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有18条定律、2条定理1万有引力定律B2胡克定律B3滑动摩擦定律B4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B 牛顿第三定律B 动量守恒定律B8机械能守恒定律B9能的转化守恒定律.10电荷守恒定律、11真空中的库仑定律12欧姆定律13电阻定律B)电学1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B1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6楞次定律B,17反射定律18折射定律B定理:动量定理B动能定理B做功跟动能改变的关系1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2弹力:F= Kx3滑动摩擦力:F滑=州LVPA /* B B4静
2、摩擦力: O4静fm(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5浮力:F浮=fgV排6压力:F= PS =四hs一一m1m 27万有引力:F ? =G2r8库仑力:F=Kq12=(真空中、点电荷) r9 电场力:F t=q E =q d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BIL (B)方向:左手定则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BqV (B JV) 方向:左手定则12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 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13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5种基本运动模型1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态问题);2匀变速直、曲线运动(以下均
3、为非平衡态问题);3类平抛运动;4匀速圆周运动;5振动。受力分析入手 (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 (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n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匀速直线运动F 合=0 a=0 V 。,0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
4、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的方向关系)但F合=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出。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IV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
5、动能要知参照物;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不表示加减速; 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 (可判断电势的高低)二 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向 = 其做功情 里一电势能的变化情况V。知识分类举要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22F= F1 F2 2F1F2COSu合力的方向与Fi成口角:tg :=F2 sin
6、 fF1F2 cos1Fi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i- F2 | F|Fi +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ZF=0或 Fx=0ZFy=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 形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三力平衡:F3=F1 +F2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PN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
7、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Gb、曲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 及正压力N无关.(2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M f静三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伊、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J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就象其它力不当物体受到几个力
8、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这叫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相互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速度和加速度, 在各个方向上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VI.几种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基本公式(规律):=Vo + a t S = v及几个重要推论:(1)推论:V2 V)2 = 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
9、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0 Vt =s(若为匀变速运动)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s/222VoVt2Vt/ 2 =V=V0Vt / A 1 SN = VN Vs/22T22VoVt2x = vtVo+VtV 2匀速:V/2 =V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M/2 M/2(4) Vt = Vo + at,1 , x = Vot 十一at2v; v; = 2ax(5) S第t秒=St-S(t-1)= (v o t + la t 2) Vo(t1) 2(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在1s末、2s末、3s末ns末
10、的速度比为 1 : 2: 3在1s 、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22: 32+ 1a (t 1)2= V2o + a (t -)2. n;n2;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 5(2n-1);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d21): J3J2)(布 -Jn -1)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i : J2 : 73Vn.(先考虑减速至停的时间).“刹车陷井”(6)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规律:(7)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频闪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此方法称留迹法。初速无论
11、是否为零,只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就具有下面两个很重要的特点: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 2 (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运动的依据)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运用V可快速求位移)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O3 s = aT 2求的方法VN=V=s = SN 1 . Snt 2TVo VtVt/2 = V 平=-2sn 1sn2T求 a 方法: AS =aT2 SN 书一 Sn=3aT2Sm一S1=(m-n)aT2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利用“逐差法”求 a: a =S4s5s6 - SiS2S39T2利用v-t图象求
