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doc_第1页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doc_第2页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doc_第3页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doc_第4页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五脏主治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是由心、肝、肺、脾、肾五大功 能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气血阴阳,是提供这五大功能 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五脏的治疗,一是 必须理解五脏的常态和病变;二是必须理解气血阴阳,以及 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情之五志和五脏之间的相关联系。对于上述的相关问题,内经“宣明五气篇”已经讲得很明了, 再经过难经的补充使之完整化,后来历代名医都有所发挥。现代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更是把这些 基础上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再通过白话文的讲解,形 成一本相对独立的教材。治病要用到中药,学中药必要理解地之五味和五脏的关系,内经“酸入肝、辛入肺、

2、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另 外,内经针对五脏为病的用药治疗法则也进行了讲解。后 来张元素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五脏补泻主治例”把上述 的治疗法则进行了具体化,张元素的学生李东垣又在原来的基 础上进行了些补充,使之完善。这些治疗法则,可以说是五脏 论治的总纲,如果这个基础法则不掌握,还是机械的去套学什 么药治什么病,学中医一辈子,也是一个庸医。五脏所欲 欲是想要、需要、希望的意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耍,急食咸以耍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 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肝主疏

3、泄,辛药主行、主发散,所以肝以发散为补。肝为风 脏,所以风药是辛味,也就是说一切风药都可以疏肝,因为 肝主升发,风药有升发之性,所以可以疏肝,比如麻黄、生 姜、柴胡、苏叶等都可以疏肝散邪。肝主疏泄,调节一身之 气机,所以理气药是辛味能散能行。肝藏血,所以活血药也 是辛味,也能散能行;酸药主收敛,所以对于肝来说,酸反 而是泄。但从临床上来说,肝阴血是肝疏泄的物质基础,没 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肝是不能进行有效的疏泄的,所以真正 要养肝,还是在于收敛肝的阴血,而不是辛药的发散。临床 上很多医生治病片面的疏肝,疏肝药都有耗伤肝阴血的副作 用,肝的阴血耗伤严重,反而起疏病越重的。所以神农本 草经疏提出了治

4、肝在于敛养,这种理解是正确的。心欲耍,耍,应理解为软的意思,也就是说心气急、心悸严 重,要用用咸寒一类的药来镇心,比如生牡蛎等药。因为心火要下潜于肾,才能达到心肾相交,肾阳才能足,肾阳足 了,才能让津液气化上承于心,心才能得养,所以说咸补心。心 主血脉,血脉要通畅,得有阴营的一方面,也要有气阳的一方面。但补阴血之药,大多对血脉的畅行不利,而补药多甘, 所以会说甘是泄心。但心的阴血不足了,还得以甘药来补养, 比如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就是重用甘药来补心之阴血。 甘入脾,血之生成,脾的运化(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至关重要,所以也要用到甘药,为什么对于心体受损的心脏病, 治疗得以“四君子汤”为核心来

5、治疗,也就是为了促进脾肾的 消化吸收功能,心体才能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补养。脾欲缓,缓是舒缓舒服的意思。脾虚则运化无力而使中焦痞满,脾虚不能散精,升阳不能达于四肢,所以肢体困重无 力,人就不舒缓,治脾虚之药必是甘药,所以说食甘以缓之, 以甘补之。临床上常见医生治疗消化不良的,都是用一些消导药(比如山楂、神曲等助消化药),要知道用助消化药来促进 消化,这是治疗食积的实证而已,是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消法, 对正气都是有损的。这种以消导药为主来治疗痞证,对于一时 的食积可以,但对于脾虚不运化的情况,只会更加耗伤人的元气,让人越治越损。所以对脾实的情况,还加了 “以苦 泻之”,临床上用于消化不良的食积上来看

