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学科师生互动交往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初中美术学科师生互动交往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初中美术学科师生互动交往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初中美术学科师生互动交往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初中美术学科师生互动交往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5年学会论文初中美术初中美术学科师生互动交往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余杭区黄湖中学 张显耀摘要:新课程要求课堂中师生应具有平等、开放、互动的关系。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实现师生平等、互动的交往?这是新基础教育赋予我们初中美术教师一个很现实的课题。本文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改变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通向平等、开放、互动的师生交往途径。构建合作式学习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新的美术课堂教与学的形态互动交往,促进共同师生成长。关键词:互动交往、探究、实践活动、课例一、研究的背景教学片断一:师:上节课我讲了一些简单的色彩知识,下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原色?三原色包含那三种颜色

2、?生:面面相觑,急忙翻书寻找答案,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师:这么简单的问题,老师上节课讲了三遍,你们怎么就记不住呢?!-教学片断二: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研究了一些色彩的基础知识,也进行了实践与验证,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周我们是怎样进行实践与验证的,然后举手回答:什么是原色?三原色包含那些颜色?生:回忆上节课与教师共同观察研究色相圈和颜料的情景,回忆自己调试颜料的过程,大部分同学陆陆续续举起了手- 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明明在课堂中多次强调的知识点或问题,以为大部分学生应该掌握了,当一周后再次上课提问时才发现大部分学生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

3、教师总是责怪学生不用心,不及时做好笔记等,却忽略了自我的责任。学生没有经过自我的学习体验、探索,本来就很难将难以理解的专业问题搞懂,即使囫囵吞枣的记住了,一周后自然会忘到九霄云外了。但如果教师将学生机械记忆的知识点,变成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来展开教与学,强调师生共同体验,探索而获得知识,师生之间平等的进行交流,互相之间保持信息畅通,学生会更牢固的记住那些体验过的知识。新课程呼唤平等的师生互动交往。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单向的,封闭的,师生之间很少有情感交流,在新课程中美术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它主张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来展开教学,强调师生共同体验

4、,探索而获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需要平等的交流,互相之间保持信息畅通。很显然,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我们不通过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并且边试验边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无疑要适应新的基础教育是十分困难。我区美术教师对师生互动交往已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师生平等、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中已有所体现,部分教师还自发对此进行一些探索,使本课题的开展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二、研究的理论支持(一)华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这种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为此分两步探索新课

5、堂教学过程的重建,最后形成了“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环,他对课堂教学过程重建的两步探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二)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中指出:在专家的指导下,以课例为载体(一个课例,三次讨论)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专业引领与行为跟进的问题。课例作为一种良好的载体,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之间搭建了一座桥,使理论向实践转化,通过实践实现了理论的内化。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论的学习、思考,结合我们自己的实践,我校综合艺术课题组提出了 “初中美术学科多向师生互动交往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美术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交

6、往,实现师生双赢的运作过程,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作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尝试;其次转变师生的观念,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初中美术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平台。三、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课例研究法,辅之以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 四、互动交往实践(一)第一阶段: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师生互动交往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过程应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这也是我们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让师生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动起来呢?原来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大多数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看或练,教师和学生交往单一、封闭。根据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改革第一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要求,要让学生动起来,提出了“五还”

7、即把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五权还给学生。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让他们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学生才能活起来了,美术教师的角色也就不是单一的传授者和课堂纪律的维护者。初中美术需要通过学习探究,开展师生互动,因此初中美术采用探究性教学的方法来开展,更有利于探讨师生互动的变化。课例一:课题:设计吉祥物一、教材及教学对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美术、七年级学生二、设计意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积极地进行艺术创作,故将整节课设计成为以活动形式进行,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在看看(观察各种吉祥物的造型,如盼盼、

8、米沙、艺奇等,让学生从视觉上认知)、问问(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让学生质疑,增强理性认知)、说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代表小组)、做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中,体会设计吉祥物的构思和内涵。这种学习方式,它既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拓学生创造美术视觉形象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表现力,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在课中我们能听到学生那精彩的设计思路并欣赏到五花八门的作品,从而体会到互助式教学的益处。一、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知道世界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年代、国度、色彩又代表

