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80分)3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A农田水利法B募役法C市易法D青苗法7、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主要职责是 A、负责市场税收 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 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 安石变法中的 A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C农田水
2、利法 D募役法9、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是: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设军器监12、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 B C D 1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政府的
3、财政收入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B C D 14、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16、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经义 时务策 律令 断案 A B C D 17、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最大不同是 A、是否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 B、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 D、是否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19、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
4、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20、纵观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成败的两种结局,可以得到的认识有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到保留和维持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材料一 (范仲淹) 国家专以词赋取士,
5、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 (苏轼) 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
6、通考卷三十一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8分)(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8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80分)15 610 1115 1620 二、非选择题 (20分)21、(1)(2)(3)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
7、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
8、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
9、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10、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
11、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10(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材料二 宋人邵伯温在问臣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安,尽
12、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请回答:(1)材料一中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进行了评价。你如何看待张之洞的评价?(3分) (2)材料二中邵伯温所说有两处不符合史实,请写出这两处并说明你的理由。(4分) (3)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肯定王安石变法?(2分) 解析:第(1)问看清题目要求,不是回答张之洞的评价,而是要学生对张之洞的评价发表看法,主要从是否客观公正的角度回答。第(2)问实际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与评价;找到“不实之处”后,回答的理由要充分(全面)、具体(以史实为据)。第(3)问应把王安石变法放
13、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剖析,总结出超越时代和阶级,即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的东西。答案:(1)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3分)(2)“尽变更祖宗法度”(1分):王安石变法只是在理财、强兵、选拔人才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没有在政治方面(吏治)进行改革。(1分)“以至今日之祸” (1分):靖康之变并非祸自王安石变法,而是北宋统治集团反对变法、腐败无能的结果。(1分) (3)限制统治集团特权、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为国为民勇于担责;“三不畏”的变革精神。(2分,任答两点即可)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
14、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曰:“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引自苏辙传材料二 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引自宋史·食货材料三 司马光曰:“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
15、,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引自宋史·司马光传 请回答:(1)围绕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三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相似?提出的理由有什么不同?(4分)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下面是两位学生的观点: 学生甲:青苗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学生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你同意谁的观点?试述你的理由。(2分) (3)在古代农耕文明时代,小农经济一直是历代统治的基础。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发展和巩固小农经济分别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6分) 解析:第(1)既可根据材料概括,也可据司马光得出,因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题目问的是三则材料观点有何相似,因此司马光的观点即是材料二、三的观点。第(2)问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说明理由。第(3)问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要从三次变法措施中选择与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巩固有关的措施。答案:(1)都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立场上,反对青苗法。(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钢打孔施工方案(3篇)
- 施工方案自己写吗(3篇)
- 瑞安活动策划方案价格优化(3篇)
- 留守儿童踏春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浙江电缆施工方案(3篇)
- 消防春节宣传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影像解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考点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有趣的儿歌教学课件
- 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 基于保护创始人股东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 郑州外国语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 人力资源员工旅游活动方案
- 外贸报价单英文模板excel报价单表格模板
- 夜间专项施工专项方案
- 糖尿病足病历讨论
- GB/T 20028-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应用阿累尼乌斯图推算寿命和最高使用温度
- GB/T 13008-2010混流泵、轴流泵技术条件
- GA/T 1499-2018卷帘门安全性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