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259927_第1页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259927_第2页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259927_第3页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259927_第4页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25992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系 别 自控系班级 电子本10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教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实训I A任务下达时间:2012年 9月17日起止日期:2012年9月17日起至2013年1月4日止教研室主任 2013年9月16日批准沈阳工程学院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 自控系 班级: 电子本101 学生姓名: 赵丽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评价 内容具 体 要 求权重评分加权 分调研 论证能独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制定课程设计方案 和日程安排。0.15432工作 能力 态度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

2、否良好,能 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0.25432工作 量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适宜。0.25432说明 书的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 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0.55432质里完备,书写工整规范。指导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12)分加权分合计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阅教师评审意见评价 内容具 体 要 求权重评分加权 分查阅 义献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0.25432工作 量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0.55432说明 书的 质鱼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 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

3、 完备,书写工整规范。0.35432评阅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8)分加权分合计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课程设计总评成绩分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中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海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 市场。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 ,调频收音机技术已 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在众多种收音机中,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 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调频发射机也以其良好的发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超外差收音机,首先把接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g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 号(我国规定中频信号是 465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说这样 就克服了直放式收音机

4、在接收不同频率的时候灵敏度不均匀的缺点。 而且固定频 率的中频信号既便于放大又便于调谐因此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 选择性 好的特点。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说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 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设科学家正研究短波 段的数字广播(DRM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分立元件组成的 FM收音机设计全过程 说包括电路各 个模块参数的计算,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说电路板的焊接过程、调试过程说讨论 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 要求,性能指标符合。FM收音机电路的缺点是伴有音质噪声,需进一步改进

5、。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调幅接收机机。 在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 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限幅、鉴频、低频放大 七个部分。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选择性好的级,应尽可能靠近前 面,因在干扰及信号都不大的地方把干扰抑制下去,效果最好。如干扰及信号很大,则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将产生严重的组合频率及其他非线性失真,这时滤 除杂波比较困难。为此,在高级接收机中,输入电路常采用复杂的高选择电路。 为了使混频和本振分别调到最佳状态,要采用单独的本振。总的来说,设计一部接收机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稳 定性、选择性、失真等),

6、才能使得接收机有较好的指标。关键词:超外差,调幅,本振,混频-I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目 录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中文摘要 I1设计任务描述 11.1 设计题目: 11.2 设计要求 11.2.1 设计目的 11.2.2 基本要求 12 .设计方案选择和论证 22.1 设计思路 22.2 方案论证 22.3 总体电路的功能框图及其说明 23 .功能块及单元电路设计 73.1 功能块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73.1.1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73.1.2 混频电路 73.1.3 .中频放大电路 113.1.4 鉴频电路 133.2 主要元器件选择 144 .总体电路原理

7、图及说明 154.1 总电路图 154.2 总体电路原理 154.3 元器件清单 165 .电路仿真 175.1 仿真图 175.2 仿真软件介绍 18小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A1电路图 23-III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1设计任务描述1.1 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1.2 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2)设计指标1、接收频率范围 5401600kHz2、灵敏度50dB4 、频率特性 通频带为9KHz5、额定功率100mW1.2.1 设计目的了解超外 计算接收机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建立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整机概念, 差式调幅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

8、相互影响, 正确设计、 的各个单元电路。1.2.2 基本要求(1)进行方案的论证,给出原理框图。(2)设计单元电路的原理图,完成基本理论计算(3)对单元电路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4)按国家有关标准画出整机电路图及线路板图(5)撰写符合设计要求的报告一份。2.设计方案选择和论证2.1 设计思路由输入电路,即选择电路,或称调谐电路把空中许多无线电广播电台发出的 信号选择其中一个,送给混频电路。混频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变为中频,但其幅值变化规律不改变。不管输入的高 频信号的频率如何,混频后的频率是固定的,我国规定为 465KHZ。中频放大器将中频调幅信号放大到检波器所要求的大小。由检波器将中 频调幅信号

9、所携带的音频信号取下来,送给前置放低频放大器。前置低频放大器将检波出来的音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再由功率放大器将 音频信号放大,放大到其功率能够推动扬声器或耳机的水平。由扬声器或耳机将 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音。2.2 方案论证择中波晶体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不超过七只晶体管),其方框图如图1所小0 变频 一-中放-检波 一低放一A 功放一A_II_II_II_II_I图2.1超外差收音机方框图2.3 总体电路的功能框图及其说明1 .总体电路功能框图图2.2总体电路功能框图输入 回序2 .模块说明根据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我们可以将电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输入回路、变频回路(包括本振电路、混频电路和选频电

