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四章 杂质检查_第1页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四章 杂质检查_第2页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四章 杂质检查_第3页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四章 杂质检查_第4页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四章 杂质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杂质的定义杂质的定义 一般是指无医疗作用且能影响制剂质量的或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的物质。 二、杂质检查的意义杂质检查的意义 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杂质检查做出重要修订,收载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先进技术,对重金属、砷盐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增加了有机磷类农药、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查项目。 三、杂质的来源三、杂质的来源 中药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由中药材原料中带入;二是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三是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的。 四、杂质的分类四、杂质的分类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

2、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两类。 1.一般杂质一般杂质 指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普遍存在于药材之中,易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如泥沙(硅酸盐)、重金属、砷盐、有机氯类农药、甲醇、酸、碱、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等。它们的检查方法均在中国药典附录中加以规定。 2.特殊杂质特殊杂质 指在制剂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引入或产生的某种(类)特有杂质,而非大多数制剂普遍存在的。这类杂质被列入中国药典中有关品种检查项下。 如,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阿胶中的挥发性碱性物质和附子理中丸中的乌头碱等。 五、杂质的限量检查五、杂质的限量检查 在不影响疗效和不产生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允许制剂中的杂质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存

3、在。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的杂质检查均为限量检查。 六、杂质限量六、杂质限量 是指药品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杂质限量公式:杂质最大允许量 样品量杂质限量(ppm)=100%(106)七、杂质检查方法七、杂质检查方法(一)比较分析法(比色法) 即取一定量与被检杂质相同的纯物质或其他对照品配制成标准溶液,与一定量供试品溶液,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比较反应结果(如颜色深浅),从而确定制剂中杂质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度。重金属、砷盐、乌头碱等杂质检查即采用该法。 由于样品(S)中所含杂质的含量是通过与杂质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来确定的,杂质的最大允许量也就是杂质

4、标准溶液的体积(V)与其浓度(C)的乘积,因此杂质限量(L)可按下式计算: 计算实例(P137) 1.阿胶中砷盐限度的计算 2.黄连上清丸重金属检查时,所需标准铅溶液体积的计算。S SV V C C100% (106)L % (ppm) = =准确测定法 采用重量法、仪器分析法等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并与杂质限量比较做出判断。灰分(泥沙)、农残、铅等有害元素、甲醇等杂质的检查均采用此法。灵敏度测定法 该法不用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分析,而是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检测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有无反应发生,即以该反应的灵敏度来控制杂质限量。 如肉桂油中重金属检查。(P138) 一、意义一、意义 灰分检查主要是

5、控制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泥沙等杂质的含量,对于保证药品品质和洁净度有着重要意义。1. 1.总灰分总灰分 系指样品经高温炽灼,破坏分解后,剩下的非挥发性灰烬 。较纯净的药材或制剂,其总灰分主要为生理灰分生理灰分即药品本身所含的各种盐类 (例如夏枯草中的钾盐,大黄、甘草、红花中的草酸钙等,故生理灰分不属于杂质。),以及少量允许存在的外来无机杂质(泥沙等)。 在生理灰分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药品具有一定的总灰分含量限度。如果总灰分含量超限,则说明药品含有过多的泥沙(主含硅酸盐)等外来杂质。 二、灰分检查二、灰分检查 包括总灰分检查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查。 2. 2.酸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系指总灰分加

6、盐酸处理后,得到的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由于草酸钙等生理灰分可溶于稀盐酸,而泥沙(主要为硅酸盐)等外来无机杂质难溶于稀盐酸,因此,对于那些生理灰分含量差异较大,特别是在组织中含草酸钙较多的中药(例如大黄),酸不溶性灰分能更准确反映其中泥砂等杂质的掺杂程度。三、总灰分测定法三、总灰分测定法 1. 测定原理: 供试品在500600高温炽灼,使其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逸出,而无机成分生成灰分残渣,根据残渣重量,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的总灰分的含量。 2. 操作方法 供试品粉碎,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取供试品25g(如需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

7、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3. 注意事项 测定前,坩埚应洗净,干燥至恒重(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供试品炽灼后也要至恒重。 取供试品23g(35g),可用托盘天平(感量0.1g); 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应使用分析天平(感量0.001g)。 移动坩埚应使用坩埚钳,不得徒手操作;称量操作应准确无误,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对马福炉的使用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铵溶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

