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练习题_第1页
有效教学练习题_第2页
有效教学练习题_第3页
有效教学练习题_第4页
有效教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效教学练习题一、填空:1、讲课能深入浅出,这是能( )教学的老师。2、讲课能深入深出,这是尚能进行( )教学的老师。3、讲课浅入深出,这种老师的教学,就只能是( )的了。4、研究表明,低效教学肯定与教师的教学( )有关,而与教师本人的学科知识关联度不大。5、当违背教学本质施行所谓的“教学”时,我们把这种教学叫做“反教学”,从效率的角度,我们称之为( )。6、高效教学肯定是节约投入量和增加学习( )的教学。7、广义的“( )教学”,已经包含了“高效教学”。8、“有效教学”旨在提高教学效率,理想的结果就是“( )教学”。9、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国学者拉特克。10、有效教学就是在

2、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 )的教学。11、( )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12、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 )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13、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 )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14、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 )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15、结果变量就是指教学所达到的( )。16、( )变量就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效果。17、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 )特征。18、( )变量是指

3、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19、场景变量是指对( )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20、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包括( )特征,学生特征,班级特征,学校特征等。21、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包括教师特征,( )特征,班级特征,学校特征等。22、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包括教师特征,学生特征,( )特征,学校特征等。23、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包括教师特征,学生特征,班级特征,( )特征等。24、研究表明,( )变量是决定结果变量,进而反映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变量。25、研究表明,过程变量是决定( )变量,进而反映教师教

4、学有效性的重要变量。26、研究表明,过程变量是决定结果变量,进而反映教师教学( )的重要变量。27、有效教学着重研究( )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28、有效教学着重研究过程变量和( )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29、有效教学着重研究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 )性及相关程度。30、有效教学着重研究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相关性及( )程度。31、( )教学着重研究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32、我国学者吴文胜、盛群力等将“所花时间”细分为“所给时间”、“所用时间”和“( )时间”。33、我国学者吴文胜、盛群力等将“所花时间”细分为“所给时间”、“( )时间”和“所得时间”。34、我

5、国学者吴文胜、盛群力等将“所花时间”细分为“( )时间”、“所用时间”和“所得时间”。35、我国学者吴文胜、盛群力等将“( )时间”细分为“所给时间”、“所用时间”和“所得时间”。36、有效教学策略的原则有( )原则、差异效益原则、全面素质原则和师生共进原则。37、有效教学策略的原则有低耗节能原则、( )原则、全面素质原则和师生共进原则。38、有效教学策略的原则有低耗节能原则、差异效益原则、( )原则和师生共进原则。39、有效教学策略的原则有低耗节能原则、差异效益原则、全面素质原则和( )原则。40、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 )、指导者和促进者。41、课堂的

6、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 )和促进者。42、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 )。43、新课程强调:指导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不充当课堂学习活动的( ),不占学生的位子。44、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 )、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45、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 )、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46、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 )、严要求、会调控。47、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 )、会调控。48、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

7、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 )。49、有效讲授的原则是( )、有吸引力、掌握节奏。50、有效讲授的原则是清晰明了、有( )、掌握节奏。51、有效讲授的原则是清晰明了、有吸引力、掌握( )。52、有效提问的标准是( )、问题有价值、趣味性、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以及教师反馈。53、有效提问的标准是清晰、问题有价值、( )性、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以及教师反馈。54、有效提问的标准是清晰、问题有价值、趣味性、( )性、广度和开放性以及教师反馈。55、有效提问的标准是清晰、问题有价值、趣味性、大众性、( )和开放性以及教师反馈。56、有效提问的标准是清晰、问题有价值、趣味性、大众

8、性、广度和( )性以及教师反馈。57、有效提问的标准是清晰、问题有价值、趣味性、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以及教师( )。58、( )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59、有效( )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60、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 )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61、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 )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62、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 )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

