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光的复习提纲_第1页
初二物理声、光的复习提纲_第2页
初二物理声、光的复习提纲_第3页
初二物理声、光的复习提纲_第4页
初二物理声、光的复习提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物理声、光的复习提纲初二物理声、光的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 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 源。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在桌上撒些碎纸屑,敲打桌子时纸屑会跳动。说明桌子发声 时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能在液体中 传播的事实:水中的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声能在液 体中传播的实验:在水槽中盛入适量的水,两只手分别拿两块 石头在水中相互撞击,我们可以听到撞击声。3.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速的大小等于声 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

2、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 V固 > V 液 > V 气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是 340m/s 合 1224km/h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 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 0 29s(当时空气 1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 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 S 以上,人耳能把回 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当时空气 15)。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 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 0.1 S ,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

3、起使原声加强。测距离: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 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 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 ,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则发声点距物体 S= vt 。测声速的方法:站在高大建筑物远处,大喊一声。记下 喊话到听到回声的时间 t ,测出喊话人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s。即可算出空气中的声速 v, v=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 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 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不能治愈,

4、后者可以治愈。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 ( 传导性 耳聋) ,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 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 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物体在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是Hz。声音可分为 次声、可闻声、超声。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

5、之间。次声:频率低于 20Hz。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 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 2020000Hz 之间,在人耳 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低于 20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 内。)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长笛、箫 等乐器,吹奏时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倒开水时听到声音的大小, 与热水瓶内的空气柱有关。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 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振动越大声音越响。根 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的响度与

6、物体(发声体)的振幅有 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 小声音的发散。例如,医生的听诊器。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 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 响度大。4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 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 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 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 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

7、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 dB)来划分声音等级;分贝计量的是声 音的响度。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 超过 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 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午要午休时,邻居 家里大音量播放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变成噪声。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 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 b判断雷声有多远。 c 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回声定 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 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

8、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 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 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 它不是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 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日食月食的形成射击时瞄准目标。小孔成像。(小孔成倒立的实 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影子的形成。(光在传 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的区域 即影子。) 排纵队看齐。 木匠检查木条刨得直不直

9、。4. 光速: 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 =3×108m/s = 3 ×105k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3 。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一般情况下, v 气v 液v 固。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 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 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即: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我

10、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因为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分为两种情况:( 1 )物体本身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直接 射入我们的眼睛;( 2)物体本身不发光,是由于物体表面反 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 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 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四面八方。条 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 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 把桌子放在教 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 漫反射。 ) 镜

11、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利与弊。 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 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 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即:像、 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 与镜面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 点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2. 球面镜: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凸面

12、镜。凸面镜性 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 像。)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扩大视野。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凹面镜。凹面镜对 光线起会聚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凹面 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牙医内窥镜是平面 镜;五官科医生的额镜是凹面镜。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 蜡烛进行实验。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 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选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的目的 是:平板玻璃是半透明的,便于看到蜡烛的像。四、光的 ' 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发生偏

13、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 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 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 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 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密度越小,光线在里面与法线 的夹角越大。空气密度最小,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 气体液体 固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传播方 向不变 ( 折射角 =入射角 =0 度) 。3光路可逆: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 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 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高。池水看起来比

14、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 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 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五、光的色散 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 , 被分解成七种色光 的现象,叫做色散。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2. 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玻璃上 , 只透过红光 , 吸收其它颜色的 光;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纸板上只反射红光 , 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 一束太阳光照在蓝玻璃上 , 只透过蓝光 , 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 束太阳光照在蓝纸板上只反射蓝光 , 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 这说明 :

15、 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 , 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 , 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 也就是说: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 物体通过 什么色光 , 它就是什么颜色 )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 的色光决定的 .( 物体反射什么颜色 , 它就是什么颜色 )3.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绿光 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绿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绿色; 照在红纸上,红纸呈黑色。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是因为白光 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如 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 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 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六、看不见的光 光谱:把七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 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红外线:在光谱中的红光以外存在 , 人眼不能看见。红 外线热作用强 , 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 可以用来烘烤、遥控、拍照 等。红外线辐射到物体上,可使被照的物体发热; 一般物体 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