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科课外名著材料_第1页
高二语文文科课外名著材料_第2页
高二语文文科课外名著材料_第3页
高二语文文科课外名著材料_第4页
高二语文文科课外名著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二语文文科课外名著材料雷雨【故事梗概】周朴园是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少爷,与仆人梅妈的女儿梅侍萍相爱,侍萍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周萍,一个叫鲁大海。因周家老太爷不同意这门亲事,所以在侍萍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第三天,大年夜的晚上被赶出家门,她抱着孩子冒着暴风雪投河自尽。后周家几次搬家。繁漪是周朴园的第二个太太,她只比周萍大7 岁,她脸色苍白,面部轮廓很美,眉目间显出忧郁,她有些神经症,得不到任何温情,因而爱上软弱的周萍。繁漪让四凤的母亲鲁妈来,就是要让她把四凤带走,重新得到周萍。 午饭后天气更加阴沉郁闷。周萍走进客厅,打了个暗号,四凤从外面跑了进来,他们约定晚上11点到四凤的屋子相会。繁漪希望周萍留

2、下陪陪他,她指责周萍当初引诱她,使她现在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周萍冷漠地说:“如果你以为你不是父亲的妻子,我自己还承认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盼望这一次的谈话是我们最后一次。” 繁漪对周萍说:“你不能就这么抛弃我,我不能受周家两代人的欺负。我要让你尝尝一个女人受伤害时的力量。”鲁妈在四凤的陪同下来到了客厅,她就是当年投河自尽的梅侍萍,当年她并没有死,被人救了,后来又嫁了两次,都是下等人。她万万没想到,三十年前她伺候周家的老爷,三十年后,她的女儿又伺候周家的少爷。 周朴园走进客厅,侍萍的无锡口音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盘问,他认出了侍萍,在此之前,他很怀念侍萍,家里的一切都按照侍萍在时的布置,

3、可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却厉声说:“你来干什么?”“是谁指使你来的?”侍萍愤怒地回答:“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决定用钱来解决他们的恩怨,侍萍当面撕碎了5000元支票,她说只想见见她的萍儿。 这时罢工代表鲁大海闯了进来,他就是侍萍和周朴园的第二个儿子。周朴园拿出复工合同,原来他用钱收买了另外几个罢工代表,而准备开除鲁大海。鲁大海非常愤怒地揭露他在承包建造哈尔滨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三千多名工人,发了一笔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周萍上来打了鲁大海两个巴掌,侍萍看到父子、兄弟势不两立的惨剧。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周冲奉母命来给侍萍送100 元钱。四凤拒绝接收,鲁贵却厚着脸收下

4、了,鲁大海知道此事,带着鲁贵把钱退还给周冲,并把周冲赶出门。周萍也冒雨来到鲁家,周萍从窗子跳进四凤的房间,跟踪而来的繁漪把窗子关死,进屋拿东西的大海发现了周萍,四凤羞愧地夺路而逃。 侍萍和鲁大海来到周公馆找四凤,侍萍要带四凤回家,四凤不得已向侍萍说出真相,她已经怀了周萍的孩子,如睛天霹雳,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呀。在四凤的苦苦哀求下她答应让周萍带四凤走,永远不要再见到他们。繁漪带周冲来阻止周萍带四凤走,周朴园也闻声而至,他以为侍萍前来认儿子,让周萍跪下认自己的生母。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了。著名情节结构精彩片断一 繁漪饮药 这

5、是繁漪与周朴园在戏中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在繁漪看来,她根本没有什么病,只是任性执着,泼辣而又好胜而已。而在周朴园的眼里,妻子却是患了神经病,不仅不尊重她的人格尊严,反而肆意践踏、摧残,给她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无尽的折磨、伤害,不管妻子如何反抗努力都无济于事,只是一味逼她看医生、吃药,以体现其唯我是从、说一不二的封建暴君作风,维护其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和传统秩序。在这样的家庭,周萍、周冲也只能是言听计从、唯唯喏喏。而繁漪却不然,她代表的是“五四”以来女性追求解放、争取自由的心声,尽管此时的抵触反抗情绪还显孱弱,但她生命绽放的火花毕竟照出了那个家庭、那个社会的黑暗腐败,她的抑压的力也必将促进这大家庭的溃败