9、哪个重要的活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通过设计吉祥物,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展现。3、 领悟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去感受吉祥物夸张的造型和明快的色彩关系。4、 创新目标:学生发挥想象,运用一定的手段能基本完成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的设计。二、 重点和难点:重点:卡通形象特点的把握,联系生活实际,对创作吉祥物的构思。难点:用造型和色彩来表现设计的主题。三、 教具准备:多媒体、卡通图片、绘画用纸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授课方法目标达成备注课前在教室布置吉祥物的图片展(没有专业教室的可利用小黑板)直观感受法给学生以直觉感官上的认识检查教学效果补充知识不足参观要求:教师适

10、当的提出一些学生参观时应注意的内容,如造型、色彩等方面,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地观看。以小组为单位按序参观、欣赏动机教学法让学生在接受感觉认知的基础上去思考参观完毕后,让学生回到原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向教师质疑信息反馈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模仿各种吉祥物的动作肢体语言表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模仿亲身体验加深理解教师补充学生信息中的不足,明确本课重点问题。1、吉祥物产生的前提?2、吉祥物的真正含义?学生自主讨论,可派代表发表小组意见知识再解读让学生从理性高度再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创作领域,如何来设计吉祥物?小组讨论得出结论:1、 造型:形象可爱、活泼、拟人化、夸张变形等。2、

11、色彩特点:对比鲜明、色彩亮丽富有人情味等。信息交流,点突破让学生自己找到设计的门路总评:这堂课是在研究第一阶段比较典型的一堂美术课,该课已反映出教师行为随观念在逐步改进,虽不是很完善,但已有一些探究的味道,而且与以前相比已是了不起的成就。正像老师在课后教学反思那样,他自己包括我们课题组对该堂课还是比较满意的。现摘录如下: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贵在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变“满堂灌”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学生“模仿”为“探索”,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注重学生的“学”。本课时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第一阶段的教改实践反思:通过对课

12、堂的观察和课后的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正由“被动”变为“主动”,主动探究、讨论,学生主体意识在显现。教师在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开始动起来,这说明教师的行为随观念在逐步跟进,具体表现为正在尝试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的注意力正在向学生转变。教师和学生出现这些变化使我们颇为惊喜,但惊喜的同时又出现了许多忧虑: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了,但课堂纪律却不易控制了。学生探究、讨论花费了许多时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老师回答不了,解决不了怎么办?面对这一系列忧虑,进一步思考:探究还存在以下问题:探究中,学生参与了,把课

13、堂还给了学生,但是学生的探究是被教师牵着在探究,是形式上的探究,探究没有形成主题,是一系列分散的问题探究,没有形成一定主题的系列探究。学生的讨论处在浅层次的阶段,学生动脑少,思维力度不够,教师没有将问题一步步引深等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采取“探究性教学”为教师和学生的这些变化提供了操作策略和实践保证,不足的是教师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而让学生动,这样的动仍是表面形式,所以第二阶段应从着重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二)第二阶段: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互动交往的实质在第一阶段的实践基础上,第二阶段的目标要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实质性的互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具体地说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

14、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角色进一步发生变化成为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变“部分探究”为“完全探究”。在第一阶段已经有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一些具体问题的探究经验,接下来要使整堂课成为师生互动的探究课,为达成这一目标,我校综合艺术课题组又一次组织了“探究性教学”为主题的理论学习,经过学习、讨论、统一认识,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主题探究策略:即选择的教学内容可以把所学知识构造成一个有特定主题的探究课题。这样可以避免在探究中漫无边际,按知识、技能递增顺序或根据知识、技能、体验的难易,逐渐分成一个一个小课题,降低探究难度,有利于更多学生参与美术课堂。2、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力度:在教学

15、设计中一定要围绕探究课题,设计一个好的情境和问题;更多预料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案,使教学设计既有“钢性”又有“弹性”。3、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各种声音,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珍视学生真实原始甚至幼稚的想法建议,学生之间也要学会互相倾听,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及组内成员都要互相尊重,互相接纳、欣赏、分享各自的经验。4、加强课后反思:及时把课堂中自己的真实体验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原始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都将能成为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素材和经验,因此我们提倡教师积极撰写课例研究。在第二阶段的实践中,老师们表现了很多的热情和智慧,确实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做研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认

