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劳动经济学期末考前辅导_第1页
南大劳动经济学期末考前辅导_第2页
南大劳动经济学期末考前辅导_第3页
南大劳动经济学期末考前辅导_第4页
南大劳动经济学期末考前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年12月考前辅导月考前辅导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考试题型考试题型n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2020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n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1010题)题)n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5 5题。要求对给出的概念或者进行题。要求对给出的概念或者进行规范简洁的解释)规范简洁的解释)n四、简答题(共四、简答题(共5 5题。答题要逐条进行,有层次和序题。答题要逐条进行,有层次和序号,用号,用12341234分别标出各要点,按要点进行评分)分别标出各要点,按要点进行评分)n五、论述题(共五、论述题(共2 2题。开放性题目,

2、每题一般包括几题。开放性题目,每题一般包括几个小问题,答题时不能仅列出要点,还需要对每个个小问题,答题时不能仅列出要点,还需要对每个要点进行有详尽的解释)要点进行有详尽的解释)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n1.马斯洛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层次论”n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各种需要对人类生存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各种需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程度,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发展的重要程度,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即人的身体的最基本的需要。这是人类)生理需要。即人的身体的最基本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最迫切、最基本的需要。最原始,最迫切、最基本的需要。(2)安全保障需要。安全需

3、要又被称为准基本需要。包)安全保障需要。安全需要又被称为准基本需要。包括防止身体受伤害、要求得到职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括防止身体受伤害、要求得到职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3)归属需要。人是社会人,需要友谊、爱情,希)归属需要。人是社会人,需要友谊、爱情,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成为某团体的成员,确立归属望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成为某团体的成员,确立归属感。感。 (4)受尊重的需要。人们希望获得自尊和受人尊重,)受尊重的需要。人们希望获得自尊和受人尊重,由此获得自信心和荣誉感由此获得自信心和荣誉感。(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要求)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要求

4、个人最充分地实现自己全部潜在的能力,并得到社个人最充分地实现自己全部潜在的能力,并得到社会的承认。会的承认。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n2. 劳动的特征劳动的特征n目的性:人们通过思维确定目标,用意识控制和调节自己目的性:人们通过思维确定目标,用意识控制和调节自己或集体的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或集体的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n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应能形成物质的或精神的劳动成果;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应能形成物质的或精神的劳动成果;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应该是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应该是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效劳动;效劳动;n能动性:劳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能动性:劳动是人

5、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n社会性: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人们很难不依靠任何其社会性: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人们很难不依靠任何其他群体的合作去独立的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他群体的合作去独立的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n多样性:劳动的多样性源于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生产力多样性:劳动的多样性源于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的发展使劳动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n3.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宏观政策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宏观政策n(1)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类。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政府财政

6、政策两类。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和发行公债。转移支付、税收和发行公债。n(2)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类。标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类。主要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主要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定准备金率。n(3)收入政策。即政府采取的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收入政策。即政府采取的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来制止或预防通货膨

7、胀的政策。一般形式包括工资来制止或预防通货膨胀的政策。一般形式包括工资-物价管物价管制、工资制、工资-物价指导、经济激励或处罚等。物价指导、经济激励或处罚等。n(4)人力资源政策。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人力资源政策。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n4.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阶段n萌芽阶段(萌芽阶段(1978-1983)n局部建立和发展阶段(局部建立和发展阶段(1984-1993

8、)n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5-2007)n日趋完善阶段(日趋完善阶段(2008至今)至今)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n5.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n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中所占的比率。n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有:(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2)工资水平;)工资水平;(3)个人非劳动收入;)个人非劳动收入;(4)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5)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6)宏观经济状况。)宏观经济状况。 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劳

