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_第1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_第2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_第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_第4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人有馈一木者,家僮 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 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 木一也,忽病 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 太少矣。”僮怨曰: 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 僮:未成年的仆人。 病:担心,忧虑。 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人

2、有馈一木者 馈: 木小不堪也堪: 为余生炭满炉 余: 乃尽湿之乃:(2 )翻译下面句子。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 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2) 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3) 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解析】【分析】 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 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 能承受。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就

3、都用水浇灭了。乃,就。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 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 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本文通过同一木料 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 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 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 考虑再说话。故答案为: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示例

4、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 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 号入座。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在正 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提炼概括文章内容,比较分析作答。【附参考译文】有人送来一根木料,家僮说:留下可以做成房梁。

5、”我说: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家僮说: 可以做栋。”我说: 木料太大,不适宜做栋。”家僮笑着说: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我说: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有一天小僮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炭太多了。 ”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我说:炭太少了。 ”小僮抱怨说:火炉是同一个,(你)既嫌炭多,又嫌炭少。”我说:小子听着,做事情各有它适宜的分寸。岂只是火呢! ”2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砍冰坚,手指不可屈

6、伸,弗之怠。录毕 _,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 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_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 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 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

7、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节选自后汉书)【注】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1)下面是关于 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I【积累迁移法】我们由【甲】文 录毕 ,走送之”中 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 问毕辞归”的 毕堤之意;由【甲】文 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 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之意。n【查阅词典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填序号)。素:未经染色的生绢; 本然的,未加修饰的;真情,后作 愫”; 蔬菜、瓜果类食品;一向,平素;预

8、先。川【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之意。(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将鼓之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屠惧,投以骨C. 乃召见于楼上/所欲有甚于生者D. 乃西入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郑生今去,吾道东矣!(4)宋濂与郑玄在求师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各自是如何克服的?请简要概括。【答案】(1)完成,结束;询问,质疑; ;客居(2)B(3)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郑玄现在离去,我的学问就传到东方去了!(4)困难:身边没有博学的人可以求教,求学中被老师怠慢。如何克服:宋濂

9、: 到百里外 执经叩问”; 态度恭顺,礼节周到,坚持求教。郑玄:西行入关,经人介绍从师马融;不懈怠,跟随 高业弟子”求学,抓住机会向马融求教。【解析】【分析】(1)I因为【甲】 毕”,完成,故【乙】文中毕”也是 完成”的意思。因为【甲】质:询问,故【乙】文中质”也是 询问”的意思。n结合语境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马融一向骄傲自负。故这里的素”是向来的意思,故选 。川 语境推断法,根据文中前后语境判断。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因为家境贫困,郑玄在 东莱 客耕”也只能是给别人耕种,故这里的客”是客居的意思。(2)A助词,的/音节助词,不译;B都是介词,把;C介词,在/比;D于是,就/才;

10、(3 )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既,已经;益,更加。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至厅成年以后,我 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去,离开;矣,语气词,了。故此句可以翻译为:郑玄现在 离开了,我的学问到东方去了。(4)本文主要围绕 求书”求师”求学”三方面的困难写写的,答题时从文中找到作者解决 办法的语句并概括归纳。可以概括为:以抄书来克服无书之难;以谦恭的态度来克服无师 之难;不畏路遥天寒克服求师之难;以读书之乐克服生活艰苦之难。郑玄在山东没有值得 求教的人;够进入厅堂听马融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三年都不能见马融一面;郑玄日夜 探究、诵

11、习,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厌倦;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意对即可。故答案为:完成,结束;询问,质疑; 客居B;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郑玄现在离去,我的学问就传到东方去了!困难:身边没有博学的人可以求教,求学中被老师怠慢。如何克服:宋濂: 到百里外 执经叩问”;态度恭顺,礼节周到,坚持求教。郑玄: 西行入关,经人介绍从师马融;不懈怠,跟随 高业弟子”求学,抓住机会向马融求教。【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 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掌

12、握能力。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虚词在句中的意 义;根据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的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代替;先多朗读,体会语 气,进行判断。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

13、】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 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郑苏仙梦冥府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

14、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 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选自纪旳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注】囚:指去世的人。 植:树立。举:上报(朝廷)。(1 )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咨诹善道 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锋棱顿减(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效,则治臣

15、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寄臣以大事设官以治民B. 陛下亦宜自谋无功亦无罪C. 攸之、祎、允之任三载考绩之谓何D. 察纳雅言避嫌疑而不丄(5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答案】(1)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2)怠慢;询问;只;立刻(或忽然)(3) (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立个木偶在公堂 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4)B(5 )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

16、,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解析】【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译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气昂昂地进了大殿,自称在世时所 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现在对鬼神没有愧疚。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之间划 开。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慢”:怠慢。但”:只。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诹”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效”:效果,成功。 告”:祭告。 植”:立

