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1页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2页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3页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4页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3/231第八章第八章上上 篇篇2021/3/232三、祛湿药与祛湿剂三、祛湿药与祛湿剂第二节 常用中药与方剂2021/3/233祛湿药与祛湿剂祛湿药与祛湿剂v(一)祛湿药祛湿药v(1)化湿燥湿药)化湿燥湿药v(2)淡渗利湿药)淡渗利湿药v(3)清热利湿药)清热利湿药v(二)祛湿剂(二)祛湿剂2021/3/234祛湿药祛湿药-概论概论含义含义:凡具有祛湿功效凡具有祛湿功效,治疗体内水湿停留的治疗体内水湿停留的药物药物,称为祛湿药。称为祛湿药。 分三类分三类: 化湿燥湿药、淡渗利湿药、清热利湿药。化湿燥湿药、淡渗利湿药、清热利湿药。 2021/3/235(一)化湿燥湿药(一)化湿燥湿药

2、2021/3/236概论概论一、含义一、含义:凡是气味芳香凡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的药物。二、性能与功效二、性能与功效,适应证适应证性味性味:辛、温辛、温,芳香且燥。芳香且燥。归经归经:主要归主要归脾、胃脾、胃经经,有的可归有的可归肺、肾肺、肾经。经。功效功效: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 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2021/3/237概论概论适应证适应证:湿困脾胃证(又称湿浊中阻或湿阻中焦)湿困脾胃证(又称湿浊中阻或湿阻中焦) 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胃气机升降

3、失常:脾胃运化无力脾胃运化无力:2021/3/238教学要求教学要求v掌握掌握:广藿香、苍术广藿香、苍术v熟悉熟悉:厚朴、砂仁、白豆蔻厚朴、砂仁、白豆蔻v了解了解:佩兰、草果佩兰、草果2021/3/239藿香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 2021/3/2310藿香藿香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微温。归脾、胃、肺经。功功 效效: 化湿解暑化湿解暑 ,和中止呕和中止呕,解表。解表。应应 用用:1、湿阻中焦证、湿阻中焦证 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如不换金正气散。散。2呕吐。呕吐。湿浊中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

4、吐所致之呕吐,常与半夏、丁香等同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用,如藿香半夏汤如藿香半夏汤;湿热呕吐湿热呕吐,配黄连、竹茹等配黄连、竹茹等;3暑湿证。暑湿证。 配紫苏、厚朴配紫苏、厚朴-等等,如藿香正气散如藿香正气散;用法用量用法用量:510g。鲜品加倍。鲜品加倍。使用注意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阴虚血燥者不宜用。2021/3/2311苍术苍术2021/3/2312苍术苍术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辛,苦苦,温。归脾、胃、肝经。温。归脾、胃、肝经。功功 效效:燥湿健脾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祛风除湿,散寒解表散寒解表,养肝明目养肝明目应用应用:1.湿阻中焦证。湿阻中焦证。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

5、,如平胃散。如平胃散。2.风湿痹证。风湿痹证。痹证湿胜者尤宜痹证湿胜者尤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祛风湿药同用,如薏苡仁汤。如薏苡仁汤。3.风寒挟湿表证。风寒挟湿表证。以风寒表证挟湿者最为适宜。常以风寒表证挟湿者最为适宜。常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如神术散。如神术散。2021/3/2313用法用量用法用量:水煎水煎, 510g。使用注意使用注意:阴虚内热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气虚多汗者忌用。苍术苍术2021/3/2314(2)淡渗利湿药)淡渗利湿药2021/3/2315概述概述一、含义一、含义:凡能通利水道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渗泄水湿,

6、治疗水湿内停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称 。 水肿、痰饮水肿、痰饮2021/3/2316教学要求教学要求v掌握掌握:茯苓茯苓v熟悉熟悉:猪苓、薏苡仁猪苓、薏苡仁2021/3/2317茯苓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2021/3/2318茯苓茯苓v【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淡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平。归心、脾、肾经。 v【功效功效】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 v【应用应用】 v1.各种水肿。各种水肿。寒热虚实均可应用。寒热虚实均可应用。v2. 脾虚诸证。脾虚诸证。实实:三焦、膀胱阳气阻遏三焦