9、动力供给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n6. 效用效用n个人活动可以分为工作活动和闲暇活动。工作是指从个人活动可以分为工作活动和闲暇活动。工作是指从事有报酬的活动;闲暇是指各种无报酬的活动,例如事有报酬的活动;闲暇是指各种无报酬的活动,例如从事家务劳动以及购物、教育、社交、休息、休闲。从事家务劳动以及购物、教育、社交、休息、休闲。 n效用是指个人从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组合中得到的效用是指个人从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组合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效用是一种主观评价,而不是一个客观范效用是一种主观评价,而不是一个客观范畴。满足程度越高,效用越大;反之,效用越小。畴。满足程度越高,效用越大;反之

10、,效用越小。 n7.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n无差异曲线是指能够给个人带无差异曲线是指能够给个人带来相同效用(或满足程度)的来相同效用(或满足程度)的所有劳动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所有劳动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点的轨迹。合点的轨迹。n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0 Ha Ha Hb HYYaYbAABU1U2 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1 1)曲线距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曲线距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2 2)同一个人的两条等效用曲线不能相交。)同一个人的两条等效用曲线不能相交。(3 3)等效用曲线的斜率为负。)等效用曲线的斜率为负。(4 4)等效用曲线凸向原点。)等效用曲

11、线凸向原点。(5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效用曲线群,体现了人们偏好的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效用曲线群,体现了人们偏好的差异。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n8.替代效应替代效应n在保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工在保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工资率的变化而引起的愿意工作时资率的变化而引起的愿意工作时间的变化。间的变化。n通常情况下,当可自由支配时间通常情况下,当可自由支配时间不变时,工资率的变化必然导致不变时,工资率的变化必然导致劳动收入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劳动收入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提高,劳动变的情况下,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力供给时间增加,闲暇时间减

12、少,人们会用工作时间(收入)替代人们会用工作时间(收入)替代闲暇闲暇 。O HB D HA D HYCCBAU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n9.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n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劳动力供给的弹性值在劳动力供给的弹性值在0到正无穷之间。到正无穷之间。ES=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劳动力的供给弹性。n当当ES=0时,供给无弹性,即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时,供给无弹性,即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量固定不变;n当当ES=1时,单位供给弹性,即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

13、动力供时,单位供给弹性,即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n当当ES1时,供给富有弹性;时,供给富有弹性;当当ES1时,供给缺乏弹性时,供给缺乏弹性;当;当ES,供给有无限弹性。,供给有无限弹性。n10. 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n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是指一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类劳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是指一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n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是指对于同类劳动力,劳动力需求量变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是指对于同类劳动力,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的反应程度,用动对于工资率的反

14、应程度,用Ed表示。表示。n| Ed | =0,表示需求无弹性,指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表示需求无弹性,指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需求量固定不变。n| Ed | ,表示需求有无限弹性。,表示需求有无限弹性。n|Ed|=1,表示单位需求弹性,指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表示单位需求弹性,指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n|Ed |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表示需求富有弹性。n|Ed |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表示需求缺乏弹性。第四章第四章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n11. 劳动力素质的构成劳动力素质的构成n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所具

15、有的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总和。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总和。n身体素质包括劳动者的体质、体力强弱和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包括劳动者的体质、体力强弱和健康水平;n文化技术素质主要指劳动者所掌握的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文化技术素质主要指劳动者所掌握的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并运用,在劳动过程中辨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识并运用,在劳动过程中辨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技术文化技术素质的构成内容主要有劳动者的智力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构成内容主要有劳动者的智力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技能水平;n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道德和道

16、德原则指导下形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道德和道德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表现在个人身上的思想意识状况和道德修养水平。成的,表现在个人身上的思想意识状况和道德修养水平。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n12. 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因素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因素n(1)遗传和营养水平。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遗传和营养水平。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继承性。一定的继承性。n(2)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n文化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程度并不断提高文化技术素质的前提文化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程度并不断提高文化技术素质的前提条件;条件;n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重

17、要保证;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证;n职业培训和职业及技术教育是形成、改善并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职业培训和职业及技术教育是形成、改善并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最直接的途径。的最直接的途径。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n13. 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n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时期:威廉萌芽时期:威廉配第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萌配第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萌芽。他认为由于人口素质的差异,不同的人提供的生产力是不芽。他认为由于人口素质的差异,不同的人提供的生产力是不同的。应当采取某些措施和进行必要的资本投入,以提高人