8、蒸干,残渣照前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 炽灼操作时,实验人员不得离去,并注意防止供试品燃烧或引起其它事故。4.计算 总灰分含量( % )= M1/M 100% M 为炽灼前供试品的重量,g M1 为炽灼后供试品的重量,g 5. 结果判断 将计算结果与药品标准进行比较,低于或等于限度的,总灰分符合规定;高于限度的,则不符合规定。 四、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四、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1.测定原理 供试品在500600高温炽灼,使其中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逸出,往残留灰分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其中的草酸钙等生理灰分,滤去酸水,得到难溶性残渣(酸不溶性灰分),根据残渣重量,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9、。 2.操作方法 按上述总灰分测定法制备供试品的总灰分。取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3.注意事项(同总灰分测定法)4. 计算(同总灰分测定法)5. 结果判断(同总灰分测定法)五、应用实例(五、应用实例(P141P141) 1.阿胶的总灰分测定 2.九味羌活丸的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九味羌活丸是由羌活等九味中药制成的水丸,其中黄芪、甘草

10、和地黄等多种根类药材,易带入泥沙等杂质。因此中国药典规定了酸不溶性灰分检查。第二节第二节 重金属检查法重金属检查法(Heavy Metal Test) 一、重金属定义一、重金属定义 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药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有铅、汞、砷、镉、铜等,由于铅较易带入药品中,且对人体危害较大,故进行重金属检查时常以铅铅为代表。 二、检查意义二、检查意义 重金属毒性较大,易积蓄,可导致机体 严重中毒症状。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中国药典加强了重金属检查力度,对某些中成药尤其是含矿物类中药的品种,规定了重金属检查项目。 例如阿胶的重金属限量不得过30ppm,黄连上清丸的重金

11、属限量不得过25ppm,地奥心血康的重金属不得过20ppm。 中国药典收载了四种重金属检查法,即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第二法(炽灼法)、第三法(硫化钠法)、第四法(微孔滤膜法)。标准铅溶液的制备 称取硝酸铅硝酸铅0.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g的Pb)。 (一)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本法适用于供试品不需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1. 1.测定原理测定原理 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可与供试

12、品中重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的金属硫化物的均匀混悬液,再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进行对照比较,检查药品中重金属是否超限。三、检查方法三、检查方法pH3.5CH3CSNH2+H2OCH3CONH2+ H2SPb2+ + H2SPbS (棕黑)+2H+2.2.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取25ml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制得对照品溶液。乙管中加入按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25ml;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比较两管颜色深浅。3.3.主

13、要注意事项(主要注意事项(P143P143)(1)若供试品溶液有颜色,可用外消色法排除其干扰,即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乙管颜色一致。(稀焦糖溶液制备法见P143)(2)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精密量取标准铅贮备液稀释配制,以防硝酸铅水解而造成误差,配制标准铅溶液应使用不含铅的玻璃仪器。4.4.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乙管中显出的颜色比甲管浅或接近,则重金属限量检查符合规定,若乙管中显出的颜色比甲管深,则重金属限量检查不符合规定。图甲管 乙管甲管 乙管 (二)、第二法(炽灼法)(二)、第二法(炽灼法) 本法适用于供试品需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大多数

14、中成药采用此法检查重金属。 1. 1.测定原理测定原理: 供试品先经高温炽灼使有机物分解,重金属被游离出来。再与硫代乙酰胺水解产生的硫化氢生成有色金属硫化物的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超限。2.2.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一定量,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1.0ml,使恰湿润,用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微热溶

15、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乙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即得。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用水稀释成25ml,即得。 (3)检查法 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3.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炽灼样品还可采用炽灼残渣检查法(附录J)规定的方法。 (2)灼烧样品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0600。加入硫酸和硝酸可促使有机物完全分解,且加热使二者挥尽,否则影响测定。