7、、膀胱阳气阻遏,气化不行气化不行:五苓散五苓散。虚虚(寒)(寒):脾肾阳虚水肿脾肾阳虚水肿:真武汤真武汤( ,附子、白术附子、白术,生姜生姜,白芍)白芍)虚实夹杂虚实夹杂(热)(热):水热互结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阴虚小便不利水肿:猪苓汤。猪苓汤。脾胃气虚脾胃气虚: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汤如四君子汤脾虚生痰饮脾虚生痰饮:饮停饮停胸胁胸胁见眩晕心悸见眩晕心悸: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脾虚生湿而泄泻脾虚生湿而泄泻: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2021/3/23193.心悸心悸,失眠。失眠。心脾两虚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心悸心悸,失眠失眠,健忘健忘,多与黄芪

8、、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如归脾汤。心气虚心气虚,不能藏神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常与人参、远志、龙齿同用远志、龙齿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如安神定志丸。【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煎服。1015g。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虚寒精滑者忌服。2021/3/2320 猪猪 苓苓 2021/3/2321 猪猪 苓苓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淡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平。归肾、膀胱经。 【功功 效效】 利水渗湿。利水渗湿。 【应应 用用】 脾虚水肿脾虚水肿,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与茯苓、泽泻、白术同用与茯苓、泽泻、白术同用,如四苓如四苓散。散

9、。水湿泄泻水湿泄泻:配苍术、厚朴、茯苓等配苍术、厚朴、茯苓等,如胃苓汤。如胃苓汤。阴虚有热小便不利阴虚有热小便不利:配泽泻、滑石、阿胶等配泽泻、滑石、阿胶等,如猪苓汤。如猪苓汤。【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煎服,612 g。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无水湿者忌用。无水湿者忌用。 2021/3/2322(3)清热利湿药)清热利湿药2021/3/2323概述概述v凡具有清泄湿热或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要作凡具有清泄湿热或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用,治疗治疗湿热证湿热证的药物的药物,称为清热利湿药。称为清热利湿药。v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湿热黄疸、湿疮痈肿、热淋、血湿热黄疸、湿疮痈肿、热淋、血淋淋等证。等证。2021

10、/3/2324教学要求教学要求v掌握掌握:茵陈、金钱草、车前子茵陈、金钱草、车前子v熟悉熟悉:木通、滑石木通、滑石2021/3/2325茵陈蒿茵陈蒿2021/3/2326茵陈蒿茵陈蒿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功 效效】利湿退黄利湿退黄,除湿止痒。除湿止痒。【应应 用用】1黄疸。黄疸。阳黄阳黄:-如茵陈蒿汤。如茵陈蒿汤。阴黄阴黄:-如茵陈四逆汤。如茵陈四逆汤。2湿疮瘙痒。湿疮瘙痒。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同用。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同用。也可单味煎汤外洗。也可单味煎汤外洗。【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煎服,1015g。2021/3/2327川

11、木通川木通木木 通通2021/3/2328 木木 通通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功功 效效】 清热利湿清热利湿,清心除烦清心除烦,通经下乳。通经下乳。 【应应 用用】 1.湿热淋证湿热淋证-常与萹蓄、瞿麦等配伍常与萹蓄、瞿麦等配伍,如八正散。如八正散。2.心火上炎心火上炎-如导赤散。如导赤散。3.经闭乳少经闭乳少-治产后乳汁不通治产后乳汁不通,乳少者可与王不留行、乳少者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同用穿山甲等同用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煎服。36g。【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孕妇忌用。2021/3/2329金钱草金钱草 2021/3/

12、2330金钱草金钱草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咸甘、咸,微寒。归肝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胆、肾、膀胱经。【功效功效】清热利湿清热利湿,排石退黄排石退黄,解毒消肿解毒消肿 【应用应用】 1. 湿热黄疸。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常与茵陈蒿,栀子、虎杖等同用。栀子、虎杖等同用。 2.石淋石淋,热淋。热淋。石淋石淋,可单用大剂量金钱草煎汤代茶饮。可单用大剂量金钱草煎汤代茶饮。热淋热淋,常与车前子、萹蓄等同用常与车前子、萹蓄等同用;配伍茵陈、大黄、郁金等同配伍茵陈、大黄、郁金等同用用,如利胆排石片。疮、毒蛇咬伤。如利胆排石片。疮、毒蛇咬伤。3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