18、口同的。应当采取某些措施和进行必要的资本投入,以提高人口素质。素质。n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形成时期:阿尔弗雷德形成时期: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形马歇尔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知识是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应该加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知识是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应该加强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学校后的教育,以培养和培训未来合格的强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学校后的教育,以培养和培训未来合格的生产者,促进经济发展。生产者,促进经济发展。n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发展和完善时期:代表人物是加里发展和完善时期:代表人物是加里贝克尔、西奥贝克尔、西奥多多W舒尔茨。舒尔茨。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n1

19、4.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n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提出者。他的主要观点是: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提出者。他的主要观点是:(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劳动时间来度量;动者的数量、质量、劳动时间来度量;(2)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3)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4)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5)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是耐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

20、质是耐用性的。第六章第六章 劳动就业与失业劳动就业与失业n15. 就业结构就业结构n就业结构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行业、地区、就业结构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行业、地区、领域的分布和构成。领域的分布和构成。n16. 失业的类型失业的类型n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运转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运转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造成的失业。产生的原因包括信息的不完善、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相互寻找、产生的原因包括信息的不完善、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时间等。洽谈需要时间等。n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发生

21、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未能及时调整,导致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技能、观念、区域分布未能及时调整,导致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引发的失业。引发的失业。n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季节变换影响,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季节变换影响,具有间歇性生产特征所导致的定期性失业。具有间歇性生产特征所导致的定期性失业。n周期性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由于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周期性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由于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非自愿失业。引起的短期非自愿失业。n隐性失业: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因工作量不隐性失业: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因工作量不

22、足难以获得社会认可的政策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充分发足难以获得社会认可的政策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或者根据劳动统计规定不能纳入失业人员统挥作用的失业;或者根据劳动统计规定不能纳入失业人员统计,从而不以官方公布的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隐蔽性计,从而不以官方公布的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隐蔽性失业。失业。第六章第六章 劳动就业与失业劳动就业与失业n17.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措施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措施n(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多的依靠提高劳动变经济发展方

23、式,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多的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促进就业增者素质和技术进步;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促进就业增加。加。n(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基础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快)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基础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快教育改革,提升劳动者基础素质;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教育改革,提升劳动者基础素质;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业技能。n(3)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实现劳动者平等就业。统筹城乡)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实现劳动者平等就业。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民工平等就业;规范劳务派遣行为,实现劳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民工平

24、等就业;规范劳务派遣行为,实现劳务派遣工平等就业。务派遣工平等就业。第六章第六章 劳动就业与失业劳动就业与失业第七章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n18.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劳动力流动的类型n根据劳动力的流动意愿划分为自愿流动与非自愿流动根据劳动力的流动意愿划分为自愿流动与非自愿流动.n自愿流动:劳动者因为各种原因而调动、辞职等,主自愿流动:劳动者因为各种原因而调动、辞职等,主动离开原工作岗位流动到其他经济单位的行为。动离开原工作岗位流动到其他经济单位的行为。n非自愿流动:又称被迫流动,是劳动者被企业用人单非自愿流动:又称被迫流动,是劳动者被企业用人单位解聘、解雇、开除等造成的劳动力流动。位解聘、

25、解雇、开除等造成的劳动力流动。n根据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状况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可以划根据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状况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可以划分为拉入型流动和推出型流动。分为拉入型流动和推出型流动。n拉入型流动:某地区或岗位具有较高的生活工作条件、拉入型流动:某地区或岗位具有较高的生活工作条件、收入水平和较多的就业机会,形成一种较大的拉动力,收入水平和较多的就业机会,形成一种较大的拉动力,吸引劳动力流入。吸引劳动力流入。n推出型流动:原工作地点或岗位工作生活条件较差、收推出型流动:原工作地点或岗位工作生活条件较差、收入水平较低或就业机会少,从而形成一种推动力,导致入水平较低或就业机会少,从而形成一种推动力,

