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_第1页
化学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_第2页
化学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_第3页
化学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_第4页
化学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00.10.20.30.40.50.60.70.8大纲新课程北京天津重庆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上海安徽海南2012-2014高考化学试题难度201220132014科目样本量 平均分难度标准差信度化学2455038.800.38818.530.8584表表1 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的抽样统计数据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的抽样统计数据题号区分度难度题号区分度难度10.4210.633100.2760.44720.4250.807110.3970.31730.4580.629120.3790.33640.

2、4140.512130.8290.39050.3500.477140.7990.19760.4280.721150.8350.46970.5720.584160.7100.34380.5290.469170.7210.19790.3600.724表表2 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必考题统计数据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必考题统计数据题序题序18(有机)(有机)19(结构)(结构)20(技术)(技术)18- 18- 19- 19- 20- 20-平均分平均分3.602.931.762.302.121.026.534.063.14难度系数难度系数0.3270.2030.157选考人数选考人数27358

3、72722359百分比百分比73.99%19.67%6.38%(三)选考试题(三)选考试题选考模块的人数、平均分及难度系数高考命题的方向研究高考命题的方向研究 1、原创性 试题提倡原创,即使是传统题,也从情境素材的选择、选项的设置和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做出变化;命题中特别关注学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对于扼制以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机械训练的不良学习方式,引导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引导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

4、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0.3970.31710、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C、CC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D、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答案】BC0.2760.4470.3790.3360.3270.7100.3431、原创性原创试题从哪里来?从文献中来从实验中来从课例中来从经典题型中改编从教材中来(如银镜反应)13启迪:过度的强化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思维定势 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活化解题能力启迪:高强度训练可能会造成思维定势,扼杀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17制氧气实验装置 2基础性-突出

5、主干知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上保持稳定) 试题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观念,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感悟。 试题的稳定性体现在考查内容及比例、题型、题量、难度等与往年相比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阅读量上也保持稳定。0.3500.4770.4250.8070.4140.5120.4140.5120.4280.7210.5720.5840.8290.3900.7990.197 3能力立意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理科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思想

6、等。 使得经常开展化学实验、经历科学探究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题海战术 优质教学知识的精熟化 提升能力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B a-b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Al(OH)3沉淀的生成非连续文本的信息能力-氢氧化铝和碱反应 在0.2摩尔/升硫酸铝溶液中(pH=2.27) pH达到3.39时溶液开始白色浑浊。开始白色沉淀量增加缓慢,pH值变化小。但到pH值为4.585.03时,沉淀急剧增加 pH值急剧变化。 接着沉淀开始减少,pH为10时,沉淀大部分溶解,此时溶液还呈浑浊 pH为11.96时溶液又再次澄清。实验事实理论计算 开始沉淀时的

7、计算公式为 c(Al)0.4 pH. 沉淀完全溶解时的计算公式为 Al(OH)3Al3+3OHKsp=4.61033 Al(OH)3+OH-Al(OH)4K2 Al3+4OHAl(OH)4K1=2.01033 K1=K2/Ksp K2=K1Ksp=2.010334.61033=9.2 当cAl(OH)4-=1.010-5 mol时,认为Al(OH)3开始溶解;当溶液中铝元素几乎全部以Al(OH)4-形式存在时,可以认为Al(OH)3 已经溶解完全,此时溶液中cAl(OH)4-等于Al3+ 的起始浓度。则开始溶解时的:OH=1.0910-6 pH=8.04沉淀完全时的pH为12.64传统的3:1

8、呢? 一道高考题讨论一道高考题讨论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1 题: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正确的选项是C选项A真的是错误吗?案例碳酸钠温度/ pKwKbpHc(OH-)/mol/L1014.5353.910-511.831.9710-32014.1671.0910-411.683.2610-32513.9971.7810-411.624.2010-33513.6804.5010-

9、411.516.7610-34513.3961.0710-311.411.0310-25513.1372.4210-311.321.5210-2 不同温度下pKw 、Kb 及0.10mol/ L Na2CO3溶液的pH、 c(OH-)磷酸钠醋酸钠0.7210.19717(9分)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称取1.222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过滤并洗涤沉淀;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到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g。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 洗涤沉淀;检验沉

