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市2018级高三年级高中地理第一学期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训练一、单选题2020年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的山体“身高”进行新的测量。1975年我国测得的珠峰峰顶雪面高度为8848. 13米,2005年测得的珠峰峰顶岩石面高度为8844 43米。下图为中国测量登山队螯山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01.登顶珠峰的最佳时间及可能面临的危险是()B. 5月流雪D. 11月干旱B.沿途可见峡湾地貌D. 一直沿着山谷前行面小题OA. 1月大风C. 8月暴雨2 .队员们在攀登过程中()A.可以记录丰富的自然带谱C.可能采集到海洋生物化石3 .中国测量队两次测得珠
2、峰“身高”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持续运动,导致山体下沉B.全球变暧加剧,冰川大量融化C.侵蚀作用增强,导致高度下降D.测量技术发展,排除冰雪厚度在平原地区的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 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箱,故称之为牛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辄湖分布O据此完成下4 .下列地形区中,牛轨湖最多的是()A.云贵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5 .牛筑湖形成后,而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烧湖消亡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
3、,水位不断下降C.下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7 .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8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被称为“世界的尽头”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与冰川交错分布。地质学家称,这里 的山体由大面积熔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塔状尖峰是在板块运动、外界营力和山体岩性 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山地从3000米以上到200米左右皆有冰川分
4、布,东部高原上的 树都不高,且都几乎倾向东南一侧。左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塔状尖峰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推测巴塔哥尼亚山脉上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是A.板块俯冲一一变质作用一一节理发育一一风力侵蚀一一重力脱落9 .板块碰撞一-火山活动-节理发育-外力侵蚀一一重力脱落C.板块张裂一一火山活动一一节理发育外力侵蚀-一重力脱落D.地壳抬升一一变质作用一一节理发育一一冰川侵蚀一一重力脱落10 与同纬度相比,该地冰川海拔低至200米左右的主导因素是A.西风B.洋流C.坡度D.植被11 . “几乎倾向东南一侧”的树所处自然带为A.常绿硬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针叶林带D,犍丛荒漠带壶
5、穴主要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 布前方形成。下图示意某喀斯特地貌区壶穴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H.雏形壶穴,近地表岩层产生节理、裂隙b,早期碳影.守穴逐渐形成11. a时期壶穴形成地点枯水期末位缓j晚期“锅形,壶穴A.地表起伏大B.含沙量大C.水温高D.地表多裂隙A.降水更丰富C.岩石抗蚀力弱12 .喀斯特地貌区有利于壶穴形成的条件是B.地势落差大D.全年气温较高新月型沙丘是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新月型沙丘的纵剖面有两个 不对称的斜坡,其中一斜坡两侧形成接近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新月型沙 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
6、下图为新月型沙丘景观图和新月型沙丘剖面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13 .新月型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A.迎风坡B.背风坡C.西部D.东部14 .新月型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的可能原因是沙漠边缘()A.临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C.高压控制,主导风向稳定D.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青田县,是由中酸性火山岩在漫长地质时期,经部分或全部脱硅、 去杂、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过程而形成,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的石种。明朝国子监博士 文彭发现并使用青田石刻印,使藏在深山里的石头成为印材主角,在此之前印材多为金、 铜、玉、象牙等。青田石质地坚实细密,温泄凝腻,色彩丰富,花纹
7、奇特,易于篆刻。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15.青田石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16.青田石能成为印材主角,关键是因为该石材()A.分布广泛,开采成本较低B.品质好,硬度适中,便于创造C.坚固耐用,能够长久保存D.形态丰富,价值较高,升值快下图为四世纪以来上海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CIOS1n(ri图一河套平原及周边示意图表二 河套流区月平均地下水埋蕨深度变化月份12345G789101112月平均地下水埋楼深2.212.472.182. 211.721.71.低2. 132. 1L的L 121.77(1)据图推断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2)阴山像母亲一样怀抱着河套平原这
8、颗塞北明珠,分析阴山对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米 粮川”的有利影响。(3)根据表二绘制下图,并据图推断河套灌区上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月份。012 ! ? ? , ? q ?号 9 io .月份月平均地埋骸m0Sr1.52-2.5-3.河套灌区月平均地下水埋藏深度分布示意图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做调 料、药材及生物质柴油原料,既可零散种植,亦可连片规模化种植°下图所示的陕西渭 北高堤沟壑众多,城广沟深,陡坡过去多闲置。目前,渭北高堤已成为我国最大花椒生 产基地。该省拟由政府担保借贷建设以花椒为原料的生物质柴油生产基
9、地。(2)指出渭北高原发展花椒种植业的优势条件。(3)指出Y附近矿床的岩石按成因划分所属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4)有人建议在Y处筹建以花椒为原料的生物质柴油生产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表明 态度并说明理由。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展布,长约200千米,面积6000平 方千米,海拔约10002200米,盆地中部低洼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盆地轮廓明显地 受构造控制,与周围山地相接。全境东部有30余座火山和玄武熔岩陇岗。下图示意大 同盆地地形与水系分布。(1)分析大同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2)说明由盆地四周到盆地中部,流水沉积地貌的分布差异。(3)阐释
10、大同盆地中部低洼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 B2. C3. D4. B5. D6. C7. B8. B9. A10. Dll. D12. C13. B14. D15. D16. B17. B18. B19. D20. A21. (1)地壳断裂下陷,黄河泥沙淤积。(2)阴山可抵御冬季风的干冷气流,减少低温冻害;有利于对夏季风抬升,降水较多;可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 风沙入侵。如下图所示:(要求准确描点连线或数据标注准确):5飞月。月平均地F水埋遂m河套灌区月平均地下水埋藏深度分布示意图22. (1)高原为主;沟壑纵横:西北高,东南低。(2)气候条件适合花椒生长习性(或:气候温凉、降水适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高原面广阔、闲置 沟坡地多(或:上质疏松);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3)沉积岩:石油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矿产。(4)赞同。工业基础设施较完善;生产协作条件好,政策支持(或:可改善能源结构)。(言之有理可酌情 给分)不赞同:距离原料生产基地较远:生产成本较高;产品缺乏巾场推广的优势。(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3. (1)受地壳运助影响,大同盆地周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标书编制技巧与报价模板
- 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考核流程与标准
- 餐饮业服务流程标准化
- 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及案例
-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培训题目解析
- 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教案模板
- ANSYS Workbench使用中英文对照指南
- 水泥混凝土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课程考核指导
- 酒类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企业重大活动领导接待手册
- 中医馆活动策划方案
- KK23E00TI西门子冰箱使用说明书
- 直线的投影课件
- JG/T 388-2012风机过滤器机组
- DB15-T 3962.1-2025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1部分:非金属矿行业
- 医院氧气泄漏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营养指南课件:食品标签与营养成分解读》
- 酒店室内设计文案:现代简约与舒适体验的完美融合
- 玄武岩高性能纤维项目运营管理方案(参考模板)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