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高中历史复习大纲(世界史)_第1页
10高中历史复习大纲(世界史)_第2页
10高中历史复习大纲(世界史)_第3页
10高中历史复习大纲(世界史)_第4页
10高中历史复习大纲(世界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历史复习大纲(世界史)1.古代希腊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数百个“城邦”。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462年: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前4世纪:智者学派兴盛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团判处死刑。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完成其著作理想国,同年去世。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衰落。公元前322年:希腊城邦被马其顿王国所击败,民主政治消亡,同年亚里士多德去世。2.古代罗马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期:古罗马习惯法形成。公元前449年:在平民的压力下,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公元前27年:罗马

2、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自此罗马进入帝国时代。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3.意大利13071321年:但丁完成神曲,其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1353年:薄迦丘完成十日谈。1374年:彼特拉克完成歌集,其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业城市,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589年: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定律。加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

3、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416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代表人物有号称“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了电池。1859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制造出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15年:意大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43年:意大利向盟军投降,宣布退出轴心国。4.葡萄牙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5.西班牙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讨伐英国失

4、败,至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6.荷兰16世纪中叶,尼德兰最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要求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省在联省共和国中地位最为重要,因此也称荷兰共和国。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1648年: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17世纪,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52至1674年间,英国与荷兰之间爆发三次战争,最终荷兰失败,荷兰失去了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及海上霸主的地位。7.英国1215年:大贵族在与英王的斗争中获胜,迫使英王签署了限制王权的大宪章。13

5、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14世纪,英国议会逐渐分成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为贵族院,下议院为平民院。15世纪初,重商主义在英国兴起。15世纪70年代18世纪末,通过圈地运动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租赁农场,发展起来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成为自由的雇佣工人。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至此英国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至此衰落。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1601年: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哈姆雷特首

6、演。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提出国王在未经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等要求。查理一世急于获得金钱补助,被迫签署了权利请愿书。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英国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革命中崛起的军人克伦威尔掌握了国家政权。同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议会通过了废除上议院的决议。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同年,霍布斯发表利维坦,认为国家是由契约而成的。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开始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病死,英国陷入内乱。1660年:查理二世在在内乱中利益受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拥护下复辟,但其随即对

7、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展开迫害。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许多被分开的小室,他称之为细胞。1652年至1674年间,英国与荷兰之间爆发三次战争,英国战胜,成功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其弟詹姆斯二世即位,统治变得更为残暴。1687年:牛顿出版其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物理学体系的形成。1688年: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发动宫廷政变,废除詹姆斯二世,迎立其女玛丽和其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女王和国王,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和玛丽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正式登基。16891690年:洛克发表两篇政府论,

8、其主张权力分立的思想影响深远。17世纪后期,英王经常在王宫的密室召集部分亲信共商国是,是为英国内阁制的起源。17世纪末,英国议会中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对峙的局面逐渐两党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成。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未来的国王必须是英国国教徒。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成为了一种政治惯例。这样,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721年: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

9、首相。1763年: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了更多的印度领土。这样,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自由放任经济理论。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19世纪初,英国国王还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首相和内阁大臣。但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不再是候选人之间的个人竞争,而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

10、上台组阁。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因为生产相对过剩,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2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议会因此进行了改革,部分扩大了选举权。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46年:议会废除谷物法,这标志着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19世纪中期,托利党因信奉保守主义,因而得名保守党。辉格党支持议会改革,带有自由主义倾向,因而得名自由党。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

11、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1853年:英国建立常任文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常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政党活动。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利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而下议院只是“充当那个登记机关”而已。这事实上使一部分立法权转入内阁手中,内阁成为议会中的“第三院”。20世纪初,公党兴起,迅速取代了自由党在议会中的地位。1924年第一届工党政府上台以后,工党多次击败保守党,组阁执政。1927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电视节目。1947年:英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