10、路)、中频放大(中放)回路、检波及 AGC回路、低放级回路、功放级回路。输入回路接收机输入回路的任务是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并从中选择出所需电台信号。输入回路是由接收机内部的磁棒天线线圈与调台旋钮相连的可变电容 CA构成的LC调谐电路,如图2.3所示。调节可变电容CA可使LC的固有频率等 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再由L2耦合到下一级变频级。-5 -图2.3输入回路图(2)变频级电路图2.4、变频电路原理图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 VTl为中心,它的作用 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465KHz的中频信号图2

11、.5、混频示意图VTl、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 率高465 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l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l的次级Lcd 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 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 率。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混频电路由VTl、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

12、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 通过Tl的 次级线圈Lcd送到VTl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 C2送到VTl和发射极,两 种频率的信号在T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 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 465KHz的 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 465KHz ,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 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 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 它信号几乎被滤掉。(3)中频放大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图2.6中频放大及检波电路示意图选频级输出

13、的中频信号由V2的基极输入并进行放大,中放电路中的负载是 中频变压器B4和谐振电容Co它们也是并联谐振在中频465kHz。中频信号进行 中频放大器放大以后,再送给检波以得到所需的音频信号, 经功率放大输出,耦 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电路如图2.6所示。VT2、VT3为中放管。T2、T3为中频变压器,因谐振频率为465 kHz,故简 称中周”。电路作用是放大465 kHz的中频信号,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接收机检波电路的任务是把要接收的广播电台音频信号从中频载波中取下来”,以达到接收的目的。实际电路中采用一个三极管将基极和集电极连在一起, 用基极和发射极来从当一个二极管。 它的作用是对中频载波信

14、号进行检波, 检波 后的残余中频及高次谐波再通过 C16、C17、R10组成高频滤波电路滤除,最后 把取出来的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到低放级放大。RP为检波负载。电路作用是利用VD的单向导电性,取出中频调幅信号中的音频信号,以便放大和声音还原。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 T4耦合到检波管VT3 , VT3既起放 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 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保证中频信号不随电台信号强弱而变化,趋于稳定。(

15、4)前级低频放大电路它将前级的信号再加以放大,以达到规定的功率输出,去推动喇叭发声,可选择我们熟悉的OTL电路。低频放大电路的设计,是根据要求的输出功率、选择的电源电压、喇叭 的交流电阻,从后向前进行。确定输出功率后进行功放管的选择,应通过手 册查出功放管主要极限参数。例:小功率晶体管3AX31B的极限参数:Pc4125mWV Ic4125mA BW2 12V。末级一对功放管的0、Go及正向基极一发 射级电阻Be等都要对称(保证误差在20%;内)。激励级要求输出功率较小,一般甲类放大器能满足要求。可求出输出级 的功率增益,根据所要求的输出功率指标及输入变压器的效率 ”求出激励级 的输出功率,定

16、出交流电压幅值 A及交流电流的幅值1叫求出变比K及lea 功率放大至低放前级要加入合适的负反馈。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3.功能块及单元电路设计3.1 功能块设计及其参数计算3.1.1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图3.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如图3.1所示,他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 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负载为 LC并联谐振回路。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从天线ANTA1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 CA1、CCA1、LA1组成的选频回路, 选取信号为fs=10.7MHZ的有用信号,经晶体管 QA1进行放大,由CA3、TA1 初级组成的调谐回路,进一步滤除无用信号,将有用信号经变压器和CB1耦合进

17、入ICB13.1.2 混频电路因为中频比外来信号频率低且固定不变,中频放大器容易获得比较大的增 益,从而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在较低而又固定的中频上,还可以用较复杂的回 路系统或滤波器进行选频。它们具有接近理想矩形的选择性曲线, 因此有较高的 邻道选择性。如果器件仅实现变频,振荡信号由其它器件产生则称之为混频器。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图3.2 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a )原理电路 (b )等效电路A、原理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3.2( a )、( b )所示。对于图3.2 ( a )所示电路,通常将信号输入端口称之为 R端口,本振 电压输入端口称之为L端口,中频输出信号端口称之为I端口。需要说明的是:

