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1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6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3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5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8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21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24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7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30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大纲33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36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38Operations Research课程教学大纲 40企业经营战战略与市场营销教学大纲44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47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51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54现代设备管理课程教学大纲57生产系统建模与仿

2、真课程教学大纲60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63工程力学教学大纲66工程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68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7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75机械制造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79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82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86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0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93学科知识综合讲座课程教学大纲95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Economics课程类型: 专业课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工业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会计学与财务管理、机械制造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工程经济学

3、是工程科学与经济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工程经济学课程是我校工业工程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对多种技术实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决策出最佳可行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研究、分析和评价各种技术实践

4、活动(如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价值工程等),为决策出能够获得满意经济效益的投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2现金流量及其构成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图及现金流量表的正确绘制;现金流量的构成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递延资产投资等概念;流动资金及流动资金投资的概念与特征;投资资金的来源;投资所形成的三种资产及其特征;为什么要进行折旧与摊销;资产净值;期末残值。总成本概念及其构成;成本中心分类法及成本要素分类法;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直接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概念;经营

5、成本概念及计算;折旧费与摊销费的估算原则与方法以及在现金流量中的意义。销售收入及其与总成本、利润和税金的关系。税收的两个基本作用;税金的概念;几个主要的税种;哪些税金可计入成本?利润概念及种类;企业发生亏损时如何计算所得税;税后利润的分配原则。3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主要因素;资金等值的概念;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利息,利率及计算利息的概念;本金;利率;利息的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的异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概念及二者的换算;间断利息与连续利息的概念。资金的等值计算资金等值的概念及等值计算的意义;影响资金等值的三个因

6、素;折现(贴现);现值与终值及其相对性;年金的定义;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思路。整付类型的资金等值计算(一组公式);等额分付类型的资金等值计算(两组公式);要求准确理解对应于6个公式的现金流量特征及6个等值系数的作用,灵活运用六个公式对多种组合类型现金流量进行综合等值计算。4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原则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概念及表达;有用成果;劳动消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不作要求)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四个评价原则;四个可比性原则。5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静态评价方法投资回收期的概念、计算及评价;投资收益率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动态评价方法净现值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净现值函数的特征;净现值的经济含义

7、;净现值对折现率的敏感性及实用意义;净现值的优缺点。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的概念、计算及相对比较;使用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指标的前提条件。净年值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净年值的经济含义;净年值与净现值的关系。净现值率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净现值率的经济含义及作用。动态投资回收期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内部收益率的定义,经济含义,计算方法及评价;用线性插值法近似求解内部收益率时,用于插值计算的i1和i2应满足的两个条件;常规项目与非常规项目的现金流量特征;内部收益率唯一性含义。累计净现金流量曲线和累计折现值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其在这两条曲线上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如投资总额,投资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寿

8、命周期期末的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率i>IRR、i=IRR、i<IRR时的累计净现值曲线的特征。投资方案的选择相关方案,非相关方案,互斥方案,独立方案,混合方案的概念;绝对经济效果检验与相对经济效果检验的概念、目的;为什么用净现值指标和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相对经济效果检验时可能会出现检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用增量分析法进行寿命期相同、投资额不同的互斥方案比选的基本思路及比选实质。用(差额)净现值,差额内部收益率对寿命期相同、投资额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的方法(概念,计算,评价准则等);用差额投资回收期对年产量相同和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的基本思路,比较、计算和评价准则;对寿命期不等的互斥方案进行

9、比选时的可比性处理思路;年值法与现值法的异同;使用内部收益率法应满足的条件,计算方法,评价准则。有约束的独立方案概念;用互斥化法和效益指标排序法(IRR,NPVR)解决有约束独立方案比选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对混合型方案进行比选的主要步骤及方法。不确定性分析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常见的不确定性因素。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变化关系;盈亏平衡点概念及经济含义;用图解法和代数法求解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的产量、销售收入、生产能力利用率、价格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概念、计算及经济含义;盈亏平衡点指标的数量变化与项目风险大小的关系;优劣