12、货币通论,正式提出凯恩斯经济理论。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她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推行经济改革,实行自由化。8.美国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此次事件被称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索。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这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1771年: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1778年:各州陆续批准邦联条例,大陆会议解散,邦联政府成立。1781年:美国打败了英国的殖民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通过了1787年联邦宪法,这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178

13、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试航成功。1828年:美国民主党成立,当时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1854年:美国共和党成立,当时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力。两党对垒的局势正式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林肯相继签署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19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1894年:美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

14、大国。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成功首飞。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十四点和平方案,这体现出美国急于攫取世界领导权。19231929年:一战后,美国实力大大增强,进入“柯立芝繁荣”时期。1927年:美国首次拍成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时代。1929年:“大萧条”经济危机爆发。1932年:为缓解经济危机,胡佛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开展对经济的有限干预。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开始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拍摄成功。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人民生活水平

15、得到恢复和改善。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不久后,德国向美国宣战。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1947年:“希土危机”爆发,英国请求美国予以援助,这标志着世界霸权由英国转向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开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风靡美国,深刻影响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的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尼克松、福特和

16、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都无法摆脱危机,这说明凯恩斯主义失灵。1981年:里根上台,其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1993年:克林顿上台,其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这一政策成功的解决了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

17、北约对南联盟展开空袭,这是新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鲜明体现。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这是恐怖主义的鲜明体现。9.法国1536年:加尔文发表基督教原理一书,否认教皇权威,提出“先定论”,此后其信徒形成新教教派中的加尔文宗。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1715年: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发表路易十四时代,在书中其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此外,伏尔泰还提倡“天赋人权”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1762年: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同时认识到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

18、产的私有。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1763年:法国在“七年战争”中败于英国。1787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其宣称“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1791年8月1793年6月,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掌权。当时法国连年的政局动荡和对外战争,造成国内生活日用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飞涨,广大下层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人民迫切要求吉伦特派能限制贸易自由和粮食投机,但遭到了拒绝。此后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

19、派的统治。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793年6月1794年7月,法国革命进入最高、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代表小资产阶级的雅各宾派通过实行恐怖政策扭转了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同时通过没收逃亡贵族土地,并将其分成小块通过分配或以低价卖给农民,以及打击投机倒把、稳定市场,获得了人民的支持。但其恐怖政策导致雅各宾派内部矛盾激化。1794年7月,国民公会中的反动派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史称“热月政变”,政权转到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手中。1799年:拿破仑发动“

20、雾月政变”,推翻热月党人的统治,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实行军事独裁。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同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制定法典提供了蓝本。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系统阐述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早期的生物进化理论开始形成。1812年:拿破仑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第一帝国达到全盛。1814年:反法同盟攻入巴黎,拿破仑被流放,波旁王朝复辟,史称复辟王朝。1815年初,拿破仑卷土重来,再次登上皇位。同年6月,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再度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法国发生革命,奥尔良公爵建立“七月王朝

21、”。1848年:法国再次发生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宣布实行共和政体,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共和国总统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路易波拿巴成为普鲁士的俘虏,第二帝国垮台。此后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开始。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宪法的全部条文,共和派以一票的微弱优势确立了共和政体。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至此议会两院、内阁及总统职位,已全部为共和派掌握,形成了共和派一统天下的局面,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1940年:巴黎被攻陷,法国向法西斯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垮台,戴高乐流亡海外

22、,成立“自由法国”组织继续参与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通过全民公决,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正式成立。后因其软弱无力,国民议会被迫于1958年授权戴高乐全权制定新宪法,第四共和国走向衰亡。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其主持制定的新宪法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1960年:在戴高乐的支持下,法国拒绝了美国所提供的原子弹,成功独立研发出原子弹。1963年:时任德国总理阿登纳与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德法合作协议,法德和解。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府推广国有化运动,国有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到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电信、电视