12、a:求出A、B、C、D 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注意: 点a.距离b.打点计时器打的点还是人为选取的计数点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纸带上选定的各点分别对应的米尺上的刻度值期。周期c.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即区分打点周期和记数周d.注意单位。一般为 cm试通过计算推导出的刹车距离 S的表达式:说明公路旁书写“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 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原理。解:(1)、设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的位移大小为Si ;刹车后汽车做
13、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为S1 = v0 t0F + Mm ga 二.mm2v0 =2 as 2js = s1 +s2由以上四式可得出:S2,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S =Vto2Vo2(F %)m超载(即m增大),车的惯性大,由 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会增 长,遇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刹车、停车,危险性就会增加;同理超速(Vo增大)、酒后驾车(to变长)也会使刹车距离就越长,容易发生事故;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
14、始点 Q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A R C D。(或相邻两计数 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i、S2、S3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Vc =S2 +S3 (其中记数周期:T=5X0.02s=0.1s )2T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a 1 一s2T2雨天道路较滑,动摩擦因数 N将减小,由 五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越长,汽车较难停下来。因此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公路上行车安全,在公路旁设置“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 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警示牌是非常有必要的。思维方法篇1.平均速度的求解及其方法应用用定义式:v =竺 普
15、遍适用于各种运动; v=V0 *Vt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t22 .巧选参考系求解运动学问题3 .追及和相遇或避免碰撞的问题的求解方法: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1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2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关键:在于掌握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及相对速度的特殊关系。基本思路:分别对两个物体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方程,找出时间、速度、位移的关系。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追及条件:追者和被追者v相等是能否追上、两者间的距离有极值、能否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讨论:1 .匀减速运动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
16、者v相等时,S追S祓追永远追不上,但此时两者的距离有最小值若S追S祓追、V追=V祓追恰好追上,也是恰好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S追=S祓追若位移相等时,V6V被追则还有一次被追上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有一个极大值2 .初速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同向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的间距位移相等时即被追上3 .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同向转动:COAtA=COBt B+n2无;反向转动:0t A+COBt B=2无4 .利用运动的对称性解题5 .逆向思维法解题6 .应用运动学图象解题7 .用比例法解题8 .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段时间中时刻的即时速度连续相等时
17、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一个恒量位移=平均速度X时间解题常规方法:公式法(包括数学推导,人图象法一比例法极值法一逆向.转变法.3 .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分过程: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 V。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最大高度:H = VJ(2)上升的时间:t= Vo(3)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 Vo2ggg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1222(6)匀变速运动适用全过程 S = V o t - - g t ; V t = V o-g t ; V t - V
18、O = - 2gS (S、V的正、负号2的理解)4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号=2,R =苏=2.f R 角速度:0=8 =2 =2nf t Tt T22V 4 44 . _2 2向心加速度:a = 一 = . R = - R = 4- f R= vRT2向心力:F= ma = m2V二mR4二2R= m-2-T2R = m4二2 n2 R追及(相遇)相距最近的问题:同向转动:At A=)Bt B+n2无;反向转动:0At A+Bt B=2无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氢原子核
19、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5 .平抛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1)运动特点:a、只受重力;b、初速度与重力垂直.尽管其速度大小和方向时刻在改变,但其运动 的加速度却恒为重力加速度 g,因而平抛运动是一个匀变速曲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2)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等时性.(3)平抛运动的规律:证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此时沿抛出方向水平总位移的中点。证:平抛运动示意如图 设
