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底片评定技术_第1页
射线底片评定技术_第2页
射线底片评定技术_第3页
射线底片评定技术_第4页
射线底片评定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射线底片评定技术射线底片评定技术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部2008.041. 评片技术概述(基本要求) w1.1 评片的主要内容与底片质量评片的主要内容与底片质量w 评片工作一般包括下面的内容:w 1)评定底片本身质量的合格性;w 2)正确识别底片上的影像;w 3)依据从底片上得到的工件缺陷数据等信息,按照验收标准或技术条件对工件质量作出评定;w 4)完成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资料整理。.w要得到准确的结果,显然要进行评定的底片必须是合格的底片,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底片才能作为评定工件质量的依据。w对底片质量的主要要求可分为四个方面:w黑度应处于规定的范围;w射线照相灵敏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w标记

2、系应符合有关的规定;w表(外)观质量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w1)黑度:黑度是底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底片的射线照相灵敏度和底片记录细小缺陷的能力。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也不能过大。wJBT4730 4.11 底片质量底片质量w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w A 级:1.5D4.0;w AB级:2.0D4.0 ;w B 级:2.3D4.0。w经合同各方同意,A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1.7,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 w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w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

3、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w2)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w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 、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w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底片影像质量的综合评定指标,合格的底片其射线照相灵敏度必

4、须符合标准的要求。底片的射线照相灵敏度采用底片上像质计的影像的可识别性测定,对底片应达到的射线照相灵敏度没有严格的统一规定,一般是按照采用的射线照相技术级别规定应达到的射线照相灵敏度。w3)底片上应有完整的标识(识别标记和定位标记)影像,它是识别底片、建立档案资料、缺陷定位必不可少的标志。标记的影像应位于底片的非评定区,以免干扰对缺陷的识别。w4)对底片表(外)观质量的主要要求是不应存在明显的机械损伤、污染、伪缺陷。w1.2评片环境、设备等要求:评片环境、设备等要求: w1)环境:要求评片室应独立、通风和卫生,室温不易过高(应备有空调),室内光线应柔和偏暗,室内亮度应在30cd/m2为宜。室内

5、噪音应控制在40dB为佳。在评片前,从阳光下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510min;从暗室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30s。w2)设备w观片灯:应有足够的光强度,确保透过黑度为2.5的底片后可见光度应为30cd/m2,即透照前照度至少应3,000 cd/m2;透过黑度为2.5的底片后可见光度应为10cd/m2,即透照前照度至少应3,200 cd/m2。亮度应可调,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且噪音应30dB。观片时用遮光板应能保证底片边缘不产生亮光的眩晕而影响评片。w黑度计:应具有读数准确,稳定性好,能准确测量4.0以内的透射样品密度,其稳定性分辨力为+0.02,测量值误差应0.05,

6、光孔径要求3)。并依据缺陷的危害安全程度对缺陷性质进行分级限定。w2)定量规定:wa.标准(GB3323、JB4730)仅对缺陷影像的单个长度、直径及其总量进行分级限定,未对缺陷自身高度(沿板厚方向)即黑度大小进行限定。wb.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不仅对条状缺陷的长度限量,而且也对缺陷自身高度尺寸进行等级限定。6.质量评定 w6.1 评定标准关于内部质量的规定评定标准关于内部质量的规定w质量分级评定是按照从底片得到的工件存在的缺陷数据,依据质量验收标准(技术条件),对工件的质量级别作出结论性评定。w质量分级评定的具体工作可分为四步:w1)准备 主要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质量验收标准;w2)整理数据 对

7、从底片得到的缺陷数据进行归纳、分析;w3)分级评定 依据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对工件的质量级别进行评定;w4)结论 依据质量分级的结果对工件质量作出结论。w深刻地理解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是正确完成质量分级评定的基础。w所使用的评定标准关于内部质量的规定,一般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缺陷类型、缺陷数据测定和质量分级具体规定。w6.1.1 缺陷类型w质量验收标准对缺陷一般都依据缺陷对工件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一些重新归纳、分类,规定质量分级时采用的缺陷类型,这时的缺陷类型可以不同于缺陷实际的性质。例如,在有的标准中,在质量验收标准中定义了“圆形缺陷”,它包括点状气孔,也包括点状夹渣。有的标准将气孔和夹渣分

8、为“单个气孔和夹渣”及“成组气孔和夹渣”两种缺陷等。w这种缺陷重新分类,是质量验收标准的基本规定之一,它是质量级别评定的基础,在运用质量验收标准时,首先应理解和掌握质量验收标准这方面的规定。 w6.1.2缺陷数据测定方法w质量评定必然涉及缺陷的尺寸、数量等具体数据,质量验收标准关于质量级别评定第二方面的重要规定是,如何按照射线底片上显示的影像测定缺陷的有关数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具体的规定,对同一射线底片上的同一缺陷影像,不同的人员完全可能得到不同的数据。w6.1.3质量分级具体规定w质量分级具体规定包括质量验收标准对质量级别的设立和各质量级别的具体要求。关于各质量级别的具体要求一般包括下面四方

