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BB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BB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BB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BB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B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毛泽东思想做了科学概括和全面论述的是(A、王稼祥B、周恩来C、刘少奇D、朱德2. 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3. 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国民革命D、北伐战争4. 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5. 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根源是(A、资产阶

2、级思想B、小资产阶级思想C、封建主义思想D、修正主义思想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A、联合政府B、三三制政权C、共产党一党执政D、国共合作政府7. 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改革是(A、减租减息的政策B、土地没收的政策C、统一战线政策D、消灭富农的政策8. 率先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中国共产党员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周恩来9. 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上主要采取的模式是(A、苏联模式B、东欧模式C、美国模式D、德国模式10. 毛泽东之所以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靠的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11

3、. 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从群众中来B、到群众中去C、群众观点D、群众工作12. 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A、邓子恢B、刘少奇C、陈云D、毛泽东13. 毛泽东提出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4.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A、克服主观主义B、克服骄傲自满情绪C、克服宗派主义D、克服官僚主义15. 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A、思想政治工作B、群众工作C、军事工作D、文化宣传工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毛泽东

4、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包括(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艰苦奋斗E.解放思想2.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革命的B.进步的C.民族的D.科学的E.大众的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地主阶级E.民族资产阶级4.建国初期,在全国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国内主要矛盾是(A.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E.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与社会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5.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A.无产阶级B.

5、农民C.小资产阶级D.中等资产阶级E.开明绅士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有(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委托加工E.公私合营8.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C.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D.十月革命的影响E.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政治关系有(A.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B.党和非党关系C.革命和反革命关系D.中国和外国关系E

6、.是非关系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是(A.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比较严重B.党的理论准备不足C.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D.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E.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新时期应如何构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四、辨析题:(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与时俱进。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我们的发展不够科学,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当前社会矛盾较多,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针对我国提出的,与

7、其他国家毫无关系。五、材料题:(本小题共1题,共10分周恩来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奠基者之一。他在长达26年的总理生涯中,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全面而杰出的贡献。周恩来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是世界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怣地运用于外交实践,树立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独立自主的原则周恩来对1840年以来100多年中国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宰割,不能独立自主的历史刻骨铭心,他深知国家独立来之不易,最懂得维护独立自主的重要。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争取和维护民

8、族独立与国家主权的原则立场上,决不允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多次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在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爱憎分明的立场周恩来在各种场合、活动中,无论是在友好者面前,还是在挑衅面前,在猝不及防的诘难下,总是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清晰的思路、敏捷的反映、准确的语言,自如的应

9、对各种情况。对任何挑衅,都给以恰当回击。对财大气粗、霸气十足的美国政府以理抗争,从抗美援朝到尼克松访华,从关系紧张到关系缓和,一直是坚持原则,把独立自主放在首位。在对苏关系中,即使是在中苏友好时期也保持了自己的独立自主立场,在苏联大搞大国沙文主义,搞老子党时,更是针锋相对,坚持独立自主,敢于面对面斗争。求同存异的方针如何同各国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国间的差异,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课题。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正确的途径,从而形成了中国外交的另一特色。“求同存异”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主张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和平的积极态度和建设性立场。这一

10、立场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发挥着巨大作用。平等待人的胸怀周恩来坚持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立场,这种在国际交往中平等待人的态度,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中国人民曾经饱受外来压迫的苦难,我们珍惜自己的独立和主权,也深深懂得应当尊重别人的独立和主权。这就是中国坚持平等待人的外交风格的深厚理论基础。实事求是的精神外交活动的严肃性,不仅要求我们要说话算数,而且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处理问题。周恩来是实事求是办外交的模范。一旦他发现违背我国外交政策的事情时,他一定立即采取措施坚决予以纠正或补救,必要时还亲自向对方表示歉意,或公开对我们的有关人员提出批评,力求挽回对外的不良影响,

11、维护我国对外政策的严肃性。广交朋友的态度周恩来最善于打破各种隔阂,广泛结交朋友。他认为只有友好往来,才能增进友谊。他还把广泛结交朋友当做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把来访的各界外宾称为“送上门的老师”。周恩来的外交风格就是中国的外交风格。国际舆论盛赞周恩来的高尚品质,同时指出,世界主要是通过周恩来的形象认识了中国。周恩来创造性的外交实践,就是中国外交学的一部辉煌巨著。(许怀熔:周恩来所树立的新中国外交风格,周恩来百周年纪念论文集案例讨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谈谈周恩来的外交风格。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

12、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和现实意义。2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15 CCAAB BAAAA CCBAA二、110 ABC CDE BCE AB ABCDE AB ABCDE BCDE ABCDE ABC三、简答题1、答: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尽快恢复“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2、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

13、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 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3、答: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

14、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 要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理 论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四、辨析题 1、答:本题错误。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2)与时俱进是贯彻实事求是的要求,并 非实事求是路线本身。 2、答:本题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 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 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五、材料

15、题 1、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 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 “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 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 成为规范国际关系 的重要准则。 2、答: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含着如下基本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 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

16、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 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答:外国政治家和学者一致地对周恩来的外交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威尔逊这样写道: 周恩来的风度、 品格和气质形成的独特魅力对见过他的人产生了感染力和吸引力。 他富于同 情心,理解他人,善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这一切结合起来,是使其成为世界外交舞 台上重要人物的基础。首先,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体现了文明古国政治家的君子气质,如友 好、正直、谦逊、耐心、优雅,体谅他

17、人和讲求信用等,给各国政治家、外交家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尼克松这样写道:周恩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不给人优柔寡断、出尔反尔的印象。他 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 “他通过他优雅的举止和挺立而又轻松的姿态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稳 健。他忠实地保持着个人关系和政治上从不撕破脸皮的中国老规矩。周的外表给人以待 人热情、非常坦率、极其沉重而又十分真挚的印象。 ”基辛格还强调了周恩来对人的体贴与 关怀。 威尔逊称周恩来是“少有的正直的人” 。海伦斯诺认为, 周恩来宽宏大度、教养良好、 明智而坦率,所以在他任总理的活跃时期东西方关系解冻是毫不奇怪的。在另一方面,周恩 来的风格还表现了他在革命生涯中锻炼出来的非凡的政治家

18、素质,如敏锐、冷静、坚韧、惊 人的记忆力和高超的谈判艺术。沃洛霍娃认为,这些特点使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具有“神授 般的能力” :说服能力、旺盛的精力、紧张时超人的自制力、从不同渠道搜集消息的卓越的 心理能力、洞察力、令人信服、合情合理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使自己与社会准则协调的 能力等等。尼克松和基辛格还用“冰冠下的火山”表达了对周恩来的敬重与折服。国外学者 还多方面研究了周恩来的外交风格。沃洛霍娃总结了四条周恩来在外交实践中的风格特点: 1、通过大众媒介和大量的“非正式渠道”创造舆论和心理传播条件;2、为谈判作精心细致 的准备;3、利用过去的经验,力求求同存异;4、公报文字措词谨慎以有利于将来。 六、论述题 1 、 答: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 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明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惟一正确的道路。 第二,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第三, 丰富和发展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