26、导致劳动力外流。劳动力外流。第七章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第七章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n19.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劳动力流动的成本(1)直接转移成本。即劳动者为了实现流动而直接支付的各)直接转移成本。即劳动者为了实现流动而直接支付的各种费用。种费用。 (2)心理成本。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心理成本。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朋好友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开亲朋好友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3)机会成本。即劳动者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放弃原有的工)机会成本。即劳动者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放弃原有的工作从而失去原有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福利以及资历和未来作从而失去原有工

27、作可能获得的收入、福利以及资历和未来的晋升机会。的晋升机会。第七章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n20. 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劳动力流动的收益(1)直接收益。包括劳动者在新的岗位上相对于原来收)直接收益。包括劳动者在新的岗位上相对于原来收入的提高和晋升机会的增多。直接收益是劳动力流动入的提高和晋升机会的增多。直接收益是劳动力流动收益的主要部分。收益的主要部分。(2)间接收益。指由于新的工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间接收益。指由于新的工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所引起的劳动者部分开支的节省。所引起的劳动者部分开支的节省。 (3)心理收益。指流动带来的非经济效用,使劳动者在)心理收益。指流动带来的非经济效用,

28、使劳动者在精神上获得较高程度的满足。精神上获得较高程度的满足。第八章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劳动力市场歧视n21.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主要类型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主要类型n工资歧视:由于非经济性的个人特征的影响,在从事相同工作工资歧视:由于非经济性的个人特征的影响,在从事相同工作时,某个群体获得的工资始终高于或低于其他群体。时,某个群体获得的工资始终高于或低于其他群体。n就业歧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个群体在进入劳动力就业歧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个群体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市场时受到较大的限制。n职业歧视:当某个群体完全有能力或资格从事某些职业而又被职业歧视:当某个群体完全有

29、能力或资格从事某些职业而又被人为地限制从事这些职业,也被称为工作岗位歧视。人为地限制从事这些职业,也被称为工作岗位歧视。n人力资本投资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中,某些群体由于个人特征人力资本投资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中,某些群体由于个人特征的限制很少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或接受职业培训。的限制很少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或接受职业培训。 第八章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劳动力市场歧视n22. 加里加里贝克尔的歧视偏好模型贝克尔的歧视偏好模型n根据个人偏见的来源,将歧视分为三个类型根据个人偏见的来源,将歧视分为三个类型:n(1)雇主歧视。)雇主歧视。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劳动力存在偏见,因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劳动力存在偏

30、见,因而在雇佣劳动力时倾向于选择自己偏好的群体,或者将较好的而在雇佣劳动力时倾向于选择自己偏好的群体,或者将较好的职业分配给这些群体,或者给他们支付较高的工资。职业分配给这些群体,或者给他们支付较高的工资。 n(2)顾客歧视。顾客歧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存在偏见,他)顾客歧视。顾客歧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存在偏见,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某种群体所提供的服务,或者购买某些企业或们更倾向于接受某种群体所提供的服务,或者购买某些企业或群体所生产的产品。群体所生产的产品。n(3)雇员歧视。)雇员歧视。雇员歧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某种类型的劳雇员歧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某种类型的劳动力群体不愿意与另外一种劳动力群体相

31、互合作、共事。动力群体不愿意与另外一种劳动力群体相互合作、共事。n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n迈克尔迈克尔帕雷最先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帕雷最先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该理论认为:该理论认为:(1)以劳动报酬为分界线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区间,即一级市)以劳动报酬为分界线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区间,即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场和二级市场。(2)一级市场中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一级市场中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有较多的培训及升迁机会;二级市场中的就业工资低、工作条规范,有