18、二极管双平衡组件用作双边带调制电路时,由于变压器的低频响应差,调制信号一般必须加到I端口,载波信号加到R端口,所需双边带信 号从L端取出。二极管环形混频器产品已形成完整的系列,它用保证二极管开关工作所需本 振功率电平的高低进行分类,其中常用的是L evel 7 , L evel 17 , L evel23三种系列,它们所需的本振功率分别为 7dBm(5mW) , 17dBm(50mW)和 23dBm(200mW),显然,本振功率电平越高,相应的1dB压缩电平也就越高,混 频器的动态范围也就越大。对应于上述三种系列,1dB压缩电平所对应的最大输入信号功率分别为 1dBm(1.25mW)、10dB

19、m(10mW)、15dBm(32mW)。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具有工作频带宽(从几十千赫到几千兆赫)、噪声系数低 (约6dB )、混频失真小、动态范围大等优点。二极管环形混频器的主要缺点是没有混频增益,端口之间的隔离度较低,其中L端口到R端口的隔离度一般小于40dB ,且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下降。 实验表明,工作频率提高一倍,隔离度下降5dB。B、原理分析电路工作条件:二极管伏安特性为过原点斜率等于g。的直线;输入电压中,力二加COS阳,打二嗫。泡,且必曦,此时,二极管将在%的控制下轮流工作在导通区和截止区。_I-4484由图3.2 (a)知,流过负载 耳的总电流上为:lL=irl3+l2l4当 火

20、2时,二极管D 3、 D 2导通,D 1、 D 4截止,相应的等效电路为图 3.2 (c):图 3.2 (c)列出的 KVL方程为:J】汉 - % + (4 - ;)& + q = 0lh 扁一女 一色一 一 % =。所以,流过各二极管的电流为:一 2u工2 一弓二v 年+ 2及白=% =0( 3.1)流过负载的总电流为: 一24=上-5 + 4 T = 4 _-_ (3.2 )当 0时,二极管D 1、 D 4导通,D 3、 D 2截止,相的等效电路如图3.2 (d)图 3.2 (d)列出的 KVL方程为:-9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卜与+ % + (、-订&-丹=0-+ I =。( 3.3)流

21、过各二极管的电流为:人+2%右二( 3.4 )L 一 2q流过负载的总电流为:八一 4 + 以 一4 = 1 一 4%+ 2%( 3.5)在 印的整个周期内,流过负载的总电流可以表示为:-明以2 + 2 %血& + 2&,当%30时,当。时(3.6 )利用开关函数,可以将上式表示为:=用(。+用(g J -幻L Rri+2RrR力+2及,I zUJLUm 乙=R?;R 口jAMm)= ” 化(咽即: 及+ 2Rt+2 鸟(3.7)由此可见,电流中包含的频率分量为:;一 !4 V;“二一8(叼-跳)与中的有用中频分量为汛2& +凡(3.7 )电路特点:若二极管特性一致,变压器中心抽头上、下又完全

22、对称,则环形电路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各端口之间有良好的隔离。C、插入损耗根据定义,由图3.2(a)知,流过输入信号源端的电流为厂(THE将式(3.3 )和(3.5 )代入上式中得:2 口彳=-伯(如6 十无9/ -初% +上尺工- 2%_& + 2火工(3.8)所以接在信号源端的等效负载电阻为:尺二生二R+Lr力超R工卜乙(3.9)若令 & 二斗二用,实现功率匹配,信号源提供的信号功率最大,为 = (3.10)2%输出端输出的中频电压幅值为4 V 2笠2% +网才(3.11)相应的输出中频功率为:(3.12)-13 -因此,电路的插入损耗为:P 丁(3.13)L = 101g- = 101g 4d

23、B实际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各端口的匹配阻抗均为 50 Qo应用时,各端口都必 须接入滤波匹配网络,分别实现混频器与输入信号源、 本振信号源、输出负载之 间的阻抗匹配。3.1.3.中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是把变频得到的中频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送到检波器检波。中频放大电路对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通频带等性能指标起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图3.3 (a)是LC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图3.3 ( b)为它的交流等效电路。 图中忏1、tr2为中频变压器,它们分别与 C1、C4组成输入和输出选频网络,同 时还起阻抗变换的作用,因此,中频变压器是中放电路的关键元件。ZL00S 中频放大电踏(b)交流等效电