6、,甚而捣毁这罪恶的传统、秩序,这正是繁漪性格典型意义的一个侧面。精彩片断二 冤家路窄 这场戏中的人物语言各不相同,符合其自身的性格特征,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各自情感的变化,同一人物的语言也有不同的变化。如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腔调,鲁侍萍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等等,都与人物各自的身份相吻合,反映了他们在特定情境下各自不同的心理。当侍萍继续叙说梅小姐的辛酸往事,说出衬衫上的“梅花”和“萍”字时,周朴园更加怀疑,所以慢慢地站起来,疑虑地问。当侍萍肯定了他的疑问时,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又低声问了句。周朴园的几次问话,从上文的“你你贵姓”和“你姓什么”到节选的“哦,你,你,你是”,以及他

7、那每一次不同的声音和姿态表情,鲜明地显示了他渐趋紧张的内心状态。“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责问威逼的语气暴露了周朴园的冷酷无情。“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侍萍对周朴园责问的有力回击。这里侍萍没有痛骂周朴园,有人认为这是软弱。作者说“这是生活,是真实,是悲愤”所以这句话出自侍萍之口,便很自然。她毕竟是一个旧社会的劳动妇女,有宿命思想完全正常。“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语气充满了无情的嘲讽,这与先前的怀念形成强烈对比,他三十年来的精心伪装至此全部暴露。精彩片断三昨日重现 雷雨在结构上的一大艺术特色就是紧凑集中的故事情节。因为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

8、人物尽可能集中。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工人罢工;鲁侍萍接到通知,前来寻找在周家作使女的四凤;鲁大海代表工人来找董事长谈判。这样,就使得三个人物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在周公馆客厅里相遇了。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活动揭露出来。 作者灵活的运用了“回顾”与“穿插”的表现方法,让鲁侍萍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以“回顾”的方式,诉说自己的遭遇,从私生活的角度揭露周朴园的罪恶历史;又以鲁大海的控诉,从社会斗争的角度揭露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这样就把“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交织起来,让新旧矛盾,周鲁两家的矛盾,封建资产阶级与工人、下层劳动人民的矛盾交汇在一起,都集中在一个下午

9、,在周朴园的客厅里展现出来,从而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深刻地表现了主题。精彩片断四欲言又止舞台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就是潜台词的运用,节选部分就是潜台词运用的代表。所谓潜台词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到;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样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犹未尽。潜台词丰富的内涵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深广性。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而让人体味、咀嚼。如看到周萍打鲁大海,鲁侍萍在这里欲言又止,“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里包含了复杂的感情,既想看看分别30多年的大儿子,又因阶级对立的尖锐而马上以谐音字掩饰。总之剧本的语言含蓄,耐人寻味,通过

10、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周朴园周朴园是雷雨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作为一个资本家,他惟利是图,凶残狠毒,血腥剥削,镇压工人。他曾到德国留学,学到了一套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方法。他有一段罪恶的发家史,曾包修江堤故意出险,淹死两千多名小工,从而发了一笔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他勾结军警,镇压罢工,双手沾满了工人的鲜血。他为了赚钱可以六亲不认,这些都充分揭示了他作为资本家自私、冷酷的本性。作为封建家长,他的专制蛮横更是无人可及。在家庭内部,他是封建暴君,专制魔王。他的意旨就是法律,任何人都是绝对服从。他是造成周家悲剧的元凶祸首。他

11、年轻时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就30年前的情况言,侍萍的年轻美丽确能牵动这位青年的心。但是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家人逼使侍萍投河自尽。尽管此事主要是封建家长作主,但周朴园本人并没有反抗的表示,而是默认了。因此,他后来的内疚、忏悔是必然的。但活着的侍萍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立即声色俱厉地逼问:“你来干什么?”这暴露出他的本性。对待妻子繁漪等人的态度,支配着周朴园在剧中的主要动作。 他运用不近人情的手段将其他人纳入自己的家庭统治轨道。戏剧通过周朴园威逼繁漪“喝药”这个典型的戏剧动作,让人们看到他的封建家长统治。封建统治不仅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控制,更表现为精神方面对人的精神意志的压迫、

