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4.1《ATP和酶》课件(苏教版必修1)教学内容_第1页
生物:4.1《ATP和酶》课件(苏教版必修1)教学内容_第2页
生物:4.1《ATP和酶》课件(苏教版必修1)教学内容_第3页
生物:4.1《ATP和酶》课件(苏教版必修1)教学内容_第4页
生物:4.1《ATP和酶》课件(苏教版必修1)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4.1ATP和酶课件(苏教版必修1) 4、ATP的结构简式:的结构简式: 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APPP 腺苷腺苷磷酸基团磷酸基团普通化学键普通化学键 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 5、ATP的特点:的特点:(此时(此时ATP转化成:转化成: )腺嘌呤核苷二磷酸,即腺嘌呤核苷二磷酸,即ADPAPP6、ATP的水解:的水解:ATP能量能量ADP + Pi +酶酶酶酶属于属于_能量能量可用于可用于_ ADP和和Pi可用于可用于_该反应中该反应中水解酶水解酶各项生命活动各项生命活动重新合成重新合成ATP7、ATP的合成:的合

2、成: + Pi + 能量能量ADPATP酶酶动物和人等动物和人等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酶合成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酶酶属于属于_该反应中该反应中场所场所在在_能量能量来源于来源于_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8、ATP与与ADP的相互转化:的相互转化: 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据测算,一个人在激烈运动的状态下,每分钟据测算,一个人在激烈运动的状态下,每分钟有有0.5Kg的的ATP转化成转化成ADP,释放能量,供运动之,释放能量,供运动之需。生成的需。生成的ADP,

3、又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又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ATP。 细胞中细胞中ATPATP与与ADPADP的相互转化永不停息地进的相互转化永不停息地进行,这有什么意义?行,这有什么意义?v避免一时用不掉的能量白白浪费避免一时用不掉的能量白白浪费v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生物体内生物体内ATP含量的稳定含量的稳定9、ATP的功能:的功能:为各项需能反应提供能量为各项需能反应提供能量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 ,干燥后研磨干燥后研磨成粉末成粉末, ,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试管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试管, ,各加入少量各加入少量水

4、使之混合水使之混合, ,置于暗处置于暗处, ,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约过出现,约过1515分钟荧光消失。分钟荧光消失。AB医用葡萄医用葡萄糖溶液糖溶液2mlATP注射注射液液2mlAB直接直接该实验说明了什么?该实验说明了什么?ATPATP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10、ATP的利用:的利用:是生命活动的是生命活动的_能源物质能源物质是生物体的是生物体的_物质物质11、 几种能源物质的比较:几种能源物质的比较: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_来源来源光能光能 -是生命活动的是生命活动的_能量来源能量来源

5、有机物有机物糖类糖类脂肪脂肪直接直接 储能储能主要主要最终最终CO2 +H2O + 能量能量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氧化分解ADP+PiATP释放释放能量能量用于各项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主要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葡萄糖直接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 ADP和和ATP的相互转变保证的相互转变保证了生物所需能量了生物所需能量的及时供应。的及时供应。1 1、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依次是(源物质依次是( ) A. A. 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B. B. 糖类、糖类、ATPATP、脂肪、脂肪 C. C. 葡萄糖、葡萄

6、糖、ATPATP、蛋白质、蛋白质 D. D. 糖类、核酸、糖类、核酸、ATP ATP 2 2、3030个腺苷和个腺苷和6060个磷酸基团能组成多少个个磷酸基团能组成多少个ATPATP分子分子( )( ) A. 10 B. 20 C. 30 D. 60 A. 10 B. 20 C. 30 D. 60BB练练 习习5 5、ATP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 ) A. A. 很多,很快很多,很快 B. B. 很少,很慢很少,很慢 C. C. 很多,很慢很多,很慢 D. D. 很少,很快很少,很快4 4、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

