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知识点(21页)_第1页
心理学的知识点(21页)_第2页
心理学的知识点(21页)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心理学一、本章特点:普通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 “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正常成 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 理论体系、 派别和研究方 法等。这门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1 ) 普通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普通心理学简史;(2 )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心理活动的意识性特征注意,情绪和情感,意志,能力,人格。二、知识点范围与级别心理学的定义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学派纷争(识记)当代心理学研 究的主要取向(理解)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神经元及其功

2、 能、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两半球 功能的不对称性、内分泌系统的组成(识记巴甫洛夫学说(理解)反射、反射弧和反馈、无 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动力定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种类(识记)感受性及感觉阈限、差别阈限的定义、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感觉现象(理解)感觉适应的定义 (识记)暗适应、光适应、视觉(理解)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器官(识记)颜色视觉、 听觉(理解)听觉的适宜刺激、听觉器官听觉的特性、其它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痛 觉、知觉的定义、知觉的基

3、本特性、知觉的种类(识记)记忆及记忆过程(理解)记忆的定 义(识记)记忆的种类、记忆过程(理解)遗忘(识记)表象(理解)表象的定义、三个记 忆系统(识记思维(理解)思维的定义(识记)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理解)思维的种类(识 记)概念的形成(理解)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理解)语言与言语、语活动的形式、言语活 动的中枢机制(识记)想象(理解)想象的定义、想象的种类(识记)意识概述(理解)意 识的定义(识记)意识的形态(理解)眠的四个阶段、生物节律(识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 和心理现象(理解)注意的定义(识记)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 种状态。(理解)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特征、需要的定义

4、、需要的种类、需要层次理论、动 机的定义(识记)动机的种类(理解)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识记)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理解)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识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的功能、情绪的外周理论、情绪的丘脑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识记)情绪和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理解)情绪、情感的维度(识记)情绪的种类(理 解)从情绪的内容来分一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理解)从情绪的状态来分一一心境、激 情和应激(理解)情感的种类、意志的定义(识记)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理解)意志的品 质(识记)能力概述(理解)什么是能力(识记)智力的定义(理解)能力和知识、技能的

5、关系(理解)能力的分类(理解)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人格 概述(理解)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特性(识记)人格的结构、气质(理解)气质的定义(识记)气质类型学说 (理解)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识记)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理解) 气质的特性、 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识记) 性格(理解) 性格的定义 (识 记)性格不同于气质(理解)人格理论(应用)三、例题分析(一)单选例题1、某画家在红色墙壁背景上画了一小块灰色壁画,个体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做( )。(A )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 (D)后象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是(B); 2

6、)本题内容涉及的是感觉现象,在上册P16 ; 3)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2、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把人视为类似电脑的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这一新的趋向是()。(A)认知心理学(B)神经心理学(C)人本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是( A);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在上册P5;2)60 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 系统。3 、关于费希纳定律,正确的是()。(A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B)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C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

7、的对数成正比;(D)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幕函数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是( C);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刺激的物理量和它所引起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上册P1516 ; 3)费希纳定律结果表明,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4、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A)额叶(B)顶叶(C)颞叶 (D)枕叶答案与解析 A)正确答案是(D);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在上册P11 ;3)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不同区域有不同机能。皮层区又分为视觉区(枕 叶后端)、听觉区(聂上回)和躯体感觉区(顶叶的中央后回) 。注意的基本特点是()。(A)选择性与指向性(B)紧张性与选择

8、性 (C)指向性与集中性 (D) 紧张性与集中性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C;本题内容涉及的是什么是注意,在上册 P31 ;注意是心理活动 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6、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中不包括()。(A)比较与分类 B)分析与综合 C)归纳与演绎D 抽象与概括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C);本题内容涉及的是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在上册 P27 ;归纳 与演绎不是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二)多选例题1、对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正确的是()。)信号功能B组织功能C)动机功能D)反映功能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A、B、C);本题内容涉及的是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在上册 P36 ; “反映”不是情绪和情感的

9、功能。2、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语言是交际工具,言语是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B)梦是在睡眠过程中快速眼动阶段出现的 (C) 气质更多地与生理因素相联系, 是人格发展的自然 基础 (D) 只要搞清楚错觉的原因,人通过主观努力就能消除错觉 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A、B);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多个不同的概念(语言与言语、意识 状态、气质、错觉) ,在上册 P28 、 31 、 47 、22 ;根据上册 P28 、31 、47 、 22 ,识记和理 解本题所涉及的多个不同的定义概念。3、在性格的结构中,()是正确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指向特征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是(A、B、

