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详解版)_第1页
浙江省(2016-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详解版)_第2页
浙江省(2016-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详解版)_第3页
浙江省(2016-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详解版)_第4页
浙江省(2016-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学内容浙江省(2016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教学目标本讲是重点内容,考查频率高,所占分值多。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考查较多,常考查农作物的生长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建议与大气环境的热力作用、温室效应、气候特征等内容联系起来复习掌握。对农业地域类型的考查,常借助农业景观图和农业生产过程图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和生产特征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是近年来经常考查的知识点,且需要结合实际情境来分析阐述,需要予以重点复习。教学重点了解其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对相关习题出题套路有初步了解,并熟悉相关重难点知识点的做题思路及做题技巧。教学难点简单应用常见的农业地域类

2、型;理解运用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教学过程真题再现2018年4月选考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完成3、4题。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 D市场广阔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

3、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4分)(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4分)(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4分)(4)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3分)34 C、A29.(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2)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3)

4、节约用水;节约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盐碱快。(4)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2017年11月选考8浙江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促进农业生产。下列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是A.科学技术市场需求B.市场需求自然条件C.自然条件国家政策D.国家政策科学技术26读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海峡,该海峡沿岸夏季的降水特征是_。(2)乙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_农业,按投入分类属于_型农业。(3)丙为德国鲁尔区,早期工业布局以_指向型工业为主。为改变以煤炭、钢铁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鲁

5、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_业及_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4)从气候角度分析英国小麦主产区在丁地的原因。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海域广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下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立体农业景观示意图。材料: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当其值大于l时,表明该部门在该地区的专门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区位商越大,表明该部门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越强。浙江省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数据来源:通过(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计算得出。材料三: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浙江省内选择甲(30N

6、,120E)、乙(28N,120E)两地进行天文观测。北京时间2017年9月25日17时,微信开机画面更换成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于北京时间6月7日13时拍摄的地球照片,下图为徽信开机画面更换时刻的昼夜状况,阴影部分为夜晚。(1)说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发展立体农业的主要出发点。(2)浙江省农业中渔业的区位商较高,分析浙江省渔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3)畜牧业和采掘业是浙江省农业和工业中的弱势行业,分别说明制约其发展的自然原因。旅游业和金融业是浙江省服务业中的优势行业。简述金融业可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主导行业的有利条件.(4)比较气象卫星拍摄照片那天甲、乙两地的日落地方时大小。根据图2用虚线绘出

7、照片拍摄时的晨昏线位置,并分别标上晨线、昏线。8、A 【解析】“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不会对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产生影响,排除B、C、D;“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利用科技的进步,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选A。26(1)直布罗陀 少雨(2)地中海式(混合) 集约(3)原料(能源) 新兴工 服务(4)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阴雨天气;光照充足。【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综合性较强,第(1)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第(2)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分类,第(3)题考查鲁尔区的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4)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1)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甲为直布罗陀海峡。该海

8、峡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故夏季的降水特征是少雨。(2)看图可知,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农业地域类型是地中海式农业。农业按照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集约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投入生产要素较多,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属于集约农业。(3)德国鲁尔区发展早期主要是利用本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可以作为煤化工的原料,也可以为其他工业提供动力。为改变以煤炭、钢铁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鲁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4)设问要求“从气候角度分析”,气候可细分为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不利于小麦生长,但丁地位于盛

9、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光照充足。看图可知,丁地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点睛】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光照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如棉花分布于光照充足的地区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如冬小麦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春小麦分布于中温带和寒温带降水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降水量800mm水田农业,400mm800mm旱作农业,200mm400mm畜牧业地形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坡度25的山地,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土壤土壤的肥力、厚度、

10、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黑土适宜种大豆水源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化肥促进了农业

11、的产出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良种使单位产量提出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29(1)充分利用地形;优化农业结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经济效益。(2)河湖众多;海岸线长,大陆架宽广;近长江、钱塘江的出海口;沿岸有寒暖流交汇(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饵料丰富。(3)地处东部沿海,没有大片牧场;煤炭、铜、铁等矿产资源匮乏。(4)甲地大于乙地;绘图正确;标注正确。【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综合性强,第(1)、(2)、(3)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4)题考查晨昏线。(1)丘陵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生物资源。一般说来,丘陵山区生物种类繁多,土壤