16、为教科研是虚假的错误认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是参加杭州市教学设计比赛并获奖的一个初中美术教学课例,我们以第二阶段的要求,对它作了分析,发现它能较好的体现师生互动的交往实质。课例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课堂实录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为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标准实验课程教科书美术(人美版)第十六册第13课。 建议思考的问题1、 如何使教师走出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困境?2、 如何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决策能力得到提高。3、 如何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例和活动中感悟人生,提高对艺术品的欣赏和鉴定能力。课例描述一、课前播放电影片段(艺术品拍卖)二、引入课题师

17、:“刚才播放的是有关于什么的电影片?”生:“艺术品拍卖的片段。”马上有学生举手,他好像还沉浸在拍卖会现场中。“不错,今天老师也将自己收藏的艺术品带来了。看清楚了,宝贝来了!”我一边吆喝着一边展示准备好的景德镇瓷器。“它漂亮吗?想不想摸一摸,可要当心哟,这可是老师的宝贝,是老师精心收藏的景德镇瓷器。”我故意炫耀着,并将收藏品给各组观赏把玩。借以调节课堂的气氛。 果然,学生开始放松下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紧接着我就趁热打铁地问道:“你们有自己收藏的宝贝吗?可不可以跟老师谈谈?” “我收藏的有火柴盒,邮票、古币”;“我有花瓶,贝壳”“我还有卡通人物卡片”“我有很多蝴蝶标本”学生争着回答。“好,大

18、家看来比老师的收藏爱好还要广泛,那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艺术品的收藏吗?” “愿意”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将课堂和学生的亲身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学习艺术品收藏的兴趣给激发了起来,真有种说不出的快乐。首先我请有收藏兴趣和行为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收藏经验和乐趣,并将它带来的收藏品展示给大家看看,怎么样?“老师,我先来吧,”一个身穿红色上衣,头上竖着两根小辫儿的女孩站了起来。 “我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收藏蝴蝶标本的,有一些是我自己采集的,大部分是我在澳大利亚的叔叔送我的,我很喜欢它们,为它们盖了自己的房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们,听我叔叔讲,有许多是世界珍贵的蝴蝶标本。今天我带

19、来一些,请同学们看看,它们很漂亮吧!” 她边说边展示自己的宝贝,很是得意,两个小辨来回跳着舞。看得出很多同学目光中流露出的羡慕与惊奇。“这是我收集的古钱币,他们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通用货币,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得到了他们,我很喜欢他们,经常拿出来赏玩。不知道大家喜欢它们吧!” 一个说话很腼腆的小男孩站来,展示了他的收藏品。很多同学瞪大了眼睛,好像能够鉴定出真伪一般。 大家的收藏很丰富,收藏品的价值也很高,不知道那位同学能告诉我,艺术品收藏的种类、目的和途径呢?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有关收藏的知识,我进一步提出了问题。“请大家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学生自学书本相关内容后做出回答。1、种类:民间个人

20、收藏;集体集资收藏;国家博物馆收藏等。2、途经:个人收集;亲朋赠送;古玩市场购买;拍卖行竞拍等。3、目的:个人爱好;赚取利润;保护艺术品等。(使学生总体了解艺术品收藏的常识,并为学习艺术品拍卖埋下伏笔) “刚才我们多次提到了艺术品的收藏可以通过拍卖会取得,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参加过拍卖会或在电视中看到过具体拍卖会情况,如果有的话,能否将你所了解的拍卖会程序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拍卖的常识,我又提出了问题,以引导学生就艺术品的拍卖进行深入探究。可能是问题太大,学生一下子静了下来,终于有个高个子男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我刚才看了电影片段,我推测拍卖应该首先是拍卖师介绍拍卖的艺术