10、平衡分析的基本思路及对互斥方案进行比选的方法;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敏感性分析的步骤;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求临界点,变动趋势,最敏感因素等)。概率分析的作用及方法;期望值,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经济含义;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异同;方案评价指标的不同取值的概率描述。风险决策的概念;用一级和多级决策树对风险决策问题进行正确描述;决策的方法;用方差和离散系数决策方案时的不同;用期望值和方差(或离散系数)比选方案的方法。6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概述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财务评价财务评价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识别费用和收益的基本原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回收方式及特点;资金结构的概念;财务杠杆效应;债务

11、比;全部投资和自有资金投资的概念;举债经营原理;资金运行可行性条件;偿还借款的资金来源;建设期(借款期)和生产经营期(还款期)借款利息的计算方法;融资方案对全投资和自有资金投资盈利水平的影响;财务评价的主要指标。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经济评价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特点;增量现金流的“前后法”与“有无法”的不同。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及作用;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费用与效益识别的基本原则;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概念;外部效果(间接费用与间接效益)概念,乘数效果,转移支付,技术外溢效果等;影子价格概念(包括影子利率,影子汇率);计算资源影子价格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社会折现率的概念及其主要作用。7

12、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设备的磨损及寿命第一、二种有形磨损的概念及度量;综合磨损及度量;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设备的经济寿命概念。设备大修的经济分析设备大修理概念;设备大修理的两个经济界限。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设备的原型更新和技术更新概念;设备更新的经济寿命分析法(低劣化数值法,最小年费用法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设备租赁分析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概念;设备租赁的优缺点。8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提高产品价值大主要途径;必要功能的概念;功能分析的目的及作用。四、所含实践环节无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4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

13、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22现金流量及其构成44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426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原则44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426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314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33价值工程213合计264232八、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10%,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2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工程经济学(第二版),李南主编,科学出

14、版社出版,2005年参考书:工程经济学,宋国防、贾 湖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工程经济学,黄渝祥、邢爱芳编,同济大学出版,2004年工程经济学,郭献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十、说明大纲制订人:马银忠大纲审定人:高成冲制订日期:2006年10月10日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80 讲课学时:68 实验学时:12学分:5适用对象: 工业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应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

15、国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KVL)的应用及各种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牢固树立参考方向的概念。2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线性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理,包括支路法、回路法、节点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熟练掌握和应用等效变换的概念和方法。3熟练掌握正弦量及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熟练应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掌握电路谐振的概念。4 学会分析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基本方法。5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概念及分析计算的方法。6掌握计算非正弦周期电

16、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方法,掌握非正弦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等概念。7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动态过程分析,理解自由分量、稳态分量、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等概念;了解二阶电路动态过程的分析方法。8了解二端口网络的参数及其方程,了解特性阻抗及等效二端口网络等概念。9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仪器、正确联结线路的能力,并编写合乎要求的实验报告。10. 了解本征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PN结的导电特性。熟悉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理想模型和恒压源模型及其应用电路的分析;熟悉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11.了解BJT的类型(NPN、PNP)和

17、结构。熟悉BJT的电流分配、放大作用和主要参数。掌握NPN型BJT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掌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固定偏流电路)的组成和放大原理;静态分析法;了解工作点的选择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掌握BJT的 H参数小信号简化模型及其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12.了解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掌握射极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熟悉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掌握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13.了解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问题;了解基本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主要参数的计算;四种输入输出方式结构、性能和参数的特点;了解集成运算

18、放大器的组成;掌握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特点及其主要参数。14掌握基本运算电路: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的电路结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熟悉模拟乘法器的外特性及其应用电路:除法运算电路和开平方电路。15.熟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的计算;熟悉线性串联稳压型电路组成、稳压原理、输出电压和电压调整范围的计算。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会用电路的五种分析方法计算复杂电路,会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相量图,掌握RC、RL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运

19、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集成运算电路的应用,能判别电路中负反馈的类型,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滤波及稳压电路。1直流电路电路的作用及其组成,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状态,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克希荷夫定律,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效电源定理,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2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RLC串联交流电路, RLC并联交流电路,阻抗的串联与并联,交流电路的频域分析,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3三相交流电路 三相交流电源,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 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功率。4电路的时域分析换路