10、C); 2 )本题内容涉及的是性格的结构,在上册P52 ;3)指向不是性格的结构。社会心理学一、本章特点 :社会心理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人当作一个社会 实体来研究, 通过考察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来解释人的心态与行为的一门科学。为什么人会对某件事持不同看法?态度;人为什么会侵犯别人?侵犯;为什么人会自觉不自觉 地跟从别人,做出与别人同样的行为?从众。从几个有限的问题中,我们就可以明确 感到社会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除了提到的问题外, 诸如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群体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以及环境背景于人们行为关系等, 也都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这门学科需要掌握

11、的知识: (1 )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简史;( 2)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认知与归因, 社会动机, 态度, 人际关系, 社会影响, 助人利他与侵犯, 人际吸引、婚姻与家庭。二、知识点范围与级别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定义(识记)社会行为、 勒温社会行为公式(领会)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伦理原则(识记)观察法、调查法(应用)问卷设计的原则(识记)社会学习论(领会)社会交换 论符号互动论、社会认知论及场论(识记)紧张与冲突(领会)精神分

12、析论、人格结构、领 会、社会化概念、再社会化、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的载体(识记)道德社 会化(领会)性别角色社会化、语言社会化、社会角色的概念、角色扮演过程(识记)角色 失调(领会)自我的概念(识记)镜我(领会)自我的结构(识记)自我概念的功能(领会)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领会)身份的特点、自尊的概念、影响自尊的因素、社会知觉的基 本概念、图式识记)印象形成的效应(理解)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版印象与 定型(识记)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信息整合的加法模式、信息整合的平均模式、信 息整合的加权平均模式(理解)印象整饰、归因的概念(领会)行为原因的分类(识记)控 制点

13、理论(领会)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识记)社会动机的概念(领 会)动机过程、动机的功能、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亲合动机(领会)亲合起源于依恋(识记)影响亲合的因素(理解)成就动机、抱负水平(领会)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理解)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识记)侵犯、侵犯的构成(领会)侵犯的原因、挫折侵犯学说(识记)利他、态度的概念、态度的成分(领会)态度的形成、态度转变模型、态度转变理论(识记)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应用)人际关系的概念(领会)、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识记)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

14、关系有决定性影响。人际吸引的概念(领会)影响喜欢的因素(识记)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及其基本条件、竞争及其基本条 件(领会)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识记)沟通的概念(领会)沟通的结构、沟通网络、正 式沟通网络(识记)体语的概念(领会)目光与面部表情(识记)人际距离、从众的概念(会) 从众行为的原因(识记)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惰化的概念、模仿的概念、暗示的概念、社 会感染的概念、爱情的概念(领会)爱情发展的阶段(识记)爱情的形式、婚姻的概念(领 会)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离婚的原因(识记)家庭的概念(领会)家庭的功能、家庭生命 周期(识记)三、例题分析(一)单选例题1 、社会交换论主张从投入与产出关系

15、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它强调( )。A) 事物的意义与符号对个体行为的作用( B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 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D) 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B);2 )本题内容涉及的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社会交换论, 在上册 P65 ;3)社会交换论重点强调,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 2、安德森研究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发现,最受他人喜欢的因素是( )。 A) 真诚 相 似性 C 魅力 D 性格外向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A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 品质,在上册 P97

16、 ;3) 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令人厌恶。3 、在人际关系中,双方交住频率与彼此喜欢之间呈()。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相互促进关系 D 倒 U 型(曲线)关系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D);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人迹吸引熟悉性和邻近性,在上册P9798 ; 3)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常常见面容易彼此了解, 因而相互喜欢,但是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 U 型曲线。4 、关于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 )从物质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B) 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理想自我C)从物质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社

17、会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物质自我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C ) ;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在上册P74;3)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即从物质(生理) 自我到社会自我, 最后到心理自我。5、()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A)自我概念B)角色C)印象D)图式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是(D);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认知者的经 验,在上册P77 ; 3)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6、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关系。A)行为B)心理C)物质D)交换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B);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人际关系的概