17、。并”:连都。 胜”:胜过,超过。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 理,使句意通顺。B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都是也”之意。A前者介词 把”后者目的连词 来”。C前者 的”后者主谓之间的助词。 D前者 言论”后者 说话”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分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 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公一身处

18、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等句,即可分析出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不能尸位素餐,碌碌无为。故答案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怠慢:询问;只;立刻(或忽然)(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B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 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按词语断,主谓之间断句;语词

19、后停顿;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介 词前停顿。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 原文,通顺规范。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从分析语法结构入手解释词义。有些词在不同 的语境中,不但意义不同,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能明确它在句中作什么成分, 有什么语法功能,它的意义也就明显了。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答题时

20、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 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 准确表达。【附参考译文】【乙】北村有位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王爷正在登记刚抓到冥府的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气昂昂地进了大殿,自称在世时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现在对鬼神没有愧疚。阎王微笑着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下到管理驿站、闸门的小官,都是按着理法来权衡利弊。只说不要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 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这官听了又辩解道: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呀!”阎王又说: 你一生处处求的是保全自己,某

21、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这不是辜负了百姓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这不是辜 负了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无功就是罪啊!”当官的大吃一惊,非常不安,刚来时的傲气一下子就消减了。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有自岳阳至者,以滕候 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富,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提下,有事于州者,近

22、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_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曰:此君子之作也,可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候之议也。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候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_,退守一州。(节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注】滕候: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冲:交通要道。虞:忧患。(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予发书按图 问其作而名者 而不逾时以成 而功未及(2)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 滕候志大材高,名闻当世。(3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从这篇 文章中可看出滕子京的主要功绩是什么?(4)从欧阳修的偃虹堤记中,可以看出滕子京是怎样的一个人?【答案】(1)打开;命名、取名;超过;完成(2) 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没停泊的地方,就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膝候 志向高远、富有才华,在当世很有名。(3)修筑偃虹堤。(4) 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博大胸襟,被贬官后, 仍为百姓着想,为民造福。【解析】【分析】(1)句意:我打开信看着地图。发:打开;

24、 句意:又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名:命名、取名; 句意:如果不耽误时间可以完成。逾:超过; 句意为: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完成。(2) 重点词语焉;昔:过去;寓:停泊:贝就;皆。句意为:过去往来于洞庭湖 的船只,到了没停泊的地方,就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重点词语有:才:才华;名:有名。句意为:膝候志向高远、富有才华,在当世很有 名。(3) 从冥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即可 得出答案。(4) 由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滕侯之所为也”可知滕子京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表现了他有博大胸襟,被贬官后,仍为百姓着想,为民造福。由盖虑于民也深

25、,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候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 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写出滕子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答案为:打开;命名、取名;超过;完成;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没停泊的地方,就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 膝候志向高远、富有才华,在当世很有名;修筑偃虹堤;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博大胸襟,被贬官后,仍为百姓着想,为民造福。【点评】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 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

26、内容,译文要通 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附参考译文】有一个从岳阳来的人,拿着滕候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能写篇记。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城门往西到金鸡提的右边,那边有一个又高又长 的建统,叫偃虹堤。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提起名字的人,来人说:这都

27、是我们滕候做的。”又问他修建堤坝的利处,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岳阳又是荆州、潭州、黔州和蜀地四个地方的交通要道。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没停治的地方,就 都在南岸渡口停泊,那些到州中办事的人就又远又累,而且又常常有遇到风波、船翻淹没 的恐慌和担忧。现在到岳州的船只全部停泊在偃虹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没有危 险。”我问这个提有多大,花费多少人力,回答说: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增加二尺,动用工人一万五千五百个,没有超过原定时间就完成了。”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 州里把这件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挑选有能力的官吏视察这件事是否可行,反 复视察了多次,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

28、定,三司认为这件事可行,他们都没有改变我们 膝候的主张。”(我)说: 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记!”大概深为老百姓考虑的人,在开始谋划一些事情时便很精细到位,所以能够用力少而取 得的功效多。滕候志向高远、富有才华,在当世很有名。目前正是朝廷用兵、急于招揽人 才的时候,他曾经被朝廷任用过。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退下来当一州的知州。5.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亠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也,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29、【乙】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 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 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 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注】汝曹:你等。 施衿结

30、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 龙伯高:名述,字伯高。杜季良:名保,字季良。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谨敕:谨慎端整。 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申父母之戒(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非学无以广才 意与日 乐人之乐 数郡毕至(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答案】(1 )申/父母之戒(2)使

31、增长;离开;以为乐;全,都(3) 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失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 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5) 【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

32、,将失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的 静”与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 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 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 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 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解析】 【分析】( 1)这句话的大意是: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父母之戒”做“申”的宾语,动

