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_第1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_第2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_第3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_第4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湖北省孝昌县一中 潘献其课 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十五课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课 时:一课时(40分钟)教材分析: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课就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前一课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讲述的是中国社会的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器物、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政体的内容,而这一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化深入到思想文

2、化层面。它代表先进的中国人在探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逐渐步入思想文化改造和政治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层面,它是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杂志、人物等内容。识记并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认识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兰花草这首流行歌曲改编自胡适的白话诗希望。用歌曲导入,学生喜闻乐见,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并且学

3、生结合自身经验容易感受到文学革命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概念解读。什么是新文化?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解读,了解“西洋文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含义,并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批判“中国固有文化”?从而切入正题。3、运用策略,理解新文化运动内容。通过材料,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教师通过讲授法,比较法进行启发式教学。首先设计问题:“为什么要批判旧文化?”“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什么要批判旧道德?”“思想革命为什么牵涉到文学?”“后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成为一股新潮流?”“新旧之争给中国带来什

4、么影响?”。围绕上述问题,课前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人,教师召开小组长会议,由组长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予以指导,小组长就选择的问题与组员在课前进行学习探究。其中一组建议使用角色扮演法,由4位口才较好、表现欲强的同学分别扮演当时的时政记者,财经记者,文化记者,社会记者,其他同学扮演当时的知识分子。四位记者根据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角度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这一部分通过角色扮演神入历史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重建历史,认识历史真相。4、感悟历史,拓展思维。通过材料提出问题:百年前,新文化的倡导者为何主张“必须废除旧文化,

5、普及新文化”?是否合理?现在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上两种态度和做法矛盾吗?为什么?按照分成的小组进行生生讨论,师生讨论,选出中心发言人,做好讨论记录。通过探究,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学会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课堂小结,情感升华。通过讲授法介绍红楼,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是学习先哲们为振兴中华而敢于探索的精神,二是继续发扬民主和科学,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就必须讲民主和科学,不仅在百年前要提倡,今天仍然要坚持民主和科学,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以此培养学生

6、的民主和科学精神。2、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兰花草 :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改编自胡适的一首白话诗希望。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新文化运动前,文言文是写作的主流,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是写作的主流,大家今天写作文,几乎都是用白话文,可见其影响之大。那么,胡适为什么要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还提出了哪些主张?有何影响?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堂教学材料一 所

7、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 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问题1:“西洋文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分别指什么?“西洋文化”即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中国固有文化”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问题2:为什么要批判“中国固有文化”?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政治 材料三 20世纪初中国经济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情况年均投资年均办厂1895-1911687万17家1912-19182300万79家材料四 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逆流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材料五 20世纪初国民心理“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

8、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辛亥革命后百姓门前的对联: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材料六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问题·思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希望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但是袁世凯却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为了称帝,他将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说教

9、作为工具,在思想界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20世纪初,虽建立了民国,但人民心中的封建奴性,愚昧迷信思想仍然存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探索救亡图存,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再到制度,一直在宣传新的思想,但是对维护旧制度的旧文化没有进行深刻的批判,所以才会出现有人想当皇帝。对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陈独秀认为根本原因就是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要真正实现民主共和,就要把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问题: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七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

10、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材料八 “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数千年相传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有政治觉悟,而不能寄希望于善良政府,贤人政治”。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九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陈独秀问题·思考:陈独秀号召青年以科学和人权并重,要反对专制,就要提倡民主,要反对迷信和愚昧,就要提倡科学。民主和科学指的是什么?民主指的是民主思想

11、和民主制度,要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专制制度和军阀独裁,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成为自主自由的人,反对为封建制度服务的封建旧伦理,旧道德。科学指的是科学精神和自然科学法则,即科学的看待客观事物的方法和观点,不盲从,不迷信,追求理性和批判的思考。问题:提倡民主,为什么还要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呢?材料十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材料十一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

12、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 陈独秀材料十二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 李大钊问题·思考:旧道德就是以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它将所有人都纳入到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纲之中,一张伦理纲常之网将人们紧紧束缚,将全社会紧紧的控制起来,犹如一个大家,统治者是理所当然的家长,在他的控制下,国民没有个性,更没有自由。所以说旧道德吃人,它是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同时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问题:改革思想那为什么又要牵涉到文学呢?白话文有什

13、么特点?材料十三 “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材料十四 文言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白话文: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材料十五 一曰,不言之无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不用套语滥调;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材料十六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

14、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材料十七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问题·思考: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胡适从形式上提出要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白话文和文言文各有特点,但是白话文更平易,通俗易懂,白话文更有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陈独秀从内容上提出要取消旧文学,建设新文学,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遍白话文小说,同时他也是批判旧道德的斗士。问题:新文化运动后期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新潮流?材料十八

15、 “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李大钊问题·思考:民主和科学旗帜的树立,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并且为新思想,新理论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他们从俄国的十月革命中找到了改造中国的阶级力量。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文化运动我们把它分为2个时期,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也就是1919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新潮流。材料十

16、九 “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如果背叛了名誉法典,抛弃了忠君之道,即孔子国教中的名分大义,那么,这样就丧失了民族精神,种族精神的中国人,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探究活动:百年前,新文化的倡导者为何主张“必须废除旧文化,普及新文化”?是否合理?现在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上两种态度和做法矛盾吗?为什么? 问题·思考: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此,批判儒学是必要的。2、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有很多我们民族几千年优

17、秀文化的积淀。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在泼洗澡水的时候把孩子一起泼掉了。3、对待儒学,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文化不可以割裂,更要与时俱进。问题:这场新旧之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材料二十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序号崇拜的人数被崇拜者1153孔子261孟子317孙中山据考师范之笑话上海时报1913-7-1. 材料二十一 1923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部分结果: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的大人物,是哪几位?国内: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孔子1票.国际:列宁229票,威尔逊51票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材料二十二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实验室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 民国婚俗材料二十三 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周恩来在天津组织觉悟社并出版觉悟杂志问题·思考: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促进科学、文学的发展。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并通过对文献史料,图片史料,文物史料的解读,学习了新文化运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