18、念,在上册 P93; 3)人 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二)多选例题角色扮演过程包括()。A)角色失调B)角色领悟C)角色实践D)角色期待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B、 C、 D);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角色扮演过程,在上册 P72; 3)角色扮演过程: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2、个体归因时,通常遵从()A)客观性原则B)不变性原则C)折扣原则D)协变原则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B、 C、 D);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归因的原则,在上册 P82; 3) 个体归因时往往遵从以下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3、在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形成印象有

19、重要作用,正确的表述是()。A)近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B)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C)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 称为首因效应D)最近出现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为近因效应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是( B、 C、 D);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印象形成的效应,在上册 P79; 3)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最新出现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发展心理学一、本章特点本章对于心理咨询师培训及考试而言是非常基础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 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

20、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发展的趋 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这也就是我们在复习发展心理学这部分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和必须树立的观念。二、知识点范围与级别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识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观察法(应用)访谈法和临床法(应用)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与连续论(理解)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识记)

21、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 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应用)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理解)年龄和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理解)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解)遗传机制(识记)遗传机制缺陷(识记)第一个发育高峰期(识记)第二个发育高峰期(识记)儿童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 (理 解)身体发展遵循“首尾原则”和“近远原则”(识记)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可变性(理解)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理解)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心理的发生(识记) 早期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心理发展的水平(识记)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识记) 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识记)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识记) 对

22、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理解)习惯化范式(识记)优先注视范式(理解)婴儿视觉的刺 激偏爱(应用)婴儿知觉的发展(理解)视崖(识记)婴儿期动作的发展和感知觉的发展构 成了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 (识记)条件反射的出现是记忆发生的标志(识记)婴儿思 维的发展(理解)言语发展的理论(理解)先天成熟理论的主要观点(识记)世界各国人类 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 3 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理解)一岁半 到二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三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 理 解) 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 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 (理解) 托马

23、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理解)婴儿的社会性依恋(理解)依恋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识记)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识记)婴儿依恋的类型(识记)依恋(理解)幼儿期心理发 展的主要特点(理解)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理解)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理 解)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理解) 记忆的发展特点 (识记) 具体形象思维 (识记)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理解) 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理解) 道德判断的不同阶段 (皮亚杰) (识记)自立欲求与反抗(应用)童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理解)记忆的主要特点(识 记)记忆策略的运用(应用)思维的发展(应用)童年期的社会交往(理解)少年期心理发 展特征(应

24、用)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特点 (理解) 反抗期(识记)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 (应 用)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理解)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理解)自我意识是(识 记成熟的自我意识的特征 (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期 (理解) 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的形成 期(理解)青春期自我统一性的追求和确立(理解)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混乱) (应用)青 年期的发展课题(应用)中年期心理变化的特点(理解)更年期(理解)中年期的发展任务 (应用)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 ,一般是指 60 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 的完成阶段, 也是追及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 (识记) 对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的不 同观点(

25、理解)老年期的认知老化(理解)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应用)关于老年期的智力减退(理解)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情况(理解) 二、 例题分析:1、()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A)普莱尔(B)皮亚杰(C)华生(D)高尔顿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D) 2)考察考生对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对应 上册 P123。 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2、 ()以认知发展为指标来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 A 艾里克森( B 皮亚杰( C 柏曼( D 柯尔伯格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是B2)考察考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知识的掌握情况,上册 P124 。 3)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

26、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3、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正确的说法是()。(A )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标志(B)婴儿依恋由特殊情感连续阶段,经无差别反应阶段,而后发展为有差别反应阶段(C)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反抗型依恋是消极依恋(D)婴儿在特殊情感连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2)考察考生对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应上册 P138 。 3)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 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 4、个体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 )(A )能使用代名词“我”称呼自己( B)第一信号系统的建立(C)形象

27、思维的建立(D) 逻辑思维的建立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A, 2)考察考生对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的掌握情况,对应上册 P139。 3) 23 岁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 突出的表现是从称呼自己的名字 (如“宝宝吃苹果” )变为用“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如“我吃苹果” )。这一变化是儿童 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5、在童年期和少年期,孩子们的游戏以()为主。A 象征性游戏( B 亲子互动游戏( C 规则性游戏( D 实物游戏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是C,2)考察考生关于儿童游戏发展的掌握情况,对应上册P140。3)童年和少年儿童的游戏