12、差异较大,适于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农业的综合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化农业结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经济效益。(2)渔业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水域,浙江省河湖众多,海岸线长、大陆架宽广,近长江、钱塘江的出海口,水域面积大,且沿岸有寒暖流交汇,为渔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饵料。(3)畜牧业薄弱是因为浙江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缺乏天然草场。采掘业薄弱是因为浙江省矿产资源贫乏。金融业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主导行业的有利条件要结合浙江的现状回答,浙江省经济发达,金融市场活跃,有国内外领先的移动支付平台,有发达的电商及现代物流业。(4)6月7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甲地纬度较高,故甲地昼长大于

13、乙地,且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则甲地日出更早、日落更晚。照片拍摄时为北京时间6月7日13时,此日北极圈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且此时120E地方时为13:00,那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是105E。根据105E作为昼半球的平分线、北极圈大部分地区为极昼作图即可。2017年4月选考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图1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第28题表 单位:mm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6-9月占全年比重(%)540.0901.0273.090.9材料三:渔产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国家支柱性出口产品。

14、20世纪60年代该国年平均渔产量10.7万吨,此后快速增长,1997年产量达到峰值45.7万吨后开始下降。(1)说出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3分)(2)说出影响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地自然带的成因。(4分)(3)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4)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1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材料二:白灾是在冬季引起牲畜大量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

15、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赤峰市发挥当地优势,发展通过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材料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图2为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图3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1)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3分)(2)分析赤峰市发生白灾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定居后牧业抗灾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5分)(3)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4分)(4)根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说出观测地相对于赤峰市的

16、方位。(3分)28.(1)1月东北风(1分);7月西南风(1分);(7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为西南风(1分)。(2)降水(1分)。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1分);降水集中在6-9月(10月-4月降水稀少),年内有明显的干湿季(1分);全年高温,气温在24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1分)。(3)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月份;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答出三点,得3分)(4)沿岸有寒流经过;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任意两点,

17、得2分)。过度捕捞(1分);导致资源枯竭(1分),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解析】本题以西非地区为地区背景,考查大气环流、气候与自然带、农业生产、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等。强调对图文信息的挖掘和整合,注重对题目设问角度的正确把握。第(1)题,受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南北移动。1月东北信风带南移控制,7月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呈西南风。第(2)题,注意审题,图中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主要是气候、植被等差异,是由于降水量不同导致的。不要错误理解成“纬度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热量”。第二小问,地是热带草原带,然后围绕“热带”“草原”两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另外,深度使用图中的纬度位

18、置、年降水量数值等图像信息也十分重要。第(3)题,注意题干的设问关键词语是“农业生产”,而不是“花生生产”,一定要注意。根据甲地的“降水特征”,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安排、农作物生长等角度进行分析。注意对答题要点进行多角度地理内容的“横向整合”、“深度梳理”。第(4)题,题干中的“分析”引领两个问题,都要注重条分缕析,不能简单的只写出结论词语。第一小问,注意细化词语要点,强调“寒流”、“上升流”、“营养物质”等;第二小问,材料三中的“支柱性出口产品”、“快速增长”等文字,揭示了当地的过度捕捞问题,导致渔类枯竭、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29.(1)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1分);生产规模扩大;集

19、约化水平提高;交通等条件改善。(3分)(2)气温低;降雪量大;积雪覆盖草场时间长(3分)饲草储藏增多;圈舍对牲畜的防护增强(2分)(3)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农牧交错带),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可发展;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丰富饲料;种植业和畜牧业为农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原料。(3分)(4)如图(2分);西北(1分)。【解析】本题以内蒙古地区的东部为区域背景,考查畜牧业的变化、气象灾害、产业活动的联系、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等内容。第(1)题,此题考查区域发展条件和阶段演化。从“游牧”向“定居后牧业”转变,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注意答案中的“动态性”词语,对应题干设问的词语:“变化”。如果能够发散思维

20、视野,获得满分(即2分)还是足够的。当然,畜牧条件的变化,还包括劳动力、资金、生产装备等投入增加,集约化程度提高,市场、政策、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牲畜养殖技术的提高等等。第(2)题,第一小问,首先要正确理解“白灾”是雪灾,题目材料二已经提供材料;这也是选修教材明确给出的地理概念,注意平时要熟悉地理教材;然后要注意“灾”的含义,即造成的危害大。第二小问,要抓住“抗灾能力”这个关键词。抗灾能力包括牧业对草地资源依赖性变化、冬季饲料储备情况、牲畜棚舍建设情况、当地居民的抗灾意识和救灾能力等方面。第(3)题 ,根据材料二中的“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的内容介绍,可以正确把握题