7、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源于( )。)。 A. A. 肌糖原肌糖原 B. B. 葡萄糖葡萄糖 C. ATP D. C. ATP D. 蛋白质蛋白质3 3、ATPATP中中, ,大量化学能储存在大量化学能储存在( )( ) A. A. 腺嘌呤核苷与磷酸基团之间腺嘌呤核苷与磷酸基团之间 B. B. 磷酸基团内部磷酸基团内部 C. C. 磷酸基团之间磷酸基团之间 D. D. 腺嘌呤核苷内部腺嘌呤核苷内部CDC 酶的发现酶的发现 酶与酶促反应酶与酶促反应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实验预测: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结果:18世纪世

8、纪 意大利意大利 斯巴兰札尼斯巴兰札尼 探究实验探究实验鸟类的胃中只有物理消化吗?鸟类的胃中只有物理消化吗?可能鸟类的胃中还有化学消化可能鸟类的胃中还有化学消化将肉放入金属笼中(将肉放入金属笼中(目的:除去物理性消化,目的:除去物理性消化, 去除干扰因素去除干扰因素)笼内的肉消失了笼内的肉消失了鸟胃液中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鸟胃液中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将可能的结果叙述将可能的结果叙述)实验方法:对照实验方法:对照3、此为实验组,对照组是什么?、此为实验组,对照组是什么?与实际生活中鸟类的消化作对照与实际生活中鸟类的消化作对照用金属笼,排除了物理性消化的干扰用金属笼,排除了物理性消化的干扰1、此

9、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什么?、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什么?2、运用了什么实验方法、运用了什么实验方法?4、此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此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有、无金属笼有、无金属笼 巴斯德巴斯德的实验证实:发酵过程中酒精的的实验证实: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量与活酵母菌的繁殖量成正比。产量与活酵母菌的繁殖量成正比。 李比希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最多只需要酵母认为:酒精发酵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某物质的参与而已。菌中某物质的参与而已。 毕希纳毕希纳证明:促进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证明:促进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的某种物质酿酿酶酶,而不是酵母细胞本身。,而不是酵母细胞本身。 萨姆纳萨姆纳:得到刀豆种子中脲酶结晶后

10、,:得到刀豆种子中脲酶结晶后,才弄明白酶的蛋白质本质。才弄明白酶的蛋白质本质。 19821982年至年至19831983年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年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曼发现少数RNARNA 也也具有催化作用具有催化作用,这一研究,这一研究成果的出现荣获了成果的出现荣获了19841984年年诺贝尔生理奖。诺贝尔生理奖。结论:结论:绝大多数酶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蛋白质, 极少数酶是极少数酶是RNARNA。奥特曼1、酶的概念、酶的概念来源:来源:作用:作用:本质:本质:活细胞活细胞催化催化多为多为蛋白质,蛋白质,少为少为RNA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称为称为酶促反应酶促反应

11、。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称为酶活性酶活性。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56实践一,讨论:实践一,讨论: 1、为什么要选用新鲜酵母菌液和蒸馏水?、为什么要选用新鲜酵母菌液和蒸馏水? 2、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保证酶的活性保证酶的活性作为对照作为对照酶具有催化性酶具有催化性催化性催化性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催化性催化性12少量肝脏少量肝脏研磨液研磨液说明过氧化氢酶比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Fe3+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Fe3+3+的催化效率的催化效率为什么为什么2 2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

12、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1 1号试管快得多?号试管快得多?21高效性高效性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催化性催化性高效性高效性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号试管出现砖红色,2号试管无砖红色号试管无砖红色特异性特异性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56实践二,回答:实践二,回答: 1、预测两只试管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预测两只试管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3、这个实验说明酶具有什么特性?、这个实验说明酶具有什么特性?2、该实验中能否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该实验中能否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不能不能特异性特异性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催化性催化性高效性高效性特异性特异性需要需要_温度和温度和_pH实验实验步骤步骤一一二二三三四四实验现