28、以规则性游戏为主。6 、皮亚杰关于道德判断与发展过程分为 (A 前道德判断阶段 B 后道德判断阶段 C 自律道德 判断阶段 D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2)考察考生对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过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应上册 P145 。 3)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 45岁前、他律道德阶段 4、5岁7、8 岁、自律道德阶段 910 岁以后)。7、 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是指()。(A)自身(B)同伴(C)老师(D)父母 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D, 2)考察考生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对应上册 P155 。 3)反抗期

29、反抗的对象以父母为主,有时也会转移到教师及有关成 人身上。8、 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A 内倾性 B 外 倾性 C 社会性 D 停滞性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A, 2)考察考生对中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应上册 P162。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 点。9、 老年丧失期的观点认为老年期的基本特征是()(A)发展(E)衰退(C)老化(D) 丧失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2)考察考生对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不同观点的掌握情 况,对应上册 P163 。3)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

30、写成只有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一、本章特点: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涉足两个学科领域及其分支学科, 一个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临床 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另一个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临床精神病学。本章不是一 个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心理咨询师(员)必须掌握的综合专业知识, 为下一步学习掌握心理诊断技能奠定必备基础。本章需要掌握的知识:1) 心理健康的标准 2) 心理异常的评定标准; 3) 常见心理障碍; 4) 心理卫生问题。 二、知识点范围与级别心理健康的不同理解 (理解)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的十条标准(识记)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 康的十标准心理健康三标准论

31、(识记)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的关系(理解)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应用)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识记)心理健康的状态(应用)心理健康状况的破 坏、应激性身心障碍(理解)认知障碍(应用)感觉过敏、错觉、幻觉、思维贫乏、思维迟 缓、强制性思维、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识记)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智能障碍、情 绪情感障碍(应用)情感淡漠、情绪低落、焦虑、情感脆弱(识记)意向行为障碍(应用) 意向缺乏、意向增强、意向倒错、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识记)自知力障碍、心理问题、心 理紊乱、边缘状态、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

32、恐怖症、焦虑症、强迫性障 碍、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反应性精神障碍及癔症(应用)心理卫生的概念、心理卫生 工作的特点(识记)婴幼儿期的心理卫生、童年期的心理卫生(理解)青少年心理卫生(应 用)中年人的社会责任、 中年人的家庭心理卫生、 更年期心理卫生、 老年期心理卫生 (理解) 残疾人的概念(识记)残疾人的心理特点理解)残疾人心理卫生的实施(应用)躯体疾患者 心理特点(识记)患者住院对患者的影响(理解)三、例题分析(一)单选例题1 、对心理健康评价时, ( )是不合理的判断。(A )个体的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 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D

33、) 对环境压力耐受性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是(B);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在上册 P173 ;心理 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用无关的因素去衡量心理健康,不足取。2、对成人心理健康的破坏,人本主义解释强调()。A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B)潜能发展受到阻碍 C)个体发展的早期挫折D)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后果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是(B);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在上册 P178 ;存在 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潜能” ,认为心理健康的破坏,就是“潜能”的发展受到 阻碍。3、 幻听最常见于()。(A)抑郁症(B)强迫症(C)躁狂症(D精神分

34、裂症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是(D);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上册 P183 ; 幻觉在各个感官都可出现,在精神分裂症中,幻听较多见。4、 思维形式障碍不包括()。(A思维贫乏(B)思维迟缓(C强制性思维 (D妄 想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 D ): 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上册P184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以及思维逻辑障碍。妄想 是思维内容障碍。5 、( )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 。A)知、情、意之间保持协调B)个体经验系统层次清晰、运用得当C)合理运用以往经验处理当前的事务D)能正确认识现在和适应环境答案与解析:正确答

35、案是(A);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在上册P177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6、非器质性记忆减退不包括()。A)对一般事务难以记住,对情绪性事件较好记住B)不承认自己记性不好 C)经常诉说自己健忘 D)对不感兴趣的事很难记住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是(B);本题内容涉及的是记忆减退,在上册 P185 ;记忆减退是指记 忆的四个过程普遍减退。 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记忆减退是真正的记忆减退, 不承认自己记 性不好。非器质性记忆减退相当多见,例如神经衰弱常诉说健忘,大多不是真正的、普遍性的记忆减退。(二)多选例题1、在应激性身心障碍中,压力的属性包括()。(A社会性(B生物性 (C)

