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案例浅谈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案例浅谈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案例浅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实的契合点新课标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案例浅谈中国古代科技一课的教学我们过去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学生对科技成就按照时间、领域、人物、成就的分法把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记忆一番能应付过考试即可,但新形势、新要求不允许我们作如此简单的处理,另外,作为学生,对单纯枯燥的知识记忆也是“深恶痛绝”,如何提升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兴趣,突破旧有教学方式的瓶颈,是我们在处理这一课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顾颉刚先生曾言:“凡是眼前所见的东西都是慢慢儿地积起来的,不实在古代已尽有,也不是到了现在刚有。”这给我很大启发。我何不从现实入手,去寻找古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处理本课时以“古代科技与

2、现代生活”为话题,就天文、数学、农学、医学、四大发明几个方面给学生分组,让学生在掌握古代科技成就的前提下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古代科技的影子,看一看古代科技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古代科技的贡献。我设计了“三看古代科技”的教学环节:一看古代科技:了解成就再看古代科技:现实影响三看古代科技:反思不足下面仅就其中“医学”方面谈谈具体做法:中国古代医学植根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是在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的指导之下产生的,自成体系而且迥异于西方的近代医学。近代以来,在西方自然科学的冲击下,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做中西医的“调和”工作,但结果不甚理想。中西医的理论截然不同,前者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综合、思辨、形象思

3、维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后者则是建立在西方逻辑分析推理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时常出现“头痛医脚”的现象,见效极慢;西医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讲究“时效性”。二者理论基础不同,施治过程中的效果也是大相径庭。所以现在中医的处境并不乐观,甚至有极端者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主张取消中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医在治病养生方面的确有非常突出的成就,所以中西医之间的争论虽然不断,中医的现状不乐观,但它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在进行这一部分的设计时,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中国古代医学家的事迹、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中西医争论之类的材料,之后由学生自己做初步的筛选和综合拿到课堂上展

4、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材料根据既定教学目标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课下搜集,学生展示了李时珍编本草纲目、孙思邈著述千金方等历史事迹的相关材料,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都起到重要作用。关于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疗效问题:学生举了很多中医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典型案例,由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或家人的经历提到了中医在治病养生方面的独特疗效,还有学生向大家推荐了央视的中华医药栏目我简单介绍了中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说”、四诊法特别是“号脉”的治疗方式(很神奇,学生也很感兴趣。仨手指头就能看病

5、,而不用X光、CT、B超、化验等一系列的检查方式,学生在惊叹之余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医学家的智慧)等内容。学生在惊叹于中医独特的理论和疗效之余我又让学生展示了有关中西医争论的相关材料包括: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关于中医是“伪科学”应予取缔的言论、中国神息针灸作者“和反对中医者聊天”等相关的内容。这种中西医之间的争论至今还是绵延不绝,那么二者之间的争论本质上何在?我们对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在于:中西医之争,其实质在于中西方文明之争,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之间传统与现代的争论。进而让学生思考:在西方工业文明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从农耕文明中走出的包括中医在内的诸种成更应该

6、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发扬光大才能继续生存?这样,以中西医之争为切入点来讨论中西方文明在今天的冲突,思考解决的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由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个思考题可作为课后的作业完成。关于我们的“态度”问题,我同学生在客观分析了中西医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拿来主义”。通过这样的分析培养学生客观、辩证得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以此为切口让学生去客观看待当前的“中西文化”之争。以上,是本人在设计古代医学方面的一点想法和做法。纵观整节课,我总的设计思路就是在立足教材内容(“一看”)的基础上,发掘古代科技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再看):比如天文历法与我们当前的“农历”、“节气”、“

7、节日”之间的关系;古代数学中“十进制”、“勾三股四弦五”、九章算术中的“极限”思想与今天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农学著作中的内容与今天农村耕作方式之间的联系;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古代科技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与当前社会有着紧密关系的。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来近代以前的很长历史时期内,我国的科技成就一直是世界领先的,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特别旺盛的生命力的民族。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我们回过头来看古代科技(三看)成就时不难发现:我们虽然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却没有对这方面的专业研究著作;我们虽然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却没上升到“勾股定理”的理论高度;我们虽然在中医药方面自成体系取得了巨大突破却很难自圆其说,在当前工业文明大行其道的形势下中医岌岌可危这些说明了什么?通过上述设问,让学生明确我国古代的传统科技虽然成就辉煌但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没有系统的理论出现只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因而算不上严谨的近代科学。这也就说明了中国科技要想真正领先于世界除了要善于学习外来经验技术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