9、面的规定:w1)缺陷类型:一般将质量验收标准中划分的缺陷类型进一步划分为允许性缺陷和不允许性缺陷。即规定了各质量级别允许存在的缺陷和不允许存在的缺陷。w对不允许存在的缺陷不讨论缺陷的尺寸大小、数量多少等;对允许存在的缺陷,则按照缺陷的类型、尺寸、数量、位置等进行进一步的规定。w2)缺陷评定区:是对允许性缺陷评定质量级别时,所规定的评定缺陷允许程度的区域。一般它是一个面积单元或长度单元,以这个单元中缺陷的数据对质量级别作出评定。w对评定区的规定包括:评定区的尺寸大小、评定区选取的原则。一般评定区都是选在缺陷最严重的区域,对不同类型缺陷评定区可能不同。w3)缺陷允许程度:一般都包括允许的缺陷最大尺

10、寸、允许的缺陷数量、允许的缺陷密集程度(常为缺陷间距)。有时还会包括缺陷位置的限定性规定。w4)综合评级(组合缺陷):规定不同类型缺陷同时出现在评定区时的评级方法。w在进行质量评定前,应对质量验收标准的这些规定进行深入和全面的理解。理解和熟悉了质量验收标准的这些规定,正确地评定工件的质量级别,对不同的人员则仅是熟练程度的差别。w6.1.4 质量分级评定的基本步骤w对工件的射线照相检验结果,进行质量分级评定的基本步骤大体如下:w1)审查缺陷类型,判断是否存在不允许存在的缺陷,以便直接确定质量级别;w2)对允许存在的缺陷,首先审查是否存在尺寸超过质量级别规定的情况;w3)确定可能的评定区(有时,不

11、进行具体计算难以确定缺陷最严重的部位),按缺陷类型在评定区进行质量分级评定;w4)考虑应进行的综合评级;w5)综合得到的结果,判定质量级别w6.2焊接接头射线照相缺陷影像的分级及评定焊接接头射线照相缺陷影像的分级及评定 w6.2.1分级:wGB3323、JB4730标准均依据缺陷对安全性能危害程度将其缺陷性质和数量分为四个等级,即: 1)I级焊接接头中不允许存在裂纹(E),未熔合(C)、未焊透(D)、条状夹渣(Bb)和条状气孔(Ab)。w2)级和级焊接接头中不允许存在裂纹(E)、未熔合(C)和未焊透(D)。w3)焊接接头中缺陷超过级者评为级片。w40当各类缺陷评定的质量级别不同时,以质量最差的

12、级别作为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w6.2.2评定方法w1)圆形缺陷的等级评定(即Ab、Bb L/W3),评定区范围按焊缝母材壁厚分为三个评定区,即:wT25mm评定区为1010 mm,25100 mm评定区为1030 mm, T-母材厚度(最薄者);w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部位。 w评定区内缺陷的计量方法wa.框线内必须完整包含最严重区域内的主要缺陷,与框线相割计入全部量,与框线外切的不计。wb.由于材质或结构等原因,进行返修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的焊接接头,经合同各方同意,各级别的圆形缺陷点数可放宽12点。wc.框线内的点状缺陷应按换算系数进行修正,大小以长径计算。wd.对致密性要求高的焊接接头,

13、经合同各方商定,可将圆形缺陷的黑度作为评级的依据。黑度大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当焊接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接头质量评为级。we.级接头和母材厚度5mm的级接头,不计点数在评定区内不得于10点,超过时接头质量应降低一级。w评定区内若有条状缺(Bb、Ab L/W3 ),则需要综合评级,方法是:点状级别+条状级别-1=综合评定级别,且不应大于4级。w2)条状缺陷(Bb、Ab、L/W3)的等级评定。w(1)单个条状缺陷(Bb、Ab)的等级评定:wa.单个条状夹渣(条孔)长度的测定:wGB3323规定:无断离的长度为单个条渣(条孔)的计量长度。wJB4730规定:在一直线上,相邻条渣(条孔)间距较小条

14、渣长度时,应作为单个连续条渣,其间距也应计入条渣长度。wb.单个条状缺陷占板厚的比值规定(L为单个条状缺陷长度):12 mm T60 mm L/T1T/3为级;9 mm T45 mm 1/3L/T2T/3为级.wc.条状缺陷最小允量(对薄板而言)规定:T12mm时 级Lmin4mm, T9mm时 级Lmin6mmwd.单个条状缺陷最大允量(对厚板而言)规定:T60mm时 级Lmax20mm, T45mm时 级Lmax30mmw(2)条状缺陷总量的等级评定:w条状缺陷总量规定用组夹渣总量来计量定级。组夹渣必须是在一平行焊缝方向的条形缺陷评定区内,其相邻间距必须满足在3 Lmax或6Lmax(Lm