23、、广播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100%,电力、煤炭、航空、银行、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90%。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法国也开始了私有化浪潮。10.德国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猎取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1517年:为反对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提倡“因信称义”,宗教改革至此开始,此后其信徒形成新教教派中的路德宗。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邦国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4、,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71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获胜,王朝战争结束,德意志帝国成立。不久后,帝国议会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统一后,在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加持下,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步入资本主义强国的行列。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油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的制成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并作为商品出售,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

25、918年: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不久后,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33年: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内阁总理,这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上台。1938年:慕尼黑会议召开,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高峰,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法西斯独裁统治结束,德国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1949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后,苏联控制下的东德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美、英、法控制下的西德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德分裂。同年上台的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着手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再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联

26、邦德国经济得以腾飞。1961年:第三次柏林危机中,东德建立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0年:东德人民议院决议东德并入西德,不久后,两德实现统一。11.日本17世纪初,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为了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1854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不久之后,西方列强陆续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打开国门,面对世界。1868年:倒幕派击败幕府军队,德川幕府垮台,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政府获胜,随即开始变法,史称“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

27、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宪法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领,将侵略中国作为日本发展的既定方针。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不宣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

28、日本恢复经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向“联合国军”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特需”收入。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举办,标志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时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12.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618世纪,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与此同时,随着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逐步发展。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第

29、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渐推广开来。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19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起来。13. 近代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世纪初期欧

30、洲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出现了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次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世界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这是世界历史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14. 俄国与苏联18

31、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实行农奴制改革,俄国开始逐步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战事接连失利,给俄国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1917年3月(俄历二月):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得到具有革命倾向的士兵的支持,不久后革命席卷全国。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史称“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并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出击遭到

32、惨败,为此,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但遭到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1917年11月(俄历十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进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国主义国家建立。同时召开了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此次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爆发, 为集中有限的资源对抗国内白匪军的叛乱和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促成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也伤及了农民的利益。1921年: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

33、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做法遭到了农民的强烈反对。3月,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但此后苏联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使得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

34、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937年:苏联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同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9年:苏联与法西斯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闪电战,苏德战争爆发。1943年: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二战迎来转折点。1945年:苏军攻入柏林,希特勒自杀,苏德战争结束。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了斯大林在

35、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份报告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但其未能科学分析斯大林错误的原因,最终在国内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了思想的混乱。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失败,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此后勃列日涅夫上台,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动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36、,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1991年:苏联解体,同时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彻底失败。1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20年:协约国通过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6.雅尔塔体系与美苏冷战194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

37、总统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号召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1942年:美、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决心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的问题达成协议,其中尤以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最为重要。这些协议明确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作用,为战后国际关系领域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后来,人们习惯上把这种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系”。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

38、南向美国国务院提交“八千字电报”,提出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美苏开始由战时盟友走向对立面。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这一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2月: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希望美国能承担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的责任。美国总统杜鲁门顺势提出“杜鲁门主义”,他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史称“马歇尔计划”。1947年9月:苏、波、南。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

39、六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京沪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1949年4月: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约组织的形成。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展到东方的表现。1955年5月: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等八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至此,两大阵营的对峙格局正式形成。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美苏双方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变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

40、谈判,逐步“软化”苏联。1961年入主白宫的肯尼迪采取的对苏政策是“一手抓剑,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缓和与紧张并存,美国处于战略攻势,苏联处于战略守势。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事实上不复存在。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最终以苏联撤出导弹结束,这体现出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苏联暂时处于下风。1961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军民与美军展开激烈搏斗,美国陷入越战泥潭,最终于1973年仓皇撤出越南。70年代中后期,苏联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70年代末,以苏联出兵阿富汗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巅峰。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深陷战争泥潭,加之国内经济下行,实力下降。与此同时,苏联实力大大提升,苏攻美守的战略局面形成。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企图通过军备竞赛拖垮苏联。1989年3月1992年4月: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加之国内经济发展停滞,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