20、初速度为V0,某时刻运动到A点,位置坐标为(x,y ),所用时间为t.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P ,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水平轴的交点为x,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a .以物体的出发点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 依平抛规律有:速度:/Vx= Voy M=gtv=W+v2 tanP = - =- = LVx Vo x -x位移:S x= Vot1.2I s = ; s2 + s2tana = =闻-=1-gtxVot2 Vo由得:tan : =-tan :2即y = 1 y ,x 2 (x - x )所以: x =1x2式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此时沿抛出方向
21、水总位移的中点“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物体从顶点开始无初速地沿不同弦滑到圆周上所用时间都相等。一质点自倾角为 a的斜面上方定点 O沿光滑斜槽OP从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为了使质点在最短时间内从 O点到达斜面,则斜槽与竖直方面的夹角P等于多少?7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是矢量式)或者Fx = m a xFy = m ay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若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
22、轨迹可以是直线, 也可以是曲线.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力与速度同向或反向,可以进一步判定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外力 仅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物体受到一个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周期性外力作用时,物体做机械振动.表1给出了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的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表1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的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力的特征运动学特征运勖形式典型运动合如F与町的夹盖加速度速度为零为零保持不变平衡状态静止或为速直线运
23、动恒 力01恒定方向不变增加为速直线运勖包加速直线运动180 s恒定方向不变瀛少匀瀛速直线运动90 s恒定方向改变增加匀变速曲靖运动平抛运动任意恒定大小,方向都受斜抛运动变力大小不变-方 向与V垂直大小不变, 方向改变大小不变, 方向改变变速曲妹运动匀速周周运动F=kx,工为位移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4t变速直线运动弹簧携子变速曲线运动单摆综上所述:判断一个物体做什么运动, 一看受什么样的力,二看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的关系.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从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角度,进一步讨论运动规律.8 .万有引力及应用:与牛二及运动学公式F心=F万(类似原子模型)1思路和方法:卫星或天体的
24、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c 八二 Mm2 公式:G-=ma, r2 v 乂 an=r2=0r=T r则v= GMIGM0三GM3求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密度pMm 2由 G =m;.-? rr=m(2)2r =M=GT23F;恒量,轨道上正常转:地面附近:3 二 r3二(当r=R即近地卫星绕中心天体运行时)= p =GR3T23 二GT2GT2产h、3 (卞)n r 3) S球面=4n r2 s= nr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进辐射 )s球寇=2冗Rh 3Mmv2一 24二 22 2 cF 引=6= F 心= ma 心=m = mo R= m R = m4n n R r2RT2M Mm2v2G
25、 = mg = GM=gR (黄金代换式)mg = m= v = g gR =v 第宇宙=7.9km/sR2R题目中常隐含:(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这时可能要用到上式与其它方程联立来求解。轨道上正常转:c MmV2GMG 9 = m = v =.:r2 RV r【讨论】(v或E)与r关系,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时,v第-宇宙=7.9km/s (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T 最小=84.8min=1.4h沿圆轨道运动的卫星的几个结论:v=T=2%WGM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最大的运行速度 =v第一宇宙 =7.9km/s (最小的发射速度);T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26、最小=84.8min=1.4h同步卫星几个一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轨道为赤道平面T=24h=86400s,(南北极仍有盲区)离地高h=3.56 x 104km(为地球半径的 5.6倍)V同v=3.08km/s V第一宇宙=7.9km/s0=150/h (地理上时区)a=0.23m/s 2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变轨速度的区别卫星的能量:r增二v减小(Ek减小F2 m im N iNz(为什么)N5对6=mF(m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第i2对i3的作用力Ni2对i3=(n-i2)m匚F Fnm 2.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一 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研究物体重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3且经常出
27、现临界状态。(圆周运动实例)火车转弯汽车过拱桥、凹桥3 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 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竖万有引力一一卫星的运动、库仑力一一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一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重 力与弹力的合力锥摆、(关健要搞清楚向心力怎样提供的)(i)火车转弯:设火车弯道处内外轨高度差为 h,内外轨间距L,转弯半径Ro由于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F合提供向心力。2 hVo由 F合二mgtan9
28、之mgsinO =mg( =mR得Vo =,即(V。为转弯时规定速度)V) F gtanMRLf合 +N=m(是内外轨对火车都无摩擦力的临界条件)V2当火车行驶速率 /于M时,F合=F向,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 当火车行驶V大于V。时,2F向,内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七-N= mAR即当火车转弯时行驶速率不等于 M时,其向心力的变化可由内外轨道对轮缘侧压力自行调节,但调节程度不宜过大,以免损坏轨道。纹至运用堡胤&轨道生色以陋得匹褰见(2)无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受力:由mg+T=mVL知,小球速度越小,绳拉力或环压力 他小,但T勺最小值只能为零,此时小球以重力提供作