16、(3)制备对照品溶液时,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是指等量吸取配制供试品溶液时所用的硫酸、硝酸、盐酸和氨试液等试剂。目的在于消除这些试剂可能夹带的重金属对测定的干扰。(4)其他注意事项见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4.4.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乙管中显出的颜色比甲管浅或接近,则重金属限量检查符合规定,若乙管中显出的颜色比甲管深,则重金属限量检查不符合规定。( (三三) )第三法(硫化钠法)第三法(硫化钠法) 本法适用于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1. 1.测定原理测定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某些重金属的溶解度增大,滴加硫化钠试液,可与重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硫化物的均匀

17、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进行对比,检查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超限。 Pb2+ + Na2S PbS + 2Na+2.2.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适量,加氢氧化钠试液5ml与水20ml溶解后,置纳氏比色管中,加硫化钠试液5滴,摇匀,与一定量的标准铅溶液同样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3. 3.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乙管中显出的颜色比甲管浅或接近,则重金属限量检查符合规定,若乙管中显出的颜色比甲管深,则重金属限量检查不符合规定 ( (四四) )、第四法(微孔滤膜法)、第四法(微孔滤膜法) 本法适用于溶液颜色较深或重金属限量较低的品种。 1. 1.测定原理:测定原理: 用微孔滤膜过

18、滤,使重金属硫化物沉淀富集成色斑,通过供试品斑点与标准铅斑的色泽比较,检查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超限。 2.2.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1)标准铅斑的制备 精密量取标准铅溶液一定量,置小烧杯中,用水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10ml,加入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硫代乙酰胺试液1.0ml,摇匀,放置10分种,用50ml注射器转移至微孔滤膜装置(滤器)中进行压滤(滤速约为每分钟1ml),滤毕,取下滤膜,放在滤纸上干燥,即得。A为滤器上盖部分,入口处应能与50ml注射器紧密连接;B为连接头;C主垫圈(外径10mm,内径6mm);D为滤膜,直径10mm,孔径3.0m,用前经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

19、E为尼龙垫网(孔径不限),直径10mm;F为滤器下部,出口处套上一合适橡皮管。 (2)检查法 取按各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10ml,加入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硫代乙酰胺试液1.0ml,摇匀,放置10分种,用50ml注射器转移至滤器中进行压滤(滤速约为每分钟1ml),滤毕,取下滤膜,放在滤纸上干燥。将生成的供试品斑点与标准铅斑比较,不得更深。 3.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若供试溶液有颜色或浑浊,应用滤膜进行预滤,如滤膜上有污染,即换滤膜再滤,直至滤膜不再染色;然后取滤液10ml,按规定加入的醋酸盐缓冲液和硫代乙酰胺试液反应显色,移至滤器中进行压滤,制成供试品斑点。 (

20、2)压滤时,应让注射器内管自然下降,产生的压力比较均匀,使过滤速度达到每分钟1ml左右;对于较黏稠的样品溶液,可施加一均匀压力使达到该速度,以保证色斑色调的均匀性。滤过时如滤器中存在气泡则会影响色斑质量,故在安装辅助滤板、滤膜和垫圈时应以水排除气泡。4.4.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供试品斑点颜色比标准铅斑的颜色浅或接近,则重金属检查符合规定;供试品生斑点颜色比标准铅斑的颜色深,则重金属检查不符合规定。 四四、应用实例应用实例(P148P148) (一)冰片中重金属检查 冰片大多为人工合成品,故又称合成龙脑。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引入重金属,因此中国药典规定采用第一法对其重金属进行检查。. (二)地奥心血康

21、中重金属检查 地奥心血康的原料药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穿山龙薯蓣的根茎提取物,为浅黄色或浅棕黄色粉末。生产中可能引入重金属,中国药典规定采用第二法检查重金属。第三节第三节 砷盐检查法砷盐检查法(Arsenic TestArsenic Test) 一、定义一、定义 砷盐检查法系指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方法。 二、意义二、意义 中药中残存的三价砷盐毒性极强,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危害生命安全。故中国药典对某些中药制剂规定了砷盐限量检查项目,以保证用药安全。 如阿胶中砷盐含量不得过3ppm,黄连上清丸中砷盐含量不得过2ppm。 三、操作方法三、操作方法 中国药典收载了两种砷盐检查法,

22、即第一法(古蔡氏法)、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标准砷溶液的制备 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g的As)。(一)(一)* *第一法(古蔡氏法)第一法(古蔡氏法)1. 1.测定原理测定原理: 本法系采用锌和酸作用所产生的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AsO33-)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AsH3),再与溴化汞试纸(HgBr2)作用生成黄色至棕色砷

