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设计9_第1页
《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设计9_第2页
《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设计9_第3页
《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设计9_第4页
《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设计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设计9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的:理解本文所写的内容,掌握一定的实词和个别虚词的用法,掌握“为所被动句式的用法。2、才能目的:理解本文在表达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的:感受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精神,体会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所写的内容,掌握一定的实词和个别虚词的用法,掌握“为所被动句式的用法。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在表达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由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引出文天祥。抽生背诵?过零丁洋?一诗。1、文天祥简介: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

2、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yP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沉着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赞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在抗元过程里,文天祥对忠君与爱国二事处理得非常恰当。宋恭帝投降前,他起兵勤王;宋恭帝投降后,他没有跟着投降,而是坚持君降臣不降。后来,文天祥兵败被囚,元朝又利用宋恭帝去劝他投降,他还是不从。在他看来,宋恭帝是君主,不幸而失去国家,值得同情。但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决不能以忠君的行动去改变

3、他忠于国家的信念。文天祥不仅是一个爱国者,也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大宋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积极要求改革。他批评大宋守内虚外即镇内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从众谋,发挥中书枢密院的作用,主张用人必须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由此可见,文天祥的政治主张,不但表达了时代的要求,而且顺应了历史开展的进程。2、解题:指南录 :南宋文天祥自编的一部诗集名题目取自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思想。指南,即向着南方,“录是诗集的意思。后序:诗集后记。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表达

4、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二、初读作品作为文言文教学,这是一个根底环节,学生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可以疏通文章,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这一环节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完成。以课堂检查为主。一、按照例如在文中或过去学过的文中找出相关的例子,进展归纳积累。1、重要实词:除、右等。2、通假词:陵等。3、词类活用:名作状:貌等。名作动:道等。4、一词多义使北营使:出使会使辙交驰使:使者5、古今异义6、特殊句式从文章中找出“为所的例句为巡船所物色“为表被动教师发下练习

5、纸,让学生试着找出即可。二逐句翻译后并复述三、归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教师明确:第一节:出使元营的背景。第二节:在元营不辱使命、保卫国家尊严的经历。第三节:被驱北上,隐忍以行。第四节:北行途中逃脱的行程。第五节:痛定思痛,借回忆九死一生的经历,抒发精忠报国的激情。第六节:说明诗集的内容,阐述保存并结集的目的。第七节:正面阐述自己的报国心愿。第八节:交代写作的时间和诗集的集名。三、细读课文,逐段分析1讲读第1自然段。教师先列出问题(1)(2)见下文,要求学生用课文原句答复。(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

6、守、迁都全都来不及施行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小结段意: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2讲读第2、3自然段。(1)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明确: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

7、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按:吕师孟叔侄先后投降元军,文天祥曾上书要求宋朝杀掉他们的亲属,因此和吕师孟结下了仇恨。“构,造成、结成;“恶,怨恨、仇恨。“构恶,即“结仇。贾余庆在德yP二年二月元军使者入临安城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出使元军,与元军合谋拘留文天祥。“献谄,向敌人献媚,指合谋拘留文天祥。这两个分句也可泽为:吕师孟以前和我有仇,贾余庆在背后卖国媚敌出卖我。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2)提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明确:“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时机有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

8、后叙?:“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小结段意: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3讲读第4自然段。本段写了三层意思: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要求学生注意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说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迫、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敏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分

9、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迫心情。小结段意: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4讲读第5自然段。先给学生指出本段在构造上与前面1、2、3、4段的关系: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表达和抒情相结合。这详细表达在第14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困难的经历,第5自然段那么侧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根底上的自然流露与抒发。例如,第2自然有“予自度不得脱,那么直前诟虏帅失信,第5自然段那么有“诋大酋当死;再如,第3自然段有“至京口,得间奔真州,第5自然段那么有“去京口几自刭死。让学生理解了上述关系之后,然

10、后引导学生理解本段的层次构造。本段可分三个层次:第1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构造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第2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进步了表达效果。第3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早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说明爱国

11、、忧国心志。至此,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本段,使他们受到作者高洁情操的强烈感染。为强化记忆,可先将课文结合北行道路、脱险行程图例来理解记忆,也可将课文化整为零分块识记,如前三个“当死、三个“几死可为一块,后十二“死又可分为三块。先个人读,再分组读,后全班读。以上第15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局部,第5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局部的深化和后一局部的提引。5讲读第二局部第68自然段。列出题目见下文,要求用课文原句答复并讲解。(1)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如今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2)

12、提问:结集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3)提问: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小结第二局部68段段意: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交代诗集的命名。归纳中心思想,并评价文天祥的行动。四、再读作品,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的精神美。一、请大家有感情地诵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讲讲解你读出了文天祥什么感情?教师明确:1、丹心炽热的爱国情感。2、忠心报国的强烈愿望。3、坚贞不屈的民

13、族气节。4、九死未悔的坚决意志。5、隐忍有为的悲壮情怀。6、富贵不淫的浩然正气。7、生死大义的独特理解。等二、哪些句子可以表达这样的情感?请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并作简要分析。明确:1、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2、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3、初至北营,抗辞大方。4、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5、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6、中兴时机,庶几在此。7、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8、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9、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10、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

14、之,悲予志焉。11、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12、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13、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等。以上这些句子,或抒情、或议论、饱含作者的强烈感情,但是每一句的情感都不一样。五、 有关文天祥的名言佳句。一、文天祥的佳作1、?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2、?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那么为河岳,上那么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

15、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大方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二、温州文天祥祠上联: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下联: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佚名六、总结文章,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