文段拟标题。答题方法: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二、考点:线索常见的题型:(一)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题方法:寻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1. 以时间的
7、变换为线索。如伟大的悲剧就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时间标志是:1912 年 1 月 16 日 1 月 18 日 2 月 17 日夜1 点钟 3 月 2 日 3 月 21 日 3 月 29 日。2. 以地点的推移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从到”就可看出,由一个地点转到另一个地点,人物活动空间很大。3. 以时间的变换为线索和以地点的推移为线索有时又是交叉不可分割。如登上地球之颠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在8500 米第二台阶处要“死亡地带”的高度上 8830 米左右的地方峰顶。4. 以人物的行踪(见闻)为线索。如最后一课一文就是以“我(小弗郎士)的见闻
8、和感受为线索”。5. 以一件事情为线索。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就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6. 以一物为线索。一物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如羚羊木雕一文的线索是围绕“羚羊木雕”来展开的, 它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一物还具有象征的意义的事物。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花儿落了”一语双关,既指爸爸种的花落了,又指爸爸的生命。7.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阿长和三海经一文就是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憎恨、 讨厌敬重、爱戴(阿长)另外,有的记叙文不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的,巧妙的运用多个线索。如明线和暗线相互交织,主线和副线
9、相互交织。文章藤野先生一文就有明线和暗线两个线索:明线是,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总之,阅读记叙文时,找出文章的线索,有利于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二)本文线索的作用?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 ”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三、考点: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常见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1) 顺叙 ( 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
10、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 ( 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 (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四、考点:内容概括常见题型:(一)请概括选文的内容。(二)文章为刻画人物写了哪几件事?请加以概括。答题方法:人(物)+(核心)事件+结果注意:有些文章,人( 物 ) 中的“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例题练习:1. 请概括芦花荡第55 63 段的内容。答:老头子(人物)设计报复鬼子(核心事件)为大菱报了仇,尽泄心中之恨
11、(结果) 。2.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为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写了哪些事情?请概括出其中三件。答:阿长睡觉时爱摆成一个“大”字形;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阿长想方设法给“我”买来山海经 。五、考点:归纳中心思想常见题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中心思想)。答题方法:从分析文章的标题入手。一些文章的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如背影。从分析文中的点题句、关键句入手。一片文章的点题句、关键句,往往揭示了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是开篇点题,有的篇末点题。而关键句指的是议论句、抒情句。记叙文中议论句、抒情句常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有的是交代写作意图或时代背景等,对于准确归纳中心思想有重要的作用。答题格式:1. 写
12、人、记叙类:本文通过叙述(或描写)“”(事情) ,表现了( 反 映 了 ) 人 物 的 “ ” ( 性 格 特 征 或 品 质 ) , 表 达 了 作 者“ ”思想感情。2. 写景、 状物类: 本文描写了“”抒发了 (表达了)“ ”思想感情例: 在沙漠中心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 绝望”到“平静、 乐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六 . 考点:记叙文的人称:常见题型:本文运用第几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
13、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3. 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 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也往往结合 “呼告”这种修辞,直接抒发情感:例如土地的誓言直接称呼“土地”为母亲; 雷电颂中屈原呼唤风雷电、指斥土偶木梗。七 . 考点: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14、、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有时还用侧面描写。常见题型:某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 ” 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 ”性格(情感、心理) 。例题练习:1.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 老王 )答:本句运用了神态描写、肖像描写生动传神地突出老王病入膏肓、生命垂危的状态。八、考点: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答题方法:以题干人称开头(XX想),中间以第一人称角度表达。内容上联系上下文,紧扣人物的思想感情。例题练习:1. 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芦花荡)答: 二菱心想:老头子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真是个足智多谋的老英
15、雄啊!他巧设机关,引诱鬼子,不费一枪一弹,教十几个鬼子头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报了,我要告诉大菱去。九、考点: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答题方法:景物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答 题 格 式 : 这 处 景 物 描 写 写 出 景 物 的 “ ” 特 点 , 渲 染 了“ ”气氛(或烘托某人“”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是为下文做铺垫)例题练习: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的景物描写的作用。1.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亲爱的爸爸妈妈第一节开头)答:这处景物描写写出天气昏暗的特点,渲染了纪念地悲哀的气氛,烘托了参观纪念人们的悲痛心情。十、考点:文章语段的作用分析答题方法:从内容、结构两
16、方面作答。1. 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结构上: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2. 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3. 文末:内容上:点明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例题练习:分析下列语段的作用。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开头)答: 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作铺垫;内容上开篇点题,设置悬念,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十一、 考点:句子理解常见题型:1. 结合课文,请谈谈你对xx 句话的理解。2. 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答题方法:1. 可从修辞、议论、抒情、表达方式、感情色彩、描写方法,语气等入手;2. 结合上
17、下文,抓住有比喻义或深刻含义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分析。3. 表现了事物的“”特点或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例题练习:1 . 谈谈你对老王最后一句话含义的理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答: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感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主要是物质上的帮助,缺乏心灵上的关注,觉得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十二、考点:语言赏析题常见题型:请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请赏析下列句子:“”。答题方法:语言赏析包括对某个词语或整句话的赏析,通常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赏析:1. 修辞
18、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反语等)2. 人物描写角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3. 从动词、形容词、叠词、大词小用、贬词褒用等角度赏析词语的生动传神。例题练习:1. 请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赏析:这三个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得方法,细致生动地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艰辛,体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十三、考点:联系文章的具体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答题方法:先说人物性格,再联系原文句子分析。(注意:分析选文人物性格,精选文档要求起码要写上两点性格)答题格式:文中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如“”中可以看出。例题练习:
19、1. 联系芦花荡全文内容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答:文中体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如老头子在护送两个女孩子的路上,由于他的过于自信而使大菱;文中老头子还具有敢作敢为、爱憎分明的性格,如他巧设机关,为大菱报仇的故事。十四、考点:写作手法(也叫表现手法)一般常考的有:(对比、伏笔铺垫、前后照应、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常见题型:分析某段落的写作方法,以及它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方法:先说运用了“ ”写作方法,再说明其作用注意:以下几中写作手法的作用是(1 )对比的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2)伏笔铺垫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前后照应的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文章主题(4