21、品,然后是参加拍卖的人举牌竞拍,最终出的最高价格的人获取拍卖品。”“很好”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发言,我特地表扬了那位高个子男生。“不过,拍卖并不像我们想象当中那么简单,需要经过很多程序,拍卖物的价格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请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本有关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不明白的问题。小组仍没解决的问题有大家推选代表提出。”5分钟后,我看到热烈的讨论渐渐平静下来,就问道:“那个小组有没解决的问题吗?”。“老师,我们组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艺术品的品相是什么意思。” 第二组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儿扶了扶眼镜框站起来问道。“艺术品的品相就是指艺术品保存得是否完好,”第五组一个胖男孩抢着站起来回答。 “说得很好,

22、其他组还有问题吗?”,我问道。 “没有了”学生齐声回答。“好,既然没问题了,下面我们就开始做一个模拟拍卖活动,请大家选出一个拍卖师和记录员,由他们主持模拟拍卖会,拍卖品是老师收藏的艺术品,竞拍成功的小组可以将拍卖品带到自己小组赏玩!”我话音一落地,学生马上推荐出了班长做竞拍师,文娱委员作记录员。我接下来布置了活动准备事项,并分发了报价牌和“货币”。三、活动准备:1、 分组根据人数分成4-5个竞拍小组,并分发报价牌2、 选拔推荐一名拍卖师和主持人3、 师生确定“拍品”底价,定量分发“纸牌”作为货币(每组5张面额为10元的纸币)4、 每组推选一个组长掌握“报价牌” 并负责竞拍5、 从教师与学生准备

23、的收藏品中选择竞拍品四、活动实况摘录:拍卖师:各位同学,下面2005年203班艺术品拍卖会正式开始,首先拍卖的是张老师的收藏珍品,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竹根雕菩萨像,拍卖底价是20元,请各组组长出价,第一组出价30元,30元一次,好,第2组出价40元,40元一次,40元2次,第4组出价50元,这件稀世珍宝就归第4组了,记录员请将这件艺术品送到第4组没有了教师按部就班的讲、滔滔不绝的说,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实物观赏,积极的讨论和学生自我的提问与解答,再加上活跃的模拟拍卖活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水到渠成。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决断能力。在课堂的最后,由学生填写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见附表。(利用小结使

24、学生找出个人和本组在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艺术品收藏和美术学习的兴趣。课后反思:本节课我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我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利用看小电影,给学生观赏把玩自己的收藏品,介绍自己的收藏和语言上的交流,成功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愿意参与课堂,大胆地展示自我,在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中轻松的获取知识。在课后的交流中,我听到学生说课堂时间好像特别短,还没玩够呢就下课了。学生把课堂当成了玩儿,同时又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我觉得这就是我取得的最大成功;在课堂知识点的落实上,我采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班级解决、教师总结的

25、教学策略,使课堂又有了紧的感觉,但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比教师的讲解更有效地解决了知识点的掌握,为后来的拍卖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课堂的后半部分,通过拍卖模拟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推动本节课进入高潮,学生进入高度的兴奋状态。教师要进行适度的节奏控制。最后进行学生的自我课堂学习评价,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师生的相互平等、和谐、民主的交往为原则,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按层次解决课题问题;教师注意了倾听学生的各种声音,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珍视学生真实原始甚至幼稚的想法建议。学生之间也学会互相倾听,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及组内

26、成员都能够密切配合,互相接纳、欣赏、分享各自的经验。 以后应注意的问题: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应更具体化,更适应学生的层次。如我在本节课中提问到拍卖程序问题,学生就无从回答,问题的设计超越提问的对象的知识面,就会出现冷场现象。在教学安排中必须细致周密,特别是竞拍小组组长应当具备决策的能力,事先要熟悉拍卖的程序。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把握好拍卖程序和角色之后再开始竞拍。附:课堂学习评价表 班级 组别 姓名 评价内容优良需努力是否能积极的准备收藏品是否能认识艺术品收藏的意义能否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能否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而严肃认真地参与竞拍活动是否能拍到物有所值的艺术品是否能做出较有效的总结 反思第一阶