24、路图3.3中频放大电路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电容组成LC并联谐振回路,它谐振于中频465kHz。由于并联谐振回路对诣振频率的信号阻抗很大,对非谐振频率的信号 阻抗较小。所以中频信号在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并且耦合到下一级放大,对非谐振频率信号压降很小,几乎被短路(通常说它只能通过中 频信号),从而完成选频作用,提高了收音机的选择性。由LC调谐回路特性知,中频选频回路的通频带 B = f2- f1=,见图3.4。式 中QL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QL值愈高,选择性愈好,通频带愈窄;反之,通 频带愈宽,选择性愈差。政大器的联串诗性11 Z10094 4 AAA音至弱的关率特性-i +

25、图3.4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中频变压器的另一作用是阻抗变换。 因为晶体管共射极电路输入阻抗低,输 出阻抗高,所以一般用变压器耦合,使前后级之间实现阻抗匹配。一般收音机采用两级中放,有3个中频变压器(常称中周)。第一个中频变 压器要求有较好的选择性,第二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适当的通频带和选择性,第三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足够的通频带和电压传输系数,由于各中频变压器的要求不同,匝数比不一样,通常磁帽用不同颜色标志,以示区别,所以不能互换使用。实际电路中常采用具有中间抽头的并联谐振回路 ,如图3.5 (a)所示。(b) 是它的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它是由两个阻抗性质不同的支路组成。由于 L1、 L2都绕在同一磁

26、芯上,实际上是一个自耦变压器。C)电环等效电路Z1010 LC并联回路部分接入法图3.5LC并联回路部分接入法利用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可求得等效谐振电路的谐振阻抗: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M 里 ZOB0=(双十M ) 2ZAB0= ( N)2ZAB0 (式中N= N1 + N2为电感线圈的总 匝数)。p哩型抽头并联咽电路的谐振阻抗 ZOB0等于没有抽头的谐振阻抗 ZAB0的双 倍。由于1,所以ZOB0VZAB0,适当选择变比可取得所需 求的ZOB0,从而实现阻抗匹配。上述中放电路结构简单,回路损耗小,调试方便,所以应用广泛。3.1.4鉴频电路实现调频信号解调的鉴频电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调频-调

27、幅调频变换型。这种类型是先通过线性网络把等幅调频波变换成振幅与调频波瞬时频率成正比 的调幅调频波,然后用振幅检波器进行振幅检波。第二类是相移乘法鉴频型。这 种类型是将调频波经过移相电路变成调相调频波,其相位的变化正好与调频波瞬 时频率的变化成线性关系,然后将调相调频波与原调频波进行相位比较,通过低通 滤波器取出解调信号。因为相位比较器通常用乘法器组成,所以称为相移乘法鉴频。第三类是脉冲均值型。这种类型是把调频信号通过过零比较器变换成重复频 率与调频信号瞬时频率相等的单极性等幅脉冲序列,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脉 冲序列的平均值,这就恢复出与瞬时频率变化成正比的信号。图3.6是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原

28、理图。它是由三个调谐回路组成的调频-调幅 调频变换电路和上下对称的两个振幅检波器组成。初级回路谐振于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其通带较宽。次级两个回路的谐振频率分别W 01、W02,并使W01、 W02与Wc成对称失谐。即:W01 - Wc = Wc - W02 。图3.6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原理图图3.7左边是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幅频特性,其中实线表示第一个回路的幅 频特性,虚线表示第二个回路的幅频特性,这两个幅频特性对于W c是对称的。当 输入调频信号的频率为W c时,两个次级回路输出电压幅度相等,经检波后输出电 压当输入调频信号的频率由W c向升高的方向偏离时,L 2c2回路输出电压大, 而L 1

29、 C 1回路输出电压小,则经检波后U 01 U02,则U0 = U01 - U02 U02,则U0 = U01 - U02 0 。其总鉴频特性如图3.7所示图3.7总鉴频特性3.2主要元器件选择1、三极管选择变频管的截止频率f应比实际最高频率高出23倍以上。各级三极管的穿透 电流ICEO都应该尽量小,对于B的选择,一般希望选大些,特别是第一中放管 的B值应选大于100,但不宜过大(容易引起自激),应根据实际需要选配适当 的B值。可以全部选用中等 B值(6080)配套,或采用 炉80120的与30 60的配成一套(电源电压不高,功率管ICEO即使稍大些也可用)。2、电容的选择高频部分的电容耦合电