20、)欲扬先抑的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 人物 ) 的特征(5)以小见大作用:小处着笔选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答 题 格 式 : 运 用 了 “ ” 写 作 方 法 , 它 的 作 用 是“ ”例题练习:1. 阿长与山海经全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答:全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它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长妈妈热爱关心孩子的特点,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十五、考点: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常见题型: (一)区分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五种:记叙、描写、抒情、 说明、议论。(二)记叙文中抒情与议论的作用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的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
21、记叙文的中间 是起衔接作用;用于记叙文的结尾,起着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 用。记叙文中的议论句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 意义的话。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时,要注意抓议论句,通过议论 看作者对记叙人、事件的评价,这就是了解主题思想的重要途径。记叙文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的事物、人物带有主观 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抒情也是作者思想、观 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审美客体的评价,表现着对所叙之事的褒贬和评价。 抒情往往与叙述、描写、议论配合运用。抒情在记叙文中运用得好,可以渲染 气氛,表达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十六、
22、考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启示)答题方法:先谈我的感受(启示),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注意:有时 候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谈,要认真审清楚题目)答题格式:我的感受(启示)是“ :'如在我的生活中“例题练习: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你一定有所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答:我们要善于体会父母在生活细节中为我们付出的深深的爱。如每次返校时,父母总是叮嘱个没完,这是深深的牵挂,这是浓浓的关爱。议论文常见考点答题技巧开头作用题1.引出论点。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开头由()引出“()”的观点,推而广之,说明探求事物应多角度地思考。这样开头也能(
23、)。论证思路题两种可能性居多,一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二是文末归纳总结出论点。一般格式为:首先(开门见山) (通过)提出了 的论点;然后举 名言和 事例进行论证;最后。例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论证思路:规范:这篇短
24、文一开头就提出()这一论点,然后以()作为例证,再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得出()的论断,完成本文的论证。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具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规范:本文开篇连续使用 6个人成才的事例作为举例论证,紧接着第二段 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人才的成长规律;然后由人才成长于“
25、忧患”中,推而广之 到治理国家也是如此,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归结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也”。论证作用题1、什么是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证:解决的是“怎样来证明”的问题。2、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例如: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即通过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过程或方法。举例论证的作用: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6、2)道理论证例如:引用韩愈的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思毁于随”和“焚膏油以继辱,恒兀兀以穷年”。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谚语俗语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止匕外,作者直接对论点进行说明,也属于道理论证。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 了观点,从而使论 证更概括更深入。(3)正反对比论证:例如:鱼我所欲也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德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正反对比论证,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加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正反对比论证的作用:使
27、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观点。(4)比喻论证例如: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就是运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比喻论证的作用: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比作,证明了 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3、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格式: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 (论点),显得 (好处)。说明文常见考点答题技巧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 “这篇文章 ( 或文段) 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题型为:本
28、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
29、征 类型1 :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 类型 2 :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 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 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
30、整体局部、总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 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考点之四: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说明方法课文举例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
31、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
32、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5画图表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精选文档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 易懂。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把
33、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 动形象。10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引用什么资料,更充实具体地说明了什么)考点之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 精选文档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 3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 (1) 表态 ( 删还是不删)。 (2) 定性。如: “比
34、较” “几乎” “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 “可能” “左右”等表估计, “多” “有余”等表数量。 (3) 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找有概数的句子;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 5 :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 “这种现象” “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考点之六;文章段落 类型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州市中医院精囊镜检查与治疗技术考核
- 2025年焊工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焊工(初级)试题题库含答案
- 【完整版】2025年一建《机电》真题及答案
- 盐城市人民医院安全文化培育考核
- 漳州市人民医院经络检测技术操作考核
- 2025年南通大学护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焊工(初级)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项目预算与成本管控方案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秋招笔试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经济学基础》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社区护理》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焊工理论试题库
- 塞尔达玩家测试题及答案
- DB42∕T609-2010 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成人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要点指南解读(2025年)解读课件
- 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 中药入库验收(中药储存与养护课件)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插接小鱼》课件
- 正规完整版债务重组协议标准版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