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无觉察知觉_第1页
第八章无觉察知觉_第2页
第八章无觉察知觉_第3页
第八章无觉察知觉_第4页
第八章无觉察知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第四节 无觉察知觉无觉察知觉第八章第八章 知觉知觉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研究者几乎同时从两个领域得到启年代,研究者几乎同时从两个领域得到启发,开始思考知觉是否可能在意识层面之下发生,发,开始思考知觉是否可能在意识层面之下发生,这就是无觉察知觉的最初由来。这就是无觉察知觉的最初由来。提供无觉察知觉存在证据的两个领域,分别是提供无觉察知觉存在证据的两个领域,分别是神经神经病理案例病理案例和和认知实验认知实验研究。研究。在一些神经病理案例中,研究者发现奇怪的现象:在一些神经病理案例中,研究者发现奇怪的现象:一些脑损伤患者无法知觉到某些刺激,但在一定条一些脑损伤患者无法知觉到某些刺激,但

2、在一定条件下却表现得似乎仍能对这些刺激进行某些加工。件下却表现得似乎仍能对这些刺激进行某些加工。换言之,换言之,那些刺激在患者本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得那些刺激在患者本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得到了知觉加工到了知觉加工。1 1、盲视、盲视韦斯克兰茨(1986)报告了一例盲视病人D.B.。D.B.十四岁时,大约每六周发生一次剧烈头痛,头痛时,伴随出现的是其左侧视野一块椭圆形的暂时失明。到他二十岁时,他头痛的次数增加,并且在某一次头痛发作后,那块椭圆形的局部区域彻底失明了。X光片显示:他大脑右侧视皮层顶端的血管增大。之后,手术切除了D.B.脑部的这部分视皮层和膨大的血管。当即D.B.的头痛停止,然而,他的左

3、侧视野却失明了。通过动态视野程序发现D.B.在每只眼睛视野的左半部都有一个盲点。然而,奇怪的是D.B.的左视野好像并非真地失明。观察发现D.B.能够清晰定位处在他的盲视野区内的物体。比如,尽管看不见,但他能够正确地握住别人伸出的手而且,他能够猜出他看不见的条状物作水平还是垂直运动。不过,D.B.说在他看不见左视野中的任何东西,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以上任务,完全是因为猜测。进而,韦斯克兰茨对D.B.的这种无觉察情况下的准确判断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由于D.B.看不见在盲视野中的物体,实验要求他对光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作迫选法猜测。另一些实验要求他猜测线条的方向。结果发现D.B.在盲区的定位、觉

4、察和目标方位的猜测都比随机猜测的结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盲区的视觉活动几乎和正常视野的视觉活动表现得一样好。但是D.B.仍不能辨别在盲区出现的物体,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他都声称看不见测试中要求他做出选择判断的目标,他还是认为他在这些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要归功于猜测或是运气。在不存在觉察的情况下,D.B.进行了复杂的知觉判断,D.B. 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产生知觉,这就是无觉察知觉存在的证据。2 2、单侧忽视、单侧忽视也称半球忽视,其生理原因是人们对损伤半球对侧空间中心区域发生注意的能力受损。它损伤的部位通常发生在右侧大脑,以致影响的是左侧空间问题。这类病人常常忽略刺激的左侧。例如,当

5、给这类病人呈现一页随机画有圆圈和十字的纸张,并要求他们划一条贯穿所有圆圈的线段时,他们常常仅对右半页的纸张这么做。同样,忽视病人仅仅复制绘画的右半部,甚至在极个别情况下,他们只是吃盘子右半部的食物。有证据显示单侧忽视患者仍能知觉到忽视区域的信息。布尔格瑞利、司特兹和瓦勒(Bulgarelli,Sterzi和Vallar,1983)研究发现,来自忽视部分的信息使病人对线段长度的估计产生了偏差。马歇尔和哈利根(Marshall和Halligan,1988)对病人PS的实验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让PS看一张画有两个房子的图片,结果乍看之下病人认为两个房子一样。但当让她选择一个居住时,却选择了右侧的

6、,因为事实上画中左侧的房子下面有火焰,虽然PS不能有意识地觉察左侧房子下面的火焰,但是这一事实却影响了被试的判断,这表明被试确实在无察觉的情况下产生了知觉。后来,主试再呈现火焰从右侧房子冒出来的图片,她马上 “注意到”了左侧的火,并感叹道”噢!天哪,这是个着火的房子”。由此可知,对左侧房子火焰的不能觉察并非是绝对的;它能通过适当的线索被克服。盲视和单侧忽视都是无觉察视知觉的案例,其他刺激通道也有类似的现象。如1983年,佩勒德(Paillard J.)与其同事报道一个脑部受伤妇女的案例,该女性对其身体右侧的接触不敏感,但当请她确定在其无感觉一侧何处受触摸时,她却能非常精确地做到。即使她感觉不到