20、定律与电流,电压初始值的确定,RC电路的时域响应,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RL电路的时域响应。常用控制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原则。5基本放大电路半导体二极管、特殊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射极输出器,多级放大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6集成运算放大器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电路,放大器中的负反馈,运算放大器的应用。7直流稳压电源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验单独开课。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思考题)不应少于56题。六

21、、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板书为主,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直流电路12214正弦交流电路8210三相交流电路426电路的时域分析8210基本放大电路10212集成运算放大器8210直流稳压电源426合 计541468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含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不包含实验成绩。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电工电子学,周永萱 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 电工电子学 ,秦曾煌 编著,

2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大纲制订人:方军 大纲审定人:高成冲制订日期:2006年10月10日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备控制技术英文名称:Equipment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54 实验学时:10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 工业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充分考虑到电气技术的在工业现场实际应用和发展状况而设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环节,使学生正确理解常用低压电器、单片机技术和PLC技术的基本概念、基

23、本原理,掌握单片机及PLC程序设计和微机接口应用的基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单片机及PLC的软、硬件技术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了解其新标准规格型号并能正确使用。熟悉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能够独立分析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熟悉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具有初步设计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能力。2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能够根据控制系统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具有设计控制设备基本能力。3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能够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系

24、统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具有设计和改进一般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部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设备及机械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2继电器控制2.1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概述;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低压开关和低压断路器;主令电器;常用低压电器的产品型号及文字符号、代号。了解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电器控制线路的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正反转、调速、制动等基本电路控制环节。2.3 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组合机床电气控制2.4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及元件选择电气设计的一般内容;电动机的选择;电气控制线路的

25、设计、元件的选择。3单片机控制3.1 单片机基础 了解单片机的现状、性质和发展,简介单片机的结构及指令执行方式。 3.2 单片机系统组成原理通过理论和结构介绍,初步的程序举例,理解单片机结构、引脚和功能,掌握单片机的特点和应用功能。 3.3 单片机指令系统介绍单片机的指令结构和作用,相应简单指令和程序举例,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特点和软件的基本指令系统。 3.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从单片机伪指令及汇编语言格式入手,详细介绍单片机的各种基本程序,并进行程序举例,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软件编程方法。 3.5接口技术及通信接口技术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概念,通过单片机的键盘、显示接口技术

26、的学习,掌握单片机人机界面的应用。针对单片机的应用,理解A/D和D/A转换接口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串行通信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单片机的通信技术要点和应用技巧。4PLC应用技术4.1 PLC概述PLC的产生、功能特点;PLC的应用和发展状况。4.2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PLC的组成; PLC的工作原理;PLC的编程语言;三菱小型PLC介绍。4.3 基本指令基本指令简介; PLC梯形图编程规则。4.4 步进指令状态转移图;步进指令简介;步进指令应用。4.5 PLC的应用PLC系统设计及选型;PLC设计方法及使用中的几个问题。5 综合应用实例四、所含实践环节1实验目的和要求本课

27、程开设的实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了解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PLC控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各种指令的应用和编程技巧,熟悉PLC应用中的各个环节。2、实验内容本课程开设5个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实验一继电器控制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片机编程实验实验三编程实验硬件实验实验四PLC编程实验实验五计算机编制PLC应用程序实验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4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常用低压控制电器2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

28、本环节82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42电气线路设计及元件选择2单片机基础2单片机系统组成原理4单片机指令系统6语言程序设计简介62接口技术简介42PLC的概述、结构和工作原理2基本指令42步进指令4PLC的应用2综合应用实例4合计5410总计64八、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10%,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2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郁汉琪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工程应用,龙泽明等编著,国防工业

29、出版社 ,2005参考书: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邓则名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张俊谟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3版) , 丁元杰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8十、说明由于本课程综合性较强,本科专业的相关书籍较少,故可选用多本教材。大纲制订人:马银忠大纲审定人:高成冲制订日期:2006年10月10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48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12学时:4