36、偶然性 (D心理性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B、 D) ;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应激性身心障碍逻辑关系(图) , 在上册 P179 ;人对生物的、精神的、社会的三种压力(应激源)可以产生反应。从人性心理学的基本原 理来看,在人的本质中包含有这三种基本属性, ,人性自身有这三类 “固有频率” ,所以对这 三种刺激可以发生“共鸣”2、恐怖症常见类型有()。(A场所恐怖(B原始恐怖(C特定恐怖(D )社交恐怖 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C、 D); 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 (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在上册 P191192 ;恐怖症主要分为三种类 型:场所

37、恐怖;特定恐怖;社交恐怖。3 、躁狂症“三高症状”包括()。( A 易激惹 B 思维奔逸 C 心境高涨 ( D 精神运动性兴奋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是(B、C、D);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一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在上册 P190 191 ; 躁狂症(心境障碍)的 “三高症状”是指:心境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癔症临床表现有()。A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B)常见于青年期和更年期C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D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是(A、B、C、D);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

38、诊断标准 ) :第三版,在上册 P193 194 ;癔症是指一种以解离症 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常见于青年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见。5、对疑病症描述正确的是()。A)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多关切b)各种生化物理检查不支持器质性疾病的诊断 c)缺乏解释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d )医生的解释能够消除其疑虑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是(A、B、C);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的躯 体形式障碍, 在上册 P192; 疑病症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多关切, 各种检查不支持器质性疾病的 诊断,缺乏解释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医生的解释不能够消除其疑虑。6、

39、强迫性障碍表现为()。A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观念b冲动来源于外部正确答案是( A、C、D );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的强迫性障碍,在上册 P192 ;强迫性障碍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观念,冲动来源于自我,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心理测量学一、本章复习指南:本部分的学习应注意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注意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2 、对心理测量工具分类及其各量表的功能应全面掌握。二、知识点范围与级别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识记) 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识记) 世界上 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识记) 心理测验的定义 (识记)

40、 心理测验的三个基本要素 (理解) 心理测验的性质(理解) 心理测验的分类(识记) 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理解) 解释分 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解) 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理解) 心理门诊中常用的心理测验 (理解)比率智商(应用) 离差智商(应用) 比内量表(理解) 韦氏智力量表(理解) 瑞文渐进 测验(应用) 智力的个别差异(理解) 如何理解和解释智力测验的结果(理解) 人格测 验的分类(理解) 自陈量表(应用)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应用) 卡氏 16 种人格 因素测验(应用) 艾森克人格问卷(应用)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应用) 罗夏测验(理 解) 主题统觉测验(理解) 人格测验的信度和

41、效度(理解) 测验分数的解释(理解) 评 定量表的基本原理(理解) 90 项症状清单(应用) 抑郁自评量表(应用) 焦虑自评量表 (应用) 常见的评定误差(理解) 如何减少评定误差(理解)三、例题分析1、 心理测验的性质有()A测量的间接性 B测量的相对性 C测量的客观性 D测量的准 确性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测验的性质等一些基本概念的掌握情 况,对应上册 P218 。2、属于()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 C文字测验 D.操作测验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B,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人格测验分类的掌握,对应上册P232。3、 罗夏测验属于()A.人格测验B操作测验C客观测

42、验D投射测验 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人格测验分类的掌握是否清晰,对应上册P234 。4、 “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是评定量表中的哪类误差()A严格误差 B逻辑误差 C光环 效应 D 趋中误差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C,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测量工具的常见评定误差是否能够 明确,对应上册 P240咨询心理学、本章复习指南 本章应该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员) 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学习和复习中应注意对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流派的掌握。其次,还要明确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任务,并明确作为一名咨询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能;第三, 应明确不同的咨询对象的不同的

43、工作内容和不同的工作方法。二、知识点范围与级别 我国心理咨询现状以及颁发职业标准的意义(理解)心理咨询的定义(识记)在科学的 领域中,给某类事物下定义,原则,应当是用最概括的语言说出该事物的本质(理解)心理 治疗的定义(识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应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理解) 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观点() (理解)精神分析学说的局限和影响(理解)行为主义理观点 (理解)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 )(识记)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 )(识记)社会学习理论 (班 都拉)(理解)班都拉的社学习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理解)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理 解)存在人本主义具有四个共同的认识(识