10、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2)计算BaCl2xH2O中的x=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操作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36实验和科学探究题实验仪器连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解释仪器识别仪器选择特定操作方法操作细节科学探究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方案设计实验目的控制变量因变量测量实验操作 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解释现象 得出结论 实验评价传统实验题探探究究 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分析论证设计实验设计实验猜想假设猜想假设评价交流评价交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现象现象图像图像实验探究

11、树38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 高高 低低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获取证据获取证据 形成结论形成结论科学探究的水平层次科学探究的水平层次t28_11.6888.63616.002.000.84441915t28_22.51841.86713.006.000.41973759t28_3.8242.96806.002.000.4121106t28_4.1613.37477.004.000.04

12、03338342启迪:原创性是命题的生命力;陌生度能提高区分度,有效扼制题海;教师需要有大视野和高观点;让学生经常经历科学探究是提高此类习题的捷径;科学探究是理科教学的灵魂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原料的预处理原料的预处理u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u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u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分解,并使一些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分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u浸出:固体加水浸出:固体加水( (酸酸) )溶解得到离子溶解

13、得到离子u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 量的多少量的多少u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 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 溶解过程溶解过程u水洗: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水洗: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u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pHpH的控制: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控制: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沉淀 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加热的目的:加快反

14、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的溶解损耗 有机物有机物( (乙醇、乙醚等乙醇、乙醚等) )洗涤:洗去表面的杂质离子,降低晶体的洗涤:洗去表面的杂质离子,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溶解度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4、开放性 试题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既考查了考

15、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考查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 开放要适度,一般是限定条件下开放 5时代性情境优先 试题突出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热点、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中选择试题素材,设计问题情境,通过设置大量化学与生产、生活、环保、健康、安全等实际相联系的试题,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如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以及低碳生活等素材设计的试题占到近一半比例,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突出化学学科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同时注意

16、结合我省地域和发展特点,挖掘试题素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0.8350.46957情境优先情境类型背景新颖性实验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最新科技进展熟悉的陌生的个人的社会的全球的58情境创设类型 避免简单的穿鞋带帽 避免增加阅读量 避免干扰学生答题 避免大学教材的下放情境引入式提供信息式融入式 PISA测试简介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成员国的合作项目,也是目

17、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测量义务教育即将结束时,年青人(15岁)为走向社会而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情况。59PISAPISA之目的之目的与与特性特性 目的:评价所有参与国家15岁在学学生于阅读、数学与科学领域的素养与表现,并进行持续、定期的国际比较研究。 对象:多数国家15岁正处于完成义务教育阶段。 特性:强调评价学生在上述领域面对成人生活的准备程度,而非对学校课程的精熟程度。PISAPISA评价周期评价周期 PISA评价每三年调查一次,自2000年开始,预计至2015年完成二循环的施测。 每一週期以某一个领域为主进行深度了解,另二个领域为辅。 2000(阅读)、20

18、03(数学)、2006(科学)、2009 又回到阅读、2012(数学)。62回答的态度回答的态度对 你 的 做法 的 影 响来自:要求你:情境情境能力能力知识知识生活中的科技情境*识别科学问题*解释科学现象*使用科学证据你所知道的知识是:*关于自然世界(科学的知识)*关于科学本身(关于科学的知识)你 怎 样 回 答科 学 问 题( 兴 趣 、 支持科学探究、科学责任)?能力是PISA科学素养评估的核心要素,知识是前提性要素,态度是影响最终行为的重要要素,情境的设置是运用知识、发挥能力、表明态度的舞台。等级6能在各种复杂的生活情境中精确地识别,解释和应用科学知识和有关科学的知识。等级5能识别复杂

19、生活情境中的科学部分,运用科学概念和有关科学的知识于这种情景中。等级4能在需要他们推理科学技术在精确现象中的作用的环境下高效完成任务。等级3能识别描述得非常清楚的科学问题,应用简单的模型和策略。等级2能给出可能的解释,在简单的调查后下结论。等级1应用有限的科学知识于很少的、熟悉的情景中。 科学素养例题科学素养例题1 1:苍蝇:苍蝇 一个农夫在一个农业实验站养乳牛。乳牛生活的牛棚里有很多苍蝇,以至影响到乳牛的健康。农夫就在牛棚和牛身上喷洒了杀虫剂A,结果苍蝇几乎死光了。过了一段时间,苍蝇又多起来了,农夫又喷洒了杀虫剂,效果和第1次差不多。大多数,但不是全部的苍蝇都死了。没过多久,苍蝇又多起来,农

