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第1页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第2页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第3页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第4页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明文语言特点l平实说明:语言表达注重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生动说明: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这就是湿地的真实写照。像这样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长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滩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运用平实的语言,对湿地进行了客观、准确地说明,不加修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鹤,声鸣于天,也是清晨从湿地出发,黄昏则次第归来,在湿地降落,喝水照影;翩翩起舞的大雁会呈“一”

2、字、“人”字形排列,从广阔的天空降落于湿地之上。鸟类依赖湿地就像影子依赖光,翅膀依赖天空一样。湿地是生命的家园,是文明的摇篮和温床。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对生活在湿地上的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情景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考试题型:1、说明句子加点词语的作用;2、句中加点的(限制性)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被替换,为什么?说明文词语的分类:1、表示限制:大概、几乎、差不多、左右等。2、表修饰作用:形容词,生动形象。3、表强调作用:u程度:比较、几乎、相当、十分,最、更、尤其。程度:比较、几乎、相当、十分,最、更、尤其。u估计:大约、可能、左

3、右也许。估计:大约、可能、左右也许。u时间:当时、刚刚、迄今、有时候。时间:当时、刚刚、迄今、有时候。u范围:一切、部分、大部分。范围:一切、部分、大部分。题型训练:(1)体会加点词的作用解释加点词的含义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例如:一张普通课桌的重量大约30斤,这句话中“大约”有什么作用?“大约”指大概,表估计、猜测,这里指普通的课桌个体重量在30斤上下,强调了30斤这个数量是估计的结果,不是实际称量出来的,“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科学性。3、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

4、这句话中的“到目前为止、似乎“能否去掉?“到目前为止”是表限制时间的短语,表达的是从现在到以前的情况,不包含将来,不能删去,若去掉后与主观实际不符。“似乎”表示推测,说明它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是推测出来的,若去掉后,表达意思太绝对,与现实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2)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言准确性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1、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3)句子加点的词能

5、否删去类型的题。不能删去。解释词语的意思和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某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其他环境问题,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句中加点的词能否被另一个词所替换。不能替换。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解释所替换词语意思,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1、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

6、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如果替换了,句子的表达效果就改变了,不符合实际,原词“悦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2、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短缺,我国以石油、煤炭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传统能源结构亟需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将“亟需”换成“需要”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亟待”表示急切,迫切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更加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如果改成“需要”,语气平淡,不能体现出急迫性。所以用“亟待”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3、墨西哥的奥阿哈卡附近的教堂旁边有一颗巨大的松树,据植物学家们估计这棵树约有10000岁。据估算,这棵将军巨杉总重量达1000吨,也可算是世界上最重的树。这些句子用了“估计”、“约”、“据估算”、“可算”等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这与用词准确的要求是否矛盾?试说说理由。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树重的方法还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程度,所以只能用这些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态度,也是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的一种表述方式。猜字谜:1、高小姐探头相望,李小姐半露半藏,郑小姐侧着耳朵听端详。2、一点一横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