9、提问。63、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 )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64、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 )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65、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 )点、模糊点提问。66、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 )点提问。67、有效提问有十戒。其中包括:一戒提问专叫( ),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等等。68、有效提问有十戒。其中包括:一戒提问专叫优生

10、,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找( ),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等等。69、有效提问有十戒。其中包括:一戒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 ),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等等。70、有效提问有十戒。其中包括:一戒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 ),突然发问。等等。71、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 ),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72、互动的( )性和预见性是有效互动的前提。73、互动的计划性和( )性是有效互动的前提。74、互动

11、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是( )互动的前提。75、( )的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76、动态的生成是( )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77、动态的生成是课堂( )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78、( )的活跃是有效互动的价值追求。79、思维的活跃是( )互动的价值追求。80、( )关系的和谐是有效互动的关键。81、师生关系的( )是有效互动的关键。8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的标志,就是互相之间的( )。8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力的标志,就是互相之间的欣赏。84、课堂互动是课堂的( )特性,课堂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

12、85、课堂互动是课堂的本质特性,课堂交流是( )互动的前提。86、课堂互动是课堂的本质特性,课堂交流是课堂( )的前提。87、课前的充分准备是( )互动的前提。88、( )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作业的管理。89、有效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 )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作业的管理。90、有效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课堂管理、( )时间管理、课内作业的管理。91、有效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 )的管理。92、偏离了教学目标的教学,无论课堂多么精彩,都应该说是无( )的。93、在分配学生座位时要遵循组内( ),组间同质的要

13、求,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大致平衡。94、在分配学生座位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 )的要求,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大致平衡。95、教学目标指向知识积累则适于选择( )主义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等。96、教学目标指向能力养成则适于选用问题教学策略、( )学习教学策略等。97、教学目标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则适于选用情景教学策略、( )学习教学策略等。98、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采用( )指导教学模式。99、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可采用( )模仿教学模式。100、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采用( )陶冶教学模式就比较恰当。101、物理、数学等结构比较严谨、逻

14、辑性强的学科,可采用结构( )教学模式。102、问题教学策略往往以一个大的( )性问题统帅整个课堂。103、情景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 )。104、简言之,探究教学策略就是学生以类似( )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105、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有( )性评价标准和结果性评价标准两种。106、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有过程性评价标准和( )性评价标准两种。107、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 )评”和“自评”两种。108、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他评”和“( )评”两种。109、学生的变化不能只看( )的发展,还要看能力和个性的发展。110、学生的变化不能只看知识的发展,还要看( )和个性的发展

15、。111、学生的变化不能只看知识的发展,还要看能力和( )的发展。112、完整的有效教学评价应该包括教学( )、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三个阶段。113、完整的有效教学评价应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 )、教学反思三个阶段。114、完整的有效教学评价应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 )三个阶段。115、( )、组织、领导和控制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四大基本职能。116、计划、( )、领导和控制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四大基本职能。117、计划、组织、( )和控制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四大基本职能。118、计划、组织、领导和( )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四大基本职能。119、按国外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说法,真正的管理

16、有四个阶段。即( )管理阶段;人际管理阶段 ;人才管理阶段和人格管理阶段。120、按国外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说法,真正的管理有四个阶段。即人物管理阶段;( )管理阶段 ;人才管理阶段和人格管理阶段。121、按国外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说法,真正的管理有四个阶段。即人物管理阶段;人际管理阶段 ;( )管理阶段和人格管理阶段。122、按国外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说法,真正的管理有四个阶段。即人物管理阶段;人际管理阶段 ;人才管理阶段和( )管理阶段。123、制度是把双刃剑,一个好的制度能使( ),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天使变成魔鬼。124、制度是把双刃剑,一个好的制度能使魔鬼变成天使,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 )。