30、8学分:3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VB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课程,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独立应用数据库的理论,建立系统的E-R数据模型;掌握SQL语句的编写;利用学过的可视化编程工具开发系统,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门课的目的,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数据库原理中涉及的定义、范式、关系代数、依赖等概念及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常用的数据库对象为研究对象,以掌握SQL的应用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2熟练掌握数据库系统的

31、E-R图的分析,能正确运用范式及函数依赖等关系理论来设计一个较合理的数据库模型。3掌握关系代数的运算。5掌握数据库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常用对象的管理。6熟练掌握SQL语句的应用,并能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开发数据库应用。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概述部分讲述数据管理与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发展2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部分主要讲述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运算的基础知识3数据库建模部分主要讲述数据库的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范式原理、E-R模型及常见数据库简介4SQL语言部分主要讲述表的创建、删除与更改管理、SQL的组成、DDL、DML、DCL及TCL5存储过程、函数及触发器等常用数据库对象主

32、要讲述存储过程、函数及触发器的管理与应用6综合应用部分主要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分析过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7其他部分主要讲述数据库备份、安全技术四、所含实践环节(一)上机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上机安排在课程内,开设5个上机实验:1S-desinger工具设计E-R 3学时2SQL查询应用一 3学时3SQL查询应用二 3学时4存储过程、触发器应用 3学时5Vb或JAVA应用工具 4学时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案例分析设计题)不应少于1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

33、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基本概念3关系数据库理论3数据库建模技术63SQL语言123存储过程、函数及触发器73综合应用及其他54合计361248八、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上机实验成绩占15%,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15%。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二版),崔巍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数据库设计,Ryan K.Stephens 著 何玉洁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十、说明 大纲制订人:邱胜海大纲审定人:高成冲制订日期:2006年

34、10月10日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英文名称: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58 实验学时:6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非财务管理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是非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不懂得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财务信息的人,是很难胜任各项工作的。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使

35、学生掌握如何读懂和运用财务信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管理类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1掌握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2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与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3掌握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了解企业如何进行融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决策。5了解财务报告体系及其内容;熟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会计学部分总论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熟悉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资金运动的规律;熟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会计事项及其会计核算工作。企业财务会计报

36、告了解企业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熟悉财务报告提供信息的含义及作用。2.财务管理部分总论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货币时间价值观和财务风险价值观;熟悉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熟悉如何评价财务风险。资金筹集管理熟悉筹资渠道和方式;了解资金市场;理解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的概念等。流动资产管理了解现金、应收帐款和存货的管理。投资管理了解不同投资方式。收益管理了解企业利润分配政策。财务评价熟悉企业偿债能力、赢利能力等分析方法。四、所含实践环节(一)实验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实验安排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设3个实验:1会计认知实验 2学时2财务管理认知实验 2学时3相关管理软件操作演示实验 2学时

37、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4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会计学部分282301总论1222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123企业财务报告4财务管理部分304341总论1022资金筹集管理83流动资产管理64投资管理25收益管理26财务评价22合计58664八、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10%,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

38、等占2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财务管理学,王庆成,郭复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考书: 企业会计学,赵惠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十、说明大纲制订人:邓红杰大纲审定人:高成冲 制订日期:2006年10月10日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英文名称:Management Theory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30学时 案例讨论学时2学时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

39、的和任务管理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从而全面掌握管理的职能和过程;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和理论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理论管理学的特性;初步掌握管理理论的

40、发展。2、全面掌握管理的各项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3、学会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照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1、管理与管理学掌握管理的含义、职能;了解管理的作用;理解管理的性质;了解西方早期管理思想;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行为科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初步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掌握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和管理方法等;学会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学的特性分析解决问题。 2、决策掌握决策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决策的各种类型;了解决策的地位、作用、原则和过程;了解确定型决策方法;掌握风险型决策