12、扼杀、毒害与控制。周朴园在“仁义道德”的掩盖下施行着残酷的封建专制手段。周朴园的个性特征,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封建主义的本质。曹禺在透析周朴园灵魂时,始终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写,写出他与侍萍年轻时的真情,写他深深的内疚与沉痛的回忆。剧终,当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客厅里,经历了一天人世沧桑的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命令周萍去认生母,并向侍萍忏悔。这一描写正体现出剧作者深入人物心灵深处的真实性。这是周朴园形象塑造成功的奥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周朴园的性格又是很复杂的。话剧是在一所教堂开始,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位主角即是已经成为老翁的周朴园。这个时候的周朴园和之前我们分析的那个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形影

13、相吊,显得是那样的孤独。其实,作者在创作这个人物时,是将他作为一个“人”来描写的。在他的人生中不仅有冷酷虚伪的一面,也有其灵魂的另一面,体现了他最基本的“人性”。但是最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社会性”压制了“人性”,占了上风。繁漪繁漪是曹禺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也是作家赋予同情和赞美的人物。繁漪的悲剧灵魂中响彻着受到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一代妇女的抗议与追求的呼声。在这个悲剧女性身上,闪发出曹禺艺术才华的独特光辉。剧作家对繁漪倾注了深厚的同情,怀着诗人满腔的激情塑造这个形象。剧中,繁漪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她心灵的全部历程。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繁漪在家庭生活中陷入了周朴园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折磨

14、与压迫的悲剧;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这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爱情追求中遭受抛弃,再一次陷入绝望的悲剧。若问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这个卑怯的纨绔子弟,“这只好问她的命运,为什么她会落在周朴园这样的家庭中”。这是时代的不幸。而周萍的卑怯灵魂又系由周朴园直接造成。双重的打击和痛苦,使繁漪成为一个忧郁阴鸷性格的女性,终于从她那颗受尽蹂躏的心灵中升腾起不可遏制的力量。在第一幕喝药时,她痛苦地忍受了周朴园的威压,想到的是她与周萍的特殊关系;随着她与周萍关系的渐趋紧张,她对周朴园的专制始而顶撞,继而嘲弄,最后爆发为反抗与报复。繁漪精神上的主要对立面是周朴园。她与周萍的冲突反映了她与周朴园的深刻矛盾。剧中

15、着力写她不顾一切地追求周萍的爱情,不顾一切地反抗与报复,对生活与爱情热切渴望。正是这个女性的精神觉醒与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在“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性格交织中,她的内心向变态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这就对悲剧进行了更独特而深入的发掘。她绝望中的反抗,充满着一个被压迫女性的血泪控诉,变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道德观念的勇敢蔑视与反叛。她反驳周萍:“我不反悔”,“我的良心不叫我这样看”。可见作者要肯定的,不是乱伦,而是繁漪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她的“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秩序,也毁灭了自己。繁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周萍周萍是这个畸

16、型家庭的产儿,他是属于那个崩溃的阶级中看不到前途和希望的颓唐的一代。他既有软弱的一面,又有痛恨父亲的冷酷、追求自由和真爱的一面,但这个畸形的、罪恶的家庭决定了他在本质上是怯懦的自私的,他想反抗命运,却没有真正的勇气和责任感,最终只能在自我内心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被毁灭。他虽然是剥削阶级罪恶制度的牺牲品,也有着一定的悲剧意义,但是,他的自杀在更多意义上是为那个崩溃腐朽的阶级敲响了丧钟。侍萍侍萍是一个有着纯朴而善良灵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苦妇女的形象。她纯朴、善良、坚强,在她身上,集中了旧社会下层妇女所遭受的一切苦难。她嫁过两次,忍受着和趋炎附势的无耻奴才鲁贵的共同生活的痛苦。面对残酷的命运,她表现