6、,主要是大黄、厚朴等药来苦泄。另外脾主运化一身之水湿,气虚则无力运 化水湿,内湿重,也要以苦药来燥湿,所以先贤会说白术是 健脾圣药,白术主要作用无非也是取其苦燥去脾湿而已。把 脾湿泄了,脾也就健运了。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肺主一身之 气,对水液的代谢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所以说肺是水之上 源。从肺对水液的代谢上来看,主要是肺的宣肃功能正常达到 这作用。肺气宣发,则一身的乱孔张开,汗液外排,通过排汗 的方式去除体内多余的体液。比如人受寒后,毛孔闭了汗(热)不能出来,内体寒湿重,就会出现伤寒论中的麻黄 汤症,所以治疗上用麻黄和桂枝的辛来宣发肺气,这辛的泻, 主要是针对肺宣的一方面

7、而定,也就是说辛味的风药可以促进 肺的宣。用风药治疗感冒,无非也就是通过辛散的风药促进肺 气的宣发,毛孔开泻了,汗外出而去病邪。如果说汗出太过, 主要也是因为肺的宣发太过的原因,针对这种汗出太过的夏 天,所以孙思邈创了 “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组 成),用人参的甘补气固肺,五味子的酸收敛肺气。中医治疗 肺病的宣肃,也就是通过药味的酸收和辛散来进行,肺气宣不 足则加用辛药,肺气宣太过,则用酸药来收。酸以收敛,所以 说补肺,辛以宣散,所以说泻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对于以苦药 补肾,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对坚的意思也总是以某药来论 坚,而没有从医理上来说明,特别是朱丹溪说

8、到到黄柏坚肾 后,后世的医家就是一直觉得黄柏是一个坚肾药,但黄柏是 怎样达到坚肾的目的,大多无言。我们从肾的生理上来说, 肾主水,是一身水湿气化的根本,湿重则肾中的元阳不能发 挥正常的生理作用。治疗水湿得用苦药来燥湿,湿去而肾的 功能得正常的发挥,所以说苦补肾、坚肾。朱丹溪用黄柏来 坚肾是针对肾有湿热的情况,用黄柏来燥湿去热而已。我们 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肾着汤(”炙甘草、炮干姜、茯 苓、白术组成)和“泽泻汤”(泽泻、白术组成)两方来看,就 是两个治疗湿阻的处方。肾着汤是一个温中化湿的药方,主要是针对阳虚湿阻的病情而定,泽泻汤是一个针对湿热的情况 而定。这两个方都是用到了白术来苦燥去湿而让肾安

9、,所以 临床上不是说黄柏是坚肾的特定药,丹溪只是吃透了金匮 要略和内经的精神,根据临床的需要而选择黄柏来去 肾中湿热因为丹溪的名气太大了,世人不善于学习,所以盲 目的根风,才会弄出一个黄柏是坚肾的特定药来。说到以咸 泻肾,主要是针对肾中内存元阳而说。人一身的阳气得潜于 肾才能用,不能潜则阳气上扰而见虚阳上亢的病情出来,咸 药入肾,用来镇潜肾中元阳,所以这里的咸指的是咸寒之意。 虚阳上浮,用生牡蛎等咸寒的药来镇潜浮阳,虚阳得潜,所 以说成是泻了。纯印。七星灸(565937953) 20:05:02五脏所苦苦,是苦困之意。也可理解为疾病、痛苦。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心苦缓,

10、急食酸以收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肺苦气上,急食苦 以泄之。肝苦急,急为急躁之意,比如人的情绪急躁(肝主疏泄,人 的情绪是由肝来调节的),可吃甘寒的食物,比如梨子、百 合等,可让人的情绪和缓下来。肝主疏泄,另外还有调节一 身气机的作用,脾的运化,就是必要有肝的正常疏泄才能行, 如果说肝气急,脾为之运化太过(比如很多糖尿病就是因为 肝的疏泄太过造成),脾为之受损,所以要吃甘药来补脾。 脾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健运了,气血才能足,血 足肝才能得养,所以要吃甘药来舒缓肝气。脾主运化一身之水湿,湿重则困脾,去湿则吃苦药来燥湿, 所以健脾时必要用到苍术、白术,就是取其苦燥去湿而使脾 得健运。心苦