7、移动着的刺激物,也能正确地猜到它在皮肤上的移动方向。在脑损伤患者身上出现的无觉察知觉现象,能否在正常人身上表现出来?一些研究者尝试在实验室内,通过对自变量进行一定的操纵在正常被试身上也能发现无觉察知觉,即知觉和觉察的分离。1935年,斯特鲁(Stroop)报告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实验中呈现的刺激如图7-43。要求被试快速报告书写每个单词所使用的墨水颜色当单词意思和墨水颜色一致时(如用兰色墨水写的”兰”),报告速度要快于报告中性单词(如用红墨水写的”房子”)墨水颜色的速度;但当单词意思和墨水颜色不一致时(如用兰色墨水写的”红”),报告速度则较中性单词来得慢。后来,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Stroop效应

8、。将Stroop效应改为启动形式,就是Stroop启动实验。实验中,先呈现一个启动词(如”红”),马上再呈现一个色块(如绿色),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 如果启动词产生了Stroop效应,那么与中性词相比 (如”房子”),色块颜色和单词意思一致的情况下,报告速度会快些;单词意思和色块颜色不一致时,报告速度会慢些,这种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相关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的效应,称为启动效应 (priming effect)。在Stroop启动实验中,马塞尔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技术-掩蔽技术-来操纵被试对启动词的知觉。掩蔽是指在呈现启动词后呈现无序的字母图案。在启动词后马上出现的掩蔽刺激

9、(图案)会阻断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当启动词和掩蔽之间的间隔增大时,掩蔽的效果会减弱,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和确认的准确度会提高。实验假设:如果知觉能在无觉察条件下存在,那么有效掩蔽不能消除斯特鲁普启动效应;反之,如果知觉必须在意识觉察下进行,那么对启动词的掩蔽会消除斯特鲁普启动效应。仪器:速示器实验过程:启动词和色块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00毫秒,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由启动词与掩蔽之间的间隔时间决定。觉察条件:时间间隔为400毫秒无觉察条件,启动词与掩蔽刺激之间的间隔很短,因人而异。启动词之后呈现掩蔽刺激,要求被试觉察启动词是否出现。色块:红、黄、蓝、绿;启动词:红、黄、蓝、绿;中性词:牛、类、水实验结

10、果:在觉察和无觉察条件下,都出现斯特鲁普启动效应。So,对意义的知觉可以不通过觉察。实验性分离,就是在实验上将两个对象或概念区分开来。思路:如果通过操纵一个自变量能使两个对象发生不同的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两个对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奇斯曼和梅里克尔(Cheesman & Merikle,1986)对Stroop启动实验进行了改进,通过操纵启动词和色块颜色一致的出现概率,获得了觉察和无觉察水平的实验性分离。有关斯特鲁普效应的研究表明:随着实验中单词意义和墨水颜色一致的试验出现频率的提高,对一致试验的反应时会缩短,对不一致试验的反应时会延长。(频率效应)原理:当一致试验出现频率是非一致试验

11、的两倍时,被试就会倾向于报告启动词所表示的颜色,这种倾向性会减少一致试验的反应时,但是由于这种倾向会导致对不一致试验的错误反应,所以当不一致试验出现时,反应时就会很慢。奇斯曼和梅里克尔认为Stroop启动实验中也会存在上述频率效应。又由于劳尔和密特尔(Lowe和Mitterer,1982)提出这种频率效应其实是一种被试主动选择的有意识策略,所以他们推论:频率效应依赖于启动词是否被觉察。他们认为如果频率效应依赖于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当启动词的呈现低于觉察阈限时,就不能被有意识觉察,频率效应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启动词的呈现在觉察阈限之上,能被有意识地觉察,频率效应就会出现。实验推论:频率效应依赖于启

12、动词是否被觉察。他们认为如果频率效应依赖于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当启动词的呈现低于觉察阈限时,就不能被有意识觉察,频率效应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启动词的呈现在觉察阈限之上,能被有意识地觉察,频率效应就会出现。如果真如奇斯曼和梅里克尔推断的那样,在觉察和无觉察的条件下,频率效应出现了实验性分离,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觉察和无觉察水平具有质的差异具体做法:通过操纵启动词和色块颜色一致的出现概率(1/3或2/3),获得觉察和无觉察水平的实验性分离。实验结果:如何分析?觉察条件下:无觉察条件下:图中列出了实验的结果:在觉察条件下,当一致试验的出现频数增加时,Stroop启动效应增强,而对不一致情况下,反应时明显