21、目的答题要求和设问角度。注意强调三者之间的“链条”关系。第(4)题,首先,根据材料三“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推导出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纬度数值,计算出当地的纬度值是北纬45度。然后根据“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出当地的经度值是东经116度,求算出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5度。根据求算出的观察地经纬度(450N、1160E),判断出当地位于赤峰的西北方向。2016年10月选考下表为2014年全国及四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完成下列各题。稻谷玉米大豆油菜籽全国3031.03712.3917.9758.8黑龙江320.6544.0262.20吉林74.736

22、9.733.20河南65.0328.445.40.5湖南412.134.617.0129.820从全国来看,表中四种农作物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的是A.油菜籽B.大豆C.玉米D.稻谷21黑龙江和吉林油菜籽播种面积为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市场D.交通26【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甲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乙为图甲中甲区域消地分布图,图丙为湖区栽地气候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环青海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土地利用类型1977年19

23、78年2000年2010年耕地302419451454草地7286714470987096建设用地7132036水域4678456845334575(1)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2)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的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近年来,环青海湖区域由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灾害加重的原因。20B21A【解析】20根据表中数值,从全国来看,表中四种农作物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的是大豆,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约占全国的28.6,B对。油菜籽集中程度较高,约占17,A错。玉米、稻谷集中程度低,C

24、、D错。21黑龙江和吉林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油菜属于亚热带经济作物,油菜籽播种面积为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A对。土壤、市场、交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考点定位】读材料分析能力,影响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名师点睛】作物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不能只看面积大小,要计算作物面积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大小。所占比重越大,说明集中程度越高。作物生长范围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即积温多少。纬度不同,热量不同,适宜生长的作物类型有差异。26(1)沙源地:河谷及三角洲;湖岸。成因:河谷宽厂,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裸露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

25、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日月山)阳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2)特点,湖面扩大。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3)风沙(秒尘暴),土地荒漠化。草地被开垦为耕地,草原遭到破坏:冬春季节裸露地表增多;建设用地增加,风力侵蚀增强。【解析】(1)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有河谷及三角洲和湖岸区域。读图分析,甲区域河谷宽厂,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裸露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如日月山阻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2)21世纪以来

26、青海湖水面变化的特点是湖面扩大。湖泊位于青藏高原区,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3)区域因生态破坏导致自然灾害加重,主要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从植被破坏角度分析,草地被开垦为耕地,草原遭到破坏。风沙灾害主要从沙源角度分析,冬春季节裸露地表增多,建设用地增加,风力侵蚀增强。【考点定位】区域沙源地成因,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及原因。【名师点睛】根据图示水系及地形条件分析,泥沙主要来自河流沉积和湖底泥沙出露地表。风沙输送离不开大风条件,受地形影响,风力减少,携带的沙尘堆积。青藏高原地区,河流补给以冰

27、雪融水为主,全球变暖,冰川融水量增大。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2016年4月选考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完成14、15题。14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B耕地面积增加 C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D气象条件稳定15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A有利农业规模化经营 B有利优质耕地保护 C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 D阻碍商品农业发展26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图1)及图中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0分)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欧亚板块与_板块_(填“碰撞”或“张裂”)而成。(2分)图中是世界著名的工

28、业区,该工业区形成时期,主导区位条件是_,产业结构特点是_。(2分)图中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其形成原因是终年受_控制。(3分)比较图1中地和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3分)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 图1为美国西部略图。图中85号州际公路沿线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分布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缓慢,棉花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图2为85号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的一块标志碑(南北朝向)。材料二 洛杉矶市(34N,118W)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剧增,20世纪40年代初,该市汽车拥有量达250万辆之多。50至70年代,洛

29、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时有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美国85号州际公路选线的主导区位是_;影响该公路北段城市密度大于南段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美国政府提出重振制造业的设想,降低生产成本,吸引纺织工业回归,主要依赖于_。(3分)甲区域农业生产由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说明其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6月22日,某观测者测得图2中标志碑影子的最小面积是O3平方米;另于该日某时(北京时间10:30)观测到该碑影子朝向东南。判断上述两种观测结果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4分)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14.C 15

30、.A【解析】第14题,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耕地面积减少,则粮食总产量增长,主要是通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单产量高导致的,与交通和气候变化关系不大。第15题,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城市发展必然侵占耕地,不利于优质耕地的保护;城市化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出,从事农业人口减少,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利于商品农业发展。【解析】本题以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及图中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壳运动、气候、工业区位及农业地域类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合为一体,融合度好。第题,勃朗峰所在山脉为阿尔卑斯山,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两板块相碰撞形成高大山脉。第题,地为德国的鲁尔区,其主导区位是煤炭丰富,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第题,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属于终年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