33、宾之间应该停顿,故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方法是:申/ 父母之戒。(2)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广”乐“ ”属于词类活用, “广”,使增长;乐”,以为乐;去”属于古今异义词,离开的意思。(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以: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才:才干。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学习必须静 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为:替;是以:因此,所以;效:效仿。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我

34、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 他)。(4)结合有关“静”的语句分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说明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说明恬静寡欲能让人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说明静心学习可以增长才干。据此理解概括答题,意对即可。(5)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理技巧, 【甲】把“静”和“躁”对人的修身和学习产生的结果作对 比,通过对比,让人领悟到 “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性。 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 ”比作“枯枝落叶”,生动形象论证了珍借时间的重要性。【乙】举龙伯高和杜季良的事例,运用 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35、而且把龙伯高的敦厚诚实与杜季良的豪侠好义,有正义感进行对比, 这样通过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 的观点,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故答案为:申/父母之戒使增长;离开;以为乐;全,都 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 希望子孙效仿他)。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失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 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究探

36、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 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 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 “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 “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 ”比作“枯枝落叶”,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 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乙】 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 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

37、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 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 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点评】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 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 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 子的结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文言实词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是考试 中经常要考的,而且也是容易做错的题目,这样的知识只能靠平时勤记忆,多应用。复习 时可以整理成册,多翻多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这样答题的准确

38、率就会提高。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 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 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特殊句式。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

39、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译文】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 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 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 调的。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 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 时,来了很多人

40、。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 )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所谓 “刻鹄不成,尚类鹜 ”。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 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 “画虎不成,反类犬 ”。到现今杜季良(的结局)还不知 晓,郡将到任就怨恨(杜季良),州郡的长官也屡屡提及(杜季良)。我常常为他担心, 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 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 “子来,何若沾衣如此! ”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 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

41、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 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 患也。”吴王曰:善哉! ”乃罢其兵。【乙】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 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曹沫曰: 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 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

42、一项是()A. 乃罢其兵(停止)B. 欲倍其约(违背)C. 君其图之 (企图)D.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答应)(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 3处)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4)吴王、齐桓公两人在为君上有哪些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C(2)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3)(蝉、螳螂、黄雀)三种动物,都一心想得到它眼前的利益,去卩不回头看他们的 后面有祸害啊。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

43、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 都还了回来。(4) 霸道,以强欺弱:吴王要伐荆,齐桓公侵略鲁国,侵占鲁地。能听取善谏,知错能改:吴王听取了舍人少孺子的建议,停止向荆国用兵;齐桓公听取管仲的建议遂割鲁侵地”。【解析】【分析】(1) C项,错误,图:考虑。故选 C。(2 )本题句子意思是:(如果为了)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痛快,就会在诸侯间失去信义,(最终)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断为: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此:这。顾:考虑。患:灾祸。亡地:失去的土 地。尽:所有。侵地:被侵占的领土。(4) 【甲】文 吴王欲伐荆”意思是吴王想要攻打楚国

44、。【乙】文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 亦以甚矣。”意思是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可是你们强大的齐国侵略鲁国也已经太过分了。可知两人都是霸道,以强欺弱。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孺子巧妙地利用蝉,螳螂,黄雀,人拿弹弓这一潜在的危险,让吴自悟其中的奥秘。吴王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就把所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鲁国。可知两人 都是能听取善谏,知错能改。故答案为: C;夫贪小利以自快 /弃信于诸侯 /失天下之援 / 不如与之 (蝉、螳螂、黄雀)三种动物,都一心想得到它眼前的利益,却不回头看他们的后 面有祸害啊。 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

45、都 还了回来。 霸道,以强欺弱:吴王要伐荆,齐桓公侵略鲁国,侵占鲁地。 能听取善谏,知错 能改:吴王听取了舍人少孺子的建议,停止向荆国用兵;齐桓公听取管仲的建议 “遂割鲁侵 地”。【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理解和辨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对语句要理解其一生,根据句意进 行断句。要注意括号内的限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

46、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中对人物描写的语句和具体的事例的分析。概括要准确,理解要明白。【附参考译文】【甲】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 “谁敢劝我就处死他! ”吴王的门客中的 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他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 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续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你的衣服为什么会被露水沾湿呢? ”(年轻人)回答说: “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 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

47、,但不知黄雀 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只小动 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说: “你说的很好! ”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乙】齐桓公答应跟鲁庄公在柯地相会并结盟。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上结盟以后,曹沫 手持匕首挟持齐桓公,齐桓公左右的人没有一个敢动,(齐桓公)于是问曹沫说:“你想要干什么? ”曹沫说: “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可是你们强大的齐国侵略鲁国也已经太过分 了。现在鲁国都城(的城墙)倒下来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 做)吧。 ”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国土。(齐桓公)说完以后,曹沫扔