17、出惊人的耐力和顽强的生活意志。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可以说,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侍萍的沉默却让我们不敢同样沉默地漠视命运。意义恰好相反,侍萍是一个被侮辱,被压迫的人,她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聪慧勤劳,感情丰富,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曹禺着意写其命运的残酷性,正是为了揭示她内心蕴蓄着的屈辱和血泪,以及她内心深处埋藏着的仇恨和反抗力量。周冲周冲是

18、一个完全生活在最超脱的梦里面的人。然而他对自己的爱情以及整个家庭的期望都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他痛苦地感到现实的丑恶,一种幻灭的悲哀袭击他的心。与其他剧中人物的命运不同,周冲的悲剧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巧合,而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造成的,但恰恰是这种巧合所蕴含的必然因素最充分。与其说他是被社会所毁灭的,不如说他首先是被自己的理想所毁灭的。四凤四凤是一个有纯洁心灵的少女形象,在她身上体现着一个下层社会少女的青春美、心灵美和品德美。这个无辜的少女在巨大的精神恐惧中为残酷和罪恶的旧社会、旧制度所吞噬,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那个社会的吃人本质,它再没有任何存在的合理性了。鲁大海鲁大海刚生下来就被母亲抱着

19、投河,侥幸和母亲屈辱的活下来,又饱尝了人间的痛苦。后来到周家矿上当了工人,由于觉悟较高,成了罢工工人的代表。当他知道周朴园用金钱收买了工人的败类,平息了罢工斗争后,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种种罪恶,顽强的同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他有斗争经验不足,鲁莽等弱点,同时他还无私英勇、嫉恶如仇,顽强反抗。鲁大海是时代亮色的化身,也是时代脉搏中跳动的强音。他的性格塑造虽然粗糙了一些,但少了他,雷雨就失去了时代的支撑点。他同样是作家的一个视角,一个朦胧的视角,和侍萍、四凤结合在一起,把奴隶的声音呼喊出来,这就使雷雨的现实主义带着一个新时代的辉煌曙色。鲁贵鲁贵则是一个卑劣猥琐、趋炎附势、贪婪

20、无耻的奴才,曹禺除了给予他强烈的憎恶外,更主要的是将他作为串场人物来写的。 【艺术特色】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雷雨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首先在于它的戏剧结构的严谨和充实。曹禺借鉴了古希腊悲剧、易卜生戏剧、甚至结构剧的特色,同时注意到中国观众要故事要穿插要紧张场面的欣赏习惯,创造性地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锁闭式”结构,这样的结构使雷雨具有故事的传奇性、冲突场面的紧张性和结构上的明了性。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方法,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以过去的戏来推动现在的戏,从而使整个故事形成三个方面的矛盾关系:即情爱关系、血缘关系、阶级关系矛盾相互纠缠,错综复杂的局

21、面。但所有的矛盾关系最后都归结于“罪恶的渊薮”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周朴园的身上。戏剧矛盾高度集中,结构安排之紧凑、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和观众。曹禺以极为经济的手段把过往的历史压缩在现实的情景中,把外部的社会矛盾压缩在周公馆内部的矛盾纠缠中,把侍萍一家人的命运压缩在周朴园一家的内部冲突中,使这个简单的乱伦故事几乎容纳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尖锐的社会和思想的矛盾冲突。 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

22、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内涵丰富的语言特点1个性化的语言。人物语言各有不同,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各自感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语言,鲁侍萍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鲁大海直截了当的语言,等等,都与人物各自的身份相吻合。而周朴园与鲁侍萍见面后相认一段,更突出地反映了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心理。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周并不知道,也没想到侍萍会出现。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二人开始了对话。对话围绕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