32、较多的培训及升迁机会;二级市场中的就业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缺乏培训与晋升的机会件差、就业不稳定、缺乏培训与晋升的机会(3)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具有不同的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具有不同的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4)在二级市场中,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劳动)在二级市场中,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劳动者也无法向一级市场流动。者也无法向一级市场流动。第八章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劳动力市场歧视第九章第九章 工资与收入分配工资与收入分配n24. 工资、工资率、工资水平与最低工资工资、工资率、工资水平与最低工资n工资率是指劳动者每个单位的劳动时间可

33、以获得的报酬量。工资率是指劳动者每个单位的劳动时间可以获得的报酬量。n工资代表的是劳动力商品市场交换价格。它是工资率与工作工资代表的是劳动力商品市场交换价格。它是工资率与工作时间的乘积。时间的乘积。n工资水平是根据需要,用某种时间状态从某个角度所考察的工资水平是根据需要,用某种时间状态从某个角度所考察的某一领域雇员工资率的高低。某一领域雇员工资率的高低。n最低工资是国家为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以一最低工资是国家为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用人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用人 单位对在正常时间内从事劳动单位对在正常时间内从事劳动的劳动者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

34、。的劳动者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第九章第九章 工资与收入分配工资与收入分配n25. 生存工资理论生存工资理论n生存工资理论是早期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工资理论发展生存工资理论是早期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工资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史上的第一个理论。n从长远看,在工业化社会中,工人的工资等于其最低生活费用。从长远看,在工业化社会中,工人的工资等于其最低生活费用。n亚当亚当斯密认为,劳动价格分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劳动的自然斯密认为,劳动价格分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等于工人为维持自己及其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价格等于工人为维持自己及其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格。n没有揭示工资

35、的本质,也不利于工人生活条件的改善。没有揭示工资的本质,也不利于工人生活条件的改善。n26. 工资确定的外部影响因素工资确定的外部影响因素n影响工资确定的因素大致有个人自身因素、企业经营管理因素影响工资确定的因素大致有个人自身因素、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三大类。其中,影响工资确定的外部因素包括:与外部因素三大类。其中,影响工资确定的外部因素包括:(1)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劳动力的供求关系(2)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费用)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费用(3)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及相对水平)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及相对水平(4)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水平)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水平(5)劳动力的潜在替代物)劳动力的潜

36、在替代物(6)工会与集体谈判)工会与集体谈判第九章第九章 工资与收入分配工资与收入分配第九章第九章 工资与收入分配工资与收入分配n27. 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1 1)人力资本状况。)人力资本状况。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在工作、保健、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在工作、保健、在职培训中获得的经验技能。在职培训中获得的经验技能。(2 2)政策制度安排。税收政策。通过累进税制和税式支出调节收)政策制度安排。税收政策。通过累进税制和税式支出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增加公平性;转移支付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收入入分配不公,增加公平性;转移支付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单方面对企业或个人进行的无

37、偿财政拨款;社会保障公平分配单方面对企业或个人进行的无偿财政拨款;社会保障制度。支撑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支撑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器稳定器”和和“安全网安全网”,调节收,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3 3)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转轨。非公有制经济采用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带非公有制经济采用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带来了较高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增长效应;部门垄断、地区封锁、来了较高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增长效应;部门垄断、地区封锁、行政性分割、同工不同酬问题普遍行政性分割、同工不同酬问题普遍。n28.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n 洛伦茨曲线旨在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洛伦茨

38、曲线旨在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收入和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收入和财富的平等状况,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财富的平等状况,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n 具体做法:把整个社会人口按收入的多少具体做法:把整个社会人口按收入的多少从低到高平均分为从低到高平均分为5档,每档人口均占全部人档,每档人口均占全部人口的口的20%,然后再看每,然后再看每20%的人口的收入占的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即可比较出社会收入的差总收入的百分比,即可比较出社会收入的差别。别。 n 图中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曲线则是实际收图中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曲线则是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 0 20 40 60 80 100 P%10080604020I%YABD绝对平等线绝对不平等线第九章第九章 工资与收入分配工资与收入分配n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的指标。 可在可在0-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越小。数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