44、记)认知心理学观点(理解)人性主义的观点 (理解)人性主义心理学关于人的基本属性的界定(识记)心理咨询的对象(识记)心理咨 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一览图 (理解) 心理咨询的任务 (理解) 心理咨询的分类和形式 (理 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识记)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技能(理解)心理咨询师应 具备的思维方式(应用)要有“度”的概念(应用)中立性态度(应用)心理咨询师应具备 的操行条件 (应用)咨询关系的特点 (识记) 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理解)心理诊断(识 记)心理诊断的科学性(理解)心理诊断的对象(理解)心理诊断的任务(识记)心理紊乱 状态的分类(理解)心理诊断的方法(应用)心理

45、诊断注意事项(理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 题(应用)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实施(应用)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理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 实施(应用) 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 (理解)大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施 (应用)性行为失调 (识 记) 性行为紊乱(识记)性行为变态(识记)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要求(识记)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宗旨(识记)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应用)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应用)青年期、 成年期性心理咨询(应用)更年期、老年期性心理咨询(应用)三、例题解析1 、在咨询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模型包括( )。(A )动力学模型(B)行为主义模型(C)人工智能模型(D)现象学(人本主义)模型本题的正确

46、答案为,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流派学知识的掌握,对应上册P247-251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遵循的是( )。(A )快乐原则(B)道德原则(C)现实原则(D )平衡原则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C,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的掌握,对应上册 P247 。3、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 华生(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班杜拉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此题目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流派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的掌握,对应上册 P248-249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A )神经症(B)学习障碍(C)精神分裂症(D)人际

47、交往障碍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C,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工作内容的掌握,对应上册P251-252 。5、 按照咨询心理学的观点,成人心理问题多半来源于()。对应上(A )家庭内部(B)社会环境(C)人际关系的矛盾(D)自身内部的冲突 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D,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工作任务知识的掌握, 册 P254 。6 、电话咨询是利用电话给求助者进行劝告和安慰的咨询形式,这种形式处理()效果最为显著。(A )品行障碍(B)心理危机(C)疑病症(D )学习困难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B,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工作形式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应上册 P258 。7、 心理咨询的

48、形式包括()(A门诊咨询 (B电话咨询 (C互联网咨询 (D上门服务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工作形式知识的掌握,对应上册P258 。8、咨询师在和求助者谈话时,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评论性意见,这是因为心理 咨询必须坚持( )。(A )历史-逻辑-现实的观点(B)中立性态度(C)普遍联系的观点(D)把握工作中的“度”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B。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设置-“度”的概念的掌握, 对应上册 P261 。9、 心理咨询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求助者的价值观取向不一致,应当()。(A)以某种价值观评判求助者(B)以自己的价值观评判求助者(C

49、)采取非评判态度(D)认同求助者的价值观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C,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具备条件-保持中立性原则的掌握,对应上册 P262 。10、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咨询师一方起主导作用的是()。A) 咨询师的态度和品格 (B) 咨询师的责任心 (C) 咨询师的工作能力和知识背景 (D)咨询是自身的性格特点 本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A ,此题目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掌握, 对应上册 P264 。专业实务分析、业务能力基础、案例不定项选择第一部分:专业实务分析 应考提示1 、 专业实务分析由初诊接待、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技能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包括一段 录

50、像,共三段录像。根据录像回答共 5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在答题卡上 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2 、 建议答题前先将该部分文字内容预览一遍,对题中的所问形成整体框架印象;3 、 观看录像时注意要集中,不但要听言语,还要关注双方谈话内容,以及非言语部分(身 体姿势、动作、面部表情)4 、 记住,每段录像播放两次,第一次没看清楚或没听清楚,第二次予以补救。第二部分:业务能力基础 :例题分析(一)单选例题1 、心理咨询员在筛选心理问题的类型时,一般遵循的顺序是( )。(A ) 精神病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 B) 神经症精神病一般心理问题C ) 一般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病D ) 精神病一般