20、夫又喷洒杀虫剂加此反复进行了5次。但农夫发现,杀虫剂A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农夫注意到,这些杀虫剂是一次性大批量配制的,每次喷洒的都是这些杀虫剂。农夫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可能是时间过久了,杀虫剂慢慢地分解失效了。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64SOLO SOLO (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评价法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由澳大利亚学者约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由澳大利亚学者约翰翰比格斯(比格斯(BiggsBiggs)教授创建。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个层次:)教授

21、创建。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个层次:20112011年第年第2626题第(题第(2 2)题中书写)题中书写2-2-溴丙酸与足量溴丙酸与足量NaOHNaOH醇溶液共热醇溶液共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66学课标考纲把脉命题方向探寻命题趋势明确复习重点寻求优化方式复习基本要求资源整合新老结合往今共商选编资料资源共享复习目标构构建建网络网络总结总结规律规律 提升能力提升能力形成技形成技能能复习方式专题专题 + +周考周考老师要求题目精选精编训练定时布置课堂精活实用落实查漏补缺阅卷不过夜讲评当堂结练习进课堂渐进不停歇练测要求不拔高不降低重基础培思维二轮复习策略研究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点点生辉知识线索问题线索能

22、力线索每专题两课时(由教研组共同讨论确定由教研组共同讨论确定)一、专题设置1 1、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原理及应用)(原理及应用)2 2、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共存及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共存及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3 3、物质结构基础(原子结构、化学键、晶体)物质结构基础(原子结构、化学键、晶体)4 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周期表5 5、金属金属(Na Al Fe CuNa Al Fe Cu)及其及其化合物化合物6 6、非金属非金属(C H O N S Cl SiC H O N S Cl Si)及其及其化合物化合物7 7、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8 8、原电

23、池和电解原电池和电解9 9、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1010、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强弱、粒子浓度)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强弱、粒子浓度) 1111、图像分析(反应关系、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反应关系、反应速率和平衡)1212、仪器认识及基本实验操作仪器认识及基本实验操作1313、分离、提纯和检验分离、提纯和检验1414、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与评价与评价1515、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1616、同分异构体书写指导同分异构体书写指导1717、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相互转化1818、工业流程试题解题策略、工业流程试题解题策略(二)教学策略(二)教学策略确立

24、专题,夯实基础确立专题,夯实基础 专题一专题一 用用“微粒观微粒观”解密物解密物质的本源质的本源 第一讲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 第二讲第二讲 化学常用计量化学常用计量 第三讲第三讲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专题二专题二 用用“结构观结构观”探索物探索物质的性质质的性质 第四讲第四讲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五讲第五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六讲第六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七讲第七讲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专题三专题三 用用“守恒观守恒观”探析物探析物质的转化质的转化 第八讲第八讲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第九讲

25、第九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 专题四专题四 用用“平衡观平衡观”诠释物诠释物质的消长质的消长 第十讲第十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十一讲第十一讲 水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平衡 专题五专题五 用用“绿色化学观绿色化学观”考考量物质生产量物质生产 第十二讲第十二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化学与化学与STSESTSE二、研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二、研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后期教学的主题表现仍是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知识重构知识重构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习题讲评习题讲评 (二)教学策

26、略(二)教学策略基于知识重构和能力提升的复习基于知识重构和能力提升的复习 变简单的知识再现为知识重构 变机械的重复训练为能力提升 基础知识科学化;学科思想统领化;基本方法规律化;基础知识科学化;学科思想统领化;基本方法规律化;1深化知识、建构规律电极反应知识重构、提升能力的思路:知识重构、提升能力的思路: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提出问题深层理解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1、孤立看待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沉淀(难溶性物质)生成水(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络合物)生成气体(挥发性物质)2、缺乏思维长度只分析CaCl2与碳酸生成碳酸钙忽略了另外一种生成物:盐酸文科思维:担心想不到(思维强度)理科思维:只怕做不

27、全(思维长度)3、不了解离子反应本质: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降低CaCl2+H2O+CO2=CaCO3+2HClCaCO3:c(CO32-)=Ksp-1/2=5.310-5H2CO3:c(CO32-)Ka2=4.710-11拓展练习离子反应基本规律1、s大s小(易溶可溶;可溶微溶;微溶难溶;难溶更难溶)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能形成沉淀?规律总结(略)2、强酸生成弱酸(强酸中强酸;中强酸弱酸;弱酸更弱酸;弱酸非电解质)3、氧化性强氧化性弱还原性强还原性弱课堂练习小结反思(略)(略)5432164*弱酸生成强酸生成更难溶物;形成络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非水溶剂中的反应。*s小s大生成难电离物