29、向心力结论:通过最高点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可理解为恰好通过或恰好通不过的条件),此时只有重力提供作向心力.注意讨论:绳系小球从最高点抛出4下、做圆周还是平抛运动。能过最高点条件:VV愉(当VV愉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不能过最高点条件:VVs(实际上球还未到最高点就脱离了轨道 )讨论: 恰能通过最高点时: mg=m 庙,临界速度Vft = /gR ;R 门可认为距此点h =R_ (或距圆的最低点)h =5R处落下的物体。、一 / )=2T此时最低点需要的速度为V低临=J5gR最低点拉力大于最高点拉力AF=6mgV2最高点状态:mg+T=m =(临界条件=0,临界速度
30、V愉=gR, Vv愉才能通过)最低点状态:T2- mg = m j高到低过程机械能守恒:1 mv2 =;mv: +mg2LT2- T i=6mgg可看为等效加速度)半圆:过程mgR=2mv2最低点T-mg=m_R 二绳上拉力T=3mg 过低点的速度为V = T2gR小球在与悬点等高处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a=2g与竖直方向成 牖下时,过低点的速度为V = ,2gR(1 - cos研,此时绳子拉力T=mg(3-2cos )3)有支承临界条件:杆和环对小球有支持力的作用(由mgN=mU2知)杵 j当v=0寸,N=mg(可理解为小球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最高点) 当0vN 0当v
31、=VgR时,N =0当v6R时,N向下(即拉力)随v增大而增大,方向指向 圆心。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vJgR时,受到杆的作用力 N (支持)但N 、BR时,小球受到杆的拉力 N作用恰好过最高点时,此时从高到低过程mg2R=1 mv2低点:T-mg=m2/R = T=5mg ;恰好过最高点时,此时最低点速度:W = 2%; gR(1)明确研究对象,必要时将它从转动系统中隔离出来。(2)找出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从中找出圆心和半径。(3)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千万别臆想出一个向心力来。(4)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指向圆心方向为x轴正方向)将力正交分解。二 LV22 -/2兀、2_建立方程组 EFx
32、 =mR=m R =m ( T-) R计y =03.离心运动在向心力公式Fn=mV/R中,Fn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所能提供的向心力,mV/R是物 * *体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当提供的向心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作圆, .周运动;若提供的向心力消失或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即离心运动。其中提供的向心力消失时,物体将沿切线飞去,离圆心越来越远;, ,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不会沿切线飞去,但沿切线和圆周之间的某条曲线运动,逐渐 迈5离圆,L、 3斜面模型 (埴清物体对斜面应力为雯蒯画界条件)一 斜面固定二物体卷斜面上情远由便鱼和摩擦国裳决定 上二=t
33、g日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 N tg 0物体静止于斜面N Vr砺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通过轻绳连接的物体在沿绳连接方向(可直可曲),具有共同的v和a。特别注意:两物体不在沿绳连接方向运动时,先应把两物体的v和a在沿绳方向分解,求出两物体的v和a的关系式,被拉直瞬间,沿绳方向的速度突然消失,此瞬间过程存在能量的损失。讨论:若作圆周运动最高点速度V)m5时,Vi0 , V20 v i与 Vi方向一致;当 mm时,Vi 当m=m2时,vi=0 , v2=v i即m与m2交换速度当 mn2时,Vi0 v 2与 Vi同向;当 mm时,V2 *2viVi, V2 =2Vi (高射炮打蚊
34、子)Vi *-v i, V2 * 0 (乒乓球撞铅球)241仙2必B .初动重 plte,由 pl=m 2V2=mim22 m1Vlmi - i m2,可见,当 m2)u/一mi(miUi +m2V2)ui +( mu 12+1 m2u 22) - 1 ( miui+mu?)2 2m2m2222m2这是一个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二次三项式,显然:当ui=u2=Wm丝时,mi -m2即当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系统机械能的损失达到最大值 Em=i rnu i2+lm2o22 -l(mi +m2)(吧;*)2 222m1m2历年高考中涉及动量守量模型的计算题都有:(对照图表)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
35、 滑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 滑块以水平速度Vo从长木板的一端开始在木板上滑动,直到 离开木板.滑块刚离开木板时 速度为Vo/3,若把此木板固定在 水平面上,其它条件相同,求滑 块离开木板时速度?1 U 1 1 1 1 _ JL 3 2 10 1 2 3A l-rJk- O i -;ljx m-j-xA/zzz Z/y i996年全国广东(24题)i995年全国广东(30题压轴题)i997年全国广东(25题轴题i2分)i998年全国广东(25题轴题i2分)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 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 式:系统是两个质点,相互作 用力是恒力,不受其他力,沿 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 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 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L(5质量为M的小船以速度 V行驶,船上有两 个质量皆为m的小孩a和b,分别静止站 在船头和船尾.现小孩a沿水平方向以 速率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前跃入水中,i999年全国广东(20题i2分)2000年全国广东(22压轴题)200i年广东河南(i7题i2分)S 14O2002年广东(i9题)2003年广东(i9、20题)B2004年广东(i5、i7题)EE- I2008年广东(19题、第20题)子弹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机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杂粮加工新技术推广应用考核试卷
-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食品安全案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综合英语V》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市港闸区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伦理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海门市德胜初中2025年初三中考最后一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中国当代文学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抽样调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在线网课知道智慧《信号检测与估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食材配送投标方案技术标
- 泌尿科一科一品汇报课件
- 7.2理解父母学会感恩(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充电桩采购安装投标方案
- 新生儿肺炎个案护理
- 计算机安全弱口令风险
- JB T 2361-2007恒压刷握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