23、斑。比较供试品与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所显的砷斑的颜色深浅,从而检查药品中砷盐是否超限。AsO33- +3Zn +9H+ AsH3 + 3Zn2+ +3H2O AsH3 +2HgBr2 2HBr + AsH(HgBr)2(黄色)AsH3 +3HgBr2 3HBr + As(HgBr)3(棕色)2.2.古蔡氏法测砷装置古蔡氏法测砷装置 (P151图)A.锥形瓶 B.磨口塞(中有一孔) C.导气管(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 D.有机玻璃旋塞 E.有机玻璃样品 标准砷溶液还原反应(25-40 )AsH3 砷斑标准砷 溶液样品醋酸铅棉花醋酸铅棉花 溴化汞试纸溴化汞试纸 H2S 3.3.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24、(1)供试品砷斑的制备 样品的有机破坏 中成药一般需先行有机破坏再测砷。破坏方法有碱破坏法、酸破坏法及直接炭化法等,以氢氧化钙碱破坏法较为常用。取一定量的供试品,加入等量的无砷氢氧化钙混匀后,加水湿润,烘干,在小火上小心炽灼(注意不使内容物溅出)至烟雾除尽,移入高温炉中在500600炽灼至灰化。同时作空白,留做标准砷斑用。 供试品砷斑的制备 将有机破坏所得灰分(残渣)放冷,移入A瓶,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加入一定量盐酸和水溶解,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另锌粒2g,立即将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

25、2)标准砷斑的制备 将上述空白灰分用盐酸溶液(5ml盐酸+21ml水)溶解并移入A瓶中,再精密加入标准砷溶液2ml,照供试品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即得。 4. 4.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供试品砷斑颜色比标准砷斑颜色浅或接近,则砷盐限量检查符合规定;若供试品砷斑颜色比标准砷斑颜色深,则砷盐限量检查不符合规定。 5. 5.主要注意事项主要注意事项(1)砷斑易退色,故供试品砷斑和标准砷斑应平行制备,并迅速比色。(2)锌粒大小影响反应速度 ,其直径以2mm左右(过一号筛)为宜。(3)氯化亚锡与碘化钾的存在,可促使砷化氢生成反应定量完成。(4)醋酸铅棉花主要是吸收除去H2S 等

26、干扰性杂质。应按规定填充 且不易填充得太紧。H2S +Pb(CH3COO)2 PbS +2CH3COOH(5)溴化汞试纸宜用质量较好、组织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新鲜制备。 (二)第二法(二)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Ag-DDCAg-DDC法法) 本法可避免目测误差,灵敏度高,显色稳定,重现性好。 1. 1.测定原理测定原理 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与药品中的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用Ag-DDC试液吸收,使Ag-DDC还原生成红色胶态银,与同条件下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红色胶态银在510nm处测吸收度,进行比较,以判定砷盐的含量是否限量。

27、 反应式 2. 2. Ag-DDCAg-DDC法测砷装置法测砷装置 3. 3.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1)标准砷对照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5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导气管C与A瓶密塞,使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已精密加入5mlAg-DDC试液的D管中,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D管,添加氯仿至刻度,混匀,即得。(2)检查法: 取照各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液,置A瓶中,照标准砷对照液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所得溶液与标准砷对照液同置白色背景上,从D管

28、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得溶液的颜色不得比标准砷对照液更深。必要时,可将所得溶液转移至1cm吸收池中,用适宜的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在510nm波长处以Ag-DDC试液作空白,测定吸收度,与标准砷对照液按同法测得的吸收度比较,不得更大。(1)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本法在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为宜。在此温度下,有部分氯仿挥发损失,故在比色前应添加氯仿至5.00ml,摇匀后再进行比色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在配制后两周内稳定,因该试液呈浅黄绿色,应考虑背景补偿,测吸收度时要用此试液作空白。(2)醋酸铅棉花 取脱脂棉,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溶混合液中,湿透后,挤压除去过多的溶液,并使疏松,在100以下温度干燥后,置玻璃塞瓶中,在干燥处保存。 5. 5.应用实例应用实例 (1)黄连上清丸中的砷盐检查 本品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