28、质;生成挥发性物质;被氧化或还原*氧化性弱氧化性强通过生成极难溶、极难电离物质辅助实现,或改变条件(高温电解)或介质(酸碱性),改变其氧化性建构立体知识体系+2+3氧化物盐碱Fe3O4Fe2+Fe3+Fe(OH)3Fe(OH)2FeOFe2O3H+OH_H+氧化剂还原剂Fe0单质酸碱性转化氧化还原性转化物质类别化合价转化关系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知识的梳理思维导图自主建构融会贯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多重建构多重建构AB与NaOH反应的物质D水解反应C你来完善!气体固体溶液有机物你来完善!漂白和杀菌 运用元素观、分类观、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观念,按“知识点知识链知识网”的方式来建构知识体系。

29、自主建构知识网ZnAl等(强氧化剂)FeFe2+Fe3+Cu2+H+SI2等(弱氧化剂)Cl2HNO3H2SO4(浓)等ZnFeCuS2-I-等Cl2O2HNO3H2O2KMnO4(H+)Al等(还原剂)OH_Fe(OH)3Fe(OH)2OH_O2+H2OH+H+FeO42ClO_Fe3O4FeOFe2O3CO/C/H2/AlH+O2O2CO/C/H2/AlO2O2CO/C/H2COCH2AlH2O(g)H+SCN_Fe(SCN)3O2H+苯酚显色反应铁及其化合物的探究案例【问题】打印机墨粉中Fe3O4的检测(定性及定量)设计验证方案1写出物质转化关系23完成离子方程式过滤试管1:KSCN溶液

30、溶液呈红色试管2: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请写出上述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25Fe2+MnO4+8H+5Fe3+Mn2+4H2O 3完成离子方程式已知酸性KMnO4与Fe2+反应生成Mn2+,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稀H2SO4溶解取适量墨粉滤液称量一定质量墨粉(含Fe3O4)还原剂(CO、H2、C)高温含铁的混合物称量冷却热还原法差量法Fe3O4+3CO高温3Fe3CO2+m1m2mm1m223216864m(Fe3O4)请写出步骤的离子方程式称量一定质量墨粉(含Fe3O4)稀H2SO4溶解过滤滤液(含Fe3+Fe2+)Fe(OH)3沉淀含Fe3+溶液NaOH溶液Fe2O3过滤洗涤灼烧F

31、e(OH)3固体沉淀法称量氧化剂冷却H2O2溶液Fe3O4Fe2O3守恒法称量一定质量墨粉(含Fe3O4)稀H2SO4溶解过滤滤液(含Fe3+Fe2+)含Fe3+溶液KI溶液含Fe2+溶液如何确定反应完全了?如何定量?氧化剂适量酸性KMnO4溶液取一定质量墨粉(含Fe3O4)稀H2SO4溶解过滤滤液(含Fe3+Fe2+)含Fe3+溶液适量酸性KMnO4溶液滴定KI溶液含Fe2+溶液氧化还原滴定法含I2的溶液淀粉/Na2S2O3溶液含I-的溶液热还原法沉淀法气体法滴定法8989教学案例3、融会贯通,建构立体知识9090CuCl2CuCuOCu(OH)2O2H2HClHClNaOHCu2SCuSO

32、4Cu(NO3)2Cu2OO2SCH3CHOHNO3NaOHHNO3HNO3NaOHH2SO49191CuCu+1Cu+ 2请写出上述铜三角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9292CuCl2CuCuOO2H2HClHClNaOHCu2SCuSO4Cu(NO3)2O2SHNO3NaOHHNO3HNO3NaOHH2SO4Cu(OH)2Cu2OCH3CHO9393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可能是( )(设各步反应均进行完全)A、H2B、CO和H2C、NH3D、CH3CH2OH(g)答案:D9494CuCuOO2H2Cu(NO3)2HNO3HNO3CuC

33、l2Cu(OH)2HClHClNaOHCu2SCuSO4Cu2OO2SCH3CHOHNO3NaOHNaOHH2SO49595工业上用铜屑和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先把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再与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为什么不用铜屑直接跟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实验室物质制备的基本要求:1、原料廉价、用量少2、污染少3、对设备要求低4、操作简单易行9696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溶液(体积均相同)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针对这种现象,学生进行了讨论,出现两种意见:甲同学认为是两溶液中Cu2+浓度不同引起的,1、你认为 (填“正

