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设计随笔_第1页
《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设计随笔_第2页
《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设计随笔_第3页
《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设计随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设计随笔唐宋或更早之前 ,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 ,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 ,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

2、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 ,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 ,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 ,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 ,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 ,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 ,其身价不谓显赫 ,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 ,无论是“博士“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 ,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设计随笔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开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确实 ,在课改的一线上 ,在教学的反思中 ,许多教师进步了。

3、以下是我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节课的教学中 ,对“人民币认识之后的一个教学片段的设计与思考。【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们 ,这个削笔器19元出示 ,大家已经猜过价了;请看这个 ,款式不同了 ,也涨价了:36元出示;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小的 ,原价2元 ,现价1元卖了出示标价设计为特殊标志如果你刚好打算买一个削笔器的话 ,你会买哪一个呢?再把你的想法也告诉大家 ,好吗?生争先发言 ,师随机评价生1:我买36元的 ,它很漂亮!生2:我也买36元的 ,我想价钱贵了 ,质量会好一些 ,这样可以用的时间长一些。打算得真好!生3:我买1元的 ,它小 ,带着方便。生4:我买1元的 ,因为我家钱不多 ,能用就可

4、以了。生5:我买19元的 ,因为它和36元的看上去差不多 ,但廉价了很多。生6:我买1元的。我是这样想的:它本来卖2元 ,那它是值2元的价了 ,现在只卖1元 ,廉价了很多 ,所以我想买这个。讲的有条有理 ,你真能干!生7:我也买1元的 ,但我不是看它廉价 ,我是觉得爸爸妈妈挣钱太辛苦了 ,我应该少花点钱。多懂事的孩子呀!生8:我买19元的 ,它的样子像熊猫 ,熊猫是国家的宝贝。师:小朋友们 ,老师还想知道你不会买哪一个 ,能谈一下吗?生1:我不会买1元的 ,廉价的东西质量不会太好!生2:我不会买38元的 ,它太贵了 ,我不带那么多钱的。生3:我不会买1元的。我在想:它降价了 ,会不会有毛病呢?

5、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想我们小朋友平时买东西的时候 ,确实应该想一想 ,买这样东西是不是实用 ,划算不划算 ,钱够不够。如果打算好的话 ,我相信你们肯定都能买到满意如意的东西了!【设计过程及思考】这个教学片段是继小朋友猜价、付钱、认钱、分钱、数钱、换钱之后的一个购物讨论。对于这节课人民币的根底知识目标达成后 ,应该设计些什么教学内容 ,才能让这节课放射出异样的光辉 ,我着实地动了不少脑筋。曾先后设计试教过四个片段。【片段一】15分钟左右时间 ,学生自带物品 ,用样币模拟购物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体会人民币的作用。该片段不曾试教 ,即被淘汰。因为我感到学生自备的物品吸引

6、力不大 ,且用样币购物 ,缺乏真币的效应。真币购物如何呢?【片段二】15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室变商场 ,教师提供大量质优价廉文具类商品 ,学生利用零用钱分组购物 ,体会人民币的作用。片段二的试教 ,虽活动增加了购物的真实性 ,但我并没有喜悦。相反 ,充满心中的是一些负面效应:教师投入时间精力过多 ,学生也不过是买了一样东西 ,其实学生平时早有体验 ,教师的付出和学生的收获难成正比!由于真币购物 ,为防止学生出错 ,那么需时间充分 ,那么前面的授课时间明显缺乏 ,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结果购物中偏有过失出现 ,叫教师始料不及!为了保证购物秩序 ,学生排队等候 ,并限购一样 ,学生感到不够过瘾。局部学

7、生并没有购置欲望和心理 ,只是碍于教师布置及从众心理 ,才参与了购物在这种情况下 ,我设计了第三个片段:【片段三】5分钟左右时间 ,教师变商人 ,拿出810样小文具 ,报出买入价 ,让学生重新开价还价 ,模拟社会上讨价还价情形 ,另外学生可帮老师拿主张 ,决定能不能卖。目的是使学生自主、精明起来。我对片段三进行了尝试。很明显 ,活动准备起来简单多了。而且:活动时间短 ,前面根底知识能够得以稳固。由于能够还价。且说的有道理便有可能成交 ,学生参与积极性特高 ,课堂气氛异常活泼!学生参与了还价 ,成交后的成功 ,可使学生自信起来 ,精明起来。有利于学生早一点适应社会生活。总的来说 ,这次设计比片段

8、二的死板购物效果好多了 ,但仍非无弊端:只有少局部学生成交 ,未成交者课后有失落感。活动结束时的一两样商品 ,因局部未成交学生急于收获或是攀比心理 ,很容易像拍卖一下 ,非但不廉价 ,而且还会价格大涨。如在试教中一包3元的彩色信笺 ,因为是最后一桩买卖了 ,火爆场面也出现了 ,价格从1元一直炒到了7元。这样活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教师一时会陷入难以操作的境地。到底能不能想出一个利多弊少或无的教学活动呢?一场以“购物讨论为主题的教学片段即上详写教学片段产生了。5分钟左右时间 ,购物大讨论:几种不同款式 ,不同价格的同一类商品 ,让学生说说会买哪一种 ,不会买哪一种 ,并简单说说想法 ,师生讨论怎

9、样合理使用人民币 ,教会学生自己生活。着实说 ,这个教学片段的试教 ,真让我兴奋和冲动!5分钟左右的时间 ,收效太大了。孩子们每一个有理有据的答复都是一个生动的学习教材 ,它可以是生生互学 ,也可以是教师导学。在讨论中 ,学生的心灵在闪光 ,情感在升华 ,知识在深化。经历了“买哪一个“不买哪一个的抉择 ,这个富有挑战的问题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的不仅是买东西要付钱了 ,也不仅是生活中该怎样合理使用人民币 ,而是把学到的知识在自我的感知中迁移内化 ,使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向口语、向品格、向生活、向社会延伸。一节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能经历如此的设计过程 ,是第一轮新课程培训时一位专家的几句共勉语鼓励了我。现不妨转献于此:“我们参加课改的教师应该有一点研究的意识!有一点自我反思的能力!有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有一股誓不罢休的气势!确实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我们一线的教师假设能每学期深入地反思一、两节课 ,感悟些教学理论和经验 ,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自然会提高!家庭是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