48、下匕 首,走下坛,面朝北方坐在群臣的位置,脸色没有改变,说话跟原来一样(若无其事)。 齐桓公很生气,想违背约定。管仲说: “不能(这样做)。(如果为了)贪图小利来使自己 痛快,就会在诸侯间失去信义,(最终)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于是齐桓公就割让所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鲁国)。曹沫三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全部回到鲁国 手中。7阅读富贵不能淫与郭永传,完成小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日: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49、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郭永传刘豫举济南来寇,大名孤城无援,永 率士昼夜乘城,伺间则出兵狙击。(甲)攻围益急,俘东平、济南人,大呼城下日:二郡已降。降者富贵,不降者无噍类 。”益谦辈相顾色动,永大言日:今日正吾侪报国之时。” (乙) 良久城陷,永坐城楼上,或掖之以归,诸子环泣请去。(丙)金人遣骑召永,永正衣冠南向再拜讫,易幅巾 而入,黏罕日:阻降者谁? ”永熟视曰: 不降者我。”金人奇永状貌,且素闻其贤,乃自 相语,欲以富贵啖 永,永嗔目唾日:无知犬豕,恨不醢 尔以报国家,何说降乎?”

50、怒骂不绝。金人讳其言,麾之使去,永复厉声日:胡不速杀我死?当率义鬼灭尔曹。”大名(选自宋史)永郭永,大名府元城益谦指张益谦,北宋将掖拽着别人的胳膊。醢(h a)i 古代的一种酷人在系者无不以手加额,为之出涕,金人怒断所举手。乃杀之,一家皆遇害。虽素不与 永合者皆面恸,金人去,相与负其尸瘗之。注:刘豫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投降后,协助金人攻宋。 人,北宋抗金官吏。 噍(ji a)o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领,此役中降金。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黏(ni a)罕金朝名将。啖(d an 用利益引诱人。刑,指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在系者指被俘虏的人。瘗(y)埋葬。(1)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

51、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隆者富贵B.往之女家为之出涕C. 以君之力或掖之以归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相与3尸瘗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阅读两篇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类比手法说理,有很强的说服力。富贵不能淫一文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没有 ,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阅读郭永传,依据上下文,永日:吾世受国恩,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应是(甲)(乙)(丙)哪一处所省略的语句?(4) 阅读两篇文章,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

52、断,说说郭永能够称得上大丈夫”的理由。【答案】(1) D(2) 得志的时候(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3) 没有独立的人格与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仁、礼、义的评判标准)。 丙 (4)答案示例:强敌压境,郭永秉承为国尽忠之心,亲率士卒倾力抗击;城破之时,郭永 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内心坚定,目标明确;面对富贵的诱惑毫不犹豫地拒绝,面对死亡 的威胁毫不屈服,大骂敌军,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郭永的所作所为,符合孟子提出的关 于大丈夫的三方面的标准,因此郭永能称得上是 “大丈夫 ”。【解析】【分析】(1) A.选项中降”

53、分别为降落”和投降”;B选项中的之”的意思分别为 动词,至腹往和 代词,他”;C选项中的 以”分别是 凭借”和 表修饰,不译”;D选项中 的“负”分别是 “背负 ”的意思。故选 D。( 2)在此题中,要注意 “得(实现)、由(实行)、行(走,固守,坚持)”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富贵不能淫一文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行为是“妾妇之道 ”,其本质是遵行 “仁、礼、义 ”的标准。可依据 “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 (礼),行天下之大道(义) ”这句话来分析概括作答。 “永日: 吾世受国恩,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 所说的话。依据前文 “良久

54、城陷,永坐城楼上 在【丙】处。'这”是在大名城被攻破后,郭永与将士们”和后文 “金人遣骑召永 ”可知,这句话应该放4)乙文中的郭永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永率士昼夜乘城 ”;城破之时,郭永又以 “吾世受国恩,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表现死报国的决心;面对敌人的劝降和富贵的诱惑,用 “无知犬豕,恨不醢 尔以报国家,何说降乎? ”怒骂不止, 面对死亡的威胁毫不屈服,最后为国捐躯。郭永的所作所为,符合孟子提出的的“大丈夫的三个标准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完全能称得上是 “大丈夫 ”。 故答案为: D;得志的时候(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和百姓一同

55、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没有独立的人格与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仁、礼、义的评判标准)。丙; 答案示例:强敌压境,郭永秉承为国尽忠之心,亲率士卒倾力抗击;城破之时,郭永下 定以死报国的决心,内心坚定,目标明确;面对富贵的诱惑毫不犹豫地拒绝,面对死亡的 威胁毫不屈服,大骂敌军,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郭永的所作所为,符合孟子提出的关于 大丈夫的三方面的标准,因此郭永能称得上是 “大丈夫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 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 意思;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 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 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 与优美;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