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缺答_第1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缺答_第2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缺答_第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缺答_第4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缺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16年(下)第三次学月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命题人:王大江 肖桂兰 杜欢 审题人:樊卫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4题将答案涂在机读卡对应题上,1012题涂在机读卡对应57题上,16-18题涂在机读卡对应8-10题上,其他题答在答题卡上。第卷 阅读题(共70分)一、论述性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朴素之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2、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道家的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本色观。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清雅、简洁,以清廉为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

3、说,朴素是最高的美。其实,这种观点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在

4、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中,虽然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态,可以说,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才是朴素美的灵魂。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低碳的,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就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 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

5、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1、下列有关“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1题)A、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二者有着相似之处,但存在不同,前者将“生态”视为“朴素美”的灵魂。B、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奉行低碳环保的理念,远离高耗能的、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C、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正视当前的垃圾问题,反对产生过多垃圾,倡导对垃圾进行回收。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

6、审美观要求我们遵守生态公正的原则,我们不仅要尊重动植物的生存权利,而且更要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2题)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当下追求的目标,朴素美奉自然为美,因而成为了生态文明时代审美形态中的标志性的美。B、中国的朴素观最早由老子提出,后来与主要由墨家、儒家等创立的节俭观相结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审美观。C、中国农业社会循导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包含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等。D、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可能改变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的现状,可能解决工业

7、文明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3题)A、“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它们是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B、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大都把朴素当成了最高的美,十分推崇,进入工业社会后,朴素美遭受到了奢华美的排挤。C、当前我们倡导朴素审美观,是对工业社会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低碳绿色生活的选择。D、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指引下,人类与生态要相互尊重,相互容让,消除矛盾,协调发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8、#160;谢家麟:创新是没有终点的旅程 吴月辉2016年2月20日上午8时12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谢家麟的生命停止在这一刻,享年96岁。 2012年,92岁高龄的谢家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当被问及数十年学术生涯中哪件事最值得自豪时,谢家麟笑笑说:“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正是这种什么都不怕的闯劲,曾让年仅35岁的谢家麟名扬美国。1955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全新领域。与此同时,还有斯坦福大学4名教授级的专家也接了同样的工作,作为对手,谢家麟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在可供调遣的人员和资源上,与他们

9、都不在一个量级。因为是医用,这台加速器的要求格外高。“这件事以前没人做过,无例可循。但我觉得这是独当一面、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因此就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回国后,他又带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耗时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了解加速器。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他说:“什么叫做科研工作?做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没有困难,那就用不着科研了。” 1979年,已过花甲的谢家麟再一次“大胆”地投入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研制工作中。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高等加速器的一次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难度非常大。 这一次次因为“大胆”而创造的奇迹,皆源于谢家麟深厚的科学功底和

10、坚持创新的精神。 对于创新,谢家麟终生都在以身作则。80多岁的他还将精力投入到了研究如何将低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小型化的课题上,提出了“创新四部曲”,并最终研制成功。 谢家麟曾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他认为,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跟踪”是必须的,假如不能处于和前人相近的水平,“超过”就无从谈起。然而,谢家麟更强调,要认清“跟踪模仿”与原创性发明是有很大差别的,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原创是人天生的本性”。正是因为有了谢家麟这样的科学家,科研创新之路才永远不会中断,如他的自传书名一般,这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谢家麟还十分重视科学实践当中的动手能力。谢家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所有科技创新活动中

11、,特别是实验领域的创新,要自己能够动手,才能掌握第一手的情况,知道关键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可做适当调整,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他在自传中如此寄语青年人:“要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然后才是在科技领域作出伟大的贡献,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这样,自己才会幸福,别人才会因你的存在而幸福,社会才会因你的知识而更美好。【相关链接】 有人问谢家麟是否后悔当年回国。他的回答是:“不后悔,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回国使我有机会施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祖国建设服务。”他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伟大人物,可以原谅,那是机遇和能力的问题。但不能成为一砖一瓦,那是不可原谅的。

12、因为只要把精力放到一件事上,就不会无作为。”无论是科学大师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4题)A、这篇传记采用倒叙的手法,没有全面叙述谢家麟一生的情况而是截取了他在科技创新路上几个人生片段有侧重地表现其科技贡献与科学精神。B、为了佐证谢家麟在治学观念、研究方法、国际视野、合作胸怀、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大家风范,作者直接引用了谢家麟自己和熟悉他的人的许多原话。C、谢家麟在科学研究生涯中取得一系列奇迹般的成就,与他一直以来的闯劲、自身的深厚科学功底和比较强的科技动手能力有直接的关系。D、到了晚年,谢家麟依然坚持科学研究,

13、因为他要以身作则,以便更好地激励青年科学家们;同时,也是为了发挥余热而多做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5、谢家麟的一生始终围绕着“创新”两个字,他是如何做的?请简要概括。(4分)_6、谢家麟对青年人的寄语,其实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裱画徐马犇(bn)裱画是一门传统手艺,淮城自古多文人墨客,裱画的地儿也多。说是裱画,其实也裱字。 本土出产的画,外地的画,还有那些需要修缮的旧藏,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但后来,有些作坊改成了机裱,手工作坊逐渐没落。 在南门大街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一直坚持手工装裱。 徐家

14、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取经,逐渐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裱画徐的祖上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裱画的程序复杂烦琐,讲究颇多,对裱画师傅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此画

15、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在业内传开,都说裱画徐为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16、。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每年的梅雨季节更严重。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仍坚持对外裱画,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改革开放后,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想起家乡的裱画徐,知道他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裱画徐不从,这些

17、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就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

18、、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B、小说中有几处介绍裱画技术的文字,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很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补充介绍,有利于对裱画徐技术的认识。C、边寿民是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的大画家,裱画徐在给边寿民裱画的同时,也向他学习,于是裱画徐做到了善裱、能画、工篆刻。D、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的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宗旨。E、小说从裱画作为一门传统手艺的传承状况写起,这样既交代了写作背景,也将淮城的裱画行业经营不善与”裱画徐”的善于经营形成对比。8、 “裱画徐”是一

19、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_9、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不是以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在不多的文字里仍能靠伏笔和照应使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_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20、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

21、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5题)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

22、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11、下列对文 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6题)A、古代男子18岁成年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即状元、榜

23、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的称号。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7题)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后来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C

24、、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要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5分)译文:_(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 分)译文:_五、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

25、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1) 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首联交代了梅花迟开的缘由:一是贪睡;二是怕不合时宜。B、颈联解开梅何以呈“桃杏色”之谜:“酒晕”只是表面现象,“寒心”才是不变的。 C、尾联运用了卒章显志的艺术手法,点明了诗歌主题。 D、红梅烂漫开放,冰容雪姿难掩,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E、诗人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6分)_六、背诵积累(5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

26、空1分)(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青年抨击时弊、歌颂革命、蔑视军阀统治者的句子是_,_。 (2)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革命者的无畏精神进行了新的定义: _,_。(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司马迁报任安书 ) 第卷 表达题(共80分)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16、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对应机读卡第8题)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_去搀扶、去问候;一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命运总是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设下障碍,让我们经历种种苦难。如果怀着愉快的心情谈论悲伤的事情,悲伤就会_。作为全球第五大钚储备国,日本将向美国和英国退回330公斤钚。不过外媒指出,日本的姿态只是作秀,因为与其庞大的储量和年产量相比,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