15、ax为相邻夹渣较大者的长度),才能成为一组夹渣。条形缺陷评定区宽度规定:T25mm时宽,为4mm;25100mm时,宽为8mm。wa.先对组夹渣中最大的单个条状缺陷进行定级wb对组夹渣总量(L总)进行定级w-级:评定范围12T内,缺陷间距6Lmax, 则L总T,但最小可为4mmw-级:评定范围6T内,缺陷间距3Lmax,则L总T,但最小可为6mmw-评定范围(焊缝长)不足6T或12T长时,应按长度比例折算:即如下:w12T(6T):焊缝长=T:LX; 或LX=焊缝长/12(6)。w式中LX为折算后允许组夹渣总量,且LX不小于单个条状缺陷长度的允量。w.对100%透照检验焊缝,当底片端部有条状缺

16、陷时,还应与相邻底片接长观察其单个条状缺陷的长度和组夹渣总量评级。w6.2.2管道对接环焊缝底片上缺陷影像的等级评定 w1)缺陷类型和分级依据w压力管道焊接接头缺陷按性质区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根部内凹、根部咬边等七类;w分级依据是按缺陷性质、数量和密集程度分为4个等级。w2)JB4730规定:w(1) I级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w(2)级和级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双面焊以及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w(3)焊接接头中缺陷超过级者为级。w(4)圆形缺陷的分级规定:按锅炉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圆形缺陷分级规定方法分级,但对小径管对接焊缝缺陷评定区取1010mm。w(5)条形缺

17、陷的分级规定 w a.加垫板的对接接头条形缺陷(包括未焊透)按锅炉压力容器对接接头条形缺陷分级规定方法分级。wb. 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未焊透缺陷:管外径De100mm时,按表21的规定进行分级评定;管外径De100mm,时按表22的规定进行分级评定。未焊透深度(沿壁厚方向的自身高度)应采用附录H规定的未焊透专用对比试块进行测定,专用试块应置于管源测表面、靠近被测未焊透缺陷附近部位。w-单个未焊透缺陷占板厚的比值规定(L为单个未焊透缺陷长度):12 mm T60 mm L/T1T/3为级;9 mm T45 mm 1/31T/3,但L4mm(Lmin)故评为级。wb.组夹渣总量:间距4mmT,L总L

18、min故不能评为级.间距4mmT,但L总Lmin(6mm)故评级,该片应评为级。w下图是 JB4730关于条形缺陷的规定: 思 考 题1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评片条件应满足哪些要求?2射线照相标准中,对底片质量一般作出了哪些方面的规定?3对底片上的缺陷影像,一般应从哪些方面判断它所给出的缺陷性质?4简述熔化焊焊接接头的基本结构。5简述铸件常见的缺陷和它们在底片上影像的主要特点。6简述熔化焊常见的主要缺陷和它们在底片上影像的主要特点。7射线照相质量验收标准对质量分级评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8如何理解射线照相标准中规定黑度范围为1.74.0?9简述衍射斑纹的主要形态和产生原因。10简述静电斑纹的主

19、要形态和产生原因。附件:评片口诀w 一、 探伤人员要评片,四项指标放在先*,w 底片标记齐又正,铅字压缝为废片。 二、 评片开始第一件,先找四条熔合线,w 小口径管照椭圆,根部都在圈里面。 三、 气孔形象最明显,中心浓黑边缘浅,w 夹渣属于非金属,杂乱无章有棱边。 四、 咬边成线亦成点,似断似续常相见,w 这个缺陷最好定,位置就在熔合线。 五、 未焊透是大缺陷,典型图象成直线,w 间隙太小钝边厚,投影部位靠中间。 六、 内凹只在仰焊面,间隙太大是关键,w 内凹未透要分清,内凹透度成弧线。 七、 未熔合它斜又扁,常规透照难发现,w 它的位置有规律,都在坡口与层间。 八、 横裂纵裂都危险,横裂多数在表面,w 纵裂分布范围广,中间稍宽两端尖。 w 九、 还有一种冷裂纹,热影响区常发现,w 冷裂具有延迟性,焊完两天再拍片。 十、 有了裂纹很危险,斩草除根保安全,w 裂纹不论长和短,全部都是级片。 十一、 未熔和也很危险,黑度有深亦有浅,w 一旦判定就是它,亦是全部级片。 十二、 危害缺陷未焊透,级焊缝不能有,w 管线根据深和长,容器跟着条渣走*。 w十三、 夹渣评定莫着忙,分清圆形和条状,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