34、确”或“不正确”),不正确等质量97972、而乙同学认为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乙同学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3、如果乙同学的说法正解,请解释之acd9898CuCl2CuCuOCu(OH)2O2H2HClHClNaOHCu2SCuSO4Cu(NO3)2Cu2OO2SCH3CHOHNO3NaOHHNO3HNO3NaOHH2SO4Cl2电解9999小结电化学中的“

35、铜”2、电解池(1)电解精炼铜1、原电池(2)电镀铜100100Cu+2HCl=CuCl2+H2 阳极(铜):Cu-2e-=Cu2+阴极(碳):2H+2e-=H2总反应:Cu+2H+=Cu2+H2电解101101小结:铜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实验电化学计算高三复习系列高三复习系列-概念原理复习案例概念原理复习案例草酸酯生产研草酸酯生产研究究草酸实验草酸实验设计设计草酸结石的草酸结石的形成形成草酸结石的治草酸结石的治疗疗生活中的平生活中的平衡衡化学平衡基化学平衡基础知识础知识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水解平衡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形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溶解平衡平衡平衡理念无平衡理念无处不在处不在信息处

36、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问题问题1问题问题2问题问题3问题问题4问题问题5草酸二乙酯草酸二乙酯问题问题1:工业上为提高草酸二乙酯的产率,可:工业上为提高草酸二乙酯的产率,可以采取哪些方案?以采取哪些方案? 草酸草酸草酸又名乙二酸,是最简单的二元酸。草酸又名乙二酸,是最简单的二元酸。草酸的熔点为草酸的熔点为189.5189.5,能溶于水或乙醇,能溶于水或乙醇,不溶于乙醚。不溶于乙醚。 问题问题1:工业上为提高草酸二乙酯的产率,可:工业上为提高草酸二乙酯的产率,可以采取哪些

37、方案?以采取哪些方案? COOHCOOH+ 2C2H5OH浓 硫 酸C2H5OOCCOOC2H5+ 2H2O温度 浓度 压强方程式方程式原因原因移动移动结果结果问题问题1:工业上为提高草酸二乙酯的产率,可:工业上为提高草酸二乙酯的产率,可以采取哪些方案?以采取哪些方案? 化学平衡基础理论知识化学平衡基础理论知识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问题2:草酸是强酸还是弱酸,请设计实验:草酸是强酸还是弱酸,请设计实验予以证明并解释原理。予以证明并解释原理。 弱电解质概念弱电解质概念电离平衡移动电离平衡移动盐类水解平衡盐类水解平衡问题问题2:请设计实验比较草酸是醋酸的酸性:请设

38、计实验比较草酸是醋酸的酸性强弱,并解释原理。强弱,并解释原理。 取样取样操作操作现象现象结论结论方程式方程式原因原因移动移动结果结果问题问题2:草酸是强酸还是弱酸,请设计实验:草酸是强酸还是弱酸,请设计实验予以证明并解释原理。予以证明并解释原理。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食用豆腐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菠菜和豆腐同炖历来是人们的美味佳肴,但营养学家指出,二者同食会形成结石。问题问题3:请解释菠菜和豆腐同食会形成结石:请解释菠菜和豆腐同食会形成结石的原因。的原因。如何处理菠菜才能避免

39、结石的形成?如何处理菠菜才能避免结石的形成?问题问题3:请解释菠菜和豆腐同食会形成结石:请解释菠菜和豆腐同食会形成结石的原因。的原因。沉淀的形成过程沉淀的形成过程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治疗结石的方法有如下三种:治疗结石的方法有如下三种:1、多饮用白开水、多饮用白开水2、服用镁制剂、服用镁制剂3、饮用枸杞水、饮用枸杞水(注:枸杞中富含枸杞酸,(注:枸杞中富含枸杞酸, 枸杞酸钙为可溶性络合物)枸杞酸钙为可溶性络合物)问题问题4: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治疗原理。: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治疗原理。 物质物质溶解度溶解度/g草酸钙草酸钙0.0006草酸镁草酸镁0.1040CaC2O4(s)Ca2+ +C2O42-方程式方程式原因原因移动移动结果结果问题问题4: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治疗原理。: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治疗原理。 沉淀的溶解平衡沉淀的溶解平衡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