13、拉长,出现频率效应;而在无觉察条件下,Stroop启动效应不受一致试验频数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在启动词被觉察时,频率效应才存在。实验结果,完全证明了奇斯曼和梅里克尔的推断,即觉察和无觉察条件出现实验性分离,证实了两者间的本质区别。Stroop启动实验,马塞尔在实验中,将觉察率为60%作为控制启动词和掩蔽刺激间隔的标准,但是奇斯曼和梅里克尔(1984)提出以60%觉察率来确定觉察阈限是存在问题的,即使低于这一觉察阈限,被试仍有可能真正的觉察到刺激,因为完全随机水平是50%。心理物理法中,阈限的操作定义为有50%可能被察觉到的那个刺激。再者,奇斯曼和梅里克尔又指出:马塞尔所使用的言语报告的意识觉

14、察阈限可能会比其它觉察阈限要高,马塞尔实验的结果完全可能是由设定了错误阈限而导致的,在无觉察条件下,刺激呈现可能低于被试言语报告觉察阈限,但又高于其他察觉阈限。为了证明这一点,奇斯曼和梅里克尔对Stroop启动实验进行了改进。首先,他们改变确定启动词觉察阈限的方法。 与马塞尔不同,他们不是让被试判断有无启动词,而是要求被试报告看到了什么颜色单词,在迫选程序中,每个启动词出现的频率相同,且随后都有掩蔽刺激。其次,奇斯曼和梅里克尔对每个被试,都计算几个启动词觉察阈限。他们改变启动词与掩蔽刺激之间的间隔,使对启动词的迫选的觉察率分别为25%、55%和90%。由于迫选是四择一的(”红”、”黄”、”蓝”

15、、”绿”),对启动词的随机觉察水平为25%,他们计算的最低觉察阈限为完全随机水平。55%的觉察率与马塞尔实验所用的觉察阈限差不多。90%阈限,被试几乎能完全觉察到启动词。不过,在这三种觉察阈限下,被试都说他们的反应是基于猜测。为了三种不同的觉察水平相对照,奇斯曼和梅里克尔又纳入了无掩蔽刺激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在其它条件下都得出标准的Stroop启动效应,即启动词意义和色块颜色一致时,反应的易化现象。只有在完全随机觉察水平(觉察率为25%)下,Stroop启动效应不存在。尽管在55%和90%的条件下,被试言语报告自己无法觉察到启动词,但他们的行为表现却表明他们对启动词的意义很敏感。针对上述实验

16、结果,奇斯曼和梅里克尔(1984,1986)提出了双阈限理论:一为主观阈限(subjective threshold),即被试”声称”不能觉察知觉信息而能进行判别反应的水平,比如上述实验中的55%和90%的觉察率;另一个为客观阈限(objective threshold),即被试的判别为完全随机操作的水平,比如上述实验中的25%觉察率。主观阈限的测量方法为言语报告,这正是马塞尔所采用的,客观阈限的测量方法为迫选测验,这是奇斯曼和梅里克尔所采用的。在两个阈限之间,被试言语报告他们对启动词无觉察,但对刺激的反应表明他们对启动词的意义很敏感。在客观阈限以下,被试对启动词的意义并不敏感,他们的行为水平

17、完全随机。马塞尔在其实验中所确定的是主观阈限,不是客观阈限。奇斯曼和梅里克尔的双阈限可以用来为意识觉察阈限下一个操作性定义:刺激的呈现必须低于主观阈限,却不低于客观阈限,才能无意识地对被试的行为产生影响,意识觉察阈限应该为主观阈限,而不是客观阈限,这正如奇斯曼和梅里克尔所说的(1986):”如果知觉觉察是一个主观状态,我们认为主观阈限,即报告知觉的阈限,能够更好地抓住意识和无意识知觉在现象学上的区别” 。然而,用主观阈限来界定意识觉察阈限仍存在问题,因为有研究发现低于客观阈限的刺激也能进行无意识加工,即产生无觉察知觉。例如:达根巴克、卡尔和威尔黑姆森(Dagenbach,Carr和Wilhel

18、msen,1989)发现启动效应随启动词和掩蔽之间的间隔时间而变化:当间隔时间从主观阈限以上开始逐渐缩短时,启动效应也逐渐减小,达到单词辨别阈限(言语报告主观阈限)时启动效应消失;但是,当启动词和掩蔽刺激间的间隔时间继续减少时,启动效应又增大了,在刺激觉察客观阈限上(迫选测验随机水平)达到最大。埃文斯(Evans,1992)和格林沃德(1992)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客观阈限内的启动效应。意识觉察阈限在主观阈限和客观阈限上出现了僵局。但是要证明无觉察知觉区别于有意识知觉而独立存在必须要对意识觉察阈限作出定义。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借助于其他的实验逻辑或工具。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研究内容中提到的实验性分离:通过操纵自变量A,能使对象B和对象C发生不同的变化,那么我们便认为B和C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确定意识觉察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无觉察知觉和有意识知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