13、服煎服,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2021/3/2331车车 前前 子子 2021/3/2332车车 前前 子子 【性能性能】甘甘,微寒。归肾、肝、肺经。微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功效】清热利湿清热利湿,渗湿止泻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清肺化痰。 【应用应用】 1.淋证淋证,水肿。水肿。-如八正散。如八正散。2. 湿胜泄泻。湿胜泄泻。小便不利之水泻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本品研末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米饮送服服;若属脾虚湿胜泄泻若属脾虚湿胜泄泻,可配白术同用可配白术同用;3.目赤肿痛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目暗昏花,翳障。翳障。 肝热肝热目赤涩痛目赤涩痛,

14、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2021/3/2333v4痰热咳嗽。痰热咳嗽。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化痰药同用。 v【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煎服,510g。宜。宜包煎包煎。 v【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肾虚遗滑者慎用。肾虚遗滑者慎用。 车车 前前 子子 2021/3/2334泽泻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2021/3/2335泽泻泽泻【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甘,寒。归肾、膀胱经。寒。归肾、膀胱经。 【功功 效效】清热利湿清热利湿,渗湿止泻。渗湿止泻。 【应应 用用】 1. 湿热淋证湿热淋证:木通、车前

15、子等药同用木通、车前子等药同用,如八正散。如八正散。2.水湿停蓄之泄泻水湿停蓄之泄泻,小便不利小便不利:配茯苓、猪苓配茯苓、猪苓-五苓五苓散散【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煎服。510g。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无水湿者忌用。无水湿者忌用。2021/3/2336(二)祛湿剂(二)祛湿剂2021/3/2337平平 胃胃 散散【组成组成】 苍术苍术 12g 厚朴厚朴 9g 陈皮陈皮6g 炙甘草炙甘草3g【用法用法】 共为细末共为细末,大枣生姜汤送服大枣生姜汤送服;或作汤剂。或作汤剂。 【功用功用】 燥湿运脾燥湿运脾,行气和胃。行气和胃。 【主治主治】 湿困脾胃证。湿困脾胃证。 脘腹胀满脘腹胀满,恶心

16、呕吐恶心呕吐,肢体沉重肢体沉重,或兼见腹泻或兼见腹泻,舌苔白腻舌苔白腻而厚而厚,脉缓。脉缓。 2021/3/2338 【病机病机】湿浊困阻脾胃湿浊困阻脾胃, ,运化失常运化失常, , 气机阻滞气机阻滞, ,胃失和降。胃失和降。 【治法治法】燥湿运脾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行气和胃。【主治主治】湿滞脾胃证。湿滞脾胃证。阻滞气机阻滞气机: :脘腹胀满脘腹胀满, ,食少食少胃气上逆胃气上逆: :呕吐恶心呕吐恶心湿性重滞湿性重滞: :肢体倦怠肢体倦怠, ,嗜卧嗜卧湿邪下注湿邪下注: :常多自利或便溏常多自利或便溏湿盛之象湿盛之象: :苔白腻苔白腻, ,脉缓脉缓湿困脾胃湿困脾胃2021/3/2339【方

17、解方解】 君君: :苍术苍术 芳化辛苦温燥芳化辛苦温燥, ,尤善燥湿运脾。尤善燥湿运脾。 臣臣: :厚朴厚朴 行气化湿行气化湿, ,消胀除满。消胀除满。 佐佐: :陈皮陈皮 理气和胃理气和胃, ,芳香醒脾。芳香醒脾。 生姜、大枣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以促运化。调和脾胃以促运化。 使使: :炒甘草炒甘草和中和中, ,调药。调药。2021/3/2340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 常用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常用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2021/3/2341五苓散五苓散【组成组成】 猪苓猪苓 9g 泽泻泽泻 15g 白术白术 9g 茯苓

