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1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2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3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4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水调歌头教案一、教学理念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 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 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 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 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的意

2、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 突出对学生语文素 养的培养。”和“对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等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情境,让学生读、思、品、说,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并且在能力发展 的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二、教学内容分析1 .知识结构水调歌头是高中语文复习诗词部分中的“重头戏”,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怀念 亲人所做,其中包括月下饮酒和对月思人为主要内容, 情景交融,表现诗人豁达 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进行本课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初中生,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体会诗人遭受逆 境却并没有放弃灰心,而是抱以美好心愿和祝福,感悟诗人逆境中的豁达乐

3、观的 胸怀,确定进行本课内容的教学。2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学习苏轼文学常识,重点词句的掌握。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诗词的能力,学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情感目标:体会感悟苏轼逆境中豁达乐观的胸怀。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掌握诗歌常用表达技巧。4 .教学方法:诵读法5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的?(学生各抒己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

4、迁龙标遥有此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总结:月亮是表达思念之情思乡、怀人、忆旧之情。(二)情境渲染播放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歌曲,让学生进入月色的情境中。(三)初步感知诗词:1 .介绍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 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 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僧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 时追谥文忠。

5、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文集等。2 .介绍背景(1)思乡: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远离家乡,相隔千 里之遥,自然少不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2)思人: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弟情深,苏辙在山东为官,苏轼为了能 离弟弟近些,所以上书皇帝要求从杭州调任至密州,可即便相隔不远,但兄弟俩依然不能常相见,所以

6、孤独之余东坡不免伤感嗟叹。(3)仕途坎坷:苏轼由于朝庭党争,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并不 得意,在这中秋月夜,怎不勾起他的哀伤、思念。3.新知水调歌头一一词牌名。作用是规定每句中的字数和平仄相等。序的信息一一时间、目的。(四)正音,读准字音宫阙(qu e )乘风(ch eng)琼楼(q long)不胜寒(sh mg)绮户(q )婵娟(ch n ju m)丙辰 b b ing ch (!n)(五)检查预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读词,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也就 是要注意字音的准确。请同学们来展示你的预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从字音方面来说,这位同学读得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

7、,请同学说哪里读得不准确。如果准确。教师说:这位同学做到了字正腔圆。)这位同学朗读的停顿与节奏把握得怎么样?(指名回答。如果不好,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好,你做到了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3、读词,还要有板有眼地读。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韵脚要读出延长音。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齐读,力争做到以上两点。听录音,模仿朗读。注思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8、何似/在/人间。 老师给同学们一点提示:韵脚,押 an韵。押韵的字为红体,读的时候声音要拉 长。全班同学一起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注意押韵的字拉长音。4、在疏通文意方面,谁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教师借助幻灯片检查词语解释,指名照幻灯片说译文。我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经受不住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此情此景,哪里比得上人世间呢?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人世

9、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离别的人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六)分析课文,咬文嚼字,读懂词意 1、小序。(1)重点词语讲解。达旦:直到天亮。兼怀:并表示怀念。子由:弟弟苏辙。(2)指导翻译。丙辰中秋节的晚上,很高兴地喝酒,一直喝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了水调歌头这首词,同时用来怀念弟弟子由。(3)作用: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中秋咏月兼怀亲人(子由)2、上阕。(1)重点词语讲解。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宫阙:宫殿。何年:那一年。乘:驾。归去:回到天上。琼楼玉宇:指想象中

10、的仙宫。不胜:经不住。弄:玩弄,欣赏。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2)指导翻译。上阕: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 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 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3、下阕。(1)重点词语讲解。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绮户:雕花的窗户。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无眠:没有入睡的人。转朱阁,低绮户,照 无 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不应该。恨:怨恨。何事:为什么。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此事:这些事,指人的“欢”与“合”和月的

11、“晴”与“圆”。全:圆全,圆满。千里:相隔千里的人。婵娟:月亮。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2)指导翻译。下阕: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它跟人 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人间有离别的痛苦、 团聚的 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满。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七)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感情1.分析上阙(1)词人在月夜做什么?(月下喝酒、拷问青天、月下起舞。幻灯片总结:月下饮酒)(2)词人觉得是天上好还是人问好?词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朗读词前的小序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回答)(幻灯片:人问

12、好。“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问。”)(3)词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幻想超脱尘世到喜爱人间生活的变化。2、分析下阙(1)词中哪一句话是在写景?(幻灯片:第一句既写月又写月下离人)(2)哪一句侧重说理?(幻灯片:“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两者都是自然常理,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3)哪一句是由己及人对所有天下人美好的祝福?(幻灯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以上这些词句你感悟到词人怎样的胸襟和情怀?(幻灯片:旷达的胸怀和 乐观的情致)(5)词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由感伤离别到为对离人的祝福的变化。(八)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1、上阙主要是写景还是抒情?

13、那么下阙呢?可见上下阙的联系是什么?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所以词人是在景物中抒发情感。这也是本词的写作特点。(幻灯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涛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既然整首词既写到实景又写到虚景, 这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幻灯片:虚实结合)而词人的虚景描写,也正是词人发挥了想像。(幻灯片:想像)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写出了月光的转移。是动静结合的写法。(幻灯片:动静结合)(九)归纳总结情景交融上阙:月下饮酒(写景)虚实结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旷达的胸怀想像乐观的情致动静结合下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十)作业布置:1 .以“但愿跨时空,千里寄苏轼”为题,谈谈学过本词后的感受和收获,200字左右O2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十一)板书设计上阙:月下饮酒超脱尘世(矛盾)喜爱人问下阙:对月怀人积极旷达乐观感伤离别、互相祝福四、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大多数都能掌握知识点,对本课内容充满兴趣和 独到鉴赏,并能较好的进行情感的揣摩和升华。同学们在理解体会文章内容时思 维活跃,个人情感交融到位,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教师能在适当的时 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锻炼理解能力和感受作品深层情 思的能力。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讲解文章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