17、125、目前较为普遍的两种教师管理方式是:( )性教师管理和发展性教师管理。126、目前较为普遍的两种教师管理方式是:惩奖性教师管理和( )性教师管理。127、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目的是( )管理;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目的是专业发展。128、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目的是绩效管理;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目的是专业( )。129、惩奖性教师管理的功能是( )选拔;发展性教师管理的功能是共同进步。130、惩奖性教师管理的功能是甄别选拔;发展性教师管理的功能是共同( )。131、惩奖性教师管理的方向是面向( );发展性教师管理的方向是面向未来。132、惩奖性教师管理的方向是面向过去;发展性教师管理的方向是面向( )。13

18、3、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类型是注重( );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类型是注重过程。134、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类型是注重结果;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类型是注重( )。135、惩奖性教师管理的主体是( )主体;发展性教师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136、惩奖性教师管理的主体是一元主体;发展性教师管理的主体是( )主体。137、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结果是强迫( );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结果是共同认可。138、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结果是强迫接受;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结果是共同( )。139、除知识管理外,( )管理还包括文化管理、信息管理、艺术管理、权变管理和执行管理。140、除知识管理外,六维管理还包括( )管理、信息管理、艺术管理、权变

19、管理和执行管理。141、除知识管理外,六维管理还包括文化管理、( )管理、艺术管理、权变管理和执行管理。142、除知识管理外,六维管理还包括文化管理、信息管理、( )管理、权变管理和执行管理。143、除知识管理外,六维管理还包括文化管理、信息管理、艺术管理、( )管理和执行管理。144、除知识管理外,六维管理还包括文化管理、信息管理、艺术管理、权变管理和( )管理。145、文化管理是要保证做( )的事。146、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了解事物的确定性程度,力求做( )的事。147、知识管理强调如何用正确的( )做事,它以计划为起点,以战略为核心。148、知识管理强调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它以计划为起点

20、,以( )为核心。149、知识管理强调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它以( )为起点,以战略为核心。150、艺术管理是要能( ),用人性、自然、简单、和谐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工作。151、艺术管理是要能因人而异,用( )、自然、简单、和谐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工作。152、艺术管理是要能因人而异,用人性、( )、简单、和谐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工作。153、艺术管理是要能因人而异,用人性、自然、( )、和谐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工作。154、艺术管理是要能因人而异,用人性、自然、简单、( )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工作。155、权变管理是要能随环境的( )而变通地做事。156、权变管理是要能随环境的变化而( )地做事。1

21、57、( )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158、执行管理是通过对( )、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159、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 )、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160、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 )、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161、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 )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162、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 )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

22、的最大化。163、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 )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164、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 )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165、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 )执行力的最大化。166、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 )化。167、只有一所学校的( )是有效的,教师才便于开展有效的教学。168、只有一所学校的管理是有效的,教师才便于开展有效的( )。169、只有一所学校的管理是( )的,教师才便于开展有

23、效的教学。170、只有一所学校的管理是有效的,教师才便于开展( )的教学。171、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172、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学过程( )。173、教师有( )感和责任感是决定反思能否进行和是否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174、教师有道德感和( )感是决定反思能否进行和是否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175、有效的教学反思应该缘自教师的( )世界。176、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 )性。177、教师的( )水平和结构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深刻性。178、教师的教育智慧和( )素养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丰富性。179、说课活动有( )和

24、评说两部分组成。180、说课活动有解说和( )两部分组成。181、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课堂( );二是课堂评点。182、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课堂实录;二是课堂( )。183、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 )。184、教学课例除了教学( )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185、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 )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二、名词解释:1、 无效教学2、 负效教学3、 有效教学4、 场景变量5、 过程变量6、 有效提问7、 有效互动8、 教师管理9、 有效的课堂管理10、 有效的教学时间管理11、 合作式

25、练习12、 教学策略13、 问题教学策略14、 自主学习策略15、 情景教学策略16、 合作学习策略17、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18、 探究教学策略19、 教学智慧20、 教学评价21、 有效教学评价22、 场景变量23、 人物管理24、 人际管理25、 人才管理26、 人格管理27、 文化管理28、 信息管理29、 知识管理30、 艺术管理31、 权变管理32、 执行管理33、 教学随笔34、 反思日志35、 说课36、 听课37、 课堂评点38、 教育机智39、 教育科研40、 课堂研究41、 课例研究42、 教学设计43、 教学实录44、 课程资源三、多项选择题:1、美国联邦教育部所属的“教