41、方法和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学会用决策理论分析解决问题。3、计划掌握计划的含义、特点和种类;了解计划的作用和计划编制的程序;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初步掌握现代计划的方法;学会用计划的相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4、组织与人员配备掌握组织的含义;了解组织的环境;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基本步骤与基本原则;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掌握组织结构的含义、基本类型及优缺点;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掌握组织变革的种类;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和步骤;学会用组织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掌握人员配备的含义、任务和程序;了解人员配备的原则;掌握管理人员选聘的含义、标准、程序和方法;掌握管理人员考核的含义、目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42、了解管理人员培训的意义、目标和方法。5、领导、激励与沟通掌握领导的含义和领导者权利的构成;了解领导的作用;了解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掌握各种领导理论,包括三种领导方式理论、连续统一体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菲得勒权变领导理论和目标途径理论;了解领导艺术;学会用领导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掌握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掌握激励的含义;了解激励的作用、原则和过程;掌握各种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以及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学会用激励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掌握沟通的含义、过程和种类;了解信息沟通网络;了解沟通的障碍;掌握改善

43、沟通的技巧;理解冲突的含义;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学会用沟通理论分析解决问题6、控制掌握控制的的含义及类型;理解控制与计划的关系;了解控制的重要性;掌握控制的各种类型;掌握控制的过程;初步掌握控制的方法;学会用控制的理论分析决策问题。四、所含实践环节案例分析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联系思考题不应少于8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板书进行课堂教学,其中穿插案例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管理与管理学819决策44计划22组织与人员配备66领导、激励和沟通819控制22合计30232八、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

44、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中案例讨论课成绩占10%,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2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管理学,周三多,贾良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参考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管理学,徐国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王凤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十、说明案例分析所需的案例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大纲制订人:涂在友 大纲审定人:高成冲 制订日期:2006年10月10日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施规划与物

45、流分析英文名称:Facilities Planning and Enterprise Logistics课程类型: 专业课总 学 时:48 讲课学时:42 实验学时:6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工业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工程经济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工业工程人才、适应各类工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改善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施规划与企业物流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工作步骤,其中包括: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涵义、物流与供应链基础、系统化设施布置方法、设施选址及其评价、物料搬运和

46、仓储设备、物料搬运、贮存和仓库、设施布置的模型、算法及仿真软件、公共设施以及设施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结合教学实践环节、参观等,掌握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和有关技能。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企事业生产等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2熟练掌握该课程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布局类型,物流分析的基本方法,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和仓储库存系统的设计。3掌握设施布置模型算法及其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概念,并能应用软件对简单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设施规划的意义、设施规划所需要的原始信息及其数据的准备

47、、设施布置的传统方法及设施规划与物流发展的历史。2物流及供应链基础物流及物流系统基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物流分析的基本方法、企业物的物流规划及其建设。3SLP方法设施布置所需要的详细数据、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系统化设施布置方法、Muther的系统化布置方法、关于不同流派的布置方法比较。4设施选址及其评价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厂址选择案例介绍、选址的各种评价方法。5物料搬运和仓储设备传送类设备、起重机械、储存及拣货设备、工业用车辆、AGV、单元设备和容器、自动辨认和识别设备。6物料搬运的原则和系统物料搬运及其原则、单元载荷原则、物料搬运方程式、物料相关问题讨论。7仓储、库存及其系统仓储的功

48、能和目标、进货和出货、仓库规划、订单拣货、仓库布置和管理。8设施布置问题的模型、算法及仿真技术设施布置模型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算法及量化技术、QAP的模型与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及遗传算法在设施布置中的应用、仿真工具软件介绍及其在设施布置和物流中的应用。四、所含实践环节(一)实验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内,开设3个实验:1物料存储实验 2学时2Flexsim仿真实验1 2学时3Flexsim仿真实验2 2学时(二)课程设计工业工程课程设计(3周)主要内容涉及生产计划与控制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两门课程,要求按给定的原始数据对某生产企业进行设施布置。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2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概论4物流供应链基础6SLP方法6设施选址及其评价4物料搬运和仓储设备4物料搬运的原则与系统4仓储、库存及其系统4设施布置问题的模型、算法及仿真技术10实验6合计42648八、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