13、象实验现象结论结论1号试管号试管2号试管号试管3号试管号试管加入淀粉酶加入淀粉酶2滴,振荡滴,振荡试管各加入试管各加入2mL淀粉溶液淀粉溶液保持保持0冰水中冰水中反应约反应约5min加热至加热至100,反应约反应约5min加热至加热至60,反应约反应约5min各加入两滴碘液,振荡各加入两滴碘液,振荡蓝色蓝色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蓝色蓝色适宜的适宜的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催化性催化性高效性高效性特异性特异性需要需要_温度和温度和_pH适宜的适宜的每种酶都有自己的每种酶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最适温度 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反应速率都比较都比较_ 。较高的温度容易使。较高的温度容易使

14、酶的酶的_遭到破坏而失去遭到破坏而失去_;较低的温度则;较低的温度则_了酶了酶的活性。的活性。空间结构空间结构低低活性活性抑制抑制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催化性催化性高效性高效性特异性特异性需要需要_温度和温度和_pH适宜的适宜的实验实验步骤步骤一一二二三三四四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结论结论1号试管号试管2号试管号试管3号试管号试管加入加入2mL淀粉溶液,在淀粉溶液,在60下水浴下水浴试管各加入试管各加入1mL淀粉酶溶液淀粉酶溶液加入加入2mLHCL加入加入2mLNaOH加入加入2mL水水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适宜的适宜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斐林试

15、剂,边加入边振荡,斐林试剂,边加入边振荡,沸水浴沸水浴1min,观察颜色变化,观察颜色变化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催化性催化性高效性高效性特异性特异性需要需要_温度和温度和_pH适宜的适宜的适宜的适宜的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_遭到破坏而失去遭到破坏而失去_ 。每种酶都有自己的每种酶都有自己的最适最适pH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活性活性 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对酶活性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其本质相同吗?的影响其本质相同吗?高温、低温以及过酸和过碱都能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低温以及过酸和过碱都能影响酶的活性。过酸、过碱和高温过酸、过碱和高温:使酶的分子结构遭

16、到破坏而: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且不可逆。失去活性,且不可逆。低温低温: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是可逆的。: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是可逆的。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也可使酶的活性丧失。也可使酶的活性丧失。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会破坏酶的活性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会破坏酶的活性用坐标图建构用坐标图建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型”。并回答:。并回答:(1 1)ABAB段的含义是:段的含义是: BCBC段的含义是:段的含义是:(2 2)A A点与点与C C点时酶的区别是:点时酶的区别是:用坐标图建构用坐标图建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

17、模型型”。并回答:。并回答:(1 1)ABAB段的含义是:段的含义是: BCBC段的含义是:段的含义是:(2 2)A A点与点与C C点时酶的区别是:点时酶的区别是:迁移训练迁移训练1 1v/mmol.sv/mmol.s-1-1A A. .B B. .C C. .v/mmol.sv/mmol.s-1-1B B. .A A. .C C. .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不断增强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不断增强 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不断减弱,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不断减弱,到点温度时,酶失活。到点温度时,酶失活。 A A点酶的活性只是降低但仍有活性,在适点酶的活性只是降低但仍有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恢复,而

18、点时酶在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恢复,而点时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酶的活性不再恢复。高温下变性失活,酶的活性不再恢复。迁移训练1迁移训练2 用坐标图建构“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回答: (1)BA段的含义是: BC段的含义是: (2)A点与C点时酶的相同点是:v/mmol.sv/mmol.s-1-1v/mmol.sv/mmol.s-1-1A A. .B B. .C C. .v/mmol.sv/mmol.s-1-1A A. .B B. .C C. .随着随着PHPH值下降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最后丧失。值下降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最后丧失。随着随着PHPH值上升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最后丧失。值上升酶的活性

19、逐渐降低,最后丧失。酶丧失活性,并不再恢复。酶丧失活性,并不再恢复。酶促反应速率酶促反应速率酶的浓度酶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底物浓度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酶在细胞代谢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本质酶的特性酶的特性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白质,少数酶是RNARNA。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高效性高效性专一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作用条件温和练练 习习1. 人在发高烧时,常常食欲大减,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在发高烧时,常常食欲大减,最根本的原因是 A.A.所吃食物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