26、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指定了有效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其内容有( )。A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B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C情景性学习: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D挑战性教学: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E教育性对话: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2、姚利民博士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要(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估。A教师本人 B其他教师 C学生 D家长3、国内外学者是( )等视觉来界定有效教学的。A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B从老师教学行为的角度看质量的高低 C从学生所得的角度看效果的有效性D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 4、

27、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来界定有效教学,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A有效教学就是学生爱学,且学习效果好。B有效教学即教学有较明显的效果。C有效教学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好。D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明确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5、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类观点用( )来描述“有效教学”。A有效能 B有效果 C有效率 D有效益6、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 )。A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B有效教学的基本绩效特征 C有效教学活动中参与要素的一般特征D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7、有效教学的基本绩效特征包括(

28、 )。A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B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C效率趋高师生双方实现目的的效率显著D策略优良实现教学高效的途径合理、先进 8、( )这些变量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A场景变量 B过程变量 C结果变量 D评估变量9、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包括( )等。A教师特征 B学生特征 C班级特征 D学校特征 10、学生必须具备( )等前提条件才能促成有效教学的产生。A具备一定的学习意志B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C具备现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D学生有对所学内容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和加工能力 11、有效教师的特征包括( )。A激励性人格 B以成功为导

29、向 C专业品行 D教学能力12、有效教学的意义有( )。A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B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C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D有效教学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E 有效教学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13、我国学者吴文胜、盛群力等将“所花时间”细分为( )。A所给时间 B所用时间 C所得时间 D所需时间14、有效教学策略的原则有( )。A低耗节能原则 B差异效益原则 C全面素质原则 D师生共进原则15、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A教学目标的明晰 B学生学情的把握 C教材的有效利用D资源的有效准备 E预设方法的审视16、备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包

30、括( )。A备修改案 B把教科书“备厚” C剪贴式 D修改式 E将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共享17、课后反思不在多,贵在精,可以记录这些内容( )。A记课堂生成 B记下规律 C记下精彩 D记下败笔 E记下灵感18、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 )。A组织者 B指导者 C促进者 D学习者19、从有效指导的任务来看,意味着:( )A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B引导方法,建立规范 C跟踪过程,把握价值 D帮助进程,倾听体悟20、有效指导的特征有( )。A适时 B适度 C适当 D适合 E适应21、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 )。A明指向 B巧点拨 C善诱导 D严要求 E会

31、调控22、国外关于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表明,以下教学行为产生了最显著的、一致性的教学效果:( )A授课的清晰明了 B恰当提问 C精心组织 D激励学生 E尊重学生23、有效讲授的原则有( )。A清晰明了 B有吸引力 C掌握节奏 D尊重学生24、能吸引学生的讲授者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A关于科目的知识非常渊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B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C能够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营造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D幽默风趣,让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E精神饱满,富于激情。25、影响讲授有效度的重要因素有( )。A讲授内容 B讲授的时机 C讲授时间长短 D讲授的辅助行为26、有效提问

32、的标准是( )。A清晰 B问题有价值 C趣味性 D大众性 E广度和开放性27、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 )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A关键处 B矛盾处 C对比处 D 兴趣处28、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 )提问。A关键点 B疑难点 C兴趣点 D模糊点29、有效提问的注意事项包括( )。A发问 B对象 C等待 D启发 E追问30、有效提问有十戒,其中包括( )。A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B不给时间,突然发问 C摸棱两可,节外生枝 D越俎代庖,自问自答E不置可否,不作评价31、有效倾听的方法包括( )。A要尊重对方,让对方感到安全、信任 B要