18、茯苓 9g 桂枝桂枝6g【功用功用】 利水渗湿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温阳化气。 【主治主治】 膀胱蓄水证。膀胱蓄水证。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烦渴欲饮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或水入即吐,头痛微热头痛微热,脉浮脉浮;或或脐下动悸脐下动悸,头晕吐涎沫头晕吐涎沫;或水肿或水肿,泄泻泄泻,小便短少。小便短少。2021/3/2342【方解方解】 君君: :泽泻泽泻 重用之以甘淡渗湿利水。重用之以甘淡渗湿利水。 臣臣: :猪苓、茯苓猪苓、茯苓 利水渗湿。君臣相须为用。利水渗湿。君臣相须为用。 佐佐: :白术白术 健脾而运化水湿健脾而运化水湿, ,合茯苓相使为用合茯苓相使为用, , 以助健脾利湿之力。以助健脾利湿之力

19、。 桂枝桂枝 温阳化气以利水温阳化气以利水, , 外散风寒以解表。外散风寒以解表。 2021/3/2343 【现代运用现代运用】 常用于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常用于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等属水湿内停者。水、尿潴留等属水湿内停者。 2021/3/2344 伤寒论伤寒论茵陈蒿汤茵陈蒿汤类2021/3/2345 【组成组成】 茵陈茵陈六两六两 栀子栀子十四枚擘十四枚擘 大黄大黄二两二两 【用法用法】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茵陈2021/3/2346 【病机病机】湿邪与瘀热蕴结肝胆。湿邪与瘀热蕴结肝胆。 【治法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20、。湿热黄疸(阳黄)。湿邪与瘀热郁蒸湿邪与瘀热郁蒸, ,外溢肌肤外溢肌肤: :一身面目俱黄。一身面目俱黄。 热热重于湿重于湿, ,热为阳邪热为阳邪: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湿热困阻脾胃湿热困阻脾胃: :腹微满。腹微满。湿热下注湿热下注: :小便短赤。小便短赤。热邪伤津热邪伤津: :口微渴。口微渴。湿热之象湿热之象: :舌苔黄腻舌苔黄腻, ,脉实或滑数脉实或滑数。湿邪与瘀热湿邪与瘀热 蕴结肝胆蕴结肝胆茵陈蒿汤茵陈蒿汤2021/3/2347【方解方解】 君君: : 茵陈蒿茵陈蒿 善能清热利湿而退黄。善能清热利湿而退黄。 臣臣: :山栀子山栀子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 ,通利三焦湿热通利三

21、焦湿热, , 引邪从小便而出。引邪从小便而出。 佐佐: :大黄大黄 泻热逐瘀泻热逐瘀, ,通利大便通利大便, ,导瘀热导瘀热 由大便而下。由大便而下。v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本方以清热利湿药与清热泻火药、泻火本方以清热利湿药与清热泻火药、泻火通便药合用通便药合用, ,利湿与泄热并重利湿与泄热并重, ,通利二便通利二便, ,使湿热瘀使湿热瘀之邪从前后二便分消而解。之邪从前后二便分消而解。茵陈蒿汤茵陈蒿汤2021/3/2348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 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症、 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内蕴所致者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内蕴所致者, ,可

22、用本方可用本方治疗。治疗。现代研究现代研究: : 本方具有利胆、排石、保肝、降脂本方具有利胆、排石、保肝、降脂作用。作用。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2021/3/234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八 正正 散散 I I类类2021/3/2350 【组成组成】 木通木通一斤一斤 瞿麦瞿麦一斤一斤 车前子车前子一斤一斤 萹蓄萹蓄一斤一斤 滑石滑石一斤一斤 甘草甘草炙炙,一斤一斤 大黄大黄煨煨,一斤一斤 山栀子山栀子一斤一斤 【用法用法】 八正散八正散2021/3/2351【病机病机】湿热下注湿热下注, ,蕴结膀胱蕴结膀胱, ,气化不利。气化不利。【治法治法】清热泻火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利水通淋。 【主治主治】湿热淋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