30、容和旁路电容在 0.010.047 F间选用。变频管的振 荡耦合电容和基极旁路不能过大或过过小,否则,因容值过大引起间歇振荡,过小引起低端停振现象,应根据振荡频率f估算所涉及回路的时间常数选取该电容。中频槽路电容误差可允许 5%10% (通常中周TTF系歹配200pF电容)。电解电容允许误差不作要求,但要注意其耐压值,有较高的绝缘电阻。本机 振荡回路并联的微调电容,可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拉线电容。-25 -4.总体电路原理图及说明4.1总电路图超外差调幅接收机整机电路原理图:功放中放调谐回路j I声C/o自动增益控制LFaudio)j mplifier前置音频低放inMixer混频IF -总憎

31、益估篁 1000LO 本机振荡1.5x10x1000x1x10x5=750000 A=11A5dB图4.1超外差调幅接收机整机电路原理图4.2 总体电路原理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空间有许许多多电台发送的电磁波, 它们 都有自己的固定频率,收音机通过天线和由电感线圈和可变电容器组成的谐 振电路(称调谐电路)来选择性的接收所需高频信号。由调谐电路选择出的 所需要的电台信号是已调幅的高频信号,并且十分微弱,需要先经过高频小 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经过变频器(混频器和本振)将高频信号变为 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核心部分,由于它是调 制信号,喇叭无法将这种信号直接还原

32、成声音,因此,必须从高频信号中把 音频信号分离出来,这个分离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在收音机中,检波是 由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或三极管来完成。 调幅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出音频信 号,再经过低频功放然后送往喇叭,喇叭将音频信号还原为声音。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频之间的固定频率一465KHz(中频),然后进行放大,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 动喇叭发声。而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 信号(直放式)。超外差式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 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

33、公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 540KHz1600KHz 中波段。4.3 元器件清单表4.1厅P元件名型号个数1三极管3DG20142三极管901323发光二极管3mm红色14磁棒线圈5*13*5515中周465KHz36变压器E1417扬声器58mm18电阻10039电阻120210电阻330, 1.8K, 30K, 100K,120K,200K各1只11电位器5K112电角单电容0.47uF, 10uF各1只13电角单电容100uF214瓷片电容682, 103各一只15瓷片电容223316双联电容CBM-223P15.1仿真图5.电路仿真对各个电路进行仿真,仿真图形如下:搀 2D.O

34、OOudO B比例忸比例|S 跖齿信FT q |T b外部|( 何2丁位ojc|_dJdc p aT o |dc 1电平Fti正也行睡日洒毛.0.000 V -15.9KmV -35.936 ffiV图5.1本地振荡器输出波形图5.2混频器输出波形图5.3中频放大器仿真波形图5.4包络检波器的输出端波形5.2仿真软件介绍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简称IIT 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 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 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 富的仿真分

35、析能力。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提炼了 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 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仿真软件优点及应用范围1 .通过直观的电路图捕捉环境,轻松设计电路;2 .通过交互式SPICE仿真,迅速了解电路行为;3 .借助高级电路分析,理解基本设计特征;4 .通过一个工具链,无缝地集成电路设计和虚拟测试

36、;5 .通过改进、整合设计流程,减少建模错误并缩短上市时间。NI Multisim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 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凭借 NI Multisim ,您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 库的电路图,并利用工业标准SPICE模拟器模仿电路行为。借助专业的高级SPICE分析和虚拟仪器,您能在设计流程中提早对电路设计进行的迅速验证,从而缩短建模循环。与NI LabVIEW和SignalExpress软件的集成,完善了具有强 大技术的设计流程,从而能够比较具有模拟数据的实现建模测量。小结本学期,我们开设了高频电子线路课,这门学科属于电子电路范畴, 与我们的专业有

37、着密切的联系,且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 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 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电路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 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认识,而且还及时、真 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 变的话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 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只有通过勤奋的努力,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科技带给人类的幸 福。在整个电路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盘旋。 例如在仿真过程中,费劲把

38、电路画好了,可出不来波形,心里还是很紧张的,但 是看着自己的成果,自己的心里面想吃了蜜一样的甜。 终于就这样,像爱迪生发 明电灯泡的时候一样,历经千万次的猜想与实验,终于使得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 的解决。成功的我高兴地无以复加,只是感觉到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最高尚。历时这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即将在这次的答辩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回头看看,不禁感慨众多,没有想到我们的科学家,哪怕是我们身边的老师,原来也是 如此这般的努力才能够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你们这些辛苦的工作者,我 们的身边这一切才能够如此快捷方便; 没有了这一切,我不敢想象社会会如何发 展,难道倒退到那种封建社会,还是奴隶时代?并且通过了这次模拟电子电路课 程设计,我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