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6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近3年真题+模拟)_第1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6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近3年真题+模拟)_第2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6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近3年真题+模拟)_第3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6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近3年真题+模拟)_第4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6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近3年真题+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专题16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四十九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试题 1.(2013年广东理综,T5,4分,)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变化判断、分析能力。解析:由题干中鲈鱼以中小型鱼类为食,判断鲈鱼以鱼a、鱼b两种土著鱼为食,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每

2、流经一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因此鲈鱼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B错误;鲈鱼引入后,鱼a和鱼b减少,大型浮游动物和小型浮游动物增加,故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浮游植物先减少后增加,D错误。答案:A2.(2010年海南单科,T20,2分, )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点睛:以生态农业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考查了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3、是容易题。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稻、杂草是生产者,鸭、害虫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D3.(2009年广东单科,T14,2分,)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点睛:本题通过分析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知识,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硅藻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

4、大;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正确。有的同学误以为最高级的消费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事实上由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当遭到破坏时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答案:C4.(2009年海南单科,T19,2分,)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 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点睛:考查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较为容易。解析:大量捕捞花鲢后,乌鱼缺食物,会加强捕食白鲢,白鲢下降。答案:B5.(2012年海南单科,T28,8分,)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

5、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只。 点睛:考查了食物链、种间关系和调查种群密度方法的相关知识,相对较容易。解析:(1)由图示可看出,该食物网中共有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丙戊、甲乙丁戊4条食物链,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乙丁丙戊)中,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2)由图示可看出,乙和丙都以甲为食,同时丙还会捕食乙,因此两者间既有竞争关系

6、,也有捕食关系。(3)按照标志重捕法的原理:标记 1数量 1=标记 2数量 2,若假设乙种群有x个个体,则得100x=10100,则x=1 000。答案:(1)4五(2)竞争和捕食(3)1 0006.(2011年大纲全国理综,T32,11分,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

7、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g/kg 鲜重)0.003 70.003 70.0350.0350.34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点睛:考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效应,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1)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而外来物种引进以后,生物多样性下降,即对本地原有物种有抑制作用,所以是竞争、捕食、寄生,而不是互利共生。(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些物质具有生物富集效应,即随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如

8、重金属等。先根据重金属含量排出:甲、乙(同一营养级)丙、丁(同一营养级)戊,而题干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故这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为答案:(1)竞争捕食寄生(2)模拟试题1.(2013合肥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解析:我国北方四季分明,一年中温度变化较大,而南方热带雨林中温度、水分均较适宜,其分解者的代谢活动较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种类单

9、一)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使群落有一定的水平结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环境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又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碳的循环。答案:C2.(2012怀化模拟)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蝇、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三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B.C.D.解析:牛、羊、鹿是消费者,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

10、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会涉及很多具体种类,因而不能把它们中的牛、羊、鹿仅看作是三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生物群落概念不符。答案:D3.(2013潍坊摸底)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营养级解析: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

11、分不是简单地分为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而是根据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区分是哪一种具体成分。A项,消费者中多数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一些动物(蚯蚓、秃鹫等)为分解者。植物一般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从异化作用看,微生物一般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类。C项,生产者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开端,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生产者的多样性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稳定性。D项,一种生物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

12、级是发生变化的。答案:C4.(2011盐城质检)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下图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a白天(6点18点)氧气的消耗量为负值,说明a生物在光照的情况下,释放氧气,必定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b、c消耗的氧气量,前者大于后者,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c所含的能量比b更少,营养级更高。答案:D5.(

13、2012合肥调研)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了12条食物链B.鹰处于第三营养级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D.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解析:A项中,以牲畜喜食的牧草开头的食物链有6条,以牲畜不喜食的杂草开头的食物链也有6条。B项中,鹰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项中,牧草和杂草竞争水肥等。D项中,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一般采取样方法。答案:B6.(2013信阳模拟)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生物及环

14、境因素重金属质量分数/%生物及环境因素重金属质量分数/%土壤0.01池塘水0.02猫头鹰12浮游植物0.5食虫鸟5浮游动物2昆虫0.2大鱼10草0.02小鱼5(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池塘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  。 (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选填:A.水;B.食盐水;C

15、.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 解析: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作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增加的。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的原因是重金属盐引起蛋白质变性而失活;相应的解毒措施是服用蛋白质类物质。答案:(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2)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3)在生物体内重金属不易被分解,有生物富集的作用(4)浮游植物昆虫、食虫鸟、猫头鹰(5)重金属盐能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D、E考点五十 生态系统的功能高考试题 1.(2013年四川理综,T6,6分,)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

16、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群落的演替、动物激素的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解析:信息传递在种间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防治稻田害虫,可以改变能量的流动方向,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卷叶螟的数量

17、减少,拟水狼蛛摄食褐飞虱增多,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下降,D正确。答案:B2.(2012年海南单科,T19,2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点睛:以图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能量流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容易。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为消费者,A正确;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B正确;能量通

18、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不正确。答案:D3.(2011年福建理综,T4,6分,)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内环境、动物激素调节等内容相关概念之间关系,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知识较为综合。解析:血浆、组织液、淋巴关系应为,故B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

19、间的能量流动方向应为,故C错。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关系应为,故D错。生产者与CO2库之间应是双向箭头,生产者的碳可以流向消费者,消费者的碳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以CO2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故A正确。答案:A4.(2011年海南单科,T21,2分,)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特点。属于理解内容,相对较为容易。解析:营养级越低,具有的能量越多,但营

20、养级高低与生物体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故A正确,C、D错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如兔可根据狼留下的信息逃避狼,这对兔有利而对狼不利,故B错误。答案:A5.(2010年江苏单科,T11,2分,)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点睛:本题借助食物结构改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吃肉时人的营养级比吃素食时的营

21、养级高,因此能量消耗多,消耗的粮食多。“多吃素食、少吃肉食”使人所处的营养级降低,减少了能量(粮食)的消耗。C项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解释。答案:C6.(2010年大纲全国理综,T5,6分,)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解析: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

22、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C7.(2009年山东理综,T4,4分,)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 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 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 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 存在能量输入

23、、传递、转化和散失点睛:本题通过泥浆生物反应器的介绍考查了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容易。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目中污染物的分解是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故而肯定是菌种进行有氧呼吸而分解有机物,故B正确。本题中的反应器中有土壤、营养物质和菌种,不满足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的概念范畴,更谈不上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A、C、D均错误。答案:B8.(2013年江苏单科,T26,7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

24、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速率。

25、0;(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 鸟土壤质地光照水体肥力稻田杂草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把握,同时考查到了考生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解析:(1)实验中多次重复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其精确性。(2)根据题意:减弱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可知,鱼还有其他的食物,并且这种食物是浮游植物的天敌,故为浮游动物。(3)水稻和浮游植物需要共同的光照和养料,题干中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故存在竞争关系。(4)放养鱼增加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杂性,即营养结构的复杂性。(5)实验组中鲫鱼的数量是影响本实验的关

26、键因素,而鸟类能捕食鲫鱼,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其余四项可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在相同的状态以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精确性)(2)浮游动物(3)竞争(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5)9.(2012年安徽理综,T30,8分,)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

27、5×1072.18×107(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

28、的功能。考查通过图表联系实际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 (1)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2.25×107)/(7.50×108)×100%=3%。(2)种群密度=(第一次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40×30÷15=80(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使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变小,从而使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3)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4)不同动物依据气味、行为等信息去猎捕或躲

29、避猎捕,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答案:(1)3%(2)80偏大(3)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10.(2011年山东理综,T26,15分,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差,其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3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 kJ和 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引起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对水的重吸收增

31、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还联系了种群数量的变化和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知识,较综合。考查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解析: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到其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有关。生物成分中除图中已有的生产者、消费者之外,还应有分解者才能实现物质正常循环。(2)食物网中鹰既可作为第三营养级又可作为第四营养级。当计算鹰获得的最少能量时,应选择最长的食物链,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即:10 000×10%×10%×10%=10(kJ)。当计算鹰获得的最多能量时,应选择鹰所在最短食物链,按最

32、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即:10 000×20%×20%=400(kJ)。去掉蛇后,狐的数量不变,鹰所在营养级降低,鹰可利用的能量将增加,数量会增加。若外来生物入侵,则会使草原原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甚至灭绝,从而使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或丧失。(3)与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种间因素有捕食和竞争。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鼠的数量增加400只,那么兔得到能量将减少,按1只兔和4只鼠消耗相等草量计算,兔应减少100只,成为900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数量时,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将直接导致重捕个体中被标志数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种群数量值变大。(4)兔摄取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

33、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对水重吸收增加,从而保持体内水平衡。答案: (1)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抵抗力分解者(2)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3)捕食900偏高(4)升高下丘脑肾小管、集合管模拟试题1.(2012苏北四市二次联考)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解析: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

34、O2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此图中的食物链应为ADE,E要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1÷20%÷20%=25(kg)的A。答案:D2.(2013湘潭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答案:B3.(2012安师大附中模拟)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

35、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B.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图中/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是鼠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中不能反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故A错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B错误;为鼠的同化量,为鹰的同化量,则/的比值代表了鼠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故C正确;为鼠粪便中的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即草同化的能量,故D错误。答案:C4.(2013益阳模拟)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

36、耗的植物为()A.80 gB.900 g C.800 gD.600 g解析: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猫头鹰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在“植物鼠(兔)猫头鹰”食物链中,最少消耗植物20 g×45÷20%÷20%=400 g。另一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四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20 g×15÷20%÷20%÷20%=500 g,所以最少需要消耗植物900 g。答案:B5.(2013济南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

37、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解析:甲、丁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乙、丙表示消费者。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d分别表示乙、丙同化的能量,b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缺少丁类生物,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乙同化的能量中有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乙生长、发育、繁殖。答案:A6.(2011连云港模拟)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

38、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圈养家畜、散养家禽是利用能量流动的原理,减少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增产的目的。答案:A7.(2013湖南四校联考)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

39、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 ,请据此资料回答:(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2)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过程表示作用,若过程和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3)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解析:(1)向大气中过量排放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故各地的CO2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均产生影响。(2)甲、乙、丙、丁分别表

40、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答案:(1)CO2全球性(2)生产者分解者的分解抵抗力(3)酸雨、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缺乏、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任意两项即可)考点五十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考试题 1.(2011年海南单科,T22,2分,)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

41、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考查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解析: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而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短时间内会使灰椋鸟因大量迁入而增多,此时害虫数量下降;同时其他鸟类因栖息环境改变而迁出,造成鸟种类减少;一段时间后,灰椋鸟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减少,害虫数量会上升,故A、B、C错误。在整个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不断变化,故D正确。答案:D2.(2009年天津理综,T5,6分,)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

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B.C.D.点睛:通过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析:从图可以看出,甲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较乙生态系统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因此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这样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不一定较乙复杂;新的物种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

43、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到最低,而S点后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可见S点后一定经历过一个次生演替的过程。所以正确,选B。答案:B3.(2010年新课标全国理综,T31,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

44、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填“低”或“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点睛:本题以坐标图为背景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间的关系及稳定性的分析。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 (1)分析图中a与b的数量变化关系可知,它们是竞争关系;(2)若d大量死亡,c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多,a则因c增多而数量减少;(3)若a大量死亡,则c和d都会因食物减少而减少;(4)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

45、到原来的状态,说明其具有恢复力稳定性。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较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营养结构复杂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5)根据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得:N=Mn/m=50×40/5=400(个)。答案:(1)竞争(2)ca(3)降低(或快速降低)(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低(5)400模拟试题1.(2013东城区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解析

46、: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一般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该适当增加物种的种类和数目。答案:A2.(2012杭州模拟)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解析:负反馈调节是指

47、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题干中所述的早期符合负反馈调节的机制。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和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题干中所述的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B3.(2013合肥调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48、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所以D不正确。答案:D4.(2011合肥调研)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D.一般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

49、定性,它们均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越小。答案:B5.(2012安徽安庆二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解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中“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为抵抗力稳定性,“遭受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是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二者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成正比关系,即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而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又与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及营养结构复杂化成正比,因此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越

50、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大,而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一般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答案:A6.(2013绍兴模拟)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 (4)根

51、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   。 解析:据表格分析可知:(1)乙瓶无光照,藻类因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而死亡,种群密度下降。(2)丙瓶与甲瓶相比,少泥沙,分解者很少,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的遗体、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4)总结结论的方法: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乙瓶、丙瓶、丁瓶都为实验组。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造成稳定性降低,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丙瓶与甲瓶相比少分解者,造成稳定性降低,说明

52、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消费者过多,也造成稳定性降低,说明生态瓶中消费者不能过多。最后整体归纳得出结论。答案:(1)下降在缺乏光照的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2)丙瓶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3)少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4)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考点五十二 生态环境的保护高考试题 1.(2012年江苏单科,T24,3分,)(多选题)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

53、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知识。是对知识识记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解析: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多种,如人为干扰、栖息地减少和多样性下降、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故A、C、D正确;栖息地破碎化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故B错。答案:ACD2.(2011年江苏单科,T20,2分,)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鳌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