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 沁园春 长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首先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给一些字正音,如:咽等字,同时让学生体会一下录音在读的时候作者所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听完录音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读,要求要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意象这个词语,让学生知道“意象”对于诗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明确:意象是寄予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回顾一下,上堂课我们所学习的沁园春长沙那首词中所采用了什么意象?明确:山、林、江、舸、鹰、雨等。然后根据意象的含义,找出这首词中所出现的意象。明确:西风、长空、
2、霜、月等。介绍基本知识: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说。年月,红军强渡乌江, 攻占遵义。 后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历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 娄山关,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 军会合。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这个时候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 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后贵州军阀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固守娄 山关,这时战争打响了。日,红军与黔军再红花园一带相遇,经过反复争夺,终 于占领了高地,
3、牢牢的控制了关口, 这时已经是黄昏。 中央红军在夕阳的映照下, 急速通过娄山关。日敌军再次向娄山关反扑,红军再次击败黔军。这次战役,歼 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赏析词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刚才我们所指出的几个意象, 作者在这里点明了战役的时间和环境?分别是什么?作者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画面?明确:一开始,即以写景来点明时间和环境。 时间:残月天边明的拂晓时刻; 环境:西风凛冽,天宇辽阔,雁叫凄厉,寒霜铺地,残月如钩。这种手法在古典 诗歌中经常出现,毛泽东继承了这种手法,以西风、霜晨、残月、雁叫等简练的 十几个字构成了色彩浓烈的图画, 造成一种
4、紧张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来烘托出在此环境中行军的红军队伍。作者初稿为 “梧桐叶下黄花发 ”,意境远远不及“长空雁叫霜晨月 ”。 景物描写中, 既曲折地表现了红军披星戴月、 跋涉风霜地战斗生活, 又含蓄地刻画了红军在艰苦地环境中不畏严寒、不怕困难地英雄气概。“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这里又写了 “霜晨月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作者在这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作者运用了哪种感觉来写的?这样写的作用在哪?找出你认为使用很恰当的字,并赏析。第一题,学生很容易答出顶真的修辞手法, 除了顶真的修辞手法以外,“霜晨月”,还包括另外两种含义:一方面是词调本身所要求的复
5、迭因 忆秦娥本身的词牌规定, 上下阙的第三句必须是叠句, 另一方面又与下两句构成完整的画面。这里要学生明确。第二题,这里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写行军, 并进一步强调行军的时间和环境, 强化了寂静、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对词意起到承转与推进作用。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使用最好的字, 学生一般都能找出来, 是“碎”和“咽” 字。关于这样两个字,不同人有不同的解析方法,我主要是采用教参的一种理解方法: “碎”字,写出了地势的凸凹不平, 崎岖的山间石径上结了一层寒霜, 马儿不能放步奔跑,必然马蹄杂乱,而且当时红军也没有多少马匹。走起来零零碎碎地,在山谷中更有细碎杂沓的感觉。“咽”字,本指声音哽咽而低沉,这里形
6、容在烈烈的西风中传来的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那么上阙到这里就解析完了,带领学生总结一下上阙所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这种场面显示了什么样的战争场面?广阔的天空、如钩的残月、排成阵的大雁、铺满地的白霜、所闻的有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喇叭声,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美丽而又有点悲壮的如画境界。天气的寒冷、环境的艰苦、任务的紧迫、气氛的紧张、心情的压抑,既精 炼又形象。在这里,没有一个字是提到人,但是作者以景写人,写了人的活动, 写了人所能听见的各种声响, 既显得句句有人在, 又创造了一种肃穆的行军气氛, 这是一种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的手法。转入下阙的讲解:“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
7、迈步从头越。” “漫道”写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状态?对“真如铁 ”怎样理解?怎么样理解 “雄关漫道真如铁 ”这句话? 怎么样理解 “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句话?首先让让学生理解 “雄关”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是娄山关。紧接着是对于“漫道”的理解, “漫道”的主语是什么?学生不太理解, 后指出是红军。那么转入第一题, “漫道”写出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明确: “漫道”两字,就不仅表现了红军对自然险阻的藐视,而且体现了红军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真如铁”,代用杜甫潼关吏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诗句,用以比喻娄山关的险固,而 “漫道”两字,却用了红军的大无畏的精神与险固的娄山关形
8、成的对比。“雄关漫道真如铁 ”意为: 不要说守备森严的雄关真是坚固如铁, 但怎么也抵挡不了英勇的红军。“而今迈步从头越 ”,意为:红军挥戈东指,重新攻占了强敌入云、严加把守的天险娄山关,如今红军硬是从这个坚固如铁的关口上超越高过去了。 也隐喻了, 中国革命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 开始了新的征程,并且胜利地跨国了天险娄山关。“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一题学生很容易答出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老师再做进一步的引导,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奇特,有非常的生动自然,而且富有象征意味。前句崇高磅礴,后
9、句悲壮奇丽,意境壮阔,表达了作者亦悲亦喜、亦忧亦欢的复杂心情,形成较为深邃的艺术境界。体 现了诗人浩瀚如海的胸怀, 表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是波澜壮阔, 但是还会有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流血牺牲, 并巧妙地利用了娄山关战役地激烈, 展示了红军战士“为有牺牲多壮士,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革命精神。同时这两句在时间上也与上文的 “霜晨月 ”呼应,说明一天的战斗历程已经完成,娄山关战役已经胜利的完成,使得主题更为突出。设置一些题目,及时地加强学生对于诗的理解: 下列加线字或词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惆怅( ó à) 遏制( è) 褒扬() 万户候( ó)峥嵘(
10、ó) 遒劲( ú) 遨翔( á)岁月稠( ó沧茫( )百舸()尽管(ì)竟自由( ì寥廓( à ò)伴侣() 携带( é) 橘子洲( ú)选出对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的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一个 “争”字表现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一个“击”字准确地写出了鹰的矫健飞翔; “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姿态。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而 “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 “恰”、“正”、“方”几个近义副词的运用,更有助于充分表现早期革命者当年雄姿英发的革命风貌。 “江山”、“文字”都属于借代的用法; “粪土 ”则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现了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夸张)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对偶)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对“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一句的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触景生情,见物起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决策中的知情同意与道德责任
- 大学化学考试的学习策略与技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一套)
- 2025厂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面
- 2025年厂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聚焦2025年即时配送行业:订单增长与配送网络优化策略深度解读报告
- 2025年铀矿资源分布与核能产业政策环境与市场影响研究报告
- 厦门“专精特新”专板开板!240亿授信助力66家企业冲刺资本市场
-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书
- 探索2025年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前景
- 眩晕护理完整
- 麦凯66表格(完全版)
- 作业指导书露天矿山作业指导书
- 家庭照护员题库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数学活动》名师课件
-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下册《产生气体的变化》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球形网架屋面板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GB/T 6184-20001型全金属六角锁紧螺母
- 行政执法讲座课件
- DB32T 2197-2022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据传输规约(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