33、真诚,目视对方,集中精力C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 D要有耐心,宽容和理解对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E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感受学生的语言和心理32、有效互动的特征是( ).A互动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B动态的生成性与不可控制性C提问的艺术性与思维的活跃性 D活动的多向性与交互性E互动的整体性与师生关系的和谐性33、无效互动的表现形式有( )。A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 B学生动,老师不动 C形式上动,本质上不动 D毫无秩序的互动34、有效互动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包括( )。A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B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有效互动的保证C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D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互动的重

34、要条件E关注与倾听是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必要的修养35、课堂提问需要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A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好奇心,产生求知欲望B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会想问题C培养学生的勇气,让学生敢想、敢说D要让学生能够产生新的问题,生成是课堂提问产生的最好效果36、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互动的前提。课前教师需要准备( )。A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B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 C对教学环节的清晰而周密的思考D对辅助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的精心选择E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37、有效管理应该包括这几个层面的管理:( )A学生管理 B课堂管理 C教学时间管理 D课内作

35、业的管理38、有效管理的特征是( )。A教学目标的达成性 B课堂活动的有序性 C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师生关系的和谐性 E时间分配的科学性39、实施有效管理的课堂管理策略包括( )。A有秩序的课堂环境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B学生学习内驱力是有效管理的生命力体现C和谐融洽的课堂人际关系是有效管理的生产力D树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威信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E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40、课堂时间管理的基本策略包括( )。A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B在备课中明确教学进程中的时间分配C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不同感官,提高单位时间效率D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运筹时间41、有效教学要

36、求作业管理体现出以下基本特性( )。A 趣味性与科学性 B 层次性与激励性 C 实效性与主动性 D 实践性与探索性42、课堂练习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A课堂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B课堂作业必须难易适度C课堂作业必须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并且有趣D课堂作业必须具有变化性、多样性E课堂作业量必须适当,学生能够完成43、家庭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A目的明确 B数量适当 C与课内教学相关 D有趣 E难度适中44、“开放活动型”练习设计的特征是( )。A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让学生动手、动脑,回到生活中去B提倡功能转换,即从书本回到生活,从课堂回到现实C强调促进个性发展

37、,作业内容的开放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D重视学生兴趣需要 E重视挖掘学生潜能45、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教学策略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A教学目标 B学科性质 C学生年龄 D教师个性46、“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 )。A利于师生的有效互动 B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C学生明确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 D有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47、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包括( )。A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 B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智力水平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D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模式E根据教学的物质条件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48、问题教学策略往往以

38、一个大的主题性问题统帅整个课堂,在设定这一主题性问题时,要遵循的规律是( )。A主题较大,带有一定的综合性 B主题要落脚在教学的重点上,能有效指向教学目标C主题应有足够的研究价值,能有效激发研究兴趣D主题难度和综合程度应视教材难易、学生能力强弱而定E应注意主题内部小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有效的“循循善诱”49、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A能动性 B独立性 C异步性 D有效性50、教学智慧的特性是( )。A独创性 B内隐性 C随机性 D合作性51、教师的教学智慧来自教师( )。A对教育的热爱 B对受教育者的热爱 C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的拥有D对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结构的不断更新E自己的教

39、学实践经验积累和实践反思52、教学评价的功能有( )。A反馈指导功能 B管理功能 C强化学习功能 D导向功能E科学研究功能53、实施有效教学评价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A创设情景 B促进反思 C教学重建 D结果平定54、有效教学评价的对象有( )。A课堂教学中的要素 B教师的教学行为 C学生的学习行为D师生的互动行为 E课堂教学的过程55、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有( )。A过程性评价标准 B结果性评价标准 C行为性评价标准 D目标性评价标准56、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标准包括( )。A学习共同体B语言发展C情景性学习 D挑战性学习 E教育性对话57、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有(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具体教学目标58、常用的定性评价工具有( )。A行为观察记录 B问卷法 C交谈法 D创作,作品分析 E个案分析59、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