11、缓,这缓应理解为涣散之意。喜为心之志,过喜则心气涣 散。心气涣散则心的阴血随之而耗损。酸味主收敛,所以对于心 气涣散的病人得吃酸味以收敛心阴。比如失眠的病人,就是心气 涣散太过。金匮要略的“酸枣仁汤”(枣仁.h IargelF"_blank" ClaSS="relatedk'z> 酸枣仁、茯苓、知母、川 茸、甘草组成)熬制而成,就是用酸枣仁的酸来收敛心阴,再加 用清热行血药,达到养血安神和清热除烦等之功效。肾苦燥,急 食辛以润之。肾阴为一身之元阴,耗伤肾阴,无非以肝郁化火为最,辛能行能散,所以散解郁结的肝气,必 用辛药。肝郁得解,则不再耗伤肾阴,所以

12、反说是润肾之燥。这种用辛药来润肾燥的原理, 和“承气汤”的急下存阴一样的, 是去病之源,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说辛药能润养肾,如 果真的肾阴亏虚,还得大补肾阴,见肝郁再在养阴的基础上 来疏肝。比如续名医类案的“一贯煎”沙参.htmrIargetF"_bbnk" CIaSS=% Jatedk'z> 北沙参、麦冬、地黄、杞 子四药来大养肾阴以治本,川楝、当归辛散解郁来治标。高鼓 峰则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为治,称为“水中疏木”,也是取柴 胡的辛散解郁,让六味地黄汤能更好的达到补肾养阴的效果。肺苦气上,急食苦以泄之。肺病最常见的就是哮喘和咳嗽, 都是气机不能肃降为见症。

13、苦药能燥,但苦寒的则能泻,所 以治疗肺气上逆的咳嗽、哮喘,都是以尊苗子、杏仁 .htm ta Iget=zIblank" class= "re Ja tedlhk,>苦杏仁等药来降气泄肺Z实邪。五脏加损这是难经补充内经的内容。难经第十四难说“损 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 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 法也。”“虚则补之”是历代医家论治虚损病必宗之法,但补不是机械 的针对某药入某脏机械的选择几味药来拼凑治疗,而是必要根 据五脏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本脏的物质和功两方面的关 系进行有机的分析,再来取舍用药。比如肝损,

14、治疗的大法是“损其肝者,缓其中”。肝主疏泄, 体阴而阳用,性喜条达,苦急而喜舒缓。根据内经“肝苦 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和散之”,养肝得以甘寒 阴柔的药来舒缓肝急为治本之道,但片面的柔养,肝气则为 之不疏,所以有必要进行疏肝,让肝的物质和功能两方面都 正常,肝才能为用。比如冶肝阴不足的一贯煎,就以沙参、 生地黄、麦冬、枸杞子等甘寒滋养药来柔养肝而缓急.少佐 川楝子和当归之辛散,让肝的疏泄生理机能正常发挥。比如肾损,治疗是“损其肾者,益其精”。肾主封藏,内寓元 阴元阳,其生理机能的运动趋势有两方面,一是向上蒸腾气 化,以温煦濡养诸脏;二是向下渗利,但向个得有肾阴的物质 基础以供肾阳的

15、气化,水湿的下渗又得有肾阳的温煦才能气化 开,体现出了阴阳互根的主要性。所以治肾损,除滋补肾中精 气外,同时也要恢复肾的蒸腾气化渗利的生理功能。如治金 匮要略中的“崔氏肾气丸”,地黄、山萸肉、山药以固肾, 促进肾的封藏之力,以补肾之损;加用茯苓、泽泻以促下渗之 力;附子、肉桂温肾阳,以助肾蒸腾气化,让津液上承以养它 脏和渗下;肾虚则行血不畅,行血不畅则易化热而产生伏热, 所以用丹皮凉血行血去伏热。恢复肾的基本生理功能,这才是 真正的治损。五味入五脏,五脏要平衡身体才能健康,五味有偏则增气太 过也一样会生病,所以平时饮食上五味要平衡。对于五味致 病方面,内经讲到“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咸走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