27、段与第二阶段:学生参与:认识目的层次第一阶段开始有意识对知识有兴趣观察现象,记录等浅层次第二阶段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实践、讨论、思考等深层次学生参与经历了参与意识的产生自主学习的启动积极的探索与发现三个层次,表明学生已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而“我认为”、“我发现”、“我觉得”等用语频繁使用则标志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它表明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探究和积极讨论对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情感和良好性格逐渐养成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教师角色:第一阶段:传授者、指导者、组织者第二阶段: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教师作用在第一阶段是向学生传授一

28、定知识、引导学生探究、组织学生讨论,到第二阶段教师更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外,教师成为促进者,促进者的作用是积极地旁观(倾听),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践、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美术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作为研究者,关注的是美术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反思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关系,开始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所有这一切的取得,离不开前面所采取的措施: 1、实施主题探究策略;2、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力度;3、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倾听;4、加强课后反思。五、研究与实践的成效

29、(一)研究过程成为师生成长的过程,使教学双赢成为可能在课题研究方案中,我们阐述了教学双赢,所谓教学双赢:教学中在承认师生平等理念的基础上,认可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相互交往各自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完成了教学过程,他们各自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其意义在于能充分挖掘美术教学中教学双方潜在的动力,显现个性,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团对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人。1、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1)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行为发生深刻变化教师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使自己每天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都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

30、实践,都成为能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尊严与欢乐的实践。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开发教材的同时,也更应注重学生开发学生的资源,例如课例二中,教师就有效的利用学生的收藏爱好作为教学资源,不仅补充了课堂的教学资源,同时使学生觉得自己也是教学资源,更具有亲切感和易接受感。不仅教师在教学中感受到常遭者的乐趣,学生也能在教学中体验到教学创造者的欢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引领着,同时又是教学的研究者。正是教学理念更新,使我校的美术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还教”于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与理解,服务与帮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做得好,教育行为体现出了更多的平等意识和对学生发展的人性关怀。使

31、我校的美术课成为大多数学生都愿意自觉参与的课程。(2)教师角色变化,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第一阶段:传授者、指导者、组织者第二阶段: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角色的改变,对美术教师的能力有了更多要求,教师作为组织者,不仅要研究教材,而且还要研究学生,能从容各应对课堂突发事件,而这一切都需美术教师在课前做精心设计,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四方面:A、设置好情境,启动了教师的潜能开发,技能拓展,创造能力激发;B、挖掘探究主题的能力在增强;C、挖掘课外素质能力在增强,正由小课堂走向大社会;D、教学设计不拘泥形式,突出展现教学的活动的过程。例如在课例二中教师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用了

32、录像教学和师生实物展示,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发了教师的潜能,教师为了搜集素材也熟悉了录像的剪辑,编排等技能。教师在准备实物拍卖的过程中,课外素材的挖掘能力也在增强。与课例一比较教学设计也逐渐显得灵活起来。教师作为促进者,其作用之一: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在自主探究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倾听,关注学生。探究中教师能够充分倾听学生:强化教师倾听是“倾听教育“的前提。倾听的范围在扩大,不仅先倾听学生在说什么,更要倾听他们活动中的感受、体验,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学习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关注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倾听的目的,因为学生的需要满足了,学生进步了,我

33、们教育的才会成功。例如在课例二中,给学生小组探讨拍卖品的价格和拍卖程序的同时,教师要积极的旁观,认真地倾听,关注学生的体验、需要、兴趣、思维方式和合作能力。然后可以根据观察进行下面的应激教学,更能反映学生的需要,也就能得到更好的收获。教师作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反思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关系,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仅体现研究实践的全过程:从研究的开始之前至研究报告撰写,而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课中、课后。撰写教后录,成为老师记载一堂课得失,感悟的有效方法。在课例二中,教师不仅反思了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新课改的教

34、学理论,在促进学生的成长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2、学生的整体面貌悄然改变(1) 提升了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面是美术学科老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兴趣实验班对照班差异实验前1617不显著实验后4115显著此表格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提高,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这是教改带来学生面貌的基本变化。(2)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由第二阶段反思,学生参与经历了参与意识的产生自主学习的启动积极的探索与发现三个层次,追寻原因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学生参与意识产生的原因及根本动力,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则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动,以及积极探索搭建了平台,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教学情景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造了机会,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合作学习营造了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