23、名的事情”展开,其中周朴园几次问到侍萍的身份,问话各有不同。他先是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觉得“很奇怪”。但这时他还不知真情,心里还比较平静,因此问的虽然有些迟疑,语调还是平静的。但是当侍萍反复说梅小姐“不是小姐”,“也不贤慧”,而且点明“她叫侍萍”时,周朴园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些吃惊,所以他“抬起头来”,直截了当地问“你姓什么”。接着侍萍告诉他梅小姐没有死,她的孩子也还活着,周朴园更加疑惑,而且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所以紧张地“忽然立起”,再次追问。侍萍继续述说梅小姐的辛酸往事,当她说出衬衫上的“梅花”和“萍”字时,周朴园更加怀疑,所以慢慢地站起来,“疑虑”地问。当侍萍肯

24、定了他的疑问时,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又“低声”问了一句。 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不同的问话,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疑虑消除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变化过程。在这过程中,面对周朴园的话语,侍萍欲说还休,一步一步巧妙地显露着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其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三十多年的悲愤,是侍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接下来的控诉,更显示了她的极端愤怒。2富有动作性的语言。剧本中,人物的台词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仅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外部动作。以第二场戏为例。鲁大海听说代表返回、工人复工、自己被开除,不禁义愤填膺,愤怒揭露周家的罪恶发家史。周萍则出言相骂,大

25、打出手。这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比较简单,外部动作则非常强烈。周朴园与儿子初次相见,送给儿子的“见面礼”是开除。然而当鲁大海揭露甚至斥骂的时候,他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当周萍指使仆人打鲁大海的时候,他又“厉声”制止。这其中固然可能有伪善的成分,但不能否认他还隐隐有着一丝父子之情。鲁侍萍的感情更复杂。对周朴园的无情无义,她早有领教;对周萍,除了愤怒,还有痛心。“这真是一群强盗”,既是她对周朴园之流认识的深化,又显示着她内心的极度痛苦。而由于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侍萍的痛心之中还有一丝恋恋不舍,话语中的两次转折,将这种痛苦显露无遗。语言的动作性,不仅增加了情节的生动性,能够吸引观众和读者,而且推动了情节的进

26、一步发展。3内涵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到;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样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犹未尽。在看似普通的人物对白中,深藏着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和意向。例如侍萍在三十年后重来周公馆时,第一次见到久别的儿子周萍,竟然成了凶狠地殴打亲兄弟(鲁大海)的恶少,心中的痛苦与愤恨可想而知。她本能地呼喊周萍的名字,但她的身份与地位又不允许她明言,只能强忍悲痛,转而以大海母亲的身份进行抗议:“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种极富潜台词的个性化语言,在剧中随处可见,既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又能引起人物相互间的影响,推动冲突和事件的发

27、展。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雷雨主要是通过周鲁两家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揭露了二、三十年代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从而预示了旧制度的崩溃与灭亡。雷雨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以周朴园为中心,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地主少爷、资本家老爷和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二条是周朴园与繁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繁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其他

28、还有多条矛盾冲突,如周朴园和周萍父子之间、侍萍和周萍母子之间、周萍和鲁大海兄弟之间、侍萍和四凤母女之间、周萍和繁漪、四凤情人之间等的矛盾冲突。雷雨中的戏剧冲突所以如此尖锐复杂,原因在于剧中人物之间有阶级的对立和思想的分歧。曹禺非常熟悉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并选择最好的时机从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性格。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 作者以“雷雨”为题,既是因为“雷雨”是剧中人物活动的特殊环境,更因为“雷雨”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不仅象征了周朴园这个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崩溃,也象征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剧烈变动的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雷雨的创作背景雷雨

29、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一部具有突出地位的多幕话剧,雷雨创作于1933年,两年前的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刚刚爆发,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年轻的曹禺也积极地投身到抗日宣传的大潮中。雷雨中的主人公之一的鲁大海身上就有着曹禺在保定结识的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轻工人的影子。而当时,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的许多揭露社会黑暗、追求人性解放、妇女解放的优秀话剧,已传入中国。易卜生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年轻的曹禺。他在清华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用英文写的论易卜生,此外,莎士比亚、古希腊的话剧也对曹禺有深刻的影响。 作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

30、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曹禺谈雷雨 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他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30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来。 我听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他故意让江桥出险,使几千个工人丧生。他是承包商,从每个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