51、心理问题神经症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D ); (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心理诊断技能如何形成初步印象,在下册 P2223 ;( 3)用病与非病的三条原则判断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之后再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2 、“你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些什么呢?”心理咨询员的这句问话采用了()的心理咨询技巧。(A ) 封闭性询问 (B) 半封闭性询问 (C) 开放型询问 (D) 反诘性询问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C、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摄入性谈话确定提问方式,在下册P5;(3 )根据谈话目的和想收集的资料内容来确定提问方式,一般情况下, 应使用开放式提问。3 、初步诊断的重要工作是鉴

52、别()。(A ) 神经症与人格障碍 (B) 心理问题与神经症 (C) 精神障碍与躯体障碍 (D) 精 神障碍与人格障碍答案与解析 ( 1)正确答案是( B);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心理诊断技能如何形成初步 印象,在下册 P2223 ;(3 )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二)多选例题 1、控制谈话方向的技术是 ( )。 (A) 释义 (B) 中断 (C) 干涉 (D) 打断答案与解析 ( 1)正确答案是 (A、B); (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摄入性谈话控制谈话方向, 在下册 P6 ;(3 )会谈的方向、所涉及的问题及会谈的时间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最常用的方

53、法是释 义、 中断。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A、B、C); (2 )本题内容涉及的是人格测验量表,在下册 P7376 ;(3)效度量表有:疑问(Q);说谎(L);诈病(F);效正(K) , D是临床量表中的抑郁(D)。3 、 90 共包括( )等 10 个因子 A 社会内向 B 强迫症状 C 人际关系敏感 D 轻躁狂 答案与解析 ( 1)正确答案是( B、C); ( 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心理评定量表的 90 项症 状清单,在下册 P8991 ;( 3 ) 90 项症状清单共包括 10 个因子,该题所列的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属于其中的因子。4、按照全国常模结果, 90 的( )可考虑筛

54、选阳性。( A )总分超过 160 分 ( B ) 阴性项目数超过 40 项 ( C) 阳性项目数超过 40 项 ( D ) 任一因子分超过 2 分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A、D);(2)本题内容涉及的是心理评定量表的 90 项症状清单,在下册 P91;(3)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 160 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 43 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 2 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第三部分:案例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 1 或多个答案正确,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少、多选,不 得分。案例一: 某男, 30 岁。从小循规蹈矩,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近 2 年来出现总是怕 脏

55、而反复洗手多次, 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明知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 有时走到高楼上就为此回避登高。经常失眠,影响了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强烈冲动,担心控制不住而焦虑万分,正常的工作生活。 由于认为自己的这些问题是病态的, 因而主动前来咨询, 强烈要求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一)该案例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 (A) 强迫观念 (B) 强迫意向 ( C) 强迫动 作 (D ) 强制思维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A、B、C); (2 )从该案例提供的资料所示,符合强迫症 (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在上册 P184 、192 ; ( 3)强迫性障碍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 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

56、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简称“强迫症” 。强制思 维这个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二)鉴别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否属于重性精神病的依据包括( )。A 循规蹈矩和追求完美性格 B 主动求医及求治愿望强烈 C 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D )求 助者对其症状有自知力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B、C、D); (2)符合 3 强迫症诊断标准,上册 P187、188 、 192 ; (3)该求助者经常失眠,影响了 >(三)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焦虑性神经症 (B) 恐怖性神经症 (C) 强迫性神经症 (D) 抑郁性神经症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C); ( 2)本案例前后有逻辑对

57、应关系,前面已经提及符 合强迫性神经症;(3 )最可能的诊断只有一个,而且与上面所答理应一致,前后不一致就出现逻辑错误。案例二: 某男。 30 岁。与妻子外出登山时,妻子失足坠崖死亡,经公安部门鉴定已排除他 杀,但女方家人依然付诸法律。该男承受巨大压力,内心十分痛苦,情绪低沉。目前一切后 事纠纷已经外理完毕,情绪稍微稳定。家人为了使其及早摆脱痛苦,为其介绍了一位对象, 现双方均有意发展关系, 但自己不知如何把握, 帮来咨询求助, 希望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 恢复正常生活。(一)对该案例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 )。A 情绪反应比较强烈 B 内心痛苦无法摆脱 C 问题内容尚未泛化 D 负性情绪尚不严重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 A、D ); (2)该案例资料提示由于意外生活事件的压力, 导致内心十分痛苦情绪低